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Hibbard提出了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在感染初期采用联合抗微生物治疗,人类是否可以控制微生物感染?"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为:①当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同时采用2~3种抗微生物制剂将可减少微生物因突变而同时出现对数种药物耐药的菌株;②联合使用抗生素后,可在病人血清中出现杀死微生物的浓度;③近来临床采用局部联合消毒剂,较单用一种消毒剂更有效,而并未增加其不良反应;④基因转录的图谱显示如表达过多的抗性基因,微生物的一些重要基因产物将被上调;⑤如果某种抗生素的药物动态学显示互相之间并无拮抗作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可缩短疗程.作者认为联合使用的抗菌药物应分别具有不同作用机制,方有价值,但是经济问题应做深入研究以作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2.
抗消毒剂型微生物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及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高浓度可以杀灭微生物,低浓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在微生物检测中,要消除消毒剂的干扰,培养基的抗消毒剂指数必须控制在12.0—24.5之间。消毒剂解抑剂Ⅰ的抗消毒剂指数为 12.0,对细菌和真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加入经改良和优化的普通培养基后,制得5种抗消毒剂型培养基,在灭菌前后和一年的保存期内,其抗消毒剂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当采用大样倾注平板法和液体大样法检测残留消毒剂的样品时,使用抗消毒剂型培养基检出细菌和真菌能力大大高于普通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及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高浓度可以杀灭微生物,低浓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在微生物检测中,要消除消毒剂的干扰,培养基的抗消毒剂指数必须控制在12.0—24.5之间。消毒剂解抑剂Ⅰ的抗消毒剂指数为 12.0,对细菌和真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加入经改良和优化的普通培养基后,制得5种抗消毒剂型培养基,在灭菌前后和一年的保存期内,其抗消毒剂指数基本保持不变。当采用大样倾注平板法和液体大样法检测残留消毒剂的样品时,使用抗消毒剂型培养基检出细菌和真菌能力大大高于普通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fmbJ株产生的抗微生物脂肽(Antimicrobial lipopeptide,AMI)的体外抗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南京株活性并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抗微生物脂肽对猪肾(Porcine Kidney,PK-15)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Median Toxicosis Dose,TD50)和最大无毒浓度(TD0)分别为47.57 mg/L、18.9 mg/L;对PRV株、PPV南京株所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s,CP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但不能抑制PRV株、PPV南京株在PK-15细胞上的感染和复制.由此可知,该抗微生物脂肽可以直接作用于PRV株、PPV南京株,从而抑制其对PK-15细胞的感染作用,其作用效果显著低于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yclovir,ACV),但由于其对PK-15细胞毒性较弱,可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进行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5.
应用范围广是抗微生物药物的一大特点,其中以新型抗微生物药为主,目前不合理用药状况比较情况严峻。本文就介绍了抗微生物药物得定义和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而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的管理,增强正当使用药物程度,削减不良反应产生的几率、降低以及节减细菌抗药性出现供给患者使用药物指示。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fmbJ株产生的抗微生物脂肽(Antimicrobiallipopeptide,AMI)的体外抗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南京株活性并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抗微生物脂肽对猪肾(PorcineKidney,PK-15)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MedianToxicosisDose,TD50)和最大无毒浓度(TD0)分别为47.57mg/L、18.9mg/L;对PRV株、PPV南京株所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s,CP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但不能抑制PRV株、PPV南京株在PK-15细胞上的感染和复制。由此可知,该抗微生物脂肽可以直接作用于PRV株、PPV南京株,从而抑制其对PK-15细胞的感染作用,其作用效果显著低于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yclovir,ACV),但由于其对PK-15细胞毒性较弱,可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进行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7.
抗干扰微生物培养基的抗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食品饮料中残留防腐剂、消毒剂和臭氧会对其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检出造成严重干扰,当采用大样倾注平板法和液体大样法测定细菌和真菌总数及采用国标大肠菌群测定法测定大肠菌群MPN值时,使用抗防腐剂型、抗消毒剂型及抗臭氧型微生物培养基分别检测含有防腐剂山梨酸钾及苯甲酸钠、消毒剂二氧化氧和臭氧的样品,其检出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的能力大大高于普通微生物培养基,与采用普通微生物培养基检测不合防腐剂、消毒剂及臭氧的样品中的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的检出能力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人核糖核酸酶A(ribonuclease A, RNaseA)家族成员有13个,分别为RNase1-RNase13,它们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大多含有6~8个半胱氨酸并形成分子内二硫键,以维持特有的空间结构。其中,RNase1-RNase8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概括为3类:涉及核糖核酸转录后的剪切、修饰和降解;具有抗细菌、抗真菌和抗病毒活性;以及机体免疫调节作用。而RNase9-RNase13不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因此,本文将重点对RNaseA家族成员RNase1-RNase8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概述决定RNaseA生物学功能的结构特征,以期指导以RNaseA为基础的抗微生物药物开发及RNaseA在机体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9.
食品饮料中残留防腐剂、消毒剂和臭氧会对其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检出造成严重干扰,当采用大样倾注平板法和液体大样法测定细菌和真菌总数及采用国标大肠菌群测定法测定大肠菌群MPN值时,使用抗防腐剂型、抗消毒剂型及抗臭氧型微生物培养基分别检测含有防腐剂山梨酸钾及苯甲酸钠、消毒剂二氧化氧和臭氧的样品,其检出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的能力大大高于普通微生物培养基,与采用普通微生物培养基检测不合防腐剂、消毒剂及臭氧的样品中的细菌、真菌和大肠菌群的检出能力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氯胺(chloramine taurine, TauCl)是机体在炎症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卤代产物,其主要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经髓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次氯酸,再进一步与胞内牛磺酸反应而合成。近年来大量研究集中在TauCl广谱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对急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该文从TauCl的合成、杀伤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和抗炎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将TauCl开发成兼具抗病原微生物和抗炎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fmbJ株产生的新型抗微生物物质的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株、传染性法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哈尔滨(H)株作用。结果表明该新型抗微生物物质对鸡胚成纤维(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CEF)细胞的TD50和TD0分别为128.95mg/L、25.79mg/L;对NDVlasota株、IBDV H株所致细胞病变效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该抗微生物物质具有抗NDVlasota株、IBDV H株作用;并具有预防其感染及抑制其复制的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效果和病毒唑相当,由于其对CEF细胞的毒性较弱,可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进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一种生理机制,一方面为细胞提供再生资源,一方面也可以作为防御机制抵抗微生物的感染和寄生。本文对它与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的关系做了综述,并探讨了自噬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本文为我们理解细胞自噬在机体抗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帮助,也为我们研究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开启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治疗性疫苗的应用已有非常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已有将来自结核病,梅毒感染者的组分或细菌成分作为一种原始性的治疗性疫苗用于治疗患者。近20年来.由于HI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加之又出现了多重耐药性的细菌与病毒以及用药物及抗体均难以治疗的微生物持续性感染.治疗性疫苗已被提升为一种新的待开发的资源。此外.由于抗微生物免疫学的迅速发展,更为治疗性疫苗从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治疗性疫苗的应用价值已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4.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372-372
CO2既是温室气体之一,又是巨大的可再生资源。微生物固定(或利用)CO2有巨大潜力。CO2作为一种资源为微生物有效利用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世界仅化石燃料一项就产生CO2 57亿t/a,其中自养微生物在固定CO2的同时,可以将其转化为菌体细胞所需及许多代谢产物如有机酸、多糖、甲烷、维生素、氨基酸等等;同样某些异养微生物也可利用CO2作为基物(碳源)生产所需要产物,蛋白质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是一个跨地区、跨领域和跨学科问题,涉及临床医学、动物医学、环境健康学及政策研究等,全球各地均面临着严峻的AMR局面。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的出现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突破和转机。本文阐述了研究AMR的重要性和mNGS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别总结了mNGS技术在人、动物和环境领域ARGs研究的应用现状,并对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ARGs在人-动物-环境界面的多生境和多层面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人核糖核酸酶A(human RNase A)超家族包含13个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成员(RNase 1~RNase 13),其蛋白质结构除具有催化保守序列外,还具有显著多样性的序列,决定了人类核糖核酸酶A可发挥核糖核酸酶活性之外的生物学功能。人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成员在多种免疫细胞例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并可被分泌以发挥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抗微生物活性、促进宿主防御、参与血管生成及精子成熟等。其中,人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部分成员,可通过水解病毒RNA、抑制病毒复制、破坏细菌细胞壁、促进微生物凝集、损伤寄生虫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等直接作用,以及通过宿主天然免疫细胞介导的间接作用,发挥抗微生物及寄生虫活性,参与宿主防御。本文对人核糖核酸酶A的抗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抗寄生虫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人核糖核酸酶A作为抗微生物活性物质和天然免疫分子,用于治疗严重和耐药微生物感染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禽抗微生物肽的结构、分布及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微生物肽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具有抵抗原生动物、真菌、病毒、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不易产生耐药性,有取代传统抗生素的发展趋势.众多学者对禽类抗微生物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禽类中陆续分离到20多种新的抗微生物肽,主要综述了禽抗微生物肽的结构、分布及活性研究进展,为禽抗微生物肽的进一步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滇西北高寒地区分布着丰富的黄芪属植物资源,该属植物“根际效应”明显,其根际微生物极具抗菌药用资源研究价值。【目的】认知滇西北高寒特境中甸黄芪根际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探究其可培养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及抗菌、抗生物膜活性。【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和微生物纯培养方法对中甸黄芪植物根际微生物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结合“微量肉汤稀释法” “孔板法”等多级联合筛选策略综合评估可培养菌株的抗菌活性药源研究价值。【结果】对中甸黄芪根际土壤样本的微生物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进行分类注释,得到22门54纲105目187科316属856种微生物,其中优势菌群为慢生根瘤菌属。纯培养共获得27属54种95株可培养菌株,包括20属33种54株细菌和7属21种41株真菌,优势属分别为芽孢杆菌属和青霉属。其中,1株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ZTB4和3株真菌Aspergillus tabacinus ZNF17、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 ZNF15、Umbelopsis nana ZTF31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同时,菌株ZTB4和ZNF17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显示出优秀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生物膜活性,并已验证这2株菌株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环脂肽类与黄酮类。【结论】中甸黄芪植物根际微生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其可培养菌株次生代谢产物有较好的化学多样性和抗菌、抗生物膜活性。研究结果为我国特境特色微生物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春  朱道银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5):21-22,27
颗粒溶素是人类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胞质颗粒中的可溶性分子,是一种天然的抗菌肽,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就颗粒溶素的溶菌机制,抗微生物、抗肿瘤作用及评估细胞免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解脲脲原体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近年来其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寻找一种全新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体外活性的影响。选取解脲脲原体两种生物群(Parvo生物群及T960生物群)代表菌株,包括标准株及临床株,与系列稀释的2.5~0.039 062 5 mmol/L光敏剂甲苯胺蓝孵育20 min或60 min,再以(633±10)nm红光照射,设置48、102、204和408 mJ/cm2共4组能量密度,48 h后判读结果。观察不同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甲苯胺蓝浓度、光照能量密度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灭活解脲脲原体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两种生物群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敏感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在体外对解脲脲原体有明显灭活作用。在光照能量密度及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固定的前提下,这种灭活作用随甲苯胺蓝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单一633 nm红光光源在408 J/cm2及以下的能量密度对解脲脲原体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在甲苯胺蓝浓度及解脲脲原体与甲苯胺蓝孵育时间固定的条件下,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的灭活作用随光照能量密度(48~408 mJ/cm2)的增加而增强;随甲苯胺蓝孵育时间(30~60 min)延长,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的灭活作用有增强的趋势。结果提示,解脲脲原体两种生物群对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的敏感性相似。本研究证实,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在体外能有效灭活解脲脲原体,有望成为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