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运平  陈秀珍   《广西植物》1981,(1):48-48
<正> (山弄)岗通城虎Aristolochia longganensis C。F。Liang,sp。nov。系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新种,是广西(山弄)岗综合考察队调查发现的。经分析其根含马兜铃酸比同属其他植物高,收得率可达0.62%,经薄层检查其藤茎亦含有马兜铃酸。其他成分正在研究中。 (山弄)岗通城虎的化学成分显示如图1。粗粉用95%乙醇回流提取至色淡,减压至干状,得浸膏8%。将其溶于热乙醇,经硅胶吸附,硅胶柱层析,以醋酸乙酯—氯仿洗脱,硅胶薄板  相似文献   

2.
<正> 葫芦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cucurbitoides C.F.Liang系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为宿根性多年生草质藤本,具圆形肉质根。分布于广西百色地区。民间用于止痛。其化学成分尚未见详细报导。我们对产自广西隆林县的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现介绍其主要药用成分之一马兜铃酸的分离,葫芦叶马兜铃根中含粗马兜铃酸0.15%左右。经薄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与已知马兜铃酸比较鉴定,其结果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是马兜铃酸,经用锌粉醋酸在油浴中回流,得到黄绿色马兜铃内酰胺C_(18)H_(11)O_4N与已知马兜铃内酰胺的薄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照基本一致。证明葫芦叶马兜铃根中分离出来的黄色微针状结晶是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相似文献   

3.
<正> 竹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bambusifolia的化学成分,我们在前文曾报导,从其块根分得结晶性单体,已鉴定为D—甘露醇、马兜铃酸,马兜铃酸C、朱砂莲内酰胺,β—谷甾醇外,现本文通过光谱方法,报导其另一个化合物晶V1的鉴定。 晶V1:浅黄色针状结晶,溶于氯仿时呈蓝色荧光,熔点207~208℃。其红外光谱有C=O及CH_3吸收峰1710,1225,1060cm~(-1),无NO_2吸收峰。质谱m/z:340(M~+),  相似文献   

4.
从马兜铃属植物寻骨风(Aristolochia mollisstma Hance)的茎叶中分离得10种结晶性成份。经鉴定为:马兜铃酸 A、香草酸、马兜铃酸 D、马兜铃内酰胺、6-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棕榈酮、三十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和硬脂酸。动物试验表明,马兜铃酸 A 具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  相似文献   

5.
变色马兜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变色马兜铃块根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溶解部分中分得一个倍半萜内酯(B_2),分子式C_(15)H_(20)O_2,熔点94—95℃,[α]_D~(36)-49°(C=1.8,EtOH)。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测定了结构,并证明它与异马兜铃内酯(isoaristolactone)为同一化合物,从而使异马兜铃内酯的结构得以明确。B_2系首次从植物中分到。另从石油醚不溶部分中分得12个成分(D_1—D_3,D_(4f),D_(4y),D,—D_(10)和 C_2)。其中7个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酯(D_1)、去硝基马兜铃酸(D_3)、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D_(4f))、6-甲氧基马兜铃酸甲酯(D_(4y))、马兜铃酸A(D_5)、β-谷甾醇-D-葡萄糖甙(D_(10))和尿囊素(C_2)。D_(4f)亦系首次从植物中分到。动物试验表明,D_1、D_3和 D,均有明显的抗生育活性。  相似文献   

6.
选用肾发育完成(受精后3天)的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用马兜铃酸进行染毒处理,观察胚胎的表型变化及死亡情况,分析马兜铃酸对胚胎的毒性作用及规律;利用肾荧光观察及肾组织切片,观察马兜铃酸处理后胚胎肾形态和肾组织结构的改变情况;利用qPCR检测马兜铃酸处理前后nephrin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足细胞在马兜铃酸毒性作用中的功能状态。20μmol/L马兜铃酸处理24 h后,胚胎出现明显眼周水肿表现;在马兜铃酸高浓度组(40~80μmol/L),除眼周水肿外,胚胎血循环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心率降低、血流缓慢甚至停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马兜铃酸处理组胚胎肾出现肾小球囊性膨胀、前肾管囊性扩张和形态异常;切片显示马兜铃酸处理组胚胎肾组织结构受到损害,表现为肾小球结构疏松、囊性扩张,前肾管上皮细胞细胞排列松散、紊乱及管腔扩张样改变;qPCR结果,马兜铃酸处理组斑马鱼胚胎nephrin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马兜铃酸能损害斑马鱼胚胎肾结构和功能,其毒性作用与肾小球足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马兜铃水提液对斑马鱼胚胎的致畸作用和心脏毒性.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马兜铃水提液和马兜铃酸A(AA)处理斑马鱼胚胎,观察致畸作用和对心脏发育影响.结果:给药组的斑马鱼胚胎出现畸形和死亡;当水提液中AA含量为0.5 μg/mL时,胚胎心率明显减慢;AA含量为5μg/mL时,胚胎在24~48 hpf之间全部死亡;水提液的LC50为1.43 μg/mL.结论:与AA相比,马兜铃水提液对斑马鱼胚胎有着更强的致畸和心脏毒性,且毒性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蹄香中马兜铃酸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桦江海 《广西植物》2009,29(4):548-551
用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测定了马蹄香植物体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果表明,马兜铃酸A主要存在于马蹄香的地下根及根茎部分,地上茎中含量极少,叶中不含马兜铃酸A。在根及根茎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为0.165%~0.198%,茎中含量为0.012%~0.023%。与马兜铃科其他植物比较,马蹄香植物体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从管花马兜铃中分得马兜铃酸-A,7-甲氧基马兜铃酸-A,马兜铃内酰胺-β-D-葡萄糖甙,尿囊素和Eupomatenoid-7。  相似文献   

10.
安徽马兜铃属植物新分类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伟  诚静容 《植物研究》1992,12(1):109-111
本文发表了马兜铃属二新种, 即长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longilinqua C.Y.Cheng et W.Yu, sp.nov.;大别山马兜铃A.dabieshanensis C.Y.Cheng et W.Yu, 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