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云南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心肌、肺、颌下腺、脾脏、肾脏、肾上腺、骨骼肌和大脑8种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8种组织均呈现为LDH-M型和LDH-H型两种亚基组合而成的5种不同分子形式同工酶。采用分光光度比色定量法测得5种同工酶组分的相对酶活性。对其H亚基和M亚基百分率以及H/M亚基比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不同酶谱特征与基因表达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3.
4.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3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同核异质保持系21B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两系雄配子发育过程中酯酶(EST)、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幼叶和花蕾的EST同工酶酶谱在谱带数目和酶带强弱上存在时空表达差异,并且随着雄配子发育的进行,保持系21B从中花蕾至特大花蕾比不育系21A多1条清晰的谱带(EST3e),其差异表达发生在细胞学上观察到的败育时期之前;在GDH同工酶中,保持系21B从大花蕾至特大花蕾比不育系多6条谱带(GDH,和GDH1/2),酶谱差异表达时期与细胞学上观察到的败育时期一致;而在MDH同工酶中,不育系21A和保持系21B的幼叶和各级花蕾的酶谱在谱带数目和谱带强弱上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树鼩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0.5%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70例云南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正常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树鼩血清乳酸脱氢酶呈现5种不同分子形式的同工酶表型。其LDH4至LDH1同工酶随电泳迁移率的增大依次趋于阳极端,LDH5同工酶移向阴极端。采用分光光度定量法分别测得雌雄个体血清LDH1-LDH55种不同分子形式同工酶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17.9,14.5,20.6,19.7,27.4,和19.6,15.2,18.3,17.7,29.5,雌雄个体H/M亚基比率分别为0.78和0.79。 相似文献
6.
西方蜜蜂四个亚种酯酶同工酶型和苹果酸脱氢酶Ⅱ同工酶基因型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sterase (EST) and the malate dehydrogenase Ⅱ (MDHⅡ) isozymes in A. mellifera carpatica (C), A. mellifera ssp.(D), “Zhe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o.1” A. mellifera ligustica (Ea) and A. mellifera carnica (K), and the genotypes of MDHⅡ isozymes in four subspecies of A. mellifera were analysed by IEF PA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ur subspecies of A. mellifera showed the same EST zymogram, while A. cerana showed a different EST zymogram,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genotypes of EST isozymes in A. mellifera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A. cerana. The genotypes of the MDHⅡ isozymes in four subspecies of A. mellifera were aa, ab, ac, bb, bc and cc. The C and Ea subspecies exhibited high homozyosity, while D and K displayed high heterozyosity. The allele b appeared to be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C, while the allele c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 in Ea. The frequencies of the alleles a, b and c in sub species D were very similar. The alleles a and c were common, while allele b was rare in sub species K. There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otype frequencies, allele frequencies, homozyosity and heterozyosity among these four subspecies. 相似文献
7.
酿酒酵母ADH3基因的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含有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编码乙醇脱氢酶Ⅲ的ADH3基因ORF两侧序列同源的长引物,以质粒pUG6为模板进行PCR构建带有Cre/loxP系统的敲除组件。转化酿酒酵母YS3(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并将质粒pSH65转入阳性克隆子。半乳糖诱导表达Cre酶切除Kanr基因,在YPD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丢失pSH65质粒,在原ORF处留下一个loxP位点,获得ADH3单倍体缺陷型菌株。利用同样的方法再次敲除双倍体的另一个等位基因。最终获得ADH3双倍体基因缺陷型突变株YS3-ADH3。 相似文献
8.
鳙团移核鱼LDH,MDH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龄鳙鱼细胞核和团头鲂细胞质配合的核质杂种鱼--鳙团移核鱼及其亲本,供核体鳙鱼和受核体团头鲂肌组织LDH、M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试验。鳙团移核鱼和供核体鳙鱼肌组织LDH同工酶均具有LdhA2B2一条谱带;受核体团头鲂的则具有LdhA2、LdhA2B1、LdhA2B2、LdhA1B3、LdhB4等五条谱带。移核鱼和供核体鳙鱼肌组织的MDH同工酶都各具有二条谱带:S-mdhA2、S-mdhAB;受核 相似文献
9.
臭鼩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薄层(o.5毫米)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臭鼩(Suncus m.murinus) 心肌、骨骼肌、肾脏、脾脏、肝脏和脑6种组织器官的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臭鼩6种组织的酯酶同工酶分别具有11—24条酶带,存在着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实验还发现其酯酶同工酶存在异型酶。臭鼩6种组织的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则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苹果酸脱氢酶(MDH)是糖代谢中重要的酶。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中,MDH分为3个区带MDHⅠ、MDHⅡ和MDH Ⅲ。不同级型和不同发育阶段,MDHⅠ和MDH Ⅲ变化不大;MDHⅡ呈现多态现象,由a、b、c3个等位基因编码。东方蜜蜂(A.cerana F.)的MDH由S、F两个等位基因编码,也有报道它是单态性的。MDH在西方蜜蜂研究中应用较多,主要有处女王交配次数;蜂群中的劳动分工;蜜蜂种群遗传组成分析等。MDH和分子生物学的结合研究势必将推动蜜蜂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Malate Dehydrogenase(MDH) of Honeybees
LIU Yan-he1,ZHANG Chuan-xi1,XU Bao-hua2,3,CHEN Sheng-lu1
1.Institute of Applied Entomolog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China;
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China;
3.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Shandong Agrica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Abstract:Malate dehydrogenase(MDH) is an important enzyme in glycometabolism.MDH of Apis mellifera showed three enzyme active zones,MDHⅠ,MDHⅡand MDHⅢ.MDHⅠand MDHⅢ maintained relative
stability in different castes and developmental phases,but MDHⅡwas polymorphic,and controlled by three alleles,a,b and c.MDH of Apis cerana was coded by S and F alleles,but some authors reported it is monomorphic.MDH was applied to the studies of A.mellifera,which included several aspects as follows:the number of queen matings,labor division in honeybee societies,the analysis of genetic constitution in honeybee populations and so on.The combination of both MDH and molecular biology will certainly promote honeybee studies.
Key words:honeybees;malate dehydrogenase(MDH) 相似文献
11.
江豚鼻道肌的解剖和构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豚的鼻部肌共分为后外肌、前外肌、后内肌、前内肌和深肌5层,无间肌和大小内肌较退化,无对角膜肌。通过测定各肌的肌重、平均肌纤维长、平均肌小节长以及肌纤维角度,计算了各肌的生理横截面积,估计最大强直张力和肌鲜重对估计最大强直张力之比值等指标。鼻部肌各肌的相对肌纤维长度相似。各鼻部肌的肌纤维角度均为零。前部肌比后部肌具有较大的收缩速度和收缩位移优势,后部肌则具有较强的张力产生能力。着于额隆和唇部吻肌的张力产生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2.
长江江豚的无线电跟踪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对生活在长江故道中的江豚进行了跟踪,较好地解决了无背鳍豚类的无线电信标的无损伤固定和淡水环境中信标的自动脱落两个技术关键。跟踪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江豚眼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结果表明:与黄海沿岸种群江豚相比,长江种群江豚眼中央至吻端的平均距离显著较小,与长江弱光环境相适应。长江种群平均眼裂高比较小,眼球平均相对水半径比较短,而前后径比较长。眼球较趋近于圆球型。视觉较近视。在显徽与亚显微结构方面未发现两种群之间有差异。江豚无典型的视锥,而具有细胞核和内节呈视锥状、外节呈视杆状的一种中间型视细胞。 相似文献
14.
江豚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是鲸目(Cetacea)鼠海豚科(Phocaenidae)的一种小型齿鲸,在淡水和海洋中均有分布。关于江豚染色体的研究,国外文献中尚未见记载,国内亦无报道。Pilleri和Gihr(1972,1975)根据江豚的形态解剖学的研究,认为我国产的江豚和印度洋的及日本海的江豚不属同一个种,但国际上对此尚有不同意见。因此,搞清江豚染色体的核型,将可有助于澄清江豚属的的分类问题。本文就我国长江产江豚的染色体核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江豚小肾及肾小球的测量和计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做了江豚的小肾和肾小球的测量和计数,首次报道了肾小球总数及体积。长江标本和黄海沿岸标本的小肾数量和直径,肾小球数量和体积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其小肾化程度和肾小球数目与环境盐度不直接相关。江豚的肾小球数量和体积都比体重与之相近的陆生兽类大得多。鲸类由于水生生活,新陈代谢较高,因而其肾的小肾化可能与排泄量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江豚的小肾结构指数和尿浓缩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江豚的六项小肾结构指数的测定发现,黄海沿岸江豚的小肾结构指数明显高于长江江豚的。提示前者具有较高的尿浓缩能力。对尿的分析所获结论相同,反映出二者对所栖水域的不同渗透浓度的适应。 相似文献
17.
长江天鹅洲故道江豚的集群规模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4月 ,选择使用岸上定点观察、流动观察和水上流动观察 3种观察方式 ,对长江天鹅洲故道内约 2 0头江豚的集群状况进行了一个周年的监测 ,共观察到江豚集群 5 88次。结果表明 :天鹅洲故道内江豚以集群的方式迁移和活动 ,集群规模从 2— 2 0头不等 ,一般分成 2个 9— 11头规模的亚群体 ,2个亚群体活动范围相对独立 ,其活动主要为D区和H区。每个亚群体又常分成规模较小的核心群体 ,其中 3头集群最多。一年中春、秋和冬季江豚集群状况基本相同 ,而夏季有所差别。天鹅洲故道江豚集群在白天期间有 3个高峰期 ,主要发生在9:0 0— 11:30 ;12 :30— 16 :15和 17:15— 18:0 0 ;正午时间 ,江豚的集群活动处于相对低谷。江豚集群相对集中在天鹅洲故道D、E、F、G和H区域 ,占 70 % ,江豚在上下区域集群相对较少。根据江豚集群规模在天鹅洲故道的时空分布规律 ,作者对长江天鹅洲保护区江豚群体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江江豚精巢发育和组织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性成熟的江豚精巢明显增大,其重量约为成熟前的14倍,结合有关江豚捕捞和野外生态学资料,初步认为长江江豚属多雌性群体,而成熟的雄性个体具有较大的精巢,可能对保证群体的成功繁殖非常重要。根据精巢的组织学特征,可将江豚精巢发育分为胚胎早期、胚胎晚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包括活动期和不活动期),通过对精巢生精小管管径大小和白膜厚度进行分析,认为成熟江豚精巢活动呈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长江江豚微卫星DNA分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本文采用一种改良的快速微卫星分离法(FIASCO)从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基因组中筛选得到72条微卫星DNA序列。根据重复单元的排列特点,完美型、非完美型及复合型序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3%、22.2%和19.5%。选择其中30条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并用12个随机选择的长江江豚样品进行多态性筛选。初步结果表明其中14对引物的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在每个座位上获得2-1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87个;14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60和0.709。本研究获得了长江江豚的第一批物种特异性微卫星座位及其扩增引物,这些微卫星标记将在后续的保护遗传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江豚的古籍记载及现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国古文献中关于江豚的记载最早出现于约1800余年前。在历代文献记载中江豚的名称有13个。自1829年科学命名以来,已发表江豚的论文和涉及江豚的论著共130余篇。包括形态解剖、遗传、生化、寄生虫、生态、保护、饲养、声学、分类等各个领域。其中形态学论文36篇。对江豚的大多数器官系统已作了解剖学和组织学层次的研究,今后的形态学工作将更多联系重要的生理功能。遗传和生化方面的工作还是初步的。分子遗传学方法如:分子杂交、DNA内切酶谱、指纹图和序列分析等将在90年代得到更多应用。对江豚的保护生物学研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今后应着重有关种群数量、社群结构、运动和水污染、渔具及其他环境变化的影响等的研究。并应进一步开展对长江和沿岸海域江豚的生态学考察,对我国的江豚种群状况做出比较准确的估算。生态学野外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尽可能定量化和模型化。分类学工作应引入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数学方法。作者最近的研究认为全世界现存的江豚可分为形态差异比较明显的5—6个种群,隶属于3个不同的亚种。中国水域的3个种群分属3个亚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