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是一类磷脂化合物,能降低表面张力,是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不可少的物质。既往认为,只有肺泡Ⅱ型细胞才能分泌这类磷脂;但近年来发现,它们也存在于胃粘膜上皮的表面。胃内的表面活性物质究竟有什么功用呢?这是近来很多学者想了解的问题。最近,美国Texas大学医学院Lich-tenberger等发现,胃内的表面活性物质具有细胞保护作用。作者等用1ml 0.6molHCl灌入结扎幽门的大鼠以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并作了下列观察:(1)如果预先用1ml表面活性物质混悬液注入胃,30min后再注入HCl,可明显减轻HCl引起的胃粘膜坏死和出血;(2)如果在表面活性物质灌胃之前45min于皮下注射消炎痛(5mg/kg)阻断前列腺素(PG)合成,虽然能加重对照组的胃粘膜损伤,但不能阻断表面  相似文献   

2.
蓖麻油对三种大鼠溃疡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证明一些刺激性泻药,例如,番泻叶、大黄、蓖麻油等的导泻作用部分是通过刺激肠粘膜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PG)起作用的。实验还证明,番泻叶和大黄还可刺激胃粘膜PG合成并对其产生保护作用。为探讨蓖麻油是否也能通过刺激胃PG合成而保护胃粘膜,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3.
胃粘膜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先给以弱刺激,可防止发生随后给予坏死性物质所引致的胃粘膜损伤,这就是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它具有极重要的生理意义。这种现象是由于弱刺激可诱发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以及其释放增加的结果。前列腺素具有促进胃粘液和HCO_3~-分泌、加强粘膜屏障、刺激胃粘膜细胞更新和改善粘膜血流量等功能,从而阻止了胃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4.
汪建英  王志均 《生理学报》1988,40(3):215-222
本文观察了胃粘膜(Na~+-K~+-Mg~(2+))-ATPase在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与内源性PG的关系。结果表明,哇巴因(一种(Na~+-K~+-Mg~(2+))-ATPase的抑制剂)可部分抑制胃蛋白酶150U(溶于0.1mol/L盐酸中)和20%乙醇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用上述两种弱刺激灌胃后15min,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明显升高,也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预先给予消炎痛以抑制内源性PG的合成,则可阻断弱刺激所诱发的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的升高;若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外源性PGE_2,又可解除消炎痛的阻断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弱刺激通过内源性PG,进而促进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升高,使粘膜抵抗损伤的能力增强,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均利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9,41(5):523-528
本工作研究了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可能作用。在胃粘膜损伤发生过程中、胃粘膜内非蛋白及蛋白结合的巯基物质含量均无明显降低。虽然半胱胺灌胃(132或264μmol)或皮下注射(132μmol)后均明显抑制消炎痛溃疡的发生,其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75%,但同样具有巯基的半胱氨酸却无保护作用。半胱胺(132μmol)皮下注射可使消炎痛大鼠胃酸分泌抑制46%,而灌胃则无此作用。两种途径给予的半胱胺均不影响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这些结果表明,胃粘膜内巯基物质似不参与消炎痛的致溃疡过程。半胱胺在此种模型上虽有强烈的细胞保护作用,但似乎不是由于其分子上所带的巯基所致。因此,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模型上没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能分泌粘液和碳酸氢盐。这两种物质单独存在时仅有弱的抗酸作用;但当结合在一起覆盖在粘膜表面时,就能形成一层保护胃粘膜、免遭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的有效屏障,称为”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这是胃粘膜抗损伤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的细胞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粘膜经常遭受食物、饮料和消化液的物理性和化学性冲击。胃粘膜上皮细胞不断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PG),它们具有强烈的细胞保护作用。PG的这一作用是一个特有的独立的活性,不是由于其抗胃液分泌所致。PG还对肠上皮、胰、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给予弱的损伤性刺激后,还可阻止随后给予的强刺激所造成的损伤,这称为“适应性细胞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理意义。一些脑肠肽如生长柳素、胰多肽、神经降压素、脑啡肽等也有细胞保护作用。本文还对细胞保护作用的产生机制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8.
胃粘膜能合成大量前列腺素(PG),PG对胃酸分泌有重要调节作用。外源性PG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内源性PG直接或与某些胃肠激素相互作用,对胃酸分泌也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脑内PG也可能有中枢性抗胃酸分泌的生理作用。PG还具有强烈的胃粘膜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PG与胃酸分泌的关系,对了解PG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除了不断地报道了关于前列腺素(PG)对胃粘膜的细胞保护作用外,有关上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胃粘膜的细胞保护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最近,波兰的Konturek等进一步报道了这种作用,并和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作用作了比较。EGF最初是从雄性小鼠的唾液腺中分离出来的,它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后来又发现它与已发现的尿抑胃素(urogastrone)同是一种物质。Konturek等向大鼠或猫的胃腔中灌注阿斯匹林和盐酸或于胃浅静脉内注入阿斯匹林合并静脉注射组织胺,可造成胃粘膜溃疡。当静脉内或皮下注射EGF后,与给予前列腺素的结果一样,可使用上述方法产生的溃疡的发生率和溃疡面积明显减小。小剂量(1μg/kg)EGF就有  相似文献   

10.
巯基参与胃粘膜防御机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李铁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90,42(6):571-577
本工作研究了胃粘膜非蛋白质巯基物质(NPSH)在粘膜防御功能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酸性乙醇灌胃或冷冻加束缚应激引起大鼠胃粘膜 NPSH 含量显著下降;补充含-SH 的化合物半胱胺或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防止酸性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在酸性乙醇灌胃或应激后,胃粘膜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明显降低,并与 NPSH 含量的下降在时间上一致;丙二醛含量在酸性乙醇灌胃后显著升高,自由基清除剂二甲亚砜可减轻胃粘膜损伤。上述结果提示,胃粘膜NPSH 可能通过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参与粘膜的局部防御机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下降和自由基生成增加所导致的粘膜 NPSH 含量下降可能是损伤发生过程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胃粘膜细胞不断合成和释放的前列腺素(PGs),具有很强的细胞保护作用。我们的前一工作表明,预先用胃蛋白酶灌胃,可防止牛磺胆酸所致的胃粘膜坏死的发生,这一保护作用可被消炎痛所阻断;间接提示这种适应性细胞保护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内源性PGs有关。本文则用放射免疫方法,直接测定了胃粘膜组织PGE和PGF_(2α)含量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纯胃蛋白酶225U,胃蛋白酶150U溶于 0.1N HCl或75单位溶于 0.2N HCl中,提前 15min灌胃,均可防止由0.2N NaOH、0.6N HCl 和无水乙醇所致的胃粘膜坏死的发生,这种保护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上述三种配方的胃蛋白酶溶液灌胃后15min,胃粘膜组织PGE和PGF_(2α)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2.7—2.9倍和1.9—2.5倍;且以PGE含量的上升占优势。进一步观察不同浓度胃蛋白酶溶于生理浓度盐酸中对胃粘膜PG含量的影响发现,胃蛋白酶与胃粘膜组织PGE和PGF_(2α)含量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这些结果说明,胃蛋白酶作为弱刺激对强酸、强碱和无水乙醇所致的胃粘膜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则是通过诱发内源性PGs的合成和释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白介素-1β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观察了人重组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束缚冷冻应激造成的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外周给予IL-1β后能防止胃粘膜损伤的形成,呈剂量依从关系。IL-1片段163-171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无明显影响。但巯基物质耗竭剂N-乙烯顺丁烯二酰亚胺(N-ethylmaleimide)能部分阻断IL-1β的作用。应激3h后胃粘膜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巯基含量明显降低,而IL-1β能防止巯基含量的下降。IL-1β也能减少应激造成的胃粘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olondiayldehyde)的含量。提示IL-1β能明显减轻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胃粘膜内源性巯基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素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粘膜能合成较大数量的前列腺素(PG),这些PG在正常情况下有维持粘膜完整性和对抗致溃疡刺激的作用;而内源性PG缺乏,可能是产生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观察胃良性病变不同部位粘膜肌形态学改变及其意义。用目镜测微尺对不同部位的胃粘膜肌厚度进行测量,部分病例做网状纤维的VG染色。结果显示根据粘膜肌的形态学变化,把增厚之粘肌分作三个类型:即炎性增厚、肌性增厚和纤维性增厚,粘膜肌的改变与相应区的胃粘膜病变有关,结果表明粘膜肌的改变有三种类型,胃窦区的病变较体区重,粘膜的形态改变可能影响胃粘膜腺体的分泌,并有利于粘膜内癌向粘膜下侵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前列腺素(PG)与疼痛的报道逐渐增多(Ferreira and Vane,1974;陆中定等,1979)。针麻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已表明,针刺的调整作用,在针刺镇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G作为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在体内各部广泛存在(Karim and Hillier,1972)。现有资料表明:小于炎症时浓度的内源性PG是外周痛感受器的致敏物质,PG生物合成抑制剂阿斯匹林抑制PG生成水平后可降低痛感受器的痛敏感性。我们在《前列腺素与针刺镇痛Ⅰ.阿斯匹林对人体皮肤的电针镇痛的影响》(陆中定等,1979)的工作中观察到,口服阿斯匹林1.5克后1小时可提高电针的镇痛效果,并有显著的后效应;因而,提示我们在针麻临床工作中,能否用抑制PG生物合成的方法来提高针麻临床的疗效。本工作重点观察了阿斯匹林对临床针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胃蛋白酶是否具有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尚不清楚。本工作观察了胃蛋白酶对牛磺胆酸所致的胃粘膜损伤的影响。酸性牛磺胆酸80mM 给禁食大鼠灌胃,90min 后可引起严重的胃粘膜损伤。胃蛋白酶225单位(U)溶于水、150U 溶于0.1N HCl 或75U 溶于0.2N HGl,三者分别作为“弱刺激”提前15min 灌胃,均可防止由牛磺胆酸所致胃粘膜的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并可持续约90min 之久。消炎痛(一种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剂) 提前60min 皮下注射,可阻断胃蛋白酶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如果皮下给予外源性前列腺素 E_2(PGE_2),则能使这一作用重新恢复。这些结果说明,弱的胃蛋白酶刺激具有对胃粘膜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其产生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发内源性 PG 的合成和释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白介素—1β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忠  李铁 《生理学报》1995,47(4):313-319
本工作观察了人重组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束缚冷冻应激造成的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外周给予IL-1β后能防止胃粘膜损伤的形成,呈剂量依从关系。IL-1片段163-171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无明显影响。但巯基物质耗竭剂N-乙烯顺丁烯二酰亚胺(N-ethylmaleimide)uk  相似文献   

18.
巯基物质在氧自由基损伤离体胃粘膜细胞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铁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92,44(4):386-393
本文用离体胃粘膜细胞研究了细胞内流基物质在活性氧诱发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实验采用pronase-EDTA法分离大鼠胃粘膜细胞并进行短期孵育,以黄嘌呤氧化酶(XO)-黄嘌呤(X)系统产生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用XO-X损伤胃粘膜细胞时,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乳酸脱氨酶(LDH)漏出量增多,同时细胞内非蛋白质巯基(NPSH)和蛋白质巯基(PSH)含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NEM)在耗竭细胞内NPSH和PSH的同时,引起细胞死亡和LDH漏出增加,这一作用与NEM的作用时间和浓度是显著依从关系;在细胞孵育液中预先加入含-SH的化合物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或半胱胺,可剂量依赖性地减轻XO-X引起的细胞损伤。上述结果提示,胃粘膜细胞内的巯基物质在自身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氧自由基损伤胃粘膜细胞的机制之一可能与破坏细胞内巯基的稳态有夫。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与胃溃疡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Ma JJ  Li SA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60-263
一氧化氮(NO)与前列腺素、感觉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共同作用,对调节胃肠道粘膜血流量,以及维持粘膜完整性和微血管屏障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NO还参与调节胃的酸碱分泌,对溃疡愈合有促进作用,胃肠道溃疡的发生与NO生成量的异常有关,许多胃粘膜保护性药物通过NO产生作用,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加入可释放NO的成分,可有效地抵抗其造成胃粘膜损伤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三烯与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及人的胃粘膜可释放白三烯(LT)。LT可引起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粘膜血流量减少,影响胃的运动及降低跨胃电位差。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与LT释放量增加呈平行关系。脂氧酶抑制剂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与抑制LT释放有密切关系。脂氧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类有效的胃溃疡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