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     
<正> 853248巨盘木属的化学组成:Flindercar-pin-2的结构鉴定[英]/Breen,G.W.…//Aust.J.Chem.-1984,37(7).-1 561~1571[译自DBA,1985,4(1),85-00300]Flindercarpin-2是从巨盘木属的Flin-dersia lavicarpa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它对  相似文献   

2.
木腐真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类群, 主要以倒木为生长基质, 通过产生各种水解酶将倒木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对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循环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于2016年8月在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木腐真菌野外调查, 利用形态学和DNA序列分析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物种鉴定, 并分析了木腐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在采集的158份标本中鉴定木腐真菌45属92种, 其中白腐真菌78种, 褐腐真菌14种。古田山的木腐真菌物种区系组成中, 热带-亚热带成分比例最高。在158份木腐真菌标本中, 97份标本采自直径大于10 cm的倒木或树桩上, 分属于76个种, 是木腐真菌生长的主要基质大小类型; 48份标本采自直径为2-10 cm的枝干上, 分属38个种; 13份标本采自直径小于2 cm的枝干上, 分属12种。不同腐烂等级倒木上生长的真菌数量和种类差异明显, 其中一级腐烂倒木上采集到9份标本(7种), 二级腐烂倒木上采集到86份标本(45种), 三级腐烂倒木上49份标本(29种), 四级腐烂倒木上14份标本(14种)。结果表明, 林分中倒木直径大小和腐烂程度是影响木腐真菌生长与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腐真菌多样性与寄主倒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腐真菌是一类以木材为生长基质的大型真菌, 通过分泌各种水解酶全部或部分降解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研究调查了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定样地中木腐真菌的多样性和倒木特征, 并进行了木腐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数量与倒木的种类、数量、腐朽程度、直径大小等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在样地内共采集木腐真菌标本295份, 经鉴定为93种,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3.86, Simpson指数为0.96。相关性分析发现木腐真菌的数量和种类与直径为2-5 cm和5-10 cm的倒木、2级腐烂的倒木和红松倒木均显著相关。样地中优势倒木寄主分别为槭属(Acer)、榛属(Corylus)、云杉属(Picea)和松属(Pinus), 这4类倒木上生长的木腐真菌种类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 槭属和榛属倒木上的共有优势种主要是三色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tricolor)、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和桦附毛孔菌(Trichaptum pargamenum), 而松属和云杉属的共有优势种主要有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云芝、冷杉附毛孔菌(Trichaptum abietinum)和褐紫附毛孔菌(T. fuscoviolaceum)。倒木产生真菌子实体的概率研究表明, 同一类寄主倒木上发生木腐真菌子实体的概率在调查面积增加到0.36 ha后趋于一个定值, 松属倒木中仅有10.2%产生真菌子实体, 槭属和云杉属分别是12.9%和13.4%, 榛属最高, 达到53.7%。本研究结果对于预测森林生态系统中木腐真菌的发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852936从海头红属藻类中分离出多卤化单萜烯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英]/Capon,R.J.…//Aust.J.Chem.-1984,37(3).-537~544[译自DBA,1984,3(21),84-09999]用二氯甲烷:甲醇(1:1)提取在澳大利亚西海岸发现的红藻Plocamium mertens-ii,将溶二氯甲烷的部分蒸发得到结晶物,剩  相似文献   

5.
<正> 854180琼脂糖:一种可能通用的凝胶排除剂[英]/Polson,A.…//Prep.Biochem.- 1984,14(2).-173~179[译自DBA,1984,3(22),84-10914]现在可能制取适合于凝胶色层分离任何分子冠的蛋自质  相似文献   

6.
木腐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并在倒木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针叶树是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树种, 因此研究针叶树倒木木腐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影响其物种分布的相关环境因子有助于揭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机理。本研究收集了近16年对大小兴安岭地区冷杉属(Abies)、落叶松属(Larix)、云杉属(Picea)和松属(Pinus) 4类针叶树倒木上1,561份木腐真菌标本的采集信息, 统计了物种种类及其腐朽类型, 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开展木腐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大小兴安岭针叶树倒木木腐真菌有166种, 隶属于70属, 其中白腐真菌有111种, 占所有种类的66.9%, 褐腐真菌为55种, 占所有种类的33.1%。在4类针叶树倒木上均能生长的真菌种类有19种, 占所有种类的11.5%, 其中柔丝干酪孔菌(Oligoporus sericeomollis)是各类倒木上木腐真菌群落中的优势种。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属为优势寄主, 其倒木上生长的木腐真菌种类数和个体数在4类倒木中均为最高; 而小兴安岭地区松属倒木上木腐真菌种类数和个体数比其他3类倒木高, 是该地区的优势寄主。对6个代表性地区木腐真菌群落的研究显示, 有11种真菌在6个地区均有分布, 小兴安岭地区木腐真菌多样性普遍高于大兴安岭地区; 聚类分析显示树种比地理位置对木腐真菌物种分布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正> 某些环境污染物,例如 DDT、多氯联苯、多氯二苯并-对-diorins、林丹和苯并蓖,能通过真菌降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密执安州立大学的 John Bumpus 及事研究发现,通常降解枯木的一种真菌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也叫白腐真菌),在缺氮和葡萄糖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木腐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降解倒木,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分结构复杂,林内植物种类多样,倒木数量极多,为木腐真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基质。为了解该林分中不同树种对木腐真菌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25 hm2永久性大样地中325块20 m×20 m的样方,对样方中的木腐真菌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并对其中4类优势树种槭属、椴属、栎属和松属倒木上的降解真菌分别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阔叶红松林中这4种优势寄主上的木腐真菌占所调查真菌总数的86.6%,物种数占总数95.3%,囊括了该林分中木腐真菌的绝大多数。但不同树种上的真菌种类有很大差别,4种树种上木腐真菌的种类韦恩图显示,这4类优势树种共有种类仅为7种,而各自独特种至少占本类树种倒木上真菌种类的25%,尤其松属上的独特种类数占松属真菌总数的45.7%。倒木的腐烂程度和径级对木腐真菌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论哪个树种,腐烂程度为2级的倒木均生长有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真菌;而径级大于10 cm的倒木也是木腐真菌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 854776 在 D-木糖中生长时各种酵母的木酮糖-5-磷酸盐-磷酸酮糖酶的诱导,木糖代谢的关键[英]/Evans,C.T.…//Arch.Microbiol.-1984,139(1).-48~52[译自 D-BA,1985,4(1),85-00045]测定了25种酵母,包括假丝酵母、汉逊  相似文献   

10.
木腐真菌是一类能够降解木材基质并利用其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的生物类群,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温带次生林生态系统是木腐真菌生长的重要区域,为了解木腐真菌在温带次生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组成,本研究选取吉林长白山次生杨桦林、辽宁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北京东灵山自然保护区、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4个具有代表性的温带次生林开展了木腐真菌的调查。结果发现,长白山杨桦林中木腐真菌种类为73种,白石砬子为104种,东灵山为106种,宝天曼为124种,这4个地区的共有物种为18种。4个地区的优势属分别是Phellinus、Trametes、Hymenochaete和Polyporus,分别占各地区总种数的9.8%、6.7%、8.5%和8.1%。比较不同地区寄主频度-物种数的稀疏曲线发现,4个地区优势物种与当地林分中的优势寄主有着明显相关性。从4个地区木腐真菌的多样性、优势寄主选择和降解方式差异来看,林分的树种组成对木腐真菌的群落组成具有关键作用。上述地区多孔菌的属地理成分均以世界广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北温带成分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秋实  魏玉莲 《菌物学报》2021,40(10):2653-2672
木腐真菌是一类依托倒死木生活的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我国热带地区木腐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海南尖峰岭、霸王岭、云南西双版纳为代表性研究地点,分析比较了三地点木腐真菌的物种组成、出现频率、寄主种类、生态习性等。经统计,三地点木腐真菌共有362种,其中尖峰岭222种,霸王岭200种,西双版纳119种,三地点共有种仅37个,81.08%均为常见种。尖峰岭、霸王岭属种组成较为相似,西双版纳则与上述两地存在较大差异。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和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主要为白腐真菌,占所有种类的93.92%。相比而言,尖峰岭、霸王岭的褐腐真菌数量高于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2.
无机盐、激素与真菌联合诱导土沉香抗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无机盐、激素与真菌联合诱导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抗逆性及其与结香前期木芯变色长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以10年生土沉香为材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开展了3种无机盐、3种激素及3种真菌组合试验。结果表明:(1)土沉香树体POD和SOD活性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AT活性在诱导后1天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2)无机盐与真菌处理下土沉香的抗逆能力大于激素与真菌处理,其中无机盐与真菌组合试验的处理4(1.0%CaCl2+0.5%FeSO4+2.0%NaCl+黑绿木霉∶腐皮镰孢∶龙眼焦腐(1∶1∶1))和激素与真菌组合试验的处理2(0.01%茉莉酸甲酯+0.1%乙烯利+0.2%水杨酸钠+黑绿木霉∶腐皮镰孢∶龙眼焦腐(1∶1∶1))分别为同类处理最高;(3)土沉香抗逆能力高低与木芯变色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4)理论上,土沉香抗逆能力最强诱导组合分别为0.93%CaCl2+0.53%FeSO4+2.5%NaCl+黑绿木霉∶腐皮镰孢∶龙眼焦腐(1∶1∶1)和0.005%茉莉酸甲酯+0.006%乙烯利+0.2%水杨酸钠+黑绿木霉∶腐皮镰孢∶龙眼焦腐(1∶1∶1)。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于2017–2021年在云南省文山地区进行了5次实地调查,共采集木腐真菌标本2 923号。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开展了该地区采集标本的准确鉴定,并编制了木腐真菌完整名录。采用最大似然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推理法对研究标本的ITS n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剖析分类单元的聚类关系及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揭示该地区共报道木腐真菌104种,隶属于5目18科55属。其中多孔菌目为优势目(占总数的51.92%),多孔菌科为优势科(占总数的24.04%),木齿菌属为优势属(占总数的12.5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木霉菌 (Trichodermaspp .)与 3种致病真菌的互作关系 ,结果表明 ,木霉菌与 3种致病真菌间均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 ,但其互作类型与作用强度各不相同 :木霉菌与立枯丝核菌 (Rhi zoctoniasolani)间存在拮抗作用 ,但抑制强度不大 ;木霉菌与腐霉菌 (Pythiumaphanidermatum)不仅存在拮抗作用 ,且对腐霉菌的抑制强度较大 ;木霉菌与镰刀菌 (Fuariumspp .)间存在明显的协生作用。经进一步多方面考察后 ,有可能将该木霉菌用于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5.
<正> 853780 蛋白质分馏过程中的考马斯亮蓝 R-250聚丙烯酰胺着色凝胶[英]/Borejdo,J.…∥Anal.Biochem.-1984,140(1).-84~86[译自 DBA,1984,3(20),84-09885]介绍一种使聚丙烯酰胺凝胶染色的方法,这种方法使染料和试样一起进行电泳。  相似文献   

16.
<正> 854119霉菌孢子转化甾类:Ⅲ.雅致小克银汉霉(Cunninhamella elegans)孢囊孢子在萌芽和营养生长不同时间的11-羟化酶活性[英]/Jaworshi,A.…//Appl.Micro-biol.Biotechnol.-1984,20(5).-313~317[译自DNA,1985,4(2),85-  相似文献   

17.
木霉属真菌(Trichodermaspp.)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在农业、工业和环境修复领域应用广泛。因此,木霉属真菌的分离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详尽的文献查找和分析对木霉属真菌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从生存环境、不同分离基质和分离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等总结了木霉属真菌的分离基质及预处理方法;详细回顾了木霉属真菌分离培养基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原理;简要介绍了目前木霉属真菌的纯化与保存方法;并从开展多种抗菌物质和表面活性剂探索角度对未来木霉属真菌分离培养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木霉属真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丽燕  魏玉莲  李通 《生态学杂志》2016,27(12):3882-3888
2013年7—9月,以清原林场、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宽甸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辽东次生林中木腐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经过野外调查,共采集和记录木腐菌1062份,经鉴定为92种,隶属于48个属;其中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腐真菌物种最丰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4.04.从物种的地理成分来看,辽东地区的木腐菌以世界性广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北温带特征.白腐真菌是该地区倒木的主要分解者;该地区的木腐菌主要生长在腐烂等级为2、3的倒木上,主要优势寄主为槭属倒木,有243份真菌采集于槭属倒木,占总数的23.2%.  相似文献   

19.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枯死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很多生物提供栖息地,有助于养分循环以及碳和水的储存.木材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土壤形成和碳收支的决定性过程,越来越受到森林生态学家、病理学家和管理者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木腐真菌通过分泌多种酶降解木材主要成分,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木腐真...  相似文献   

20.
乌头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四川江油地区栽培乌头极易发生根腐病,植株染病后枯萎死亡,最终影响药材产量。因发病因素和致病菌多样,乌头根腐病的防治向来困难。【目的】鉴定四川江油地区栽培乌头根腐病病原菌,为病害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按照Koch’s法则对分离的病菌进行致病性验证;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真菌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结果】从具有根腐病症状的乌头根部分离得到47株真菌,其中菌株GF3-3、GF3-6和GF6-1是乌头根腐病的致病菌;通过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将菌株GF3-3、GF3-6和GF6-1分别鉴定为Fusariumsolani、F.oxysporum和F.proliferatum。【结论】茄腐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层出镰刀菌(F. proliferatum)是乌头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层出镰刀菌引起乌头患根腐病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