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生命世界》2002,(5):40-41
继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ESSD)一周之后,来自发达世界和发展中世界、代表各大洲的科学家们,在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会聚一堂,共同考虑21世纪世界粮食保障和减少贫困的问题。 地球峰会的新目标是决定今后10年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2):I0004-I0005
【中油网2006年11月28日讯:首届全球替代能源氢能大会2000年9月11日至15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与会代表们强烈呼吁各国政府和公民从现在开始真正认识到替代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氨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之随着全球对石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全球石油储量不断减少。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按目前全球的消费趋势.地球上可采集的石油资源最多能使用到21世纪末。】  相似文献   

3.
正一边是诱人的美食广告,一边是减肥瘦身的招牌!它们经常会出现在美国公路两旁的广告牌上。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每年在减肥领域的科研投入不计其数,且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是占据各大期刊的榜首。可是,在这个地球上仍然有超过5亿人饱受肥胖的困扰,很多减肥者在尝试了各种减肥与塑身方法后,却以前功尽弃而告终。整个地球人都在变胖,为什么我们越减越胖呢?大多数进化生物学的科学家都认为,21世纪的人类身体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球磁场是人类生命的保护神,它的屏蔽遮拦使我们不受宇宙射线的幅射伤害,磁学研究尤其是地磁变化趋势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科学家已经发现地球磁场的磁力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已经减弱,而且再过1000年就有可能消失。爱丁堡英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艾伦·汤姆森博士宣称.地球磁场消失.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藏着巨大的资源与财富。在我国,海洋国土面积有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地球上80%的生物生存于海洋中,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是解决21世纪人类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海洋生物技术(marine biotechnology)作为有效利用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关键技术应运而生,海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时,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不停息地向地球索取所需的自然资源,导致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日益尖锐,一个共同的声音在呼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全球不能携手共计,人类将面临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我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物学的高度发展而诞生的生物工程,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竞争的重要焦点之一。近十年来,由于在生物工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一个效率高、见效快的重要产业--生物工程产业,世界上生物工程公司正象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人们认为,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生物工程的影响将会波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富有远见的预言家推测,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盟气候干燥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海梅  李政海  韩国栋  张颖  乌兰  宋国宝 《生态学报》2010,30(23):6538-6545
以锡林郭勒盟15个气象站点1981—2007年的月平均气温、月累积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得到DeMartonne干燥度的空间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27a平均干燥程度自东向西递增;1981—2007年,锡林郭勒盟整体上表现出干燥度数值下降、干旱程度上升的趋势;从干燥度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锡林郭勒盟气候相对湿润时期,21世纪初期,锡林郭勒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呈现干燥度值减小、干燥程度加大的趋势,干性干旱区在空间分布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结果也打乱了原有的气候带状交替格局。21世纪初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各干燥度等值线的位置均发生了明显的东移现象。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六大高技术,又以生物技术首屈一指。生物技术是20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为标志的生物技术,随着即将到来的21世纪而加速发展,并通过更为广泛的实用化和商品化而成为21世纪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现代生物技术的四大组成部分一一微生物、酶、细胞、基因,到21世纪将逐渐发展成为以动植物工程,药物及疫苗,蛋白质工程,细胞融合,基因重组,生物芯片及生物计算机等为基本  相似文献   

10.
正包括水库在内的内陆渔业仍然是一个相对弱势的部分,我们需要提高它的形象和影响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数亿依赖于淡水生态系统的人们。到21世纪中叶,地球人口预计将达到90亿。全世界在为养活这么多人口而努力的同时,也在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多项渔业资源的不断流失深表忧虑。人口的增长以及对水资源、能源和粮食的需求,迫使我们需  相似文献   

11.
发刊词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如果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句话以前还是一个飘渺的预言,那么今年——1997年,以震撼全社会的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为代表的一系列生命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已经使人们真切地感觉到了生命科学世纪匆匆前来的脚步。生命科学研究将是人类下一个世纪的主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第1个10年,菌根学(mycorrhizology)研究进入菌根学发展史上第2个辉煌时期。文中总结了21世纪首个10年期间菌根学研究的特点,预测了今后40年(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推动菌根学进一步研究及其菌根生物技术应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保护与修复理论和技术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战勇  马一丁  罗明  陆兆华 《生态学报》2019,39(23):9008-9021
人类进入的21世纪,是一个人类真正需要进行生态反思的世纪。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中植物、动物、抑或微生物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地球环境保障系统中的江河湖海、山川大地、森林草原、城镇乡村的关系。地球生物圈尚存的完整自然生态系统愈来愈少,人类未来生存、发展及适应全球变化的珍贵缓冲区(buffers)正快速萎缩,地球表面随处可见的3D系统(degraded,damaged and destroyed ecosystems)正快速增加,人类生命支撑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人类生存与发展之基失稳,亟待从生态保护理念出发,探索生态技术解决方案。在辨析生态、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生态保护(ecological protection)和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为主题词在Web of Science上检索了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近70年发文量及国际主流杂志发文量,分析了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驱动力,总结了国外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所依托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上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在地球上经历35亿年的演化而成为今天众生纷纭的大千世界,并包裹在地球的表面,形成一个薄薄的生物圈。时至今日,还未能有一位生物学家能够精确地说出生物圈里的物种数量究竟有多少,只有一个估计的数值约1000多万种为大家所接受。所有的生物都在地球上组成为一个共同体,而人类仅仅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并与其他物种相依相抑而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不可想象,地球上假若没有生命会是什么样子。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无疑是地球上最精彩的部分,人类文明则是地球生命长河中最辉煌的闪烁点。只有人类,这些具有意识和思想的理性动物才梦想着驾驭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小方舟,去巡视宇宙海洋中的万千景象,去探索重重天幕后面的惊涛骇浪,考察其每一个疑点,试图揭示那宇宙深处的奥秘,并真诚地期待能发现什么。宇宙茫茫,生命的确是个奇迹,然而这一奇迹仅仅发生于地球吗?在地球以外的什么地方是否还存有其它生命或别的文明世界?早在公元前约400年,古希腊一位先哲就曾说:“在宽阔的田野里仅长一棵小麦,在无限的宇宙中仅存在一个有生命的世界,这是违反自然的。”公元16世纪,意大利僧侣布鲁诺提出宇宙中有无数个行星可产生生命。17世纪,克里斯琴·惠更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高科技,科技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许汉奎 《化石》2006,(2):26-29
在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早期地球上发生了不可思议的生物大爆发,因在这之前,地球上海洋动物很少,故形成化石也很单调,绝大多属为蠕虫、水母和节肢动物等3-5个门类而己,它们绝大多数是体内无骨骼支撑、体外无壳瓣保护的软躯体动物,所以保存化石时只在岩石表面上留下印痕或其活动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的生物已有大约40亿年的进化史,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大约只经历了400万年,约占整个生物进化史的1‰。人类是地球上最晚出现的一种智慧生物,人类起源于生物界,而又离不开生物界。在人类进化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内,人类几乎完全依赖野生生物为生(靠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只是在1万多年以前,当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人类才逐渐减少了对野生生物的依赖性(目前仍有许多国  相似文献   

19.
古生物学家与新突变论吴根耀19世纪初,以居维叶为首的古生物学家以大量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地球表面曾发生过多次生物灭绝和重大变革。1830年,莱伊尔出版《地质学原理》第一卷,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地球观。1832年,威廉·惠韦勒在评论《地质学原理》第二卷时,使...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退耕还林(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对不同植被类型区和治理度下的水沙过程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北洛河流域为例,基于1952—2019年实测水文数据,采用水文统计法,对比分析了上、中、下游等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生态恢复对水沙数量、径流调节、影响因素贡献等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显示:(1)上、中、下游年均径流深分别为30、23、21 mm,产沙量为0.6、0.05、-0.02亿t。中游年均产流量占流域总水量的51%,上游年均产沙量占流域总沙量的90%以上。(2)上、中、下游径流深极显著减少,减少率分别为-0.28、-0.16、-0.43 mm/a;上游产沙量以0.02亿t/a速度极显著降低,中、下游产沙量不显著减少。(3)上、中、下游的削洪、补枯程度逐年代增加,与20世纪60年代比,21世纪10年代洪水期流量(Q5)分别减少了63%、45%、60%,上游枯水期流量(Q95)增加了68%,中游20世纪80年代枯水期开始产流。(4)与20世纪60年代比,上、中、下游21世纪10年代人类活动对产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94.7%、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