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豆蚜发生为害及大豆与多种作物间邻作种植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为大豆蚜的可持续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大豆蚜和天敌田间种群动态;通过田间罩笼、人工接蚜和释放天敌的方法,研究捕食性天敌对大豆蚜种群的控制作用;在佳木斯地区进行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牡丹江地区进行黄瓜-大豆-玉米、甜葫芦-大豆-玉米、烟草-大豆-香瓜、甜菜-大豆-玉米等多作物带状穿插种植模式,以单作大豆田为对照,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大豆田大豆蚜与天敌进行调查,研究作物多样性对大豆蚜的控制作用。【结果】2009年6月中下旬大豆蚜开始侵入大豆田,3~5周后田间有蚜株率达到100%,大豆蚜种群发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在田间逐渐消失。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为蚜虫天敌优势种;按大豆蚜与天敌数量之比700︰1,释放异色瓢虫和叶色草蛉成虫7 d后,蚜虫种群减退率分别为54.78%和78.79%;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早熟马铃薯收获(7月20日)后第5天,豆田蚜虫天敌总数是收获前的2.6倍,与同期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了51.3%。大豆与甜葫芦、香瓜、烟草和玉米等作物进行多样性间作种植,在大豆蚜田间发生高峰期,单作豆田益害比为1︰65.2,多样性种植区的大豆田益害比为1︰26~1︰42,与单作大豆田相比,间作田大豆蚜种群数量降低40.7%~83.5%。【结论】2009年大豆蚜的种群高峰期为8月3日,田间的天敌优势种类为草蛉、瓢虫和寄生蜂。早熟马铃薯与大豆间作,在大豆蚜种群迅速增长期间收获早熟马铃薯,大量蚜虫天敌转移至间作的大豆田,从而形成对大豆蚜的控制。大豆与其它经济作物间邻作,大豆田天敌昆虫与蚜虫的益害比明显提高,表明利用农田作物多样性能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生物控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钦南  沈光平 《遗传》1984,6(3):48-48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于1983年12月6日至8日在石家庄市主持召开了全国作物化诱育种专题讨论会和 学习班。参加会议的有11个省、市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62人。  相似文献   

3.
<正> 1983年10月22日—26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作物遗传操作学术报告会。会议由两个国际性学术讨论会组成。一个是第三届国际植物单倍体学术讨论会,另一个是第一届国际植物体细胞遗传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来自国外的有30个国家174人,来自各省市的国内代表共169人。会议期间就单倍体、突变体、形态建成、无性变异、原生质体培养及植物基因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七个方面,分四个分组会宣读了161篇报告。在全体大会上由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那桑以《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昆虫学会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共同主办的全国粮棉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12~16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20篇。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109名。李光博研究员致开幕词,并介绍了“七五”期间粮棉作物病虫综防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无花果是最早家化作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伟  蔡健 《生物学通报》2006,41(7):55-55
一项新研究提出,在约旦谷的一处11400年前的房屋中发现的无花果样品也许标志着农业最早的形式。Mordechai Kislev和同事描述了在GilgalⅠ考古点发掘出来的残留无花果,显示出这些无花果属于没有授粉就可结果而成熟的那种。这种果子不从树上掉下来,而且成熟时变得软和甜,可以吃。造  相似文献   

6.
化控技术作为我国目前作物生产当中高产、稳产和高效农业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植株体内激素系统而调节植株生长发育过程,能够促使植株按照人们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生长变化的一种技术。化控技术具有控上、促下,可塑造理想株型,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等作用,在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除了昆士兰地区、澳洲其他各州都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然而,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地区的种植禁令延长期将于2008年到期。澳洲政府发布了一篇支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报告,此举加深了澳大利亚关于转基因作物未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1982年9月19日至25日在苏州召开了细胞生物学学会超微结构专题讨论会,会上共交流了35篇报告,其中研究论文20篇、综述报告9篇、方法学6篇。本期刊出部份研究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科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Web of Science数据平台的全部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SCI论文的检索,研究了有关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的科学证据。得出科学家比消费者更关心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批准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技术经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生物学安全检验与检测,并建立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监管体系;在所发表的全部9333篇转基因生物安全论文中,90%以上的论文证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与传统非转基因作物无显著差异;而对于所有得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结论的论文的追踪研究发现,其研究结论被证明是在错误的研究材料或方法条件下得出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4日至11月8日在昆明市召开。到会代表105人,其中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占80%以上。会议共收到162篇论文,其中分类区系26篇,生理生化14篇,生态35篇,形态17篇,医学贝类36篇,古贝类18篇,养殖44篇。 在开幕式上,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潘清华同志讲了话。学术活动分专题报告和分组报  相似文献   

11.
沉水植物化感作用控藻能力评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沉水植物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是浅水湖泊维持清水状态的机制之一.本文从具有化感活性的沉水植物在湖泊中出现的频度、盖度、化感物质的种类、抑藻效应等方面对化感控藻进行了评述.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金鱼藻、伊乐藻等是具有很高活性的沉水植物,尤其是在其生物量达到一定程度,且湖泊中的优势藻为较敏感的种类时,沉水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对浮游藻类的抑制作用更强;沉水植物释放的多酚类等化感物质具有控藻能力;化感物质对于不同种类藻的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蓝藻和硅藻比绿藻更为敏感,附生藻类通常比浮游藻类具有更高的耐受性;环境因素如光照、营养限制、温度等会显著影响沉水植物化感作用效果.沉水植物的化感控藻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关于环境因素对化感作用的影响、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选择性抑藻机理以及化感物质代谢途径等方面还有待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明理 《遗传》1985,7(3):17-17
全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学术讨论会于2月25日至3月2日在京召开,28个单位、57名代表参加了会 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7篇,研究年度报告17篇,共计34份材料,宣读了13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3.
<正>第19次日美霍乱协作会议于1983年10月17日至19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召开。会议宣读的论文日本方面11篇,美国方面28篇,共计39篇。此外还有美国的23篇书面材料,所有资料均很有意义。美国方面的研究范围广泛,以上接论文报告顺序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1992年8月23日—2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了第八届国际免疫学学术大会。到会人数共7500人,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大会共收到论文4094篇。其中在大会上报告的综述论文157篇,分组报告的原著论文1743篇。中国学者提供的论文70篇,参加分组报告的有4篇。诺贝尔奖金得主Susumu Tonegawa,Georges J.F.Kohler,David Baitimore及Baruj Benacerraf等均在大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第22届生物医学会议(CMBEC’22)于1996年6月25日—29日在爱德华王子岛(PEI)的首府Charlottetown举行。这次会议得到了政府的支持,PEI省长、Charlottetown市长都来祝贺会议的召开。 这次会上,共有专题报告44篇,它们是生物医学工程教学(3篇),信号处理与建模(4篇),医学信息(4篇),生物声学(4篇),仪  相似文献   

16.
消息和动态     
《人类学学报》1983,2(2):203-204
中国解剖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1982年9月16日至22日在江西庐山召开。大会收到学术论文及论文摘要849篇,其中关于体质调查和人类学的有601篇,一部分在会上作了  相似文献   

17.
这次会议于1985年12月21—24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31名代表分别来自九个省、市的21个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大会首先宣读了15篇研究报告与专题发言:1.对水稻、小麦、小黑麦、玉米、棉花等不同作物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NR活力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作物品种耐肥性与NR活力呈负相关”的规律。2.结合小麦育种进行NR分析,表明“相关性”规律应用的可能性。3.从氮代谢、能量代谢对NR活力的调控阐述了“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作物秸秆对辣椒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室外盆栽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大田作物秸秆浸提液、腐解液及腐解物对辣椒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不同,浸提液抑制辣椒种子萌发,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辣椒发芽指数、胚根长显著或极显著受到抑制,其中以大豆秸秆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秸秆腐解液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总体上表现为促进效应,腐解物对辣椒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及根系活力均具有促进作用,且与腐解 物的添加量呈正比;不同秸秆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大小依次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大豆秸秆。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植物学会细胞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植物细胞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9月23日—26日在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召开。51人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摘要64篇,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细胞核和细胞分裂17篇,细胞骨架7篇,超微结构和细胞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筹备,首届中日双边生物物理学术会议于今年五月八至十一日在太湖之滨的无锡市举行。二百多位中日学者通过会内会外的直接接触,加深了相互了解,促进了学术交流,并为今后两国生物物理学工作者的联系和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会议录选论文213篇(中方117篇,占55%;日方96篇,占45%),其中五篇选为大会报告,20篇在分组讨论会上宣读,其余大部分以科学墙报形式交流。大会报告有:邹承鲁(中):寡聚酶的构象、动力学和活性大沢文夫(日):活细胞分子机器的松散耦合徐京华(中):理论生物学中长期争论的几个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