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RAPD对我国东北地区引致小麦赤霉病的2种镰刀菌进行种群分析,并与江苏和西北的菌株进行了比较。共筛选出16个引物用于扩增反应,其扩增图谱显示供试菌株在种间和种内均具多态性。多数引物扩增出了种的特征性谱带,可用作种的鉴定。综合所有谱带系统聚类所得树状图明显地将Fusarium graminearum的34个菌株和F.avenaceum的5个菌株各聚为一类,每一类又可区分为不同组,以前者分为3组,后者分为2组差异显著,表明种内存在不同的菌系类型;组的划分与菌株致病力及其寄主品种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但与菌株分布的大区域生态气候类型似有联系,供试的东北地区F.graminearum大多数菌株与西北的菌系有较大的遗传相似性,与江苏的菌系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对我国东北地区引致小麦赤霉病的2种镰刀菌进行种群分析。并与江苏和西北的菌株进行了比较,共筛选出16个引物用于扩增反应,其扩增图谱显示供试菌株在种间和种内均具多态性,多数引物扩增出了种的特征性谱带,可用作种的鉴定,综合所有谱带系统聚类所得树状图明显地将Fusarium graminearum的34个菌株和F.avenaceum的5个菌株各聚为一类,每一类又可区分为不同组,以前者分为3组,后者分为2组差异显著,表明种内存在不同的菌系类型。组的划分与菌株致病力及其寄主品种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但与菌株分布的大区域生态气候类型似有联系,供试的东北地区F.graminearum大多数菌株与西北的菌系有较大的遗传相似性,与江苏的菌系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技术监测铜绿假单胞菌(PA)的医院感染情况,了解耐药表型与RAPD基因型关系,为确定院内交叉感染发生及院感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10例ICU患者连续多次采样分离出的48株PA进行RAPD基因分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8株PA共分出9个基因型.6例患者为单一RAPD型PA菌株感染,4例患者检出2种RAPD 型,有3组患者分别检出同型RAPD.耐药性最高的是环丙沙星(75%),其次是左氧氟沙星(73%),耐药性最低的为美洛培南(31%).结论 耐药表型与RAPD基因型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APD分型快速简单,对于流行病学调查确定院内交叉感染或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Pa)的基因分型情况,为临床及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对从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1株Pa进行分析。结果21株Pa共得14型,分型率为100.0%;以周为时限,Pa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有2起。结论RAPD技术可快速、准确地监控医院感染的流行株。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法(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对来自29例消化性溃疡和19例单纯性胃炎病人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反应,建立Hp的DNA指纹图谱,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nalysissoftware,SAS)对HpDNA指纹图的相似性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按HpDNA指纹图可分为两大类,两种来源的菌株在两大类中的比例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可能存在与疾病相关的特异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五种绢丝昆虫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桂慕燕  左正宏  陈元霖 《遗传》2001,23(1):25-28
本文对家蚕、野桑蚕、蓖麻蚕、柞蚕和天蚕等5种绢丝昆虫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40个引物中有27个引物能扩增出536个清晰且重复性强的条带,其中可变条带数为520个,单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在11~28之间,平均为19.9,各片段分子量大小在0.29~2.67kb之间。每个样本都能找出其独特的分子标记。家蚕与野桑蚕的遗传距离(D)最小,为0.3760;家蚕与蓖麻蚕的遗传距离(D)最大,为0.7488。根据遗传距离,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它们的分子树。 Abstract:Five species of silk insects including Bombyx mori, B. manolarina, Philosamia cynthia, Autheraea pernyi and A. yamamai were analyzed by RAPD method using 40 arbitrary primers. In these primers, 27 of them could amplify clear and repeating bands. 536 fragments were obtained and the variable bands were 520. Each primer gave 11~28 bands and the average was 19.9. The length of the fragments is 0.29~2.67 kb. Some distinctive bands were found in every species. The genetic distance(D) between bombyx mori and B. manolarina is 0.3760, which is the lowest. The highest D value is 0.7488, which between Bombyx mori and Philosamia cynhia. The D value was then used to construct a dendrogram by 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al averages(UPGMA).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建立DNA指纹图谱,调查该菌在各临床科室的流行情况,并将其与药敏谱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分离出的8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推荐的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建立药敏谱,同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建立DNA指纹图谱,对二者进行比较,然后结合药敏谱和指纹图谱分析各临床科室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将86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47型,RAPD技术将其分为14型,其中A、F、D、B和L型为5种优势型,其菌株数分别为22、15、11、9和7株.本院ICU,老年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结论 RAPD分型方法优于药敏分型,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上更能证实菌株的相关性,在早期发现和预防感染暴发流行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RAPD对我国东北地区引致小麦赤霉病的2种镰刀菌进行种群分析,并与江苏和西北的菌株进行了比较。共筛选出16个引物用于扩增反应,其扩增图谱显示供试菌株在种间和种内均具多态性。多数引物扩增出了种的特征性谱带,可用作种的鉴定。综合所有谱带系统聚类所得树状图明显地将Fusarium graminearum的34个菌株和F.avenaceum的5个菌株各聚为一类,每一类又可区分为不同组,以前者分为3组,后者分为2组差异显著,表明种内存在不同的菌系类型;组的划分与菌株致病力及其寄主品种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但与菌株分布的大区域生态气候类型似有联系,供试的东北地区F.graminearum大多数菌株与西北的菌系有较大的遗传相似性,与江苏的菌系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9.
蒋彤  杨燕妮  敖俊红  李芹阶  郝飞 《生物磁学》2009,(20):3848-3851
目的:了解肺病患者呼吸道曲霉基因分型状况,寻找肺部曲霉感染的可能来源,为曲霉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925例作受试对象,收集其鼻腔、咽部分泌物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 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基因分型分析。结果:在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的RAPD带形图中,扩增条带数在1~11条之间,片断大小在150bp~2kb不等,不同菌株之间扩增条带的数量和扩增片断的大小均存在差异,即使带型完全一致的菌株,有些片断也存在亮度的差异。对分离自同一患者呼吸道不同部位的同种曲霉种内相似性比较的结果显示:虽然来自同一患者呼吸道不同部位的同种曲霉的形态学特征相同,但是基因型特征却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呼吸作用进入肺组织内部的曲霉与患者鼻腔定植的同种曲霉存在差异,提示肺部曲霉的感染可能来源于患者周围的环境中,有效的控制环境中曲霉的污染程度是预防肺部曲霉感染的最有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野生稻基因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8个随机引物对2份栽培稻、12份包含有六个基因组型的野生稻DNA进行了扩增,共获得147个多态性DNA片断,把这些多态性DNA片断作为遗传位点用UPGMA法计算出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作了聚类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普通野生稻同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其中江永普通野生稻更接近于粳稻.2.CCDD组的Oryzalatifolia和EE组的O.australiensis遗传多态性相似。3.B、C、D、E组的遗传多态性相似,组成一个复合体,此复合体与A组的遗传多态性也相似,而F组则相距较远.4.O.mcyeriana和Rhynchofyzasabulata尚未确定组型,RAPD测定结果表明,前者与其它组型的种亲缘关系较远,后者则与AC复合体的种较近.  相似文献   

11.
少孢节丛孢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及变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少孢节丛孢的10个菌株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4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多态性,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2~13个之间。供试的10个菌株来自不同的地方,形态差异较大,但四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基本上都体现了少孢节丛孢种的特征“指纹”。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和应用UPGMA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少孢节丛孢不同地理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提示RAPD在少孢节丛孢群体中没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结果表明,根据分生孢子的大小将少孢节丛孢划分为三个变种的观点不能成立,而附属丝在少孢节从抱形态分类上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祝明亮  张克勤 《菌物系统》1999,18(4):374-378
本文对少孢节丛孢的10个菌株进行了胡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4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并呈多态性,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2~13个之间。供试的10个菌株来自不同的地方,形态差异较大,但四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基本上都体现了少孢节丛孢种的特征“指纹”,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和应用UPGMA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少孢节丛孢不同地理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提示在少孢节丛孢群体中没有显著  相似文献   

13.
小麦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反应体系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4.
番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体系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SDS法提取代号为03748的栽培番茄叶片基因组DNA。对影响番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扩增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模板、Mg^2+、dNTPs、引物和Tap DNA聚合酶的适宜浓度及反应的最佳循环次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以下条件下,番茄的RAPD扩增效果较好:20μL反应体系中使用20-40ng的模板、1.5-2.0mmol/L的Mg^2+、0.15+0.20μmol/L的dNTPs、0.15-2.0μmol/L的引物、1.0U的Taq DNA聚合酶;94℃预变性5min,然后经94℃变性1min、360℃ 1min、720℃ 1.5min,进行35个循环,最后在72℃时再延伸10min。  相似文献   

15.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通过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 ,对RAPD反应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 ,建立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应用反应体系。即反应体积为 2 5μ1,Mg2 浓度为 2 0mM ,dNTP浓度为 150 μM ,模板DNA量 5ng~2 5ng ,随机引物量 30ng~ 4 5ng ,Tap酶 1单位 ;反应过程为 90℃变性 30s ,38℃结合 1min ,72℃延伸 2min(最后一个循环 10min) ,共 4 0个循环。该体系可有效地应用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 ,重复性好 ,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基因间隔区(IGS1)测序,ITS和IGS1区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基因组DNA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等方法,对三株因肯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inkin进行分子特征及种内分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菌株的rRNA基因ITS区和IGS1区的序列相似性均高达100%,RFLP酶切图谱具有较理想的种内一致性,而不同菌株的RAPD图谱不尽相同。研究表明:rRNA基因IGS1区测序及RFLP酶切可考虑用于因肯毛孢子菌的菌种分子鉴定,而基因组DNA的RAPD则较适合于菌种的种内分型。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武汉及周边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病人胃内分离的Hp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探讨Hp基因型与疾病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防治及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方法:采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法(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48例病人Hp基因组DNA进行PCR反应,其随机引物为:1290 5'-GTGGATGCGA-3'.反应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存盘.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 analysis software,SAS)对Hp DNA指纹图的相似性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每个菌株都有其独特的DNA指纹图,显示其基因的多态性;计算机聚类分析显示:Hp DNA指纹图可分为两大类,其与宿主疾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P<0.05).结论:(1)RAPD对 Hp DNA扩增结果是稳定、可靠的,是一种较好的分型方法.(2)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疾病可能与其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杜萍  陈艳秋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316-1320
用20个随机引物对7个不同来源的鲍氏层孔菌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20个随机引物中,有17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条带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不同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现的DNA条带数目少则10条,多达33条.DNA片段从250bp到2000bp;采用17个引物对7个鲍氏层孔菌菌株共扩增出DNA片段带377条,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谱带存在较大差异.采用UPGMA系统聚类法,将7个菌株聚类为两大类,能直观准确地揭示菌株间的差异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相关毛孢子菌的鉴定方法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48株临床分离的毛孢子菌分别通过形态学、API20C AUX、Vitek 2 Compact及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到种;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及卡泊芬净对48株毛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形态学和API20C AUX、Vitek 2 Compact不能准确区分不同种的毛孢子菌,以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将48株毛孢子菌鉴定为8个种:阿萨希毛孢子菌,星型毛孢子菌,皮瘤毛孢子菌,真皮毛孢子菌,皮肤毛孢子菌,赖巴克毛孢子菌,T.domesticum,T.jirovecii。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卡泊芬净对毛孢子菌无体外活性,MIC〉32μg/mL;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毛孢子菌活性差,体外活性最好的药物是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结论常规方法不易将毛孢子菌准确鉴定到种的水平,ITS序列分析准确快速,可以辅助临床区分难鉴定毛孢子菌。毛孢子菌药敏谱不同于临床常见其他酵母菌,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其活性差,伏立康唑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三系杂交稻亲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选用9个随机引物对31份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共检测到60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地区分。在9个随机引物中,有8个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能力。以这8个引物为基础,选用任两个引物即可在任一对材料中检测出多态性的频率在96.13%以上,而选用任3个引物则该频率在99.21%以上。这显示了运用RAPD鉴定稻种具有简便、灵敏、高效的优点,在鉴定杂交稻种的实践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Abstract:Seven rice sterile lines,12 maintainer lines and 12 restorer lines were analyzed by RAPD with 9 primers.Altogether,118 fragments were generated,of which 60 detected polymorphisms among rice marker.Eight of nine primers can detect high polymorphism.The frequencies of polymorphism in any primers were used,the frequencies would be higher than 99.21%.The eight primers were therefore recommended as candidat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hybrid rice s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