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鲟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2012年夏季北京地区多地养殖的鲟鱼发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红肿、伴有黄色分泌物,腹腔内有大量腹水,腹腔内壁有出血点,肝脏点状出血,脾脏肿大等,累计死亡率达60%。本文目的为研究其病原。【方法】从具有临床症状的濒死鱼中分离病原菌,分析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分类地位及药物敏感性等特性,经过人工感染及引起的组织病理确认致病性。【结果】结果显示病原菌的16S rDNA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与类志贺邻单胞菌同源性最高,在99%以上;结合其生理生化特征和API细菌鉴定系统的结果,确认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该菌对鲟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0×105.8CFU/mL,引起肝、肾和脾组织病变。胞外产物不具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明胶酶活性,也无溶血性,推测其毒性可能来源于内毒素。该菌对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甲枫霉素敏感,药物敏感浓度均小于2μg/mL;而对试验的其它抗菌药物不敏感。【结论】确认类志贺邻单胞菌是引起北京地区鲟鱼发生上述临床症状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可优选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糜烂的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oide)菌株JX-09。【方法】从患病草鱼分离致病菌,经形态学观察、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致病性检验;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回归感染后的草鱼体内再次分离到菌株JX-09,表明该菌株为致病菌;菌株JX-09对草鱼的半致死量为6.4×104cfu/g。通过生化特征和分子系统学分析,将菌株JX-09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曲松等头孢类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麦迪霉素、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等耐药。【结论】类志贺邻单胞菌是草鱼肌肉糜烂病的致病菌,这是首次报道了该菌对草鱼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草鱼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引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糜烂的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oide)菌株JX-09。【方法】从患病草鱼分离致病菌,经形态学观察、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致病性检验;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回归感染后的草鱼体内再次分离到菌株JX-09,表明该菌株为致病菌;菌株JX-09对草鱼的半致死量为6.4×104cfu/g。通过生化特征和分子系统学分析,将菌株JX-09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曲松等头孢类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麦迪霉素、万古霉素和哌拉西林等耐药。【结论】类志贺邻单胞菌是草鱼肌肉糜烂病的致病菌,这是首次报道了该菌对草鱼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类志贺邻单胞菌在急性腹泻患者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浙江省4家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病例,采用常规微生物检验程序对常见肠道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及检测。分离到的类志贺邻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收集1 640例病例,共分离到类志贺邻单胞菌共41株,检出率为2.5%,占所有分离菌株的7.5%,居细菌性病原第四。41例病例中,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6%和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半数以上分布在18~44岁;每月均能够分离到类志贺邻单胞菌,其中夏季(6-8月)分离率最高,达3.9%。类志贺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9.3%,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在30%~50%,未出现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株。结论类志贺邻单胞菌是沿海地区夏秋季腹泻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是临床肠道感染中不可忽视的病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噬菌体是不同于抗生素的一类重要杀菌因子,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的研究和分析可为噬菌体的抗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噬菌体phiP4-7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分类学进行研究.[结果]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phiP4-7头部直径为(50.59±1.68) nm,尾部长...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 2 0 0 2年 3月从一名饮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粪便中分离到 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 (Plesiomonas shigelloid es)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我市一名猪肚米线馆从业人员粪便。1.2 培养基 麦康凯琼脂、三糖铁琼脂和 L B肉汤 ,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3 诊断用品 肠杆菌科鉴定系统 API 2 0 E试条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VITEK3 2 NFC(非发酵菌鉴定卡 )和 GNS-50 6(革兰阴性菌药敏卡 ) ,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 (bio Merieux)公司 ;志贺菌诊断血清为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1.4 方法 按全国…  相似文献   

7.
类志贺邻单胞菌肠道感染(附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邻单胞菌肠道感染的临床分析,对其生物性状及致病性作了详细观察,结果12株菌性状基本相同,符合邻单胞菌特征。药敏提示除丁胺卡那霉素和氟哌酸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动物实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强致病性,提示本菌是临床感染中不可忽视的菌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2013年5月广东番禺某养殖场罗非鱼出现大量死亡现象,临床症状表现为鱼体体色发黑、体表出血、鳞片脱落、鳍条溃烂等,解剖发现腹腔有大量腹水、胆囊肿大、肝呈黄色、脾脏呈暗红色。为确定病原,【方法】从具以上临床症状的病鱼组织中分离获得可疑菌株1株,编号PYS1。采用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理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理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菌株种类。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及组织病理学研究确定该菌株的致病性,并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其敏感药物。【结果】结果表明PYS1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在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中与其他鱼源类志贺邻单胞菌聚为一支。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已呈现多重耐药性,仅对少数检测抗生素(头孢曲松、头孢洛克和头孢唑啉等)敏感。人工回归感染结果显示PYS1菌株可使尼罗罗非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症状,其对尼罗罗非鱼半致死量为1.425×108CFU/尾,石蜡切片显示其对感染鱼的肠、肝、脾、肾和心脏等组织均可造成损伤。【结论】证明类志贺邻单胞菌为上述养殖场尼罗罗非鱼发病的病原,且为首次报道该菌对尼罗罗非鱼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作者自88年至89年两年间从旅游者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14株粪志贺邻单胞菌,并经细菌染色、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予以鉴定,现报导如下。本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属端丛毛菌。生化反应显示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靛基质 、甲基红 、硝酸盐还原 、克氏双糖铁琼脂K/△、葡萄糖 、肌醇 、麦芽糖 、(艹四卓)糖 、精氨酸 、蔗糖-、甘露醇-、鼠李糖-、卫茅醇-、阿拉伯糖-、棉子糖-、山梨醇-、水杨苷-、七叶苷-、尿素-、DNA酶-、明胶液化-、VP-、TCBS-、不与宋内氏志贺氏菌抗血清发生凝集。药敏试验示对氟哌酸、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先锋V、床大霉素高敏感;对多粘菌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痢特灵、Smzco中敏感;对利福平、洁霉素低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新霉素耐药。本菌为引起散发性和暴发性腹泻的又一新的病原菌。可因食用污染的水源和不洁的海产品引起感染,应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1.
类志贺邻单胞菌7-63-5株及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志贺邻单胞菌O17血清型与宋内氏痢疾志贺氏菌的脂多糖结构一致,类志贺邻单胞菌7-63-5株属于O17血清型。实验中通过对该菌株培养特性、生化特征、免疫学特性的研究,证明其完全符合类志贺邻单胞菌特性。多糖的研究证明,类志贺邻单胞菌7-63-5株的O-特异性多糖无论从化学结构,还是免疫学特性上,都与宋内氏I相菌的一致。因此,类志贺邻单胞菌7-63-5株可以用以研究宋内氏痢疾多糖蛋白质结合疫苗。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组织中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江苏省启东市某水产养殖场患病的中华绒螯蟹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定名为JE-1株。该菌株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具端生单鞭毛,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发酵麦芽糖,乳糖,肌醇等。不发酵甘露醇,鼠李糖,阿拉伯糖等;触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对小鼠,鹌鹑,鲫鱼血细胞无溶血性,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pH7,含1%NaCl,经健康蟹回感,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3.
细菌中广泛分布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utoinducer-2 (AI-2)会影响细菌的生物膜形成及运动性等生理过程,然而该信号对类志贺邻单胞菌相关表型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未有所报道。【目的】揭示AI-2通过影响胞内环二鸟苷单磷酸(c-di-GMP)水平调控类志贺邻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及运动性的内在机制,为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luxS基因敲除菌株(ΔluxS),通过软琼脂平板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分别检测其与野生型泳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水平的差异;之后通过序列比对找到AI-2的潜在受体蛋白DosC(SAMEA2665130_2180),利用哈维氏弧菌生物发光实验及等温滴定量热实验(ITC)研究DosC的配体结合结构域(ligand-binding domain,LBD)与AI-2的结合能力;通过体外酶活实验、胞内c-di-GMP定量分析研究AI-2对DosC受体活性的影响;最后参照前述方法构建受体DosC编码基因敲除菌株(ΔdosC)并检测其与野生型相比泳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水平的变化。【结果】AI-2与DosC-LBD显示出高亲和作用力;通过高效液相...  相似文献   

14.
从腹泻分离鉴定气单胞菌和邻单胞菌的实验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联系著者等近几年来时常从腹泻病人的粪便中检出嗜水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的事实,介绍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细菌的分布与分类学位置,提出在一个中小型的细菌学实验室,如何进行分离培养,按照它们的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和最后鉴定的方法,指出了与近似细菌的鉴别要点和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类志贺邻单胞菌属于肠杆菌科的邻单胞菌属,是革兰阴性杆菌,为人类条件致病菌,该菌首先发现于胃肠道,但无明确证据证实其具有肠致病性,仅个别例证报道其可引起败血症和肠胃炎。霍乱弧菌属于弧菌属,革兰阴性杆菌,血清型O1群和O139群是甲类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通过侵袭力和霍乱肠毒素致病,可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而血清型非O1/O139群血流感染在国内偶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肝病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伴呕吐,且畏寒、寒战,血培养检出1株革兰阴性杆菌,初期经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为霍乱弧菌;但后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和16S rDNA基因测序,均确认为类志贺邻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输血、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随访无复发。本报告结果提示,当Vitek-2 Compact将待检样本鉴定为霍乱弧菌等临床少见菌时,仍须结合细菌菌落形态、辅助生化试验以及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可采用质谱、基因测序等其他检测手段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Shigatoxin producingEscherichiacoli ,STEC)stx1,stx2 ,eaeA ,hlyA 4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 ,以及分离株对 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采用多重PCR(multiplexPCR ,mPCR)法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用WHO推荐的K B法对分离株进行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共有 4 6株 ,其中 2种毒素均产生的有 2 2株 (4 7.8% ) ;单纯产生stx1的有 16株 (36 .9% ) ,stx2 的有 8株 (17.4 % ) ;4种毒力基因均存在的有 19株 (4 1.3% ) ,血清型为O15 7∶H7,而非O15 7∶H7血清型的菌株 (2 3/46 )中 ,4种毒力基因同时存在的仅有 3株 (6 .6 % ) ,但有 13株 (5 6 .9% )hlyA基因阳性。全部STEC对复方新诺明耐药 ,对链霉素耐药率为 2 8.3% ,氨苄西林为 30 .4 % ,红霉素为 6 9.6 % ,而且有 5株对至少 4种以上抗生素多重耐药 ,耐药谱为复方新诺明 链霉素 红霉素 氨苄西林。非O15 7型STEC耐药菌次为 12 2 ,而O15 7型为 6 3。可见 ,mPCR法可以快速检测STEC特征性毒力基因 ,以判定其致病性能。非O15 7型STEC对抗生素较易形成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分子分型特征, 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和同源性, 研究在采用S. agalactiae特异性cfb基因对分离菌株鉴定的基础上, 对26株不同鱼源S. agalactiae进行了荚膜多糖血清型(CPS)多重PCR鉴定, 同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特征比较与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 26株菌CPS型存在Ia (n=22)和III型(n=4)两种类型, 其中黄河裸裂尻鱼源和罗非鱼源菌株均为Ia血清型, 齐口裂腹鱼源菌株存在Ia (n=2)和III (n=4)型两种CPS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共得到3种STs序列型(ST-891、ST-103、ST-19), 其中黄河裸裂尻鱼源和罗非鱼源菌株均为新的序列型ST-891, 齐口裂腹鱼源菌株存在ST-103和ST-19两种STs型; PFGE聚类分析可分为16个PFGE谱型(A-P), 其中优势带型为P型(n=9)。相同荚膜多糖血清型—MLST分型菌株在PFGE带型中呈现高度聚集。CPS分型与MLST分型、PFGE分型有很好的相关性, 而CPS型、STs序列型、PFGE带型与宿主的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鱼源S. agalactiae分子特征的相似性, 提示其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而齐口裂腹鱼源S. agalactiae分子特征的多样性, 提示其存在遗传变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了解念珠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情况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至2005年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44株念珠菌进行鉴定,用真菌药敏卡做念珠菌对8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痰液标本念珠菌检出率最高达60.7%,其次是分泌物为19.3%.共分离白色念珠菌142株,占58.2%,热带念珠菌54株,占22.1%,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是5-FC、NYS、AMB,灰黄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70%以上.结论 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病情严重,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的患者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抗生素是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4年来我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对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4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阳性标本中有36例为医院感染.对目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尤其对肛内酰胺类抗生素。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引起临床医生及检测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