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易湘林  杨清玲 《蛇志》1996,8(4):41-41
清栓酶治疗颈性眩晕30例体会易湘林杨清玲(贵州凯里418医院556000)颈性眩晕发病原因复杂,有多种疗法,疗效多欠理想。自1991年开始,采用蝮蛇抗栓酶(Svate)静滴治疗该病,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0例,男11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2.
颈性眩晕是指因颈源性因素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患病率非常高,临床表现为眩晕、颈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肩背痛、心悸、出汗等,症状不但复杂,而且不典型,患者常同时患耳鼻喉科与神经内科的疾病。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眩晕患者中,约50%为颈性眩晕,其伴随症状的复杂性和高患病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目前,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仍未完全明确,常造成误诊、误治,且尚无一种治疗手段能够彻底治愈此病。手术治疗此病较少,临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手法推拿按摩治疗、牵引治疗、针灸及理疗以及中、西医药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本文主要对保守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朱恩 《蛇志》1998,10(2):65-66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临床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可伴有恶心、颈肩痛或颈枕痛、呕吐、视物不清等临床症状。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为主治疗160例颈性眩晕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0例中男73例,女87例,最大年龄66岁,...  相似文献   

4.
通过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来建立颈性眩晕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对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后,实施体外压力刺激,建立对细胞的力学加载模型,同时用丹参酮ⅡA对细胞模型干预进行对比研究,检测细胞外液NO、ET,游离钙浓度、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含量变化。实验表明:与颈性眩晕血瘀对照组相比,该组压力组与加药组细胞形态变化不甚明显,且细胞活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NO、ET含量比值及内皮损伤标志物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性眩晕血瘀低压组与颈性眩晕血瘀高压组相比,低压力刺激干预在减少细胞损伤标志物的含量方面效果更佳,证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效果甚至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5.
刘平  全交界  胡泳菊 《蛇志》2021,(2):184-185,227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治疗的90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天麻注射液+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6.
邓绿玲 《蛇志》2012,24(1):69-70
目的观察吴萸止眩汤治疗外伤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头颈部外伤后出现眩晕的32例患者给予吴萸止眩汤煎服,并配合中草药袋烫疗颈背及肩背部。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3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吴萸止眩汤治疗外伤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针刺人迎穴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针刺方法,观察组80例采用毫针针刺人迎穴。将两组患者的眩晕改善时间,眩晕持续时间,临床有效率,显效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平均眩晕改善时间为2.3±1.3天优于对照组的3.7±1.6天(P0.05)。在眩晕平均持续时间、有效率、显效率方面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人迎穴具有改善颈性眩晕的效果,与传统针刺方法疗效相当,而且在眩晕改善时间的方面较传统针法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从督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96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为148例。研究组接受"从督论治"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基底动脉(BA)和大脑双侧(L、R)椎动脉(VA)的血管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粘度-高切(HBV)、全血粘度-低切(LB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粘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AI)、全血还原粘度(RV)、红细胞刚性指数(IR)、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电泳时间(EE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督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可有效改善疼痛、眩晕症状,调节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辅助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伴脓血便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伴脓血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苓白术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较低,IL-10水平更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有效改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伴脓血便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郭水英 《蛇志》1999,11(2):23-24
我科从1995~1998年12月采用蕲蛇酶治疗椎基底动脉性血不足性眩晕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1病例选择(1)发病多在45岁以上中老年人,常伴有动脉硬化(或)合并颈椎病(椎动脉型);(2)突然发作TIA症状史;(3)临床表现为发作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庭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将2008年5月.2012年5月我科眩晕门诊收治的226例诊断明确的单侧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前庭康复组和前庭康复+前庭电刺激组。前庭康复组行常规前庭康复治疗,前庭康复+前庭电刺激组在药物治疗及前庭康复基础上加用前庭电刺激,即在双侧乳突采取双极直流电刺激,每次15-20分钟,每天2次,共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行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测定以评判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B组各时点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前庭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是较单纯前庭康复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更加有效的方法,其简单、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中医证型与经颅超声脑动脉血流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痰湿中阻组、肝阳上亢组、肝肾阴虚组和气血亏虚组,每组各纳入20例;并另选取健康体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者与对照组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与脑动脉血流变化[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及搏动指数(PI)]。结果:痰湿中阻组、肝肾阴虚组和气血亏虚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VS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阳上亢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VS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组间VS比较,肝阳上亢组>痰湿中阻组>肝肾阴虚组>气血亏虚组;痰湿中阻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脑中动脉Vm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阳上亢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Vm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肾阴虚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Vm均低于对照组(P<0.05);气血亏虚组大脑中动脉Vm均低于对照组(P<0.05),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中医证型组间Vm比较,肝阳上亢组>痰湿中阻组>气血亏虚组>肝肾阴虚组;痰湿中阻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d均低于对照组(P<0.05),大脑中动脉Vd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阳上亢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Vd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肾阴虚组左右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Vd均低于对照组(P<0.05),基底动脉Vd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气血亏虚组左右椎动脉Vd均低于对照组(P<0.05),基底动脉Vd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大脑中动脉V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组间Vd比较,气血亏虚组>痰湿中阻组>肝肾阴虚组>肝阳上亢组;痰湿中阻组和气血亏虚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PI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阳上亢组和肝肾阴虚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P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组间PI比较,肝阳上亢组>肝肾阴虚组>痰湿中阻组>气血亏虚组。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眩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且不同组间存在差异,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眩晕中医证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合四虫汤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天麻钩藤饮合四虫汤治疗,对照组50例用西比灵和尼莫地平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经TC2020超声经颅多普勒诊断仪酒定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组治愈17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2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经Ridit检验,u=2.0015,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天麻钩藤饮合四虫汤是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伴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到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证型均为肝郁脾虚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评价抑郁症状和负性认知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和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相关血清肠胃激素表达水平,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OL-100)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NCPBQ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CRP、IL-6相关炎症因子和MTL、SS、GAS相关胃肠激素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CRP、IL-6、SS、GAS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MTL水平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伴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抑郁情绪和负性认知,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侯延祥 《蛇志》2007,19(3):183-183
我院神经内科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通注射液)治疗30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眩晕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58~76岁。全部行TCD、头颅CT、颈椎正侧片和血脂检查,结合病史及临床体征,确诊为脑供血不足性眩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并进行观察比较疗效。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每日1次静脉点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通注射液5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应用抗血小板、降血脂、控制血压及控制血糖等治疗。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使用15天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和川芎嗪静脉注射液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7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对6个小时内没有出血倾向的血管病变性脑梗死安全实用,患者后期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cholangiography,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ERCP组,46例)及观察组(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ERCP组,53例)。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中医临床疗效,治疗前后7天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治疗前、治疗后12 h、24 h、3 d的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显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CRP、IL-6、IL-8、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TNF-α、CRP、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2 h、24 h、3 d时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12 h、24 h时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ERCP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痊愈率及有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CRP、IL-6、IL-8及淀粉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药物联合口服康复新液辅助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口服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肌注链霉素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局部注射异烟肼、链霉素粉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症状缓解率,淋巴结吸收率,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症状缓解率、淋巴结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3%(P0.05)。观察组恶心、局部反应、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联合口服康复新液辅助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可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和淋巴结吸收率,且安全性高,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光化化学疗法,外涂0.2%8-MOP半小时后以光化肤康灯(主峰波长365nm,终端输出功率25.4W连续可词,幅照度:930UW/cm^2)照射,治疗手角化过度性湿疹60例,平均治疗间期1月,治愈率48.33%,显效率18.33%,有效率28.33%,无效率5%。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果显示光化学疗法对手角化过度性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天麻及其近缘植物酚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及其近缘植物共16个样品的8种酚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用于检验中药天麻的质量、亦可用于筛选新的天麻素药物资源,并为其化学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