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莽山烙铁头蛇Ermiamangshanensis(Zhao,1990)专项调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远辉 《四川动物》2002,21(3):183-184
1998-2000年,在莽山地区对莽山烙铁头蛇的分布、种群数量等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莽山烙铁头蛇确实是一种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的蛇类,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程度,建议尽快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2.
1998~ 2 0 0 0年 ,在莽山地区对莽山烙铁头蛇的分布、种群数量等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莽山烙铁头蛇确实是一种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的蛇类 ,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程度 ,建议尽快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3.
莽山烙铁头蛇的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远辉 《蛇志》2010,22(1):50-51
莽山烙铁头蛇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稀少,只在中国湘粤边界一带有分布,是中国特有的濒危蛇种。1994年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一级优先保护动物;1998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极危等级的生物种;多次列入IUCN红色保护名录。开展对莽山烙铁头蛇的人工繁殖研究,扩大其种群数量,是保护好这一珍稀物种的唯一和关键的措施。我们从1994年起就开展了对莽山烙铁头蛇的人工繁殖和养殖研究,并成功繁殖100条莽山烙铁头幼蛇。在养殖莽山烙铁头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食物链狭窄、繁殖率低下、种群内亲杀、疾病与寄生虫等几种因素,严重影响莽山烙铁头蛇的成活率,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这个种群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陈远辉 《蛇志》1996,8(4):48-48
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罕见蛇种白头蝰及海南闪鳞蛇陈远辉(湖南省郴州市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省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发现新蛇种莽山烙铁头蛇以后,近两年的蛇类资源调查中,又分别发现一种白脑袋的毒蛇和一种鳞版具金属光泽,在日光和灯光下均能闪耀出多种色...  相似文献   

5.
莽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的种类组成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莽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39种,隶属于2亚纲、10科、19属;介绍了莽山的自然概况;对莽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生态分布与栖息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莽山烙铁头蛇毒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荫和  蓝海  陈远辉  王英敏 《蛇志》2010,22(4):325-331
目的收集一条中国特有品种莽山烙铁头蛇的新鲜毒液,对其蛇毒蛋白作生化分析。方法先以电泳胶片法分析比较莽山烙铁头蛇毒与中国大陆及台湾、日本琉球各地其它品种的烙铁头蛇和各地其他品种的烙铁头蛇的粗蛇毒,在凝胶电泳中展现之异同。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莽山烙铁头蛇毒中的磷脂酶分离,再以质谱仪等鉴定,并与以往相同方法分析莽山烙铁头蛇所得到的磷脂酶分析结果比较。结果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莽山烙铁头蛇毒含唯一主要的磷脂酶,其含量大约占蛇毒总重量的58%,与中国其他烙铁头蛇品种及日本琉球烙铁头蛇的蛇毒某些碱性磷脂酶之氨基酸序列及蛋白结构特别相似。此碱性磷脂酶主要毒性是水肿、局部炎症及肌肉坏死。结论莽山烙铁头蛇咬伤的临床表现为抗凝与出血,局部炎症坏死等特点,亦可由其蛇毒成分得到印证与解释。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4月20日,在湖南省宜章县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子石片区高山矮林(24°58'603″N,112°58'314″E,海拔1 500 m)林下一处岩石旁采集到1条游蛇科(Colubridae)幼蛇标本。依据形态学特征(赵尔宓2006,李操等2009),该蛇鉴定为方花丽斑蛇(Maculophis bellus),这是该蛇种自1982年在莽山大塘坑首次记录报道(梁启燊等1982)以来第2次在湖南省境内发现,也是在湖南省发现的第2号该蛇标本,该标本现存于莽山自然博物馆。此方花丽斑蛇幼体体重12 g,体全长345 mm,尾长50 mm。头背有镶黑边的黄白色"Y"形斑;体背部紫红色,  相似文献   

8.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远辉 《四川动物》1998,17(2):86-90
本文报道1988-1996年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带采集和记录到蛇类标本750余号46种,隶4科25属。综合原有记录,莽山地区一带蛇类资源现共记录到4科27属50种。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0,(3):F0004-F0004
莽山烙铁头蛇是一种巨型毒蛇,也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蛇种,该蛇在蛇类演化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价值和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由于该蛇极其罕见珍贵,黑市价格从每条数百元暴涨至百万元,因此,有蛇中“大熊猫”之称的莽山烙铁头蛇再次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对莽山烙铁头蛇采取抢救性的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眼镜王蛇本是威风凛凛,凶猛好动,主动进攻的毒蛇,可是莽山发现的眼镜王蛇却并非如此,成了缩头乌龟。 1990年7月4日,湖南省郴州地区莽山林管局职工刘伟斌、陶淑甫等三人在莽山林区巡山时,发现一条粗如口杯的黑色大毒蛇卷盘在一条山沟边休息。当他们走近时,大毒蛇抬头面向来人,颈部稍扁膨,目视正前方,但并未主动进攻人。双方僵持数分钟后,  相似文献   

11.
陈远辉 《蛇志》2002,14(4):64-65
我们从 1 983年至 2 0 0 1年在对莽山蛇类资源调查时发现 ,莽山现有毒蛇资源 3科 1 7属 2 0种(含无毒牙类毒蛇 6种 ) ,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种——莽山烙铁头蛇。主要致伤蛇种有 8种。符合赵尔宓院士关于中国毒蛇咬伤有关医学地理区划中的低纬地区和中纬地区之间的毒蛇种 [2 ] ,蛇伤发病率也符合赵尔宓院士有关毒蛇咬伤危害区划中的严重蛇害区。现报告如下。1 莽山的毒蛇种类  莽山地区有蛇类资源 4科 2 7属 5 0种 [1] ,其中毒蛇分隶 3科 1 7属 2 0种 (含无毒牙类毒蛇 5属 6种 ) ,分别是蝰科中的白头蝰、尖吻蝮、蝮蛇、原矛头蝮、竹叶青、山…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爬行动物新纪录二种——海南棱蜥和黑带腹链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9年8月4日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石龙子科标本;10日,在湖南城步明竹老山县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游蛇科标本。经分类鉴定后确定为海南棱蜥(Tropidophorus hainanus)和黑带腹链蛇(Amphiesma bitaeniata),为湖南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陈远辉  杨道德  龚世平 《蛇志》2012,(4):387-388
目的探讨我国特有的珍稀蛇种──莽山烙铁头蛇的濒危现状与保护对策。方法基于文献资料,结合作者近年来的调查工作,对莽山烙铁头蛇的分布区、种群数量、濒危现状与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近10年来,莽山烙铁头蛇的种群数量没有明显增加,基本保持稳定,但是仍遭受猎捕、贸易及栖息地破坏等因素的威胁。结论要保护好我国这一特有的珍稀蛇种,需要尽快将莽山烙铁头蛇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加强法律保护力度及国际贸易管控,积极开展生态生物学研究,实施人工繁殖和放归野外计划,以促进野生种群复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MSCT)扫描莽山烙铁头(Trimeresurus mangshanensis),通过重建显示蛇的各部分解剖结构,来探讨MSCT在保护濒危动物莽山烙铁头的应用价值。对3条莽山烙铁头进行CT扫描,扫描完毕重建出蛇的二维、三维图像,并分别显示其体表、骨骼、内脏等细节,MSCT能够对蛇的解剖、生境状况、疾病的诊断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价,也为蛇类等动物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2008~2011年,作者每年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自然保护区)对10条调查样带(长3~6 km,单侧宽5 m)内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将该保护区海拔400~1 800 m的区域按200 m均匀地分为7个海拔小带,对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莽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类36种,隶属2目7科。其中以蛙科17种和角蟾科6种为多;其动物区系组成以34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并以17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中国特有种12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棘腹蛙(Paa boulengeri)和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为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现象较明显,大致以海拔1 400 m为分界点,两栖动物物种组成有较大变化;海拔600~800 m小带的物种数最多。最后基于历史资料,分析了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6.
位于湘粤交界的湖南省郴州地区莽山林管局去年捕获的特殊白尾毒蛇群,经著名蛇类专家,中国蛇协顾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赵尔宓教授鉴定:确认为国内外尚未发现和记载的新蛇种,并将这种白尾蛇正式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  相似文献   

17.
陈远辉 《蛇志》2011,23(1):56-57
蛇意外窒息,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后,为其行心外按压复苏术成功救活的,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于2006年4月11日采用心外按压复苏术成功救活1例心跳呼吸停止15 min的莽山烙铁头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沿海拔梯度设置的样地的调查资料,对南岭东段的莽山和西段的猫儿山植物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莽山和猫儿山的植被类型差异不大,但相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随海拔的上升,两山体乔木的最大树高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猫儿山乔木的最大胸径、胸高断面积之和以及立木密度在海拔梯度上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莽山乔木的最大胸径、胸高断面积之和与海拔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而立木密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这种单峰曲线格局或负相关关系与中尺度上的海拔高度以及小尺度上的土壤特性、小地形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等因素有关。在海拔1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和1700m以上的山顶矮林群落,莽山乔木的物种丰富度均明显高于猫儿山。两山体的乔木种数与海拔之间都显示出负相关性,但莽山由于高海拔群落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这种相关性不显著。乔木层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且在两山体之间也看不出明显的差别。本文最后还对两山脉低海拔区段的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导致猫儿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S)和α多样性(H’)明显低于莽山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群落,而且落叶阔叶树种和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开始入侵到群落中。  相似文献   

19.
莽山陆生贝类一新种(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环口螺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于2001年5—9月在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陆生贝类多样性调查,获得陆生贝类标本一批,经鉴定发现1新种,即莽山倍唇螺Diplommatina mangshanensis sp.nov,其隶属于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环口螺科、倍唇螺属。对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详细记述,并与近似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以莽山红山茶为研究对象,对其天井山分布地进行调查,并开展扦插育苗研究。结果表明,莽山红山茶喜温暖湿润环境,分布区狭隘,自然繁育困难;在扦插育苗中,生根剂IBA处理的生根效果优于NAA和ABT,其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均较高,且以900 mg·L~(-1) IBA处理60 min最佳,生根率为3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