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波谱分析(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种元素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实验研究 目前设备的条件可对多种元素进行MRS,且发展很快,现简单介绍如后。 1.磷~31(~31P)的MRS:小狗活体脑部磷~31磁共振波谱图与小狗脑组织提出物的高分辨率波谱相比,发现ATP的三个磷酸盐峰:α、β和γ,ADP的α、β峰与ATP的α、γ峰相重叠。ADP浓度较低,因此正常组织中,~31P磁共振波谱分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波谱分析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迄今为止仍未普遍和有效地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尽管如此,随着高磁场强度磁共振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MRS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肯定不是十分遥远的事。现就近年来开展较多的脑部、横纹肌和心肌和MRS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体内化学成分的无创性检查手段。MRS对于解释人类心肌代谢变化具有很大潜力。随着MRS技术的改进和研究的进展,心肌MRS技术将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磁共振波谱(MRspectroscopy,MRS)技术是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波谱(MRS)信号可以在时域中采用全自动的暗箱方法或交互式方法进行量化。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运算法则,并对MRS波谱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兔实验性肝性脑病1H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变化。方法:将24只兔子随机分三组:对照组,肝硬化组,肝性脑病组,各8只。肝性脑病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内毒素方法制作肝性脑病兔子模型,肝硬化组采用CCl4制作肝硬化模型。分别在第4、6、8、10、12周取肝脏病理活检,第12周测量血氨值,并进行兔子脑组织的MRS扫描。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e,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肌醇(myo-inositol,mI)和谷氨酰胺复合物(glutamine and glutamate,Glx)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mI/Cr、Glx/Cr。结果:与对照组及肝硬化组相比,肝性脑病组兔血氨上升,脑部MRS显示Glx/Cr升高,Cho/Cr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血氨以及MRS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兔实验性肝性脑病1H磁共振波谱存在变化。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波谱分析(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是测定人体内化学物唯一的一种非损伤技术。目前,用于全身磁共振成像的高磁场强(1.5T以上)设备中,不少均具有MRS功能。 尽管MRI和MRS采用了类似的基本原理,但俩者问仍有许多重要差异。对临床医师来讲,最大的不同是MRI中得到的是一幅幅解剖图像,而从MRS中所获得的则是定量的化学信息,后者是用数值来表示的。随着磁共振波谱成像术(MRSI)的进展,使得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尾壳核胶原酶注射诱发脑出血模型,结合不可预知慢性应激建立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模型,通过行为学评估筛选符合结局动物,研究活体正常大鼠(Rattus norvegicus)和PSD模型大鼠脑部MRI T1,T2加权成像和局域质子谱(1H MRS)的变化,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和神经元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和谷氨酸(Glu)及肌醇(m I)等指标变化及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建立脑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筛选行为评估合格动物,麻醉状态下固定头部于7.0T核磁共振成像仪上扫描,分别扫描横断面位及矢状位图像;之后选择感兴趣区,采用PRESS序列采集1H谱,确定肌酸、胆碱化合物、谷氨酸、肌醇(m I)等信号.经行为学评估测试,造模后及6周后的模型组蔗糖水消耗量均减少,与正常组、中药组、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敞箱实验模型大鼠水平得分及垂直得分均小于正常组、中药组、西药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迷宫测定中,模型大鼠错入盲端次数增加,与正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抑郁大鼠磁共振平扫脑正中裂增宽,中脑导水管面积扩大,提示大鼠存在脑萎缩.波谱提示模型组海马区NAA/Cr,Cho/Cr比值降低(P0.05),中药组有显著升高(P0.05).通过采用磁共振波谱技术观察颐脑解郁方对脑出血后抑郁大鼠的干预作用,发现其对于神经元的功能修复和保护的作用尤为突出.同时,也发现磁共振波谱技术确实可无损伤地获得脑内物质代谢的信息,可以反映药物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全身性癫痫的临床与磁共振波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发性全身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是一组症状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易漏诊、误诊,且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往的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的方法检测其脑内的代谢变化,现在随着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的应用。无创地从生化代谢水平上研究活体已成为现实,为这一类疾病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文章综述了IGE的分类、亚型、临床特点及近几年来MRS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定量研究人体组织细胞代谢、生理生化改变的方法。磁共振磷谱(31P-MRS)可对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等含磷高能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是在体研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有力工具。动态磷谱技术可测量肌肉在静息状态、收缩过程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变化,评价骨骼肌做功时的能量的转换效率,实现对线粒体功能的无创性评价。本文将对肌肉磷谱的研究进展做综述,尤其侧重于动态磷谱的应用,为以后利用磷谱客观研究肌肉相关疾病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波谱分析定位技术 MRS定化技术就是将所需的化学化移信号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加以增强。例如肝脏的MRS波谱中同时接受肌肉信号,那会造成肝的波谱不明确,所谓定位技术就是将原始信号处理到一个设定的范围,以便突出感兴趣区的信号。通常MRI的定位技术需在成像用的主磁场(B_0)或射频磁场(B_1)二者中一个  相似文献   

11.
基于31P磁共振波谱图(31Phosphorus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31P-MRS)对肝脏数据进行诊断,共分为三种类型:肝癌,肝硬化和正常肝。本文在线性分类器分类前先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选择,选择出最优特征子集。实验中,用线性分类器分别对经过遗传算法特征选择后的最优特征子集分类和对提取的全波谱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证明,前者方法不仅明显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而且减少了分类器运行的时间,其中31P-MR波谱对活体肝细胞癌的诊断正确率从62.50%提高到89.35%。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31)P磁共振波谱肝细胞癌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在模式识别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31P磁共振波谱数据对肝脏进行分类,区别肝细胞癌,肝硬化和正常的肝组织。通过对基于多项式核函数和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比较,并且得到三种肝脏分类的识别率。实验表明基于31P磁共振波谱数据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能够对活体肝脏进行诊断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评价31磷磁共振波谱(31Phosphorus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31P-MRS)来辨别三种诊断类型:肝细胞癌,正常肝和肝硬化。运用反向传输神经网络(BP)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分析31P-MRS数据,分别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肝细胞癌的诊断分类以期提高识别率。实验结果证明,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后,31P-MR波谱对活体肝细胞癌的诊断正确率从89.47%提高到97.3%,且BP更优于RBF。  相似文献   

14.
星形细胞瘤是神经上皮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7%,占神经上皮源性肿瘤的40%,肿瘤向周围”蟹足样”浸润性生长,且无包膜形成.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发展起来的唯一的一种无创性研究活体组织的代谢情况和生化指标的技术,目前已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它能活体检测脑组织,提供关于神经元功能、细胞能量代谢、细胞膜增殖和崩解以及选择性神经递质活动等信息,为脑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磁共振波谱在星形细胞瘤的肿瘤实质区及肿瘤周围区的代谢物比值有助于肿瘤分级诊断,并且MRS有助于判定肿瘤的浸润边界,指导临床术中立体定位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此外,代谢-解剖叠加伪彩图体现的肿瘤本身的异质性在高低级别肿瘤中也有差异.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磁共振波谱在星形细胞瘤患者有无癫痫发作者的代谢物水平不同,二者间的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与帕金森病(PD)HoehnYahr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oehnYahr分级将患者分为早期PD组32例、中期PD组18例、晚期PD组10例,并选择同时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的双侧基底节、双侧额叶、双侧丘脑区进行MRS,并分析PD患者HoehnYahr分级与MRS的关系。结果:晚期PD组双侧基底节、双侧额叶、双侧丘脑区NAA/Cr、NAA/Cho、Cho/Cr比值均低于中期PD组、早期PD组、对照组,且中期PD组低于早期PD组、对照组,早期PD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RS检测出PD患者NAA/Cr、NAA/Cho、Cho/Cr比值与HoehnYahr分级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MRS与PD患者的HoehnYahr分级具有负相关性,并且可通过MRS预测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渡谱(MRS)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对人体唯一无创的研究活体组织器官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能显示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不同代谢。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病理情况。磷是能量代谢的重要要素,肝脏中许多化合物都含有31P,本文就31P磁共振渡谱在肝癌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L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31P核磁共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研究了L_(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和615系鼠胸腺细胞(正常对照细胞)。结果发现在肿瘤晚期阶段,L_(7811)腹水肿瘤细胞的含磷化合物未进入完全不活跃状态。此外,腹水肿瘤细胞的磷脂组成与含量亦有明显改变。因此,~(31)P-NMR谱可做为观察肿瘤细胞内能量生成和某些磷脂合成宏观动态过程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出现使活体检测组织的代谢和生化信息成为可能,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脑胶质瘤具有与正常脑组织不同的代谢特征,借助MRS技术一方面可以反映其代谢特征,另外可将其与正常脑组织区分,因此MRS技术特别是1H-MRS在脑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级及预后评估中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心肌磁共振波谱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英杰  陈旭 《生物磁学》2005,5(3):54-56
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测体内化学成分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秦斌  齐静 《生物磁学》2011,(1):176-179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是目前唯一无创性定量研究人体组织细胞代谢、生理生化改变的方法。磁共振磷谱(31P-MRS)可对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等含磷高能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是在体研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有力工具。动态磷谱技术可测量肌肉在静息状态、收缩过程和恢复过程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变化,评价骨骼肌做功时的能量的转换效率,实现对线粒体功能的无创性评价。本文将对肌肉磷谱的研究进展做综述,尤其侧重于动态磷谱的应用,为以后利用磷谱客观研究肌肉相关疾病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