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颈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15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28.8%.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从原来的40~50岁提前到35岁左右[1].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癌变机理及早期诊治与预防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宁志  程书钧 《生命科学》2005,17(6):477-478
进入21世纪,恶性肿瘤仍然是极大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从世界范围看,肿瘤的流行情况绝不令人乐观。根据Parkin等的报告,2002年全球新发肿瘤病例1090万,死亡670万,肿瘤现患者2460万。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现患病例3000万。  相似文献   

3.
正胃癌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95万,导致死亡病例约73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1]).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2位,每年新增病例约67.9万例,导致死亡约49.8万例~([2]).造成胃癌高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15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28.8%。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从原来的40-50岁提前到35岁左右。人  相似文献   

5.
正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已成为男性第一高发的肿瘤[1]。数据显示,中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近20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超过10倍,年新发病例达330万人,已处于"爆发性增长"阶段。由于前列腺癌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5%,提高前列腺癌早期检测水  相似文献   

6.
黄彤辉  孙晓红 《蛇志》2014,(1):75-77
<正>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全球女性中,宫颈癌为第三大常见肿瘤,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大病因。据最新统计显示,宫颈癌每年新发生病例约52万,死亡病例约28万,其中86%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每年新发生病例约14万,并逐渐呈年轻化及上升趋势[2]。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肿瘤发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基因和信号通路被证明与肿瘤的形成相关,其中Wnt/β-catenin  相似文献   

7.
周小红 《蛇志》2014,(2):237-239
<正>我国耐多药结核病(MDR-TB)疫情相当严重,"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新发MDRTB患者约12万人,占新发结核病患者数的5.7%,占复治结核病患者数的26%[1]。该病服药周期长,药物复杂,花费大,加上社会因素,患者的心理、生理、经济、家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MDR-TB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主要障碍[2]。现就其临床护理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作为头颈癌中的重要成员,其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广泛分布于东非和亚洲,在中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约12.9万例,死亡病例约7.3万例.由于鼻咽癌早期诊断特异性不强,多数鼻咽癌患者首诊时已处于癌症中晚期.因此研究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是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诊断和预...  相似文献   

9.
唐梅宗 《蛇志》2016,(2):214-215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据文献报道,2012年全球新发乳腺癌占全部新发癌症的25%,占癌症死亡病例的25%,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期诊断、化疗及手术效果的不断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越来越高。有资料显示,在京、津、沪Ⅰ~Ⅲ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2]。但由于手术后患者乳房缺失、体形改变、第二性征的  相似文献   

10.
大家知道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什么?首推乳腺癌,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47万,其中2/3在发展中国家,1/3就在中国。我国每年新发现宫颈癌约15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其发生率还在以每年2%~3%的速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什么?首推乳腺癌,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47万,其中2/3在发展中国家,1/3就在中国。我国每年新发现宫颈癌约15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其发生率还在以每年2%~3%的速度增加,而且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C.neoforman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鸽粪等自然环境中的机会性致病酵母菌,在易感患者中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脑膜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高[1]。全球每年约有近25万例新生隐球菌感染病例,其中约18.1万人死亡[2]。近20年来,我国的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但是隐球菌病的治疗药物种类有限,  相似文献   

13.
鲍朗  章乐 《微生物与感染》2007,2(3):131-131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所致结核病困扰人类已有数千年;而近年,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高.全球Mtb感染者几乎占总人口的1/3,每年TB新发和死亡患者分别在900万和200万人左右.在中国,结核(主要是肺结核)现有患者约500万人(80%在农村),数量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2位,其发病和死亡人数占据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  相似文献   

14.
杨振华 《蛇志》2012,24(2):182-184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报告,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有120万,即每天有3000多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另有约5000万人受伤或致残,其中85%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2]。这些数据说明车祸伤已成为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感染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问题的出现,结核病疫情出现加重趋势.目前,全球每年约有900万人发展成活动性结核患者,200~300万人死于结核病[1].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常见、最具有危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1,2],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45%,在恶性肿瘤的年死亡率分别占农村和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和第二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本研究于2003年7-9月间对武汉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为探索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制定原发性肝癌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以利于进一步做好市民的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p53在人类癌症中的突变频率遥遥领先其余任何蛋白(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在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p53被研究次数也遥遥领先其余任何蛋白[1]。p53在科学论文中被引用次数过去20年来每一年都遥遥领先其余任何蛋白[1]。p53在全球约一半癌症患者身上发生突变,这意味着p53靶向药物理论上可用于全球约50%的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胶质瘤年发病率约为5/100,000。美国每年有超过14,000例的新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肿瘤的切除程度影响患者的预后。外科手术治疗脑肿瘤需要精确定位脑肿瘤组织在正常脑组织中的位置以便能够获得精确的组织活检和肿瘤的完全切除。量子点是稳定存在的,产生荧光的可视化半导体纳米晶体。静脉注射量子点伴随着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的隔离。巨噬细胞可渗入到肿瘤组织并且能够吞噬通过静脉注射的光量子来产生可视化的肿瘤标记。通过巨噬细胞介导,将光量子运输至肿瘤组织展现了一种新兴技术来标记术前肿瘤组织。由于肿瘤组织中的光量子可以被光学成像和光谱学工具来探测,因此在脑肿瘤组织活检和切除中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可视化得实时反馈。  相似文献   

19.
酸雨(Acid rain)是当代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中国已成为继西欧和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酸雨区,酸雨发生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重酸雨发生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1]。同时,中国也是稀土(Rare earth,RE)资源大国,RE对作物具有优质增产的生物学效应且农业经济效益显著[2],一度作为政府行为得到广泛应用。仅2006年,农用稀土达4 800吨(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以及肿瘤放化疗、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增多,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例致命真菌感染,远高于疟疾、乳腺癌或前列腺癌[1-2]。在我国,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最主要的条件致病菌,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死亡率仍高达40%至50%[3]。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有三类:抑制甾醇合成(氮唑类和烯丙胺类),影响细胞壁(两性霉素和棘白菌素类)和抑制DNA合成(氟胞嘧啶)[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