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房县发现4亿年前直角石化石──宝塔石湖北省房县建筑材料工业总公司,最近在连接神农架原始森林、地处房县南部大高山区的房县九道乡卸甲坪开发古生物大理石时,发现了一批形似宝塔的化石,专家鉴定,认为它们属头足类的直角石,生活在距今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因其...  相似文献   

2.
鄂西地区中–晚奥陶世之交的庙坡组由数米厚的页岩夹少量薄层灰岩构成,沉积于扬子陆表海区凹陷带中,深度位于最大浪基面下,含有多样性、丰度高的化石组合。宜昌北部的陈家河剖面以及远安真金剖面庙坡组中–上部页岩属晚奥陶世桑比期Nemagraptus gracilis笔石带。笔者在该层位首次采获30余枚海林檎化石,经系统古生物学鉴定均为Cheirocrinus penniger (Eichwald, 1842)。远安真金剖面产出的C. penniger标本多以萼部区数个不同类型压扁的骨板形式保存, 1枚标本保存有完整的茎部;宜昌陈家河剖面的C. penniger标本均以单个萼部骨板形式保存。奥陶纪的Cheirocrinus广泛分布于多个板块,本文描记庙坡组的Cheirocrinus化石记录实例,扩展了该属在华南板块的时空分布,它可以从黔南三都早奥陶世斜坡相的同高组延续到晚奥陶世台内凹陷带的庙坡组。  相似文献   

3.
地层中的化石按其保存特点,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4大类。1实体化石指由生物遗体的全部或一部分保存而成的化石,其中大多数保存了生物的硬体部分,如外壳、骨骼等。实体化石又可分为未变实体化石、微变硬体化石和石化化石3种。1.1未变实体化石特指古代生物软体部分尚保存的化石。著名的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第四纪冻土中发现的猛码象,其毛、皮、内脏等都保存完好,甚至有些个体的肉在发现后,还可被食肉兽吃掉。从它们胃中的残留食物及抱子花粉,可以推知它们的食性。其次,如保存在第四纪搪玻中的昆虫化石,其中…  相似文献   

4.
南非开普顿──认识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非开普顿──认识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王成源在几亿年前,早期生物发展史中,动物的软体组织保存为化石的例子是极少的。这些保存有软体组织的化石纪录,通常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化石库。最著名的有软体组织生物化石的产地是加拿大寒武纪的布金斯页岩。Goceld著有世界...  相似文献   

5.
化石文化     
刘晓峰 《化石》1996,(4):2-3
化石文化刘晓峰化石,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资源之一,历来为人类所关注。化石给人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从中创造和累积了独特的文化──化石文化。-、化石文化的含义化石,是经自然作用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文化是人类在发现、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寒武系芙蓉统江山阶长山组的锥石化石,鉴定为有柄琴状锥石(Barbitositheca ansatus Qian et Jiang, 1980)。化石保存为印模,轮廓及横肋特征清晰。其中一块标本保存有触手,是对该种特征的补充。目前的化石资料表明,寒武纪早期琴状锥石属主要分布在华南,寒武纪晚期分布范围扩大到华北,形态随时空发生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华北标本角脊数量多于华南标本,并且前者每个角脊上都有一条触手。另外,研究发现寒武纪之后的锥石保存状态与寒武纪有所区别,可能反映了这类生物在不同时期内面临不同的生存压力。本文研究的寒武纪锥石为华北地区的首次发现,扩大了此类生物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7.
1963年,我所的一个野外队,在河南济源大峪槐圪塔岭,采集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野外地点号是63024。本文就这一地点的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加以鉴定。根据野外工作的人员观察,所有化石均属于石千峰统下的石盒子统上部。化石的保存是十分破碎的。大多数不能鉴定。看来是由于原来保存情况不好,堆积  相似文献   

8.
贺孝贵 《化石》2001,10(1):28-28
最近,湖北省恩施市统战部与市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查组,在对本市可资旅游开发的民族文化遗产考查中,意外地在白果乡楠木坪村发现大面积腕足动物化石。化石分布在一道山涯中,数量多,密度高,几乎出手可拾,令人叹为观止。化石以贝类为主,保存十分完好,有的贝纹只有头发丝细,仍然清晰可辩,栩栩如生。更令人叫奇的是,动物在形成化石过程中难以保存的内脏,在个别化石标本中能够见到。  相似文献   

9.
<正> 今年6月徐州市博物馆寄往我所36件化石标本要求鉴定,据博物馆介绍,这些标本是在铜山县大黑山石灰岩裂隙含淋滤型磷块岩的红色亚粘土中发现的。经鉴定,这批化石分属于哺乳动物的4目11属12种,其中食肉目化石比较丰富,保存良好。其  相似文献   

10.
任东 《昆虫知识》2006,43(1):138-138
本期封面化石照片为美丽花网翅虻 Florinemestrius pulcherrimus Ren,1998,隶属于双翅目短角亚目网翅虻科,采自中国辽宁省北票市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虫体保存十分完整,小仅翅脉、足、腹部清晰可见,口器以及虫体的细毛均保存良好。在辽西义县地层中还有夫量该科的化石,分别归于2属3种。  相似文献   

11.
湖北钟祥下奥陶统弗洛阶岩性以灰黑色页岩为主,夹粉砂岩及灰岩透镜体, 化石丰度和分异度高。通过系统的化石采集和鉴定, 于钟祥温峡口剖面识别出笔石7属31种, 大体上为扬子地台区的常见属种。自下而上分为Didymograptellus bifidus带、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和Azygograptus suecicus带。该序列与宜昌?南漳地区一致, 但在笔石动物群组成面貌上差异较大,可能与钟祥地区在早奥陶世位于扬子台地边缘, 富集的营养物质和低氧的环境更利于笔石动物群的繁盛和笔石化石的保存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新化石种Cymbella taicuonensis Li et Zheng sp.nov.是在研究西藏西北部日土县台错古湖剖面沉积物中硅藻植物群时发现的,剖面沉积物中保存了非常丰富的硅藻化石,Cymbella taicuonensis就是这些硅藻化石中的一个新化石种。对标本采用光学镜(L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和照相,并对其微细构造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叠锥石     
倪国平 《化石》2003,(2):22-22
叠锥石是藻类生物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的特殊构造体 ,为叠层石中之一种。其所具有的形态特征与真正的生物化石有区别 ,又和沉积岩的层纹状构造不同 ,为一特殊观赏石石种。该石的基本层相互叠合形成锥柱体 ,柱体的不同形态及石体的分叉情况是对叠层石的分类与鉴定的重要依据。该类石由于受成岩作用的破坏较大 ,完整的生物遗体难于保存。笔者获得的叠锥石 ,主要产于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顶部与侏罗纪相交的过度带的喷出岩碎屑层中。其底层叠层与柱体完好 ,层理形态清晰 ,集合体为黑黄色。该石具有美丽的造型 ,完好的生物遗迹 ,别具一格的锰铁与泥质…  相似文献   

14.
湖北郧县猿人牙齿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75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在湖北省郧县调查脊椎动物化石时,在该县梅铺公社杜家沟一农民家里保存的化石中发现了由龙骨洞出土的人的门齿化石一枚。同年5—7月、9—11月间,许春华等赴龙骨洞作了两次发掘,又获人类牙齿化石三枚,同时还发现了一件人工打击痕迹清楚的石核及20多种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15.
Halle 曾记述了山西地区下石盒子组的植物化石58种。1963年,李星学先生对本区的石盒子统植物化石作了补充研究。1981年以来,笔者在进一步整理和鉴定山西太原、阳城和大同口泉地区的下石盒子组植物时,发现部分材料保存很好,在原山西有关地区的下石盒子组中未曾有过记录,本文仅作一简报,这些化石共计六种:(1)舌瓣轮叶 Lobatannularia lingulata(Halle)Halle;(2)东方轮叶(比较种)Ann-ularia cf.orientalis Kawasaki;(3)镰羽叶型斜羽叶(新种)Plagiozamites drepanozamioides  相似文献   

16.
湖北保康陡山沱组磷酸盐化微体化石组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中国南方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燧石和页岩中陆续发现的精美保存的化石生物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新元古代晚期生物演化的图景,表明多细胞真核生物在新元古代冰期之后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分异。其中磷块岩化石库以生物细胞结构的完好保存而著称。继在贵州瓮安、陕西勉县茶店和江西上饶朝阳之后,湖北保康白竹磷矿陡山沱组磷块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磷酸盐化化石生物群。保康化石组合中包括多细胞藻类Wengania,Paramecia和原地保存的Thallophyca;大型复杂疑源类Meghystrichosphaeridium,Echinosphaeridium和目前仅在保康发现的Bacatisphaera;球状蓝菌化石Archaeophycus,丝状蓝菌化石Siphonophycus和在陡山沱组磷块岩中首次发现的Obruchevella;同时,内部保存不同数量小球体的球状化石在保康也大量产出。古地理分析表明中国南方扬子地台陡山沱组磷块岩中保存的磷酸盐化化石库大都形成于浅水台地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17.
假化石     
系指成因与生物毫无关系而在地层中存在的某些物体或构造,易被误为化石。常见的假化石有结核类(包括燧石结核、僵石)、树枝石、龟鳖化石,另有人常把地层中所含有不规则石块或华误为牙齿化石。假化石@大地  相似文献   

18.
《化石》1996,(2)
恐龙之乡新年又添新龙余刚供稿新年伊始,被誉为我国“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在汇东开发新区教师安居工程施工现场上,又发掘出一具完整度达85%以上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据对该具恐龙部分骨骼化石初步测量推算,其长度为20余米,与号称亚洲第一长龙的“合川马门...  相似文献   

19.
近期在西乡化石库中发现了原始锥石类 Carinachites tetrasulcatus 新材料.与以往 C.tetrasulcatus 所不同的是,其角沟窄且浅,不但有呈现出张开状态的角沟,还发现有呈现出闭合状态的角沟化石材料.锥面具有清晰的横肋,角沟处未见横纹.最重要的是发现固着端组织结构的保存,据此推断原始锥石类...  相似文献   

20.
湖北房县豕齿兽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在湖北省岳县罗家沟始新世地层中新近发现的哺乳类,其中包括踝节目豕齿兽科豕齿兽属一新种──房县豕齿兽(Hyopsodusfangxianensissp.nov.)依据该新种的进化水平,进一步确定产化石的油坪组的地质时代为早始新世,但就化石层本身来说,很可能是早始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