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我国林业产业概况和林业产业政策,并对当前林业经济的状况以及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区远离县城,地处偏远,地理区位、交通环境、文卫条件、"三农"等诸多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严重制约了山区的发展,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就愈来愈重要,林业经济已经撑起了山区经济的半边天,山区林业经济不发展,山区的经济就没有太大的气色,这已经经过实践形成了共识。如何推进山区林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林下经济是积极利用森林下各种资源,助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经济模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下经济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近年来,随着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渐增大,林下经济发展成为很多地区林业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自然已经明确地警告我们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同等重要,为使生态环境得到完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林业的发展,因为林业是整个生态环境的根基。要发展林业,关键在于对种苗的培育,林业建设就是以林木种苗为基础和前提的。笔者分析了种苗培育的现状,并提出促进林木种苗发展的对策,推动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我国的一个大行业,是大有作为的一个行业。一直以来,国家对于林业都非常重视,而发展林业绿色经济,无疑也是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极好途径。本文就对当前的林业经济发展状况、问题和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口不断的增加,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与日剧增,林业经济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非同凡响。在发展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向,努力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业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发展等都发挥着良好的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下,对林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林业的发展,使得林业建设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产业,促使林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浅析,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林业在这个21世纪已经成为一项公益事业,林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经济生产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很重的位置,林业也是林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生物资源。林业对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是颇有裨益的。但是,在当下的新形势发展中,林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阻碍,为充分的发挥出其在改善生活、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其中,适当的调整林业工作并且再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森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也十分优越。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加快,我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使得国家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损害,而林业管理也面临着这一问题。如何做好林业管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林业管理急需解决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林业管理当中的问题,又对林业管理的改进策略、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旭升  李献文  孙涛 《生态学报》2017,37(18):6196-6204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内蒙古磴口县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对该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具有代表性意义。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相关文献资料和当地实际情况,构建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完成1991—2015年磴口县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评价体系中,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所占比重不同,其中,国内生产总值、造林面积、吸收二氧化硫年增加价值、削减粉尘年增加价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五项指标在综合效益评价中权重比例较大;近年来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较1990—1999年期间有所提高,但波动幅度较大,而近年来研究区综合效益趋于稳定并略有上升。磴口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遏制沙化土地扩展等方面的成效相对显著,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鹤山市林业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林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森林资源的规划和保护而得到减缓。广东省鹤山市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也面临着同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了干扰。基于此,论文依据鹤山市森林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提出其林业发展的长、短期目标,以及林业整体结构布局和空间布局,即北部"两带",中部"一核五楔",西部"一片"的发展模式。以期优化林业整体布局,最终实现高效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通化县林业产业发展实际,论述发展现代林业经济的重要性,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推进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生态林业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重点关注。本文从生态林业与本质出发与本质出发,论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并详细分析了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林业碳汇的发展低碳经济,改善居住环境,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特殊优势方面,林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林业在低碳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效的方法和建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集体林区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以来在木材生产方面的高税费政策,造成地方财政和林业发展对木材生产的依赖,实施天保工程使集体林区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为了既达到降低森林资源消耗,扩大造林规模的目的,又减轻林区财政增收、农民脱贫、林业自身建设乃至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压力,必须调整林业税费政策、落实中央补助资金。同时,在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建设现代林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但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却多是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随着自然资源被破坏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逐渐的发现生态坏境与人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旦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将受到影响。而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的保护自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对保护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和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解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业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林业收入主要包括涉林劳务收入、林地租金收入、采伐林木收入、生态补偿收入和其他与林业服务型相关的收入等。能够造成农民林业收入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环境因素、价格因素以及林业相关政策是其中较关键的影响因素。自我国进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农民的林业收入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并进一步促进了农民造林积极性。因此,本文就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业收入的影响情况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潭江流域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森林碳储量的计算方法和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校正,估算了11年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潭江流域森林的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了人口密度、GDP增长与森林的碳储量、碳密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潭江流域森林碳储量由1990年的5.906×106t增长到2001年的7.852×106t,年均增长0.18×106 t,增长率为3.05%,起到了碳汇的作用.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影响到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增加,但林业发展速度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合理的林业管理模式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是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服务功能并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当下,林业如何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所共同期盼的。新经济时期条件下,古老粗放的林业管理形态已经被淘汰,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该以怎样的管理模式去管理才能让林业项目得到可持续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很多先进的、高效的管理模式被逐渐的引进来,这对于我国的企业给予了很好地启发和借鉴。从前传统的管理模式一去不复返。本文就主要通过阐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新概念,以及新概念在新经济条件下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运用。探讨一下林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并且希望可以给相关企业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林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城市林业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地域范围与层次的角度介绍了城市林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比较了城市林业与传统林业、现代园林在属性、经营管理和功能方面的差别。借助已有的研究数据和成果,阐述了城市林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现代城市林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