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建立准确、高效地分析龙牙百合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及比较干样和鲜样之间成分的差别。采用HPLC-Q-TOF-MS分析龙牙百合中的酚类和皂苷类化学成分,采用HS-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HPLC-Q-TOF-MS结果表明,从龙牙百合鲜/干样中共鉴定了12/5个酚酸类化合物、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和6/5个甾体皂苷,其中9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龙牙百合中鉴定;HS-SPME-GC-MS结果表明,从龙牙百合鲜/干样中共鉴定了37/2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酸、烷、醇、酯等五类化合物,其中共有组分是11个,鲜样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高于干样。基于HPLC-Q-TOF-MS和HS-SPME-GC-MS可以对龙牙百合中的酚酸类、皂苷类和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推测,本文研究结果为龙牙百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支撑。  相似文献   

2.
百合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叶,是湖南的“湘九味”药材之一。百合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多糖、甾体皂苷、黄酮、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止咳祛痰、镇静催眠、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百合亦药亦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就百合的资源分布情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与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百合进一步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百合总皂苷提取工艺及抗抑郁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百合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继而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百合总皂苷,并测试其抗抑郁活性。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固液比及提取时间四个因素对该工艺的影响;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评价百合总皂苷的抗抑郁活性。确立了百合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h,乙醇浓度80%,固液比1∶10,提取次数为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总皂苷提取率为1.24%。经过AB-8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总皂苷的含量达到62%以上。药理实验表明,百合总皂苷中剂量、小剂量能明显缩短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和游泳时间(P<0.05或者P<0.01),百合富集纯化的总皂苷部位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鉴定百合珠芽中10种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对薯蓣皂苷元进行抗肿瘤研究。实验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100 mm×2.1 mm,1.9μm);乙腈(A)-0.5%乙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同步监测。采用CCK8法进行薯蓣皂苷元抗肺肿瘤A549细胞、胃肿瘤HGC-27细胞的药效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共鉴定对香豆酸、薯蓣皂苷、槲皮素等10个化合物。药理研究显示,薯蓣皂苷元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只有微弱的抑制活性,而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本试验证实UPLC-Q-TOF-MS/MS可从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和二级结构碎片等方面对百合珠芽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寻找百合珠芽中活性物质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且揭示百合珠芽中鉴定得到的单体成分可能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水浴回流与超声波辅助回流提取百合皂苷工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对水浴和超声波辅助回流提取法对百合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获得最佳水浴回流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 h、固液比为1∶18。在该工艺条件下百合皂苷的提取率为1.98%;超声波辅助回流提取最佳工艺为:温度为90℃、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 min、固液比为1∶30、提取功率为105 W。在该工艺条件下百合皂苷的提取率为2.33%,超声波辅助回流提取法的百合皂苷提取率和稳定性、重复性都优于传统的水浴回流提取法。  相似文献   

6.
百合皂苷的提取、纯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正交实验法对百合总皂甙的提取工艺中温度、乙醇浓度、固液比例、回流时间和提取次数5个因素进行研究,优选出简便可靠、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百合总皂甙的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0%,固液比例为1∶6,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3次。以溴邻苯三酚红(BPR)为显色剂,基于Co(II)H2O2体系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OH)使溴邻苯三酚红(BPR)的颜色发生变化,采用75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的变化值,研究百合皂苷在此体系中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对照实验表明:百合总皂苷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人参皂苷强。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牛膝三萜皂苷主要化学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合UNIFI科学信息系统对牛膝中的三萜皂苷进行快速定性分析。首先,经UPLC色谱分离后的牛膝三萜皂苷化学成分群在MS~E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然后,通过UNIFI平台自动检出并经过MassLynx工作站进行逐个核对,以快速完成牛膝三萜皂苷化学成分群的定性分析。本实验共分离、鉴定了40种三萜类皂苷类成分,其中以齐墩果酸为母核的化合物有38种,另有其它母核的三萜皂苷化合物2种。该方法可以快速的对牛膝中的三萜皂苷进行全面分析,将为牛膝皂苷的质量控制及后续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油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植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总结。油茶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及三萜皂苷类、黄酮类、脂肪酸类、甾体类、木脂素类等。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成分为油茶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油茶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Oleiferasaponin B1、B2、C1、C2、油茶皂苷B对肿瘤细胞有抑制活性,多糖和油茶皂苷A、B具有抑制移植瘤活性,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中药百合中2个甾体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建立百合中2个甾体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4.6 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化合物1和2的线性范围及相关系数分别为:1.03 ~10.30ug(r=0.9998)和1.26~12.56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9%和99.97%.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百合中2个甾体皂苷的含量测定,为建立和完善中药百合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百合珠芽与鳞茎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合珠芽及鳞茎的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采用国标法对百合珠芽及鳞茎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比色法对百合珠芽及鳞茎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基本营养成分分析表明,与百合鳞茎相比,百合珠芽中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总糖、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百合珠芽和鳞茎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其中钾含量较高,分别为1 943.52 mg/100g(DW)和2 026.15 mg/100g(DW);氨基酸分析表明,百合珠芽及鳞茎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脯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 260 mg/100g(DW)和2 010 mg/100g(DW);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百合鳞茎相比,百合珠芽中总酚、总黄酮、生物碱及皂苷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珠芽中总酚、总黄酮及皂苷含量高,生物碱含量低,珠芽及鳞茎中总酚含量分别为1 025.86 mg/100g(DW)和875.52 mg/100g(DW)。百合珠芽和鳞茎皆营养丰富,从资源开发利用与营养学角度分析,百合珠芽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甾体皂苷是中药中一类较为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生物转化是利用各种酶系或微生物对天然活性化合物进行生物合成与结构修饰。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可以对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完成化学法难以进行的结构改造和修饰,从而获得具有更高药用价值的目标化合物。本文对近几年利用微生物和酶法转化对甾体皂苷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甾体皂苷生物转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非洲马铃果Voacanga africana是非洲地区用于治疗疟疾、痢疾、儿童痉挛等多种疾病的特有的植物资源。随着近年来非洲马铃果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生物碱、挥发油、黄酮、单宁、类固醇、萜、强心苷、皂苷、蒽类等化学成分。该植物具有细胞毒性、抗氧化、抗菌、神经保护、抗血管生成等多种药理活性。我国已对非洲马铃果进行引种驯化。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非洲马铃果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l.单元根状茎形态演化的阶段性,2.茎生叶的多寡,3.花序的结构,4.花基数的变异等性状,将鹿药属植物划分为2个亚属5个组的系统。日本原宽教授的遗著Notes towards a Revision of the Asiatic Species of the Genus Smilacina(1987)对本属亚洲种类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包括4个组的分类系统。本文对此两个系统进行了比较,对原定系统作了必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4.
鹅掌柴属植物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鹅掌柴属(Schefflera)植物是五加科(Araliaceae)藤状灌木,其中多种植物被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及关节炎.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皂苷,本文综述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5.
野百合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是一种常用的百合属杂交亲本。介绍了野百合在细胞学、组织培养、杂交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为野百合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血藤化学成分及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传统中药大血藤的化学成分及药学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结果:传统中药大血藤中含有鞣质、糖苷、环多酚类、三萜皂甙类、木质素类、黄酮类、甙类及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辐射;抗菌、抗炎、抗急,陛过敏、抗癌及心血管系统活性等作用,结论:大血藤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有希望从中开发出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抗炎的现代药物.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MCP对东方百合开放与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系列百合(Lilium spp.)‘西伯利亚’品种为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百合切花质膜透性、乙烯释放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可延缓百合切花花瓣质膜相对透性的增加,延长百合切花瓶插寿命;降低百合花瓣乙烯释放量,推迟乙烯峰的出现;降低百合花瓣丙二醛含量,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1-MCP对东方百合切花的保鲜有一定效果,确定了1-MCP处理东方百合的最佳使用浓度为0.01μL/L。  相似文献   

18.
鼠李科达玛烷型三萜皂甙的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鼠李科达玛烷型三萜皂甙的类型、结构以及物理性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此类化合物的分离以及化学反应和波谱方法在其结构鉴定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Synthesis of a Highly Potent Antitumor Saponin OSW-1 and its Analogu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elve years ago a group of cholestane glycosides was isolated from the bulbs of Ornithogalum saundersiae, a species of the lily family without any medicinal folklore background. Similar glycosides were recently isolated from Galtonia candican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mixture of saponins, OSW-1, exhibited sub-nanomolar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While OSW-1 is exceptionally cytotoxic against various tumor cells, it shows little toxicity with normal human pulmonary cells. In this review article the synthetic efforts towards OSW-1 and related cholestane glycosides, as well a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百合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是单子叶球茎类观赏花卉,具有食用和药用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百合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包括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和原生质体再生系统的建立。详细介绍了基因转化的方法,例如农杆菌、基因枪、电激穿孔等。浅析百合外源基因的表达,例如GUS、半夏凝集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同时,讨论了百合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百合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