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保存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弓石燕类模式标本(由葛利普最早研究)的再研究,作者认为,Sinospirifer Grabau,193l仍是一个有效属。它与Cyrtospirfer Nalivkin,1924的主要区别在于腹壳后部强烈加厚、假三角板中央具有肉茎管以及在壳褶及褶间均发育微瘤(whitneyi—subextensus型的微细纹饰)。Tien(1938)指定S.sinensis Grabau,1931作为Sinospirifer的模式种,因为它与S.subextensus(Martelli,1902)有着相同的形态构造,包括壳形、壳率、中槽壳线型式、中央肉茎管、微细纹饰及内部构造等,所以Ssinensis应是S.subextensus(Martelli,1902)的次同义名,Sinospirifer的模式种应更改为S.subextensus。此外,S.archiaciformis,S.wan-gleighi,S.vilis,S.subhavasakai,S.pellizzarii,S.pellizzariformis和S.heterosinosus几个种在外部及内部构造上也与Ssubextensus相同,同样被视作为S.subextensus的次同义名。葛利普文中所列举的所谓几个种之间的区分特征已在湖南中部同一地点同一层位所采集的同一样品的标本中观察到,它们仅仅是种内变异的现象。对于以往不同种的标本被归人同种的情况,作者均作了修订,例如,S.vilis Grabau,1931实际代表几个种标本的混合体,经修订,分别被归于Siplospirifer subextensus,“Sinospirifer”hayasakai,Tenticospirifer supervilis等。S.sub—hayasakai Grabau,1931仅限于正模为代表的特征,被归于Sinospirifer subextensus,而两个副模标本(NIGP 2736和2740)则应归人”Sinospirifer”gortanioides Grabau,1931。  相似文献   

2.
系统描述采自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附近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的3个剖面(布龙果尔剖面、布克河剖面和俄姆哈剖面)上的石燕贝类,总计6属7种:Austrospirifer?sp.,Spirifer ga peevi Simorin,Unispirifer persianum Brice,Syringothyris texti formis F M Zhang,Syringothyris hannibalensis(Swallow),Histosyrinx sp.及Tylothyris sp.,其中,Austrospirifer?sp.,Syringothyris hannibalensis(Swallow)及Histosyrinx sp.产自法门阶上部;其余属种产自上泥盆统—下石炭统。S.textiformis及S.hannibalensis的腹壳内部结构以具有发育的管孔及缺失中隔板为主要特征,不同的是前者腹壳后部次生加厚强烈、管孔长度较大。文中早石炭世的腕足类数量相对较少,难以对泥盆-石炭纪界限上下的石燕贝类面貌进行比较,暂将西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石燕贝类(不含弓石燕类)的腕足动物一并称为Syringothyris-Spirifer动物群,在组成上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库兹涅茨盆地、莫斯科盆地及北美同期的化石组合较为相似,与华南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弗拉期是了解泥盆纪弗拉-法门灭绝事件之前古代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关键阶段.贵州南部的独山地区因其所具有的完整层序及丰富的底栖牛物化石成为我国主要泥盆系参考剖面之一.独山剖面弗拉期的石燕贝类腕足动物至少包括5种类型,其中4种在本文中为首次描述和图示.Conispirifer之前只发现于欧洲及北美的弗拉期地层中,目前也首次在华南独山剖面的同期地层中发现.大多先前从贵州南部其他地区弗拉期地层中描述的多种Cyrtospirifer可归于Cyrtospirifer subextensoides新种内.鉴于前人对Emanuella的模式种E.takwanensis 的内部构造描述的矛盾状况,本文暂把研究区具有抬离壳面的纤细铰窝、固着于壳面的主突起以及其前方下面为外铰板支撑的标本归于E.takwanensis.在华南弗拉期可初步识别出三个腕足动物群组合带:Yocrarhynchus-Phlogoiderhynchus动物群以小嘴贝类-无洞贝类-双腔贝类腕足动物为特征,其时代大致从弗拉阶底部至Pa.punctata带;之后为Cyrtospirifer动物群,以Cyrtospirifer的存在为特征,又可分为早晚两部分,前者(未命名)以conispiriferid类的Conispirifer和Pyramidaspirifer、弓石燕类、无洞贝类等为特征,其时代大致为Pa."hassi"带至下Pa.rhenana带;后者为Hunanotoechia动物群,以丰富的小嘴贝类-无洞贝类.弓石燕类腕足动物为特征,其时代大致为上Pa.rhenana带至Pa.1inguiformis带.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镜对假瘤蕨属2系、5亚系22种植物的孢子纹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属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表面纹饰具有6种类型:光滑、粗糙、颗粒、棒状、疣状和瘤状纹饰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研究表明,孢子纹饰特征可以用来区分该属中的近缘种,但不能用以界定假瘤蕨属的属下分类--系和亚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对山东假瘤蕨(Phymatopsis shandongensis J.X.Li et C.Y.Wang)和金鸡脚假瘤蕨(P.hastata(Thunb.)Pic.Serm.)正常发育的成熟孢子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前者孢壁纹饰属粗糙型,后者孢壁纹饰属粗刺型,两者孢壁纹饰差异显著;孢壁纹饰特征在植物分类中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孢壁纹饰,山东假瘤蕨应为一个独立的物种,不宜并入金鸡脚假瘤蕨;建议恢复山东假瘤蕨在植物分类学上的种级地位。本研究还提供了金鸡脚假瘤蕨孢子形态特征;补充了假瘤蕨属的扫描电镜孢壁纹饰新资料。研究结果为弄清这两种植物的分类归属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1999,38(2):147-154
燕海扇(Aviculopecten)由McCoy(1851)创立,是燕海扇科和燕海扇超科的模式属,故地位十分重要.它是石炭-二叠纪海扇类中最为常见的属名之一.由于它的模式种Aviculopecten planoradiatus McCoy只有左壳,而右壳和铰部构造的特征不明,在实际应用中,其含义被不适当地扩大,从而导致在燕海扇类研究中的混乱.1986年,笔者在大英博物馆发现4块燕海扇模式种Aviculopecten planoradiatus的右壳标本,其中包括一块双壳铰合在一起的标本,另有2块标本显示了铰合构造.这些标本的发现为系统修订燕海扇属的属征创造了条件.最近,Newell和Boyd(1995)根据Pecten flexuosus (McCoy,1844,p.93,pl.18,fig.1)和Aviculopecten americanus Newell et Boyd(1995,p.60,Fig.44)的特征,推测燕海扇属的特征为两壳相等或几乎相等,这一推测显然与燕海扇模式种的特征不符,因此,他们对燕海扇和燕海扇科所作的定义不能成立.我们认为,对任何属征的修订都应基于对模式标本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应避免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修订.燕海扇属的主要特征是左壳膨凸,右壳近平;两壳壳饰相同,均由简单的射褶组成,插入仅见于个体发育的早期.与之相似的属有Deltopecten和Hayasakapecten.这次发现的2块右壳标本在壳顶下显示了三角形弹体窝的存在,表明它和Deltopecten属确实不同.Hayasakapecten和Aviculopecten的区别在于双壳近等,同心饰在脊间沟下伸为刺;Newell和Boyd(1995)定义的"燕海扇"似应归入Hayasakapecten属的范畴.Newell (1938)修订燕海扇属时所依据的北美石炭纪标本和燕海扇属的模式种差异甚大,不宜继续归在燕海扇属内,本文将它们归入异海扇属(Heteropecten).异海扇的左壳特征和埃赛海扇属(Etheripecten)颇为相近,但埃赛海扇左壳的首级射饰特强,脊间沟颇宽,其中插入多条细弱得多的次级射饰,次级射饰间的级间差异不甚明显.异海扇左壳的射饰虽然也是间生式,但其各级射脊依次插入,强度依次顺序减弱,据此不难区分.这两个属右壳间的差别比较明显,埃赛海扇为间生式,而异海扇是分叉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栎属(Quercus L.)植物中18个种[10种属于栎亚属(Quercus),8种来源于青冈亚属(Cyclobalanopsis)]的花粉进行了详细的外壁纹饰研究。这些栎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结果显示,落叶类型栎亚属花粉外壁具有瘤状或分散的瘤状纹饰,常绿类型栎亚属花粉具有棒状或聚合棒状纹饰,青冈亚属花粉具有皱波状、刺状或聚合棒状纹饰。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可为栎属花粉化石的属内种级分类提供有效的鉴定依据。大量的现代栎属花粉研究显示,具有棒状纹饰的花粉多源自于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常绿类型栎亚属植物,而具有皱波状和刺状纹饰的花粉多来源于相对低海拔地区分布的青冈亚属植物。在古环境重建中,栎属化石花粉的形态多样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可靠地区分关键地层中的常绿和落叶栎属植物,也可能成为指示不同海拔高度的潜在的古气候指标。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60年代,欧亚大陆晚新生代地层中陆续发现了p3由5个主要褶沟组成的兔类化石,并先后建立了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 Gureev et Konkova,1964)和三裂齿兔(Tris- chizolagus Radulesco et Samson,1967)两属。近年,在中国安徽淮南大居山新生代晚期不同时代的洞穴、裂隙堆积物中发现了保存相当完整,数量颇多的上新五褶兔的材料。笔者在研究大居山新洞早上新世的上新五褶兔时, 将其与欧亚大陆该属内的已知种和三裂齿兔的各种进行了详细比较,发现产自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稻地组的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 Cai,1989被指定为上新五褶兔值得商榷。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的材料仅有1枚p3(GMC V 2008-1)和两枚中间颊齿(p4 或ml,GMC V 2008-2及m2,V 2008-3)。正型标本p3的中前褶沟(AR)中央、后外褶沟和后内褶沟后壁釉质层具有小褶曲,这些形态确实与上新五褶兔的特征有些相似。但褶曲的发育程度明显比上新五褶兔的弱;另外,其齿冠舌侧后缘向后内突出,后外褶沟和后内褶沟较平直并近与齿纵轴垂直,后外褶沟与后内褶沟深度相近等而与上新五褶兔也有所不同。褶沟的釉质层在两枚中间颊齿中较平直,与上新五褶兔显然也有较大的区别。就该p3而言,可以认为它属于一枚釉质构造极简单的上新五褶兔的前臼齿,也可以认为是釉质构造很复杂的三裂齿兔的p3。研究表明,在上新五褶兔和三裂齿兔的系统演化过程中,其颊齿褶沟釉质层的构造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向。作为上新世较晚期的“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的p3,指定为上新五褶兔显然有悖于该属釉质构造在地史中越来越复杂的演化事实,而指定为三裂齿兔则正好与该属釉质构造的演化趋势相符(Averianov and Tesakov,1997)。另外,从共生动物群和动物的生活习性看,安徽淮南发现的上新五褶兔与大量现代东洋界特有的类型共生(如Tupaiidae、Platacanthomyidae等),上新五褶兔的后裔——现生的日本琉球奄美黑兔(Pentalagus)的栖息地为温暖、湿润的多山环境;而目前发现的三裂齿兔共生动物群所指示的是干凉的稀树草原环境,与上新五褶兔的生态环境有所不同。含“Pliopentalagus nihewanensis”的晚上新世稻地动物群主要由典型的古北界属种(如Mesosiphneus paratingi、Mimomys orientalis、Germanomys cf. G.weileri、Chardinomys nihewanicus及Ochotona spp.等)组成,而未见典型的东洋界成员。这种温带相对干旱的草原环境,显然与中国发现的上新五褶兔及其后裔的生存环境很不一样。因此,笔者认为“泥河湾上新五褶兔”应归入三裂齿兔属,正名泥河湾三裂齿兔Trischizolagus nihe—wanensis(Cai,1989)。种征订正为:p3具有较复杂的形态构造;中前褶沟具衍生的中央小褶曲, 后外褶沟和后内褶沟后壁釉质层褶曲相对发育。该种以这些基本特征而不同于欧亚大陆的已知种(如T.dumitrescuae、T.mirificus等),它可能代表该属的一个进步类型。  相似文献   

9.
环叶菊石科的起源、分类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言环叶菊石科是二叠纪的一种壳表光滑、呈球状或亚球状、具包卷类型的菊石。就其壳形及纹饰而言,科内各属种间并无明显的差异,它们主要的特征是具齿菊石式或亚菊石式的多叶型缝合线。由于它们易于辨认且演化迅速,因此,它们不仅是二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种标准化石,而且也是研究生物演化的一个良好材料。基于上述原因,在古生物学文献中经常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细辛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细辛属Asarum27种及4变种、1变型的花粉形态分别做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和照相,发现该属花粉的萌发孔变异较大,可作为分亚属及分种的重要依据之一。花粉粒外壁纹饰主要分两类:瘤状纹饰下为网状纹饰,或瘤状纹饰下为脑纹状纹饰。细辛亚属与杜衡亚属间的界限较明显,与植物形态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国产及日本产双叶细辛A.caulescens Maxim和华细辛A.sieboldii Miq.在花粉形态上的差异,并对植物外部形态上彼此相似的几个种的花粉的形态特征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