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疆晖 《兽类学报》2021,41(5):556-570
兽类种群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Charles Sutherland Elton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小哺乳动物种群波动现象,标志着现代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开始。什么因素调节种群波动的问题一直是现代种群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兽类种群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综述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主流中文期刊及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刊物发表的历史文献,分别从种群波动格局、种群统计参数变化、种群内部和外部调节等不同层面评述了我国在鼠类和大型兽类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同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栖息地状况对小型兽类种群动态具有明显影响。在质量好,食物资源丰富,隐蔽条件优良的栖息地中小型兽类具有较高的存活率,种群繁殖时间更长,体重比较高。有关栖息地和种群动态方面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Brown,1988;Corp et al.,1997;Quinn et al.,2003;Schnurr et al.,2004)。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大型哺乳动物地理分布和演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新生代大型哺乳动物地理分布,检验大型动物演化基本规律,即体型变化规律和生殖力作用规律。说明历史上大型动物反复产生和灭绝有相似模式,在气候寒冷或干旱等较严酷环境体型变大,在气候温暖湿润等较温和环境体型变小和衰退,产生物种更替或灭绝事件,由地球气候周期和地理气候变化主导大型动物演替与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云南鹤庆盆地末次盛冰期的孢粉记录与古季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相当于末次盛冰期鹤庆古湖泊沉积物4.6-9.0m段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末次盛冰期阶段的植被与古季风变迁模式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盛冰期冷湿的气候特点与同时东部干旱的草原植被、青藏、高原的荒漠植被和黄土高原区风尘堆积存在明显差异,而与滇池的气候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冰期内部的气候波动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较好的可比性。冰期冷锋强度的增加,与北方冬季风的经常入侵和冰期青藏高原的冷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南海西沙海槽111PC孔沉积物中的硅藻化石研究表明,硅藻以热带、亚热带浮游性种类和近岸性种类为主,可划分出6个硅藻组合带,大体对应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6个期次。结合有地层对比意义的属种及组合,建立了里斯冰期以来本孔的硅藻生物地层框架。硅藻丰度、属种组合变化指示海区气候经历了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及不稳定性波动。晚玉木冰期硅藻丰度高,冰后期、中玉木冰期次之,里斯冰期至早玉木冰期丰度较低,这与南海西南部不同,与南海东北相似但也不尽相同。里斯冰期至里斯玉木间冰期转换阶段,硅藻属种对气候变暖的反应较快。硅藻属种特征显示中玉木冰期气候为弱暖期,且有早晚两个暖湿阶段。硅藻属种的不连续分布也表明沉积环境在部分时段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高原鼢鼠种群历史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分析了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整个分布区及4个地理种群历史动态变化.结果显示,0.33~0.16百万年前(Ma),该物种有效种群大小出现最高值与最低值,种群剧烈波动;0.16~0.08 Ma,种群大小基本保持不变;0.08 Ma至今,基本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结果充分说明倒数第二次冰期造成了高原鼢鼠有效种群大小的急剧下降或波动,间冰期有利于该物种种群数量稳定水平的维持,而末次冰期仅仅限制了有效种群大小的增加,并未导致种群崩溃或灭绝.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黑斑蛙 8个地方种群 2 5 7个标本的线粒体基因组Cytb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探讨了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现代分布格局及其生物地理演化过程。对所检测出的 79个单倍型的分析表明 :黑斑蛙在我国分布区内中部地区的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南北边缘种群。种群间基因流同地理隔离距离呈显著负相关 ,种群遗传分化符合距离隔离或脚踏石模型。线粒体单倍型以广西和四川种群的个体的遗传分化为最深 ,反映出西部山区的屏障隔离效应。单倍型歧点分布分析表明 ,约 10 3- 2 2 6万年前 ,即在末次间冰期 ,黑斑蛙在其分布范围内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种群扩张事件。单倍型的分布格局和共享情况显示黑斑蛙种群在冰期后的重新扩张过程主要表现为由南往北的递进式扩散形式。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波动导致了黑斑蛙适宜生境在纬度方向上的平移 ,进而导致黑斑蛙种群随生境变化而进行扩张或收缩 ,使黑斑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能始终保持在分布区中间高而南北两端低 ,并形成了现代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我国粘虫发生概况:60年回顾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13  
本文总结了我国1950—2013年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发生、防治和损失概况,揭示了60余年中我国粘虫种群数量动态的演化规律。(1)南方地区越冬代种群发生年代间有波动,江淮1代发生区为害减轻,东北、华北、黄淮、西北和西南等2、3代发生区发生加重。(2)2代粘虫为发生最为广泛的1代,1995年以来粘虫主要危害作物已由小麦变为玉米。(3)寄主作物种植面积对种群数量总体变动起重要作用,气候条件影响年度间和区域间的种群波动和变化,农田生境影响小区域的发生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对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植物的种群地理分布及种群遗传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无苞香蒲(Typha laxmannii)的15个种群148个个体的叶绿体rpl32-trnL间隔区和核基因(植物螯合肽合成酶, PS)进行测序, 共发现2个叶绿体单倍型和8个核基因单倍型。所有的单倍型被共享, 高原种群没有特有的单倍型。邻近地区种群的叶绿体遗传多样性和核基因遗传多样性分别是高原种群的4倍和2倍。高原种群的遗传分化水平明显高于邻近地区种群, 其中高原种群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东部种群与西部种群之间。研究结果表明, 冰期后从多个避难所回迁至高原台面和由此产生的奠基者效应造成了无苞香蒲在青藏高原东北及邻近地区目前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谱系地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荒漠珍稀灌木半日花种群数量动态的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不同坡位的半日花(Helianthemum ordosicum)种群的野外样方调查数据,运用谱分析数学方法,对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地径级差划分龄级的基础上,半日花种群天然更新过程的动态是通过半日花不同龄级的株数分布波动而表现的。不同坡位半日花种群的数量动态过程受基波影响最明显,并且波动还表现出明显的中、小周期。不同坡位种群均存在基本周期1/2的12~15mm地径增量的中等长度的周期波动,以及2.00~6.25mm地径增量的小周期波动。这种中、小周期波动与环境压力、种间竞争及自身生理特性等有关。由于不同坡位的生境条件不同,表现为从坡下部到坡上部,半日花种群数量变动的波动小周期(地径增量表型)逐渐缩短。人为干扰对不同坡位半日花种群动态的波动产生影响。半日花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可使半日花种群的自我稳定性得以维持与延续。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生态保留带对小型兽类种群的影响,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在瑞士西部Salavaux,chevmux和Montbrelloz 3个地区采用标志重捕方法对小型兽类种群进行了研究。在3个生态保留带中,共发现6种1206只小型兽类,其中普通田鼠、小林姬鼠、中麝晌捕获数量多。普通田鼠为优势种。普通田鼠的种群数量在生态保留带间有差异,但具有相同的季节性波动趋势,一般种群数量随着植被覆盖度和食物丰富度的增加,春季末开始出现增加,仲夏达到最高水平。种群中雌雄个体年龄结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成体和亚成体的数量比幼体多,雄性亚成体的数量比雌性多,雌性成体数量比雄性多(X^2=44.09,df=10,P〈0.001,N=203)。普通田鼠种群中雌雄个体体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雄性的体重比雌性大(t一检验:t=5.011,df=162,P〈0.05,N=213)。种群性比之间有明显的月间变化,雌性的捕获次数比雄性大。普通田鼠只在短距离范围内活动,在生态保留带中的巢区为350~400m^2,雌雄个体的巢区大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数学和统计学对哺乳动物种群系统生态学过程与环境随机过程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及种群波动同步性的Moran原理及效应。自然种群最普遍的现象是其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性。在不同种群之间,种群大小的波动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阐明和理解这种差异,探讨其随环境条件而改变的潜在规律,是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的主要挑战之一。种群变异性存在空间分量,在相对大的距离内,种群的波动常同步发生。对种群内部密度制约过程与诸如环境变异性等外部因子交互作用的检验正在成为哺乳动物种群系统生态学领域关注的论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古气候波动(如更新世末期冰期)对典型生物的时空分布和有效种群大小变动的影响是生物地理学和进化遗传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利用线粒体cox2-3序列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对分布于加拿大-西北大西洋地区8个地点(共138个个体)的掌形藻(Palmaria palmata)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试图阐明当更新世冰期来临时掌形藻如何衍生出适应性的进化机制,并形成当前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线粒体cox2-3间区序列共检测出11个单倍型,其中1个单倍型(C3)在所有种群中都有分布,并位于星状基因谱系的中心位置,可认为是祖先单倍型.St.Lawrence湾内北部的两个种群多样性最高,与其他地理种群分化最明显,这与基于RAPD数据的STRUCTURE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根据掌形藻遗传多样性及其单倍型谱系结构特征,推测掌形藻在加拿大-西北大西洋沿岸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分子多态性分析(AMOVA)显示掌形藻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而St.Lawrence湾和Fundy湾群组间的遗传变异较小.cox2-3序列的Bayesian skyline plots分析结果反映出掌形藻种群在加拿大-西北大西洋沿岸经历了轻微的种群扩张,时间大概在0.18-0.13百万年前.St.Lawrence湾和Fundy湾群组间的K2P遗传距离为0.2%,相应的分化时间大约在0.36百万年前.由此推测,更新世末期的冰期及间冰期是影响掌形藻种群结构及变动的重要古气候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4.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全新世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动物群更替,为研究动物群对快速环境变化的反应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自中新世以来中亚地区一直是欧亚大陆向更开阔和干旱环境转变的焦点。利用已发表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和阿尔泰山区域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大型食草动物臼齿齿冠高度、食性和体型大小的分析,绘制了环境变化图。结果表明,在旧石器时代最晚期(晚冰期),平均齿冠高度、平均体型大小均有所减小,食物取向从食草向食树叶转变,这意味着气候变得温暖,降雨量增加,森林也有可能扩展。常见种(出现于超过25%的地点)更强烈地表现出这一趋势。齿冠高度随海拔高度而增大,提示降雨量减少。从齿冠高度得出的降雨量数值与根据其他指标所估算的数值之间的偏差可能随海拔高度而增大。影响西伯利亚南部猛犸象动物群消亡的主要变化可能开始于末次冰期冰盛期(LGM)之后。猛犸象和奇蹄动物出现频率的降低与大型哺乳动物的绝灭相一致,它们和偶蹄类的差异则反映了气候的变化。人类的过度开发可能给区域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使得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下降,导致它们更迅速地绝灭。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暖致使墨兰(Cymbidium sinense)野外种群趋向灭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水分循环过程,对植物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与环境高度适应的兰科植物.通过对深圳野生墨兰(Cymbidium sinense)的生物学特征调查和生殖行为观察,计算出其各龄级的存活数、出现频率和子代数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绘制存活曲线和年龄锥体,构建Leslie矩阵模型、Levins模型和连续下降模型Nt=Nt-1-Nt-1e-2.329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进行预测,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以检验墨兰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气温上升引发相对湿度降低和降雨失衡形成干旱的环境条件下,墨兰表现出的空间结构为成群分布,种群的年龄锥体属于壶型锥体,种群存活表现近似于DeeveyⅠ型,种群的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很低,墨兰种群正处于下降态势.究其原因是,墨兰在生理上表现出对干旱的敏感和高温使光合速率下降,影响营养物质积累以及高温直接抑制花芽分化或造成花芽败育,从而影响了有性繁殖,减少了后代的生产.尽管其有性繁殖是通过花香和花外蜜吸引中华蜜蜂(Apis cerana)传粉,产生含有大量种子的果实.但只有少量种子可以在野外环境中萌发,而萌发出的幼苗大多数因干旱不能成长到有性繁殖阶段.墨兰的种群数量动态随气候的波动而波动的结果证明了气候暖化和降雨失衡引起的干旱影响着墨兰的生殖和生长过程,成为其种群发展的致死因子.这种作用的持续或进一步加剧将使墨兰在该地区消失,因此,有必要对该物种进行迁地保护或种质资源人工保存.墨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应引起人们对全球暖化给植物生存所带来的威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局域种群的Allee效应和集合种群的同步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包含Allee效应的局域种群出发,建立了耦合映像格子模型,即集合种群模型.通过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表明:(1)当局域种群受到Allee效应强度较大时,集合种群同步灭绝;(2)而当Allee效应强度相对较弱时,通过稳定局域种群动态(减少混沌)使得集合种群发生同步波动,而这种同步波动能够增加集合种群的灭绝风险;(3)斑块间的连接程度对集合种群同步波动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适当的破碎化有利于集合种群的续存.全局迁移和Allee效应结合起来增加了集合种群同步波动的可能,从而增加集合种群的灭绝风险.这些结果对理解同步性的机理、利用同步机理来制定物种保护策略和害虫防治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匡先钜  戈峰  薛芳森 《昆虫学报》2015,58(3):351-360
体型是昆虫基本的形态特性,它会影响到昆虫几乎所有的生理和生活史特性。同种昆虫不同地理种群在体型上常表现出明显的渐变,导致这些渐变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寄主植物、种群密度等,并且多种环境因素也会对昆虫种群内个体体型产生影响。雌雄个体的体型存在差异,称性体型二型性。性体型二型性也显示了地理差异。这些差异形成的途径已经得到详细的分析,其形成机制导致多个假说的提出,这些假说又在多种昆虫中得到验证。本文从同一种昆虫不同种群间、同一种群内、雌雄虫个体间3个水平,对种内昆虫体型变异的方式,影响昆虫种群间体型变异和种群内昆虫体型的变异的环境因素,以及昆虫性体型二型性及其地理变异的现象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熊是现代生存的陆生食肉目动物中体型最大者,由于它们特殊的形态、生态特征和较大的经济利用价值,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近两千年来,地球上的兽类灭绝了106种和亚种,其中熊科占首位,共17个种和亚种,而且半数以上是本世纪上半期消亡的(Harper,1945)。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无熊或正在消亡中,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熊的某些种和地理种群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因而,对于熊类的研究和保护,不仅受到兽类学家的重视,也为自然保护学者所瞩目。  相似文献   

19.
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古气候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 Blumenbach)和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 Blume-nbach),在更新世时曾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极为辽阔的地带。它们是在更新世冰期气候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类型,是冰期气候的标帜。更新世晚期,披毛犀与猛犸象,在北半球的分布范围,曾明显向南扩展,尤其是披毛犀在中国的西南部与东部,都曾突出地向南伸展到北纬33°左右。这是在第四纪气候多次波动的影响下,冰川一次又一次的扩张,海洋面逐渐降低。气候带南移,北极动物与北方动物向南迁移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配偶选择是性选择的中心过程,当繁殖成本发生波动和配偶质量存在差异时,传统的性别作用也随之不同。为了验证在某些条件下雄性也可以像雌性一样进行选择,我们研究了雄性和雌性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Fabricius)的交配成功率与作为适合度指标的成虫体型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初始种群中随机选择体型小和体型大的两性成虫,进行雄性和雌性配偶选择试验。并对成功交配的各个配对组的后代也进行配偶选择试验,测试其交配成功率。【结果】配偶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在雄性和雌性交配试验中交配的成功取决于体型大小。雄性根据其品质即体型大小这一繁殖力指标对雌性进行区分。同样,在雌性交配试验中体型大的雄虫比体型小的雄虫交配成功率高。无论亲本体型如何,体型大的雌虫都比体型小的雌虫产卵量高;不过,体型大小不影响卵的存活力。体型大的亲本的后代比体型小的亲本的后代发育更快,寿命更长,但是将其与来自初始种群的后代进行配偶选择时,它们在性合意(sexual desirability)或竞争力方面没有表现任何优势。【结论】六斑月瓢虫中存在以体型大小为目的性状的相互配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