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以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为基础的结核分枝杆菌新疫苗本身的缺陷问题、临床前药效学评价面临的问题、临床研究可能面临的有效性评价问题及伦理问题等,对"新一代抗结核分枝杆菌疫苗将会建立在现用BCG的基础上"的观点进行评述。认为以BCG为基础的新疫苗保护力可能超过现用BCG,但要显著提高其对成人的保护效果尚有难度;新疫苗用于新生儿的临床研究因存在伦理问题而可能无法开展;针对潜伏结核感染人群的免疫预防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以现用BCG为基础的新疫苗可能无法应用于此类人群。因此,新一代主流抗结核分枝杆菌疫苗将不会是建立在现用BCG基础之上的疫苗。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迫切需要抵抗结核病的新疫苗,然而由于倘无保护的相关物,故选择一种能够纳入大规模效力现场的疫苗是困难的。使用卡介苗(BCG)作为人攻击用结核杆菌的替代物是一种有助于疫苗选择的模型。方法 :健康成人被分成A组和B组(BCG初次接种)或C和D组(BCG-以往接种组),B组和D组接受MVA85A候选结核疫苗,在他们接受MVA85A疫苗接种4周后用皮内接种法攻击BCG。  相似文献   

3.
分枝杆菌灭活疫苗(inactivated mycobacterium vaccines)是一种最原始、简单制备方法的产物,但在结核疫苗史上始终拥有一席之地。从早期的旧结核菌素和死卡介苗以及中期唯一的分枝杆菌疫苗,到如今逐个出现的新疫苗,分枝杆菌灭活疫苗仍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用途也从结核病患者的免疫治疗,扩大到潜伏感染人群的预防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初免后的加强免疫。现就分枝杆菌灭活疫苗的临床研究历史和现状作一综述,为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摘要:基础BCG接种抗婴儿结核病的保护作用是不完全的。为提高BCG的保护效力,设计了用痘病毒安卡拉表达抗原85A(MVA85A)的新疫苗。我们的目的是评估MVA85A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抗婴儿结核病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效力。方法:作者在其双盲、随机和安慰剂对照的2b期临床试验中,召集4~6个月无HIV感染的健康婴  相似文献   

5.
牛分枝杆菌减毒活疫苗--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对预防严重的儿童结核病有效,但其免疫保护效率随儿童年龄增长而降低。BCG不能提供终身免疫保护可能与其诱导的记忆性T细胞主要是寿命较短的效应记忆性T细胞有关。新型结核分枝杆菌蛋白亚单位疫苗将有效的抗原有机组合起来,在适宜的疫苗佐剂辅助下诱导Th1型免疫应答。动物实验表明,增加抗原谱可有效提高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率。更重要的是,亚单位疫苗在体内持续时间较短,可诱导寿命较长的中央记忆性T细胞,提供比BCG更持久的免疫保护力。记忆性T细胞的分化受抗原特性与剂量、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及雷帕霉素等的调控。对亚单位疫苗及其诱导的免疫记忆进行研究将对新型结核分枝杆菌疫苗的设计与评价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BCG是世界范围内最常接种的疫苗之一,它除了对结核病(TB)有预防作用外,研究表明,接种BCG还具有许多额外、有益的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包括在高死亡地区降低由非TB引起的婴儿和儿童的整体死亡率。接种BCG引起的抗体应答,为研究BCG影响非相关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提供了机会。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接种对已接种BCG和没有接种BCG的婴儿的抗体应答水平的影响。已接种BCG的婴儿来自于出生后就接种BCG的相关研究组,没接种BCG的婴儿来自于接种门诊。所有婴儿依澳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Bacille de Calmette-Guerin,BCG)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菌苗,而且也是最安全,最稳定的疫苗,还是目前所知最强的免疫佐剂之一。由于在免疫学上具有许多独特优点,如:可研制成活菌苗、提高免疫力、延长保护期、适合表达免疫原性弱的抗原基因、方便、成本低等,使卡介苗在90年代迅速成为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的热点。 要将BCG改造成为活的重组多价疫苗载体,集佐剂与抗原于一身,就需要在分枝杆菌中建立与E.coil类似的基因转化系统,使重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直肠途径接种卡介苗(BCG),并与肠胃外途径接种进行比较对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的免疫应答及保护作用.实验选用动物为BALB/c小鼠、远交系Hartley豚鼠和恒河猴;BCG为Pasteur株1173P2;攻击用菌种为结核杆菌H37Rv.直肠免疫小鼠、豚鼠及恒河猴时分别接种2×109、2×1010和6×1010活菌单位的BCG;皮下注射免疫小鼠时接种100 μl BCG(含108活菌单位);皮内注射免疫豚鼠和恒河猴时分别接种5×106和1×109活菌单位的BCG.在两条途径免疫后不同时间,取豚鼠和恒河猴脾细胞在96孔微孔板培养,用3H TdR掺入法测定对PPD刺激的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DNA疫苗,基于质粒A39构建了p-VAX1-Ag85B-Rv3425-Rv2029c-PPE26 (V569)质粒DNA,并对其免疫原性及保护性进行初步研究。免疫性评价试验共分6组:PBS、p-VAX1-Ag85B(A)、p-VAX1-Ag85B-Rv3425(A3)、A39、V569和BCG,采用左后腿肌内注射C57BL/6小鼠,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构建斑马鱼-海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模型,将PBS、A、A3、A39、BCG、V569分别通过腹腔注射免疫斑马鱼后,每日注射地塞米松10ug诱导海分枝杆菌复发感染,对斑马鱼肝脏进行菌落计数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与BCG组相比,V569能引发实验小鼠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IFN-γ高水平分泌),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在斑马鱼-海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复发模型中,与BCG 免疫组相比,V569免疫斑马鱼后可显著减少其肝脏中海分枝杆菌数量,斑马鱼存活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表明V569 DNA疫苗可能是一种抗结核潜伏感染的候选DNA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海藻糖磷酸磷酸酶(TPP)诱导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方法 差速离心分离结核分枝杆菌H37Rv和卡介苗(BCG)的各细胞组分,通过Western杂交检测抗原TPP在结核分枝杆菌H37Rv和BCG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分别用5×10~6CFU的BCG和50μg的TPP蛋白免疫C57BL/6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抗TPP的IgG1和IgG2a抗体效价。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体外抗原刺激,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γ干扰素(IFN-γ)分泌细胞。结果 TPP亚细胞定位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和BCG的胞壁和细胞膜组分。TPP蛋白免疫后小鼠产生的TPP特异性IgG1和IgG2a抗体效价明显高于BCG免疫小鼠,并且IgG2a的抗体效价高于IgG1。体外抗原刺激TPP蛋白和BCG免疫小鼠的脾细胞,都能诱导较高的IFN-γ分泌。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蛋白TPP能诱导小鼠Ⅰ型辅助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作为抗结核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一种棘手的重大传染病.虽然存在一些有一定疗效的治疗药物,亦有预防性疫苗--卡介苗(BCG);但结核病仍在世界范围流行,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结核病的免疫病理机制及疫苗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核分枝杆菌通过Toll样受体(TLR)等模式识别受体,激活巨噬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清除细菌和调节获得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对发展新的结核病防治策略至关重要.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且需要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快速生长非致病的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经常用来作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模式菌开展相关研究.为了探讨耻垢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对免疫系统产生的不同影响,本课题组利用缓慢生长的结核菌的减毒活疫苗卡介苗(BCG)和耻垢分枝杆菌mc2155分别感染小鼠(Mus musculus)树突状细胞DC2.4细胞,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阐述宿主细胞对BCG和耻垢分枝杆菌不同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BCG在DC2.4中生存时间比耻垢分枝杆菌长.定量蛋白质组学发现耻垢分枝杆菌激活了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上调了AIM2,IFI204,IFIT1和ISG15蛋白的表达.相反,BCG的侵染对宿主细胞的蛋白组影响不大.分泌组学的结果显示,耻垢分枝杆菌的侵染诱导树突状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趋化因子以及ISG15,TNF和IL-6等细胞因子,说明耻垢分枝杆菌的侵染促进了宿主细胞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从而迅速地清除侵染的细菌.与此一致的是,耻垢分枝杆菌侵染的小鼠原代免疫细胞比BCG侵染产生更多的IFN-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ISG15过表达阻止分枝杆菌进入宿主细胞.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与缓慢生长的BCG相比,耻垢分枝杆菌引起宿主细胞更强烈的免疫反应,致使耻垢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中被迅速清除.同时,本研究组发现耻垢分枝杆菌侵染引起的ISG15上调阻止了分枝杆菌进入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TB)仍然是细菌性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卡介苗(BCG)是针对这种疾病的唯一人用的许可疫苗。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将得益于卡介苗接种方法的改进,新方法既简化了接种程序、消除了皮下注射针头造成的危险,又不降低免疫原性。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一个BCG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类传染病中,结核病仍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特别是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出现和耐药菌株产生的情况下。鉴于目前唯一可用于接种的疫苗BCG产生不一致的效果,发展一种改进的TB疫苗是一种应该置于优先开发地位的国际研究领域。目前在临床试验中的候选疫苗还是接触前接种的疫苗,旨在阻止人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据WHO报道,约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潜伏感染了结核杆菌。分枝杆菌休眠或潜伏与肉芽肿的形成有关,导致有助于细菌存活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K(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 K)是分枝杆菌类似真核样的蛋白激酶,预测在分枝杆菌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解析PknK的生物功能及作用机制,将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基因敲除等遗传方法获得结核分枝杆菌疫苗株BCG的pknK敲除菌株△pknK、回补菌株pMV361-pknK/△pknK和过表达菌株pMV261-pknK/BCG;对获得的菌株进行生长曲线测定和抗药性分析;通过pulldown-MS方法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PknK相互作用蛋白。【结果】监测各种分枝杆菌△pknK、pMV361-pknK/△pknK和pMV261-pknK/BCG生长,确定PknK负调控BCG生长;抗药性分析显示PknK降低BCG的耐药性;pulldown-MS方法显示PknK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knA和双组分系统中的反应调节因子MtrA、TrcR、MoxR等蛋白相互作用。【结论】研究发现PknK调控分枝杆菌的生长和耐药性,我们的研究为深入研究PknK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山村雄一、东市郎、Zbar 等自1974年对牛型分枝杆菌(BCG)、奴卡放线菌(Nocardia)提取细胞壁骨架(BCG—cws.N—cws)并对其抗瘤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 BCG—cws 及 N-cws 比活 BCG 好,付作用小,并相继  相似文献   

17.
多重PCR方法特异性鉴定卡介苗菌株多糖核酸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进行比较,BCG菌株可找到一个特殊的缺失片段RD1,它存在于所有有毒分枝杆菌中,而在所有的卡介苗菌株中均缺失。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RD1区的存在与否,可以区别BCG和其它有毒的分枝杆菌。卡介菌多糖核酸来源于卡介菌,检测成品中DNA是否含有RD1区,能特异性地鉴别该制品。结果显示牛分枝杆菌标准株和结核分枝杆菌H37Rv存在RD1区;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和国内皮内注射用BCG疫苗生产用菌株扩增产物一致,提示均缺失RD1区。因此,这种多重PCR方法适用于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的特异性鉴别试验。  相似文献   

18.
对结核分枝杆菌DNA四价疫苗(编码Ag85B,MPT64,MPT70和TB10.4抗原)初发免疫、卡介苗(BCG)加强免疫后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和抗结核杆菌感染效率进行了分析.攻毒后细菌计数结果显示,DNA初免、BCG加强组肺脏和脾脏载菌数的对数值比阴性对照组下降1.0~1.3(P<0.01),且显著低于DNA四价苗和BCG组(P<0.05).3次免疫后,BCG加强组外周血中CD4 和CD8 T淋巴细胞显著增多(P<0.05);经4种抗原分别刺激,BCG加强组脾细胞产生的抗原特异性IFN-γ和IL-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免疫组,其中Ag85B抗原诱导产生的IFN-γ浓度为1250ng/L,IL-2浓度为230ng/L,分别是DNA四价苗组的1.6,1.7倍(P<0.05),是BCG组PPD诱导产生相应细胞因子浓度的2.6倍和2.2倍(P<0.05);此外,BCG加强组肺脏中分泌穿孔素的淋巴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DNA初发免疫、BCG加强免疫法能显著提高小鼠CD4 ,CD8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增强小鼠抗结核杆菌感染能力,是提高结核病疫苗免疫效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疫苗     
942266现代免疫学[英]/Ra0,K.V.S.∥Curr.Sci..1993,65(12).一969~974[译自DBA,1994,13(7),94—03824] 从以下方面综述了疫苗领域的发展:i.初创和发展}ii.转折;iii.重组活载体疫苗}iv.合成肽;v.多价免疫原。重组活载体疫苗代表着有吸引力和令入激动的新方法。它的优点之一是一次免疫即可引出长期免疫性。并且,通过活载体运送疫苗可引发体液和细胞二类免疫作用,包括生l成细胞毒性T一淋巴细胞。应用最广泛的病毒载体是痘病毒。在其它可采用的细菌载体中,人结核疫苗、牛分枝杆菌(皿ycobacfeeTium boyis)BCG最有希望。这是一种最耐热的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滴鼻途径建立BALB/C小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人型Mtb H_(37)Rv标准株经腹腔接种小鼠,取小鼠腹腔冲洗液100 μl接种改良罗-琴氏培养基.刮取上述培养基上生长4周已恢复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_(37)Rv标准株,加0.05%Tween80生理盐水磨菌制成悬液,菌落计数,计数后稀释悬液为5×10~3 CFU/50 μl、5×10~4 CFU/50 μl、5×10~5 CFU/50 μl及50 μl生理盐水分别感染4组Balb/c小鼠,制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结果 滴鼻感染小鼠4周后,所有小鼠肺、脾组织中均可见抗酸阳性菌,在感染小鼠肺、脾组织匀浆均培养出Mtb.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正常肺泡结构消失,以充血实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增生性改变不明显,未见明显的组织坏死.脾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结论 滴鼻感染途径建立小鼠结核病模型简便、可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重组BCG疫苗对鼠结核病的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0~4 CFU/50 μl、5×10~5 CFU/50 μl及50 μl生理盐水分别感染4组Balb/c小鼠,制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结果 滴鼻感染小鼠 周后,所有小鼠肺、脾组织中均可见抗酸阳性菌,在感染小鼠肺、脾组织匀浆均培养出Mtb.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正常肺泡结构消失,以充血实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增生性改变不明显,未见明显的组织坏死.脾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结论 滴鼻感染途径建立小鼠结核病模型简便、可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重组BCG疫苗对鼠结核病的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0~4 CFU/50 μl、5×10~5 CFU/50 μl及50 μl生理盐水分别感染4组Bal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