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吐鲁番盆地鄯善地区中、晚侏罗世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吐鲁番盆地连木沁剖面七克以组及齐古组的介形类化石3属10种,其中2新种1未定种;Theriosynoecum?qiktimensis sp.no。,Th.huoyanshanenis sp.nov.,Darwinula sp.,根据化石组合面貌,自上而下可建立两个组合,即Darwinula-Metacypris组合和Theriosynoecum?-Darwinula组合,其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和  相似文献   

2.
描述的介形类化石标本采集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和喀什两地区,其中,齐古组产Darwinula-Timiriasevia组合,恰克马克组产Darwinula-Bisulcocypris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其时代前者为晚侏罗世,后者为中侏罗世;俄霍布拉克组和克拉玛依组产以Bisulcompris-TungchuaniaDarwinula为代表的组合,其时代为早-中三叠世。  相似文献   

3.
郑淑英 《古生物学报》1995,34(6):722-730
描述的介形类化石标本采集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和喀什两地区,其中,齐古组产Darwinula-Timiriasevia组合,恰克马克组产Darwinula-Bisulcocypris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其时代前者为晚侏罗世,后者为中侏罗世;俄霍布拉克组和克拉玛依组产以Bisulcompris-TungchuaniaDarwinula为代表的组合,其时代为早-中三叠世。  相似文献   

4.
5.
陕西山阳盆地晚白垩世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该文首次报道了江汉盆地可能属于古新世的非海相地层及其中的介形类化石,计有17属30种(其中新种3个),隶属于3个超科。该介形类动物群自下而上可分为:1.Porpocypris(?)-Paraily-ocypris-Cypridea组合;2.Sinocypris-Eucypris-Limnocythere组合。第2组合完全可与广东南雄盆地罗佛寨组的介形类化石群对比,时代可能为古新世晚期;第1组合的介形类是否可与广东南雄盆地上湖组的化石对比的问题,还有待今后发现更为可靠的Porpocypris属的代表分子来解决,这里暂置于古新世早、中期。  相似文献   

7.
甘肃潮水盆地潮参1井侏罗纪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水盆地潮参1井发现Darwinula-Timiriasevia化石组合,化石丰富.保存完好。组合特征显示其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8.
云南景谷盆地晚第三纪介形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首次报道景谷盆地介形类化石13属30种(其中19新种,1未定种)并建立3个介形类化石组合,三号构组以Potamocypris-Candoniella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时代为中新世早期;回环组以Herpetocyprella-Metacypris为代表的组合,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大红猫村组以Leucocythere-Ily-ocypris组合为代表,时代为上新世。  相似文献   

9.
甘肃花海盆地早白垩世的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首次发现于甘肃花海盆地截大板沟下白垩统下沟组的介形类化石。根据它们的组合面貌及其在国内外分布的主要层位,认为原划归为上侏罗统,并含有丰富介形类和轮藻化石的这套地层应属下白垩统下统下沟组,其时代为早白垩世Brremian期。  相似文献   

10.
11.
江西信江盆地周家店组的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自江西信江盆地周家店组上部的分形类化石,共计17属12种。其中有2新种。根据这些化石的总体面貌及地史分布、周家店组上部应属Mongolocypris-Ziziphocypris Rhinocypris组合,时代属早白垩世中晚期,这一结论与同位素年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新疆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的几种昆虫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准噶尔盆地中生代陆相地层产有丰富的昆虫化石,已研究报道的计有8属19种,归于4目5科。其中,Protorthophlebia strigata Zhang,1996和Orthophlebia exculpta Zhang,1996产自乌苏上三叠统小泉沟群;Mesohagla xinjiangensis Zhang,1996,Protorthophlebia latipennis Tillyard,1933,Ortlwphlebia latebrosa Sukatsheva,1985,Orthophlebia colorata Zhang,1996,Mesopanorpa brodiei(Tillyard,1933)Martynova,1948,Mesopanorpa kuliki Martynova,1948,Mesopanorpa obscura(Martynov,1925)Martynov,1927,Mesopanorpa densa Zhang,1996,Mesopanorpa monstrosa Zhang,1996,Fletcheriana jurassica Zhang,1997,Plachutella exculpta Zhang,1997和Pseudocossus strenus Zhang,1997产自克拉玛依下侏罗统八道湾组;Ovivagina longa Zhang,1997,Ovivagina propinqua Zhang,1997和Ovivagina prolixa Zhang,1997产自沙湾县八道湾组;Ovivagina immediata Zhang,1997产自克拉玛依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根据产自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的同翅目昆虫盖翅标本,建立3新种,即产自沙湾县南安集海八道湾组的Procercopis shawanensis sp.nov.,产自克拉玛依吐孜沟八道湾组的Procercopina delicata sp.nov.,以及产自吉木萨尔县西大沟三工河组的Eofulgoridium tenellum sp.nov.。前两种归入原沫蝉科,最后一种归入短足蜡蝉科;这是Procercopis Martynov和Procercopina Martynov在中国的首次记录。Procercopis shawanensis与P.longipennis Becker Migdisova相似,区别在于新种R脉近末端有一短分支,Rs脉分叉一次,Rs与M脉之间只有一条横脉;Procsrcopina delicata与P.asiatica Martynov的区别在于新种横脉r-rs和r-m没有在一条线上,Rs脉分为2支,M脉后支简单;Eofulgoridium tenellum与E.kisylkiense Martynov的区别在于后者Sc脉在C脉与R脉的中间,M脉三分支。CuA脉在R脉主干分为R与Rs脉之前分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Eberth et al.,2001)产出过巨型的蜥脚类恐龙化石(Russell and Zheng,1993),但产出的兽脚类恐龙个体则相对较小(Currie and Zhao,1993)。我们近年来在石树沟组中采集到大量脊椎动物化石(Clark et al.,2006),其中包括许多零散的骨骼和牙齿标本。本文报道一个产自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牙齿化石(IVPP V 15310),对于全面了解石树沟脊椎动物群具有一定意义。V 15310保存了一个近乎完整的上颌齿或下颌齿的齿冠。它具有典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的特征:强烈侧扁,向后弯曲,前后缘有锯齿。齿冠有几种不同的磨蚀面:齿尖磨蚀成近圆形,靠近齿尖的齿冠前缘有一较大的平的磨蚀面,锯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磨蚀。V 15310很大,相关的测量数据和一些白垩纪的巨型兽脚类恐龙牙齿的测量数据相近。依据我们定义的一个定量评估锯齿大小的指标(锯齿大小指数),得出V 15310的锯齿大小指数非常小,与霸王龙相似,这与锯齿和齿冠大小具有反比关系的结论是一致的(Farlow et al,1991)。V 15310的另外一些形态特征对于推断它在兽脚类中的系统位置也提供了帮助。这些特征包括后缘锯齿明显高于前缘锯齿以及齿冠的唇侧和舌侧都有微弱的釉质褶皱。根据牙齿大小、釉质褶皱的发育程度以及锯齿的形态(Sereno et al.,1996;Chure et al.,1999;Holtz,2004),V 15310被归入中国盗龙类。其中,后缘锯齿和前缘锯齿的基部长度近似,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一特征组合可能是中国盗龙类的一个鉴定特征。这一特征组合也见于四川的中国盗龙类。相比而言,V 15310在已报道的侏罗纪兽脚类恐龙牙齿中尺寸最大(Smith,2005;Smith et al.,2005),大小接近白垩纪的一些巨型兽脚类恐龙牙齿。新材料的发现表明兽脚类至少在晚侏罗世早期就已演化出了这种巨型体型。  相似文献   

14.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早侏罗世三工河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本文报道了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咀区拐114井三工河组的孢粉化石,33属58种。通过对孢粉组合的系统分析研究,认为三工河组的地质时代应归为早侏罗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准噶尔盆地白杨河中侏罗世植物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雨雁 《古生物学报》2005,44(4):517-534
系统描述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地区西山窑组植物化石15属25种,首次在新疆地区发现侏罗纪真蕨类重要分子Coniopteris hymenophylloides的原位孢子及其孢子囊群,并对Phoenicopsis ( Phoenicopsis) an-gustifolia的叶角质层进行了研究。白杨河地区西山窑组迄今已知植物化石24属39种,以富含蕨类、茨康类、银杏类及松柏类,少见苏铁类等为特征,属于较为典型的内陆型、温带或暖温带植物群;其时代为中侏罗世,且可能为中侏罗世早期。该植物群应属于欧亚大陆早、中侏罗世植物地理区系中的西伯利亚区,反映了温暖潮湿、具季节性变化、并有利成煤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一件龟化石,名为准噶尔新疆龟,新属、新种 (Xinjiangchelys junggarensis, Gen. et sp. nov.),其时代可能为中侏罗世.这是新疆地区侏罗纪龟类的首次记录.早、中侏罗世是龟类的早期进化阶段,国外材料甚少.文章在讨论了新疆龟的系统分类后,综述了我国早、中侏罗世的龟类记录,并结合泰国近年发现的晚三叠世的龟类,认为亚洲是迄今所知拥有龟鳖类进化各时期记录最完全的地区,是探索龟类起源和早期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198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古生物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工作时采得蜥脚类化石进行简报。化石得自中一晚侏罗世五彩湾组、石树沟组,计有苏氏巧龙(Bellusaurus sui gen. et sp. nov.)和天山龙(未定种)(Tienshanosaurus sp.)。  相似文献   

18.
吐鲁番盆地连木沁剖面齐古组轮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盆地连木沁剖面侏罗系齐古组的轮藻化石在早年资料中未见提及。后期曾有不同单位多人次对此剖面进行观察实测,除偶有提起见到轮藻外,亦均未见描述报道,本文首次正式报道了齐古组的轮藻化石,为吐鲁番盆地齐古组与广布于新疆各地区的齐古组进行横向对比提供了这类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