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类有益的真菌一般分为食用真菌和药用真菌。我国主要的食用菌大约有360多种,但是被广泛食用的只有25种,如:双孢蘑菇、香菇、平菇、草菇、黑木耳、银耳、松菇、滑菇、凤尾菇、朴菇、口蘑、猴头、竹荪、羊肚菌、鸡(土从)、鸡油菌、牛肝菌等。茯芩、猪苓、灵芝、雷丸、马勃、冬虫夏草、密环菌、麦角菌等则列为药用菌。食用菌的绝大多数有医疗价值,药用菌的大多数都能食用,两类并无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美味牛肝菌原生质体再生菌丝的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并培养成再生菌丝是研究食用菌细胞融合和基因转移的一项技术。有的文章已综述了有多种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已被分离,只有一些种的原生质体被培养成再生菌丝体,美味牛肝菌的原生质体虽已被分离但未培养成再生菌丝。食用菌原生质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再生菌丝体。Peberdy曾论述过有的真菌是由原生质体膨大生长成形态不正常的类似出芽链的细胞而再生菌丝的较为特殊的方式。本文报道美味牛肝菌原生质体通过一种新的生长方式而发育成菌丝体。  相似文献   

3.
胡荣 《生物学通报》2003,38(12):35-35
1通过食用菌栽培活动,能有效的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知识,扩大知识面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大型真菌磨菇的形态和生活史,通过课堂传授,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不深,通过开展食用菌栽培活动,学生不仅详细地了解了食用菌的形态,而且还亲自目睹了食用菌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既了解了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又掌握了多种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方法。许多学生反映,通过食用菌栽培活动,不仅对真菌的形态和生活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既巩固了学到的书本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掌握了一门致富技术,可以为…  相似文献   

4.
广东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野生大型真菌物种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已知种类有1185种,占中国大型真菌的30%左右,其中有不少的本地特有种,野生食用菌和药用菌有300种,具有重要经济开发潜力的有50种,毒蘑菇有110多种,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广东野生大型真菌资源特色,提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真菌(True Fungi,即狭义的Fungi)是菌物(即广义的Fungi)中主要菌群,通常是指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产生孢子和不含叶绿素,以腐生、寄生、共生或超寄生(superparasitic)方式吸收养料,仅少数为单细胞,其他都有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细胞壁含有几丁质和葡聚糖,能进行有性和(或)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大多数无鞭毛,当有鞭毛时也无鞭茸毛,且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群细胞生物.它们与人类关系密切.其中许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可被用于抗生素、酶制剂、有机酸等生产,另一些还可被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等.此外,还有些真菌可侵犯动、植物及人类,引起各种真菌病(Mycosis)等.……  相似文献   

6.
一、食用菌的概念与发展历史(一)概念食用菌是蘑菇、木耳、灵芝、香菇、银耳等的总称。这一类生物,因为与一般植物不同,它没有叶绿素,不形成根、茎、叶和真正的植物种子,所以在生物学分类上,它们介于动植之间,被划归微生物范畴。微生物类包括细菌、酵母、放线菌、病毒、真菌等等。上面讲的食用菌,属于真菌类。这类真菌和引起发霉的真面,同属于一大类。但因这类菌,可以将菌丝聚集而成为膨大物(子实体),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巨型真菌。  相似文献   

7.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菌遗传转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菌在人类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植物病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生物技术领域,可以利用真菌生产对人类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紫杉醇等;在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许多真菌本身就是人类、动物及植物的病原菌,同时,一些真菌可以作为生防剂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最后,一些有代表性的真菌如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和粗糙链孢霉Neurospora crassa还可作为模式生物用于基础性的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的研究.为了控制真菌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利用其有益的特性,了解和获得更多的关于真菌生理及分子生物学信息成为让真菌为人类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真菌学科所研究的真菌至少包括50 000种,其中多数在自然界有机物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在医学真菌中,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素,均已被用于医疗.此外,酵母已作为一种模式生物进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例如目前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酵母双杂交体系对推动生命科学卓有贡献.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真菌种类仅为几十种.某些浅部真菌感染可引起过敏.引起哮喘病人的过敏原已在部分真菌中被确认并已由实验证明可诱生Th1/Th2类的免疫应答.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感染者的增多,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医疗技术的更多采用,以及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深部真菌感染及侵袭性曲霉感染等日益呈上升趋势.进一步认识这些真菌及其引起的感染,及早作出诊断,进行有效治疗,是本世纪微生物与感染的一个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9.
焰耳     
焰耳(Phlogiotis helvelloides(DC.ex Fr.)Martin)也叫胶勺,是一种珍贵的食用真菌.子实体胶质,鲜红或橙色,半透明,匙形或近漏斗状(如下图).近年来由于分布产地大幅度缩小,产量极度下降,现已趋于灭绝的边缘.因此在我国该菌已被列为稀有美味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死谷芽胞杆菌B10可抑制多种食用菌病原木霉菌的生长,同时对其他多种食用菌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因此是1株很有潜力的生防菌,具有开发成生防产品的潜能。实验通过摇瓶培养,对死谷芽胞杆菌B10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抑菌谱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为NB液体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菌株种龄18 h,发酵周期36 h,初始培养基pH为7.0,培养温度为30℃,摇瓶装液量为100 mL/250 mL,接种量为4%,摇床转速为170 r/min。B10发酵无菌滤液对多种食用菌病原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哈茨木霉T22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90.56%。  相似文献   

11.
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真菌为低等真核生物,种类庞大而多样。据估计,全世界约有真菌150万种,已被描述的约8万种(Kirk et al.2001)。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生物体内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真菌在自然界的碳素和氮素循环中起主要作用,参与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  相似文献   

12.
对近12年来乳菇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该属真菌含有倍半萜、甾醇、含氮化合物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癌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但目前对该属真菌活性成分和其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食用乳菇的安全性也缺乏系统评价.因此,进一步明确乳菇属真菌子实体或发酵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将为食用菌营养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新天然药物或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20世纪在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人类掌握了大规模栽培食用真菌的技术,目前已经有上百种食用真菌实现了人工栽培。在众多广泛栽培的食用真菌中,有一类特别引人瞩目,因为它们都是来自同一个大家族——侧耳属。侧耳属目前被公认物种有50多种,并且不断有新的物种发现,其中能够被广泛栽培的种类有20多种。这就像是蔬菜中的芸薹家族,我们餐桌上很熟悉的各种青菜、白菜、卷心菜、  相似文献   

14.
真菌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葵  郜熙阳  邱立友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1):3102-3109
真菌种类繁多,与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系非常密切。真菌合成多种性激素、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这些内源激素以及来自动植物产生的外源激素能够被真菌感知,并影响真菌的生长发育、子实体形成、代谢、致病性和共生性等。然而,对真菌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起源和进化还知之不多。建立真菌激素学将极大地促进对真菌激素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常见酵母菌的特征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界酵母有500多种,但能致病的只有20多种,主要见于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球拟酵母、丝孢酵母属和地霉属。酵母的特性:以芽殖为主的单细胞真菌,菌落呈乳酪样,无毛样气生菌丝(见图1)。对人类有致病性的酵母可依菌落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酵母菌:单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以母细胞产生芽胞而繁殖,不形成有性孢子。当酵母菌生长于固体培养基时,其形成的菌落与细菌菌落较为类似,不同于霉菌的粉状菌落,如隐球菌即属于此类。另一类是类酵母样真菌:圆形或卵圆形细胞,以出芽生殖而繁殖,有芽生孢子、菌丝,无子囊。  相似文献   

16.
郭孟配  肖扬  边银丙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0):3799-3809
病害是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尚缺少对食用菌病害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的直观了解。从2010年以来国内外发表的食用菌病害论文入手,对论文数量、发文期刊、被引率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分析,展示了国内外食用菌病害的研究概况。此外,对相关论文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分析,明确了国内外食用菌病害研究的热点。分析显示,绿霉病、褐斑病、蛛网病、病毒感染、湿泡病和软腐病是目前国内外最受关注的6类食用菌病害,干泡病的关注度日趋减少,而蛛网病侵染的食用菌种类持续增加。结合历史发文动态研究了食用菌病害的发生趋势,并认为环境有害微生物检测、消毒剂筛选和食用菌土传真菌病害防控将是未来食用菌病害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它们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生物体内外.自然界存在真菌超过10万种.真菌在环境有机质降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参与了从原核生物到植物乃至动物的共栖共存.有些真菌能转化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有的在发酵工业、食品加工业、抗生素生产中已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利益;有些真菌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如有的引起植物麦锈病的真菌,有的引起动物和人类的皮肤真菌病等,因此合理利用有益真菌,消灭和预防有害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真菌的免疫预防,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是素享盛名的食用与药用真菌。菌体富含蛋白质、脂肪、肝糖、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若烩菜做汤、味美浓香,别具特色;同时其性平、味甘,有润肠、清肺热,止血活血,镇静止痛,帮助消化纤维素物质的功能。因此,黑木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佳肴,是国际贸易市场的热门货,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重点对象,已被我国列入工厂化、商品化生产的六大著名食用菌之一。黑木耳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随栽培技术的改进,特别是黑木耳纯菌种的分  相似文献   

19.
真菌学的现状和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难想像如果世界上没有真菌的情形,因为真菌与生态、农业和医药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真菌,地球上死亡的植物将不能被降解而堆积如山;也不能制造出众多的抗生素、药品和疫苗。如果人类体内和体表没有真菌存在将是什么情形?如果农作物、动物和人类不被真菌感染又将是何种情形?我们对此知之甚少。真菌包括人们熟知的蘑菇、霉菌和不太熟悉的黑粉菌、锈菌、块菌、酵母菌等等,数量巨大,  相似文献   

20.
Shi LJ  Diao ZK  Liu R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939-1943
丛枝菌根(AM)真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成员之一,对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中AM真菌着生状况和群落结构特点,探讨了城市生态因子,如人类行为、植被重建与维护、城市土壤状况等对AM真菌着生状况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认为今后应加强城市生态系统中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如关键城市生态因子(如水资源匮乏、热岛效应等)改变AM真菌群落结构的效应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