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中,是一类由3′末端和5′末端经反向剪接共价结合形成的RNA分子。circRNA具有保守性、结构稳定、组织细胞特异性表达等特征。它们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充当微RNA海绵、参与蛋白质翻译及充当蛋白质诱饵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等过程。circRNA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肝癌、脂肪性肝病等重要肝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鉴于肝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类重大疾病,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circRNA影响肝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希望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肝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因其具有高稳定性、进化保守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研究表明,circRNA参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上皮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地区高发,发病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放疗和化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表明,circRNA作为基因表达调节因子,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鼻咽癌的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鼻咽癌中表达异常的circRNA,包括EB病毒编码的circRNA,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circRNA作为鼻咽癌患者治疗的潜在靶点以及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poly(A)尾巴结构,具有广泛性、保守性、组织特异性以及稳定性等特性;根据序列来源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外显子circRNA、内含子circRNA、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已经在真核细胞中发现大量内源性circ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独特的序列结构,使它具有microRNA海绵、调节选择性剪接或转录、与RNA结合蛋白结合、滚动翻译和衍生假基因等功能;它参与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众多研究显示circRNA会成为新型的疾病临床诊断标志物或人类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该评述较为详细地从circRNA的形成、特性、生物学功能、研究方法、研究数据库以及和疾病的关系等方面来阐述circRNA的最新研究进展,方便研究人员进行circRNA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对转录组进一步的研究已经成为可能。新兴转录本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种无5’端帽子和3’端poly (A)尾结构的内源性共价环形非编码RNA分子。在过去的十年间,人们逐渐发现circRNA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激发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此篇文章我们较为系统地整理了circRNA的一般特性、生物发生、作用机制,并重点阐述了circRN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寻找疾病相关新的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探究此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纤维化是指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过量沉积,最终导致器官结构的破坏和功能丧失。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其特征在于以共价键形成封闭环状结构。circRNA在真核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生物稳定性、保守性以及组织特异性。近年来研究表明,circRNA在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circRNA的表达异常可能为纤维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以及为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该文总结了circRNA的分类、功能、在纤维化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广泛表达于真核细胞的环形RNA,多起源于蛋白编码基因。近年来发现circRNAs可通过如miRNA“海绵”等作用模式在基因的表达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存在器官组织特异性的表达谱,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ircRNAs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疾病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将对circRNAs近年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circRNAs的基本特征;(2)circRNAs的合成调控;(3)环状RNA介导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4)circRNAs在肿瘤性疾病中的作用;(5)circRNAs在感染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6)circ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7)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环状RNA(circular RNAs, circ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具有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非编码RNA,具有结构稳定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 有些circRNA分子富含微小RNA结合位点,可通过充当竞争性内源RNA的角色来发挥作用,如CDR1as对miR-7的海绵作用与肺癌、乳腺癌、胶质瘤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等疾病发生相关. cANRIL可通过影响多梳家族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大量circRNA的发现及其结构和功能的阐明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而且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环状RNA作为一种对基因表达进行精细调节的重要非编码RNA,不仅增加了非编码RNA介导的基因调控网络的复杂度,也加深了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度。虽然近年来环状RNA的功能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确定了其作为ceRNA能够特异性吸附miRNA,解除相应miRNA对下游靶mRNA的抑制作用,此类研究也表明核外环状RNA介导的凋亡活化,增殖抑制和细胞与细胞间的交流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但我们对环状RNA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特别是病理状态下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此,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回顾目前关于环状RNA在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领域的研究,探讨以上慢性病发病过程中环状RNA所起的作用以及展望未来环状RNA在疾病发病机制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环状RNA (platelet circular RNA, platelet circRNA)是一类在血小板中由RNA反向剪切封闭形成的环形RNA分子,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以及细胞、组织特异性.血小板环状RNA可以参与细胞内RNA调控网络,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新型的生物标记物及治疗靶点.近年来,关于血小板环状RNA产生、调控、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均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对血小板环状RNA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逐渐成为非编码RNA研究领域的热点。CircRNA是由3′端下游供体和5′端上游受体经反向剪接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CircRNA过去被认为是错误剪接的副产物,近年来相关研究爆炸式增长,才将这种错误概念推翻。相较于动物中的大量研究,植物circRNA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中从植物circRNA的发现引入,总结了植物circRNA的环化特征、表达特异性、保守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关注了circRNA的鉴定工具、主要类型和生成机制;归纳了植物circRNA作为microRNA(miRNA)海绵和翻译模板的潜在功能,以及在生物/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简单概括了植物circRNA的降解与定位。最后讨论了植物circRNA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开展植物circRNA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困难、预后很差,是肿瘤相关死亡中的第4大癌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却仍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索能调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志物或能预测患者预后的关键分子仍十分必要。环状RNA是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产生的由3′, 5′ 磷酸二酯键首尾连接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结构,主要有外显子circRNA(exonic circRNA,ecircRNA)、环状内含子RNA(circular intronic RNA,ciRNA)及外显子 内含子circRNA(exon-intron circRNA,EIciRNA)三大类。由于环状RNA具有普遍性、高度保守性和稳定性,其可以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可作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及预后因子,因此,这是一类新型且非常有潜力应用于临床诊治各阶段的分子。近年来,有大量关于环状RNA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环状RNA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并且其机制多样。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环状RNA在肝细胞癌中的最新进展,总结不同环状RNA分子对于肝细胞癌细胞恶性表型、肿瘤干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以及其在肝细胞癌临床转移、分期、诊断、预后等各阶段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环状RNA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困难、预后很差,是肿瘤相关死亡中的第4大癌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却仍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索能调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志物或能预测患者预后的关键分子仍十分必要。环状RNA是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产生的由3′, 5′ 磷酸二酯键首尾连接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结构,主要有外显子circRNA(exonic circRNA,ecircRNA)、环状内含子RNA(circular intronic RNA,ciRNA)及外显子 内含子circRNA(exon-intron circRNA,EIciRNA)三大类。由于环状RNA具有普遍性、高度保守性和稳定性,其可以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可作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及预后因子,因此,这是一类新型且非常有潜力应用于临床诊治各阶段的分子。近年来,有大量关于环状RNA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环状RNA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并且其机制多样。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环状RNA在肝细胞癌中的最新进展,总结不同环状RNA分子对于肝细胞癌细胞恶性表型、肿瘤干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以及其在肝细胞癌临床转移、分期、诊断、预后等各阶段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闭合环状的内源RNA分子,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及多种人体细胞中,具有丰富性、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等特点。人体细胞中的circRNA主要可分为外显子circRNA、环状内含子RNA和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等。与正常组织相比,circRN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并具有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海绵调控miRNA、结合蛋白质、参与翻译等功能。虽然circRNA在肿瘤中异常表达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circRNA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本文根据最新研究报道,就circRNA的基本特征、异常表达机制、调控肿瘤的机制及其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的肠道菌群,它们参与机体多种生命活动,其紊乱被认为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肝与肠道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解剖位置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肠道菌群通过肠-肝轴参与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最终影响慢性肝疾病的发展。目前,有众多学者对肠道菌群在肝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涉及其中具体的机制尚未探明。本文就肠道菌群通过参与Toll样受体(TLRs)活化加重肝纤维化;胆汁酸代谢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T细胞分化改善酒精性肝病(ALD);活性氧簇(ROS)生成影响肝癌(HCC)发展中的具体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单链RNA,相较于线性RNA具有更稳定的结构以及更低的免疫原性。大量研究表明,circRNA具有保守性、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等特点,同时可以充当microRNA (miRNA)海绵,与蛋白质和翻译模板相互作用,调节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功能。基于circRNA的特性以及多种生物学功能,部分内源性circRNA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此外,mRNA药物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稳定易降解、翻译效率低和免疫原性等限制。工程化可翻译的外源性circRNA可解决线性mRNA应用的部分缺陷,成为新型有潜力的高效药物。在本文中,介绍了circRNA在体内生物发生的机制,具体的生物学功能,在肿瘤中的诊疗应用现状。包括内源性circRNA在肿瘤中的诊断应用,外源性circRNA的设计合成策略,以及详细列举目前工程化circRNA疫苗利用其稳定高效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一些设计和应用进展。最后,我们就当前circRNA的临床诊断应用问题,外源性circRNA的治疗应用挑战以及展望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
    
The dysregulation of circular RNA (circRNA) expression is involved in the progression of several cancers, includ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However, the role and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ircRNA FGFR3 (circFGFR3) in NSCLC progression remains unknown. Here, we use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o validate that circFGFR3 expression was higher in NSCLC tissues than in the paratumor tissues. Furthermore, 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forced circFGFR3 expression promoted NSCLC cell invasion and proliferation. Mechanistically, we found that circFGFR3 promoted NSCLC cell invasion and proliferation via competitively combining with miR-22-3p to facilitate the galectin-1 (Gal-1), p-AKT, and p-ERK1/2 expressions. Clinically, we revealed that the high circFGFR3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the poor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SCLC. Together, these data provide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circFGFR3-mediated regulation of both the AKT and ERK1/2 signaling pathways by sponging miR-22-3p and increasing Gal-1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8.
    
Congenital scoliosis (CS) is a form of spinal curvature resulting from anomalous development of vertebrae. Recent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circRNAs could serve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of disease diagnosis. Genome‐wide circRNAs expression in seven CS patients and three healthy controls was initially detecte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pathological pathway of CS. Quantitative PCR (qPCR) was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selected circRNAs in the replication cohort with 32 CS patients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Logistic regression controlling for gender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expression differenc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Twenty‐two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ircRNAs were filtered from genome‐wide circRNA sequencing. Seven circRNAs were validated by qPCR. Only hsa_circ_0006719 was confirmed to have a higher expression level in the CS group tha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P = 0.036).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lso suggested that hsa_circ_0006719 had significant diagnostic value for CS (AUC = 0.739, P = 0.001). We described the first study of circRNAs in CS and validated hsa_circ_0006719 as a potential novel diagnostic biomarker of C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环状RNA circRNA-1565的表达及鉴定。方法:培养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RWPE-1)、4种前列腺癌细胞(22RV1、LNCap、PC-3、DU145),提取总RNA,采用RT-PCR检测不同细胞系中circRNA-1565的表达,并对其进行成环性验证及细胞内亚定位实验,进行差异比较。结果:circRNA-1565在正常前列腺细胞系(RWPE-1)中表达量极低,在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在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系中低表达。且circRNA-1565是一条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的具有有效环状结构的RNA分子。结论:circRNA-1565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存在差异表达,可能会通过mi RNA sponge途径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