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薛家岛位于青岛市区的对岸,此处为海滩宽阔、风浪较小、有机物丰富的内湾。自高潮至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东侧码头附近为岩岸,西  相似文献   

2.
灵昆岛东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及营养等级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在温州湾的灵昆岛东滩针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功能群和营养等级构成研究。共得到大型底栖动物33种,隶属7门8纲21科,主要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类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其中,高潮带25种,中潮带30种,低潮带14种。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定性取样得到的浮游生物食者4种,植食者12种,肉食者8种,杂食者7种,碎屑食者2种,定量取样得到的分别为:3,8,5,3种和2种。定量取样获得数据中各个功能群种类数和密度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不考虑季节变化因素肉食者和植食者密度在潮带间存在差异,杂食者和植食者种类数在潮带间存在差异,其他功能群密度和种类数数据在潮带间的差异不显著。研究显示了功能群的生境梯度变化,高潮带主导的功能群为肉食者,植食者和浮游生物食者;中潮带主导的功能群为肉食者和浮游生物食者;低潮带主导的功能群为肉食者,这些变化反映了不同潮带营养等级构成和食物来源的差异,由于生境中能提供的植物沿着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方向递减,至低潮带未发现植食者;且由于中潮带的生境最为复杂,其功能群的构成也最为复杂;3个潮带的碎屑食者数量比较稳定。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其食物来源一起共有4个营养等级,其中大型底栖动物占据了第2、3、4级,第1级主要碎屑、浮游生物和植物,第2级包括了碎屑食者、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第3级主要是杂食者,第4级是肉食者,各个营养级、食物来源之间构成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相似文献   

3.
温州湾天河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与季节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在温州湾天河潮间带按季节取样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8种,隶属7门8纲23科,主要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多毛类.物种获得数季节间差异不显著(F3,9=1.76,P>0.05),但潮位间种类获得数差异极显著(F3,9=9.56,P<0.01).潮上带、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的密度、生物量分别为:144.50±14.24 ind./m2,58.56±13.23 g/m2;171.00±16.52ind./m2,40.57±12.60 g/m2;182.50±39.38 ind./m2,50.26±10.57 g/m2和94.00±28.88 ind./m2,16.55±7.27 g/m2.密度的季节间差异和潮位差异均不显著(F3,9=2.78和F3,9=2.14,P>0.05),而生物量在季节和潮位间差异极显著(F3,9=16.72和F3,9=22.24,P<0.01).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4季平均数表现为:中潮带>高潮带>低潮带>潮上带;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数表现为: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潮上带;Simpson优势度指数平均数表现为:中潮带<高潮带<低潮带<潮上带.对4季4潮带16个群落进行聚类和排序分析可以看出,中高潮带界限不明显,低潮带和潮上带的界限明显.分析表明:生境条件的不同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同一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构成数各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动物学报52(1):45-52,2006].  相似文献   

4.
嵊泗列岛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清菁  蒋霞敏  徐镇  唐锋  王弢 《生态学杂志》2012,31(9):2350-2355
于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嵊泗列岛潮间带大型海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有大型海藻114种,隶属3门53属,其中红藻门33属75种,占总数的65.8%,褐藻门13属21种,占18.4%,绿藻门7属18种,占15.8%;枸杞最多(87种),金平其次(42种),马关最少(26种);79.8%海藻分布在低潮带,62.3%分布在中潮带,种类组成相似性指数中、低潮带为0.57,高、中潮带为0.15,高、低潮带为0.06;种类组成夏季(57种)>冬季(55种)>春季(52种)>秋季(46种),春季优势种有裙带菜、孔石莼、长石莼和厚膜藻等,夏季优势种为瓦氏马尾藻、粗枝软骨藻、鼠尾藻和麒麟菜等,秋季优势种为江蓠、小杉藻、鼠尾藻和石莼等,冬季优势种为萱藻、圆紫菜、鼠尾藻和日本多管藻等.  相似文献   

5.
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章守宇  梁君  汪振华  王凯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0):2299-2307
2007年3—7月对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组成、分布情况和温度属性,并利用相似性指数(Sc)和相对重要性指数(IRIc)分析了调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优势种组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采集到的31种海藻隶属于3门24属,其中绿藻门5属7种,褐藻门5属8种,红藻门14属16种;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潮间带出现局限分布种和选择性分布种,孔石莼、鼠尾藻等在调查岛礁区域广有分布;红藻门种类在调查海域的出现频率为61.1%,为优势门类,绿藻门种类在该海域的总体水平分布基本呈均匀状态;81%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其中包括一些中潮带延伸种类,中、低潮带的海藻组成相似性值为0.47,并且中、低潮带的生境趋同效果大于高、中潮带.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温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多为暖温性种.该海域底栖海藻属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型海洋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6.
低潮干出状态下潮间带海藻的某些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长在潮间带的海藻总是处于低潮时干出和高潮时淹没于海水这两种状态的循环之中.本文介绍了低潮干出状态下潮间带海藻有关光合生理特性,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雷州半岛红树林为调查与研究对象,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红树林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开展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雷州半岛红树林的群落可分为24个类型, 其中白骨壤群落面积占比高达60.55%, 占有绝对优势; 雷州半岛红树林包括真红树植物8科13种, 占全国真红树植物物种的50%, 半红树植物8科10种, 占全国半红树植物物种的83.33%;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09—1.08, 部分研究区域之间数值差异较大; 从向陆林缘至向海林缘, 物种多样性沿潮间带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为高潮间带>中潮间带>低潮间带; 白骨壤为雷州半岛重要的优势种, 在高、中和低潮间带均有分布, 聚集分布为高潮间带<中潮间带<低潮间带; 与2008年雷州半岛国家“908”专项红树林调查结果相比, 该地区所记录的红树物种由14种增加到了23种, 受2008年寒害所影响而枯死的红海榄又逐渐恢复; 附城镇1995年引进无瓣海桑, 与乡土种白骨壤、秋茄一起成为当地的优势种, 说明无瓣海桑的引进对于当地红树林群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雷州半岛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但是红树林群落结构仍然不够合理, 对残次天然纯林进行改造和人工多物种造林, 是日后雷州半岛红树林群落恢复和重建的重要方向; 同时也要加强乡土红树植物物种恢复, 维持雷州半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原产欧洲海滩潮间带,1963年引入我国海滩潮间带种植。目前我国沿海北起辽宁省,南至广西均有种植,栽种面积据各省资料汇总达54万亩。实践证明,大米草是海滩潮间带很有经济价值的先锋植物,它在促淤造陆、保滩护岸、减少港口回淤及开发利用海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2010年5月分4个季度对温州天河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取样调查,利用生物量、能量和Brey的经验公式计算了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7.2264±0.8766) g·m-2,能量平均值为(44360±4373)J·m-2,年平均去灰生物量为(6.51±0.79)g(AFDW)·m-2,年平均生产力为(7.71±0.96)g(AFDW)·m-2·a-1和年平均P/B值为(1.18±0.07);其中以中潮带的次级生产力最高,高潮带次之,低潮带最低;随着潮间带季节变迁,生物量和能量在高潮带和低潮带上变化规律一致,而中潮带季节变化不一致.分析表明:季节和潮区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变异的2个最重要因素;由于这2个因素的单独和交互作用,使得温州天河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变化既有一定的规律,又呈现出变化程度不一致的复杂格局.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潮间带按月份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取样。共得到大型底栖动物16种,隶属3门4纲15科,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类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其中,潮间带米草丛6种,高潮带光滩7种,中潮带光滩13种,低潮带光滩7种。对潮间带各样点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以及不同样点的生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S)、Shannon指数(H)、Pielou指数(J)和Simpson指数(D)进行样点-季节间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样点间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极显著(所有P<0.01),三者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样点间H、D和S差异显著(所有P<0.05),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而季节间和样点间J差异均不显著。对四季4个样点的群落进行聚类和排序分析发现,中、高潮带光滩界限不明显,潮间带米草丛和低潮带光滩界限明显。结果表明:生境条件的不同是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同一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研究的一部分,主要讨论两种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叶片中的几种酶对海滩盐度(3—12‰范围内)变化的反应,测定结果如下:1,桐花树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含量对土壤盐度变化的反应表明:土壤盐度(3—12‰)提高,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谱带加深、加宽,而且谱带中出现新酶带。 2.当海滩盐度提高时,桐花树叶片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秋茄叶片的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减弱。 3.两种红树植物叶绿素含量与土壤盐度相关性显示出:当土壤盐度在3—8‰范围时,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8—10‰时有一个高峰,大于10‰时又下降。可能红树植物对海滩盐度适应有一个临界值。  相似文献   

12.
厦门岛海滩海洋线虫数量及其种类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 5个月份对厦门岛海滩的海洋线虫数量和种类分布进行了研究。该海滩为沙、泥质滩 ,其低潮区的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泥质。结果显示 ,5个月份中线虫密度最大可以达到 ( 2 6 7± 0 39)× 1 0 6个 m2 ,最小 ( 1 6 1± 0 1 7)× 1 0 6个 m2 ,且 5个月份的线虫平均密度之间没有很显著的差异 (P >0 0 1 )。线虫的数量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层 ,即种群数量的大部分集中于上层 ,并且这种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 5个月份中线虫的优势种类相对较为固定 ,而垂直分层的较深层中线虫种类有较明显的变化。在比较其它海区类似沙滩资料的基础上 ,对本文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8月,对温州乐清市雁荡镇西门码头、西门岛红树林、南岳镇、岐头、大门岛百花庙滩涂5个样点的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opsilla cingulata)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分别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聚集格局回归分析法及Morisita指数公式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珠带拟蟹守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理论上属于聚集型负二项分布。其种群在中潮区的分布量最大,而高潮区又大于低潮区。珠带拟蟹守螺是一种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滩涂生境如有污染就会直接反映在其种群密度上。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生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潮间带是沿岸带位于最大高潮水面到最小低潮水面之间的区域,处于陆海过渡带,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也是受各种理化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区域。我国近年来对各地不同类型的潮间带进行了一些生态调查研究,包括对胶州湾也进行了数次生态调查,如劭晓阳等(2001)研究了浙江省岛  相似文献   

15.
正在长夏无冬的迈阿密海滩市,金色的海滩南北绵延,步行街上人潮涌动……就在离这一切不远的城市中,还坐落着一座面积仅1.05公顷的袖珍绿洲:迈阿密海滩市植物园(Miami Beach Botanical Garden)。这座成立于1962年的植物园在2011年进行了改造升级,园中不仅注重景观配置,也突出了专类植物展示。喷泉、雕塑、曲径、木桥、清波荡漾的红树林湿地、长满凤梨科铁兰属植物的珊瑚墙,来自热带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100余种棕榈科植物,专为佛罗里达本土植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幅员辽阔,多泥滩、湖泊、海涂等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家鸭成为仅次于鸡的第二大养殖禽种。莆田黑鸭是在海滩放牧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蛋用型鸭品种,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盐性,不但适于软质或硬质海滩放牧,也适合于池塘河溪放牧,尤其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硬质滩涂饲养,是我国蛋用型地方鸭品种中唯一的黑色羽品种。莆田黑鸭原产地为福建省莆田市灵川、黄石等乡镇,主产区为莆田市,泉州市泉港区、惠安县、石  相似文献   

17.
范振刚 《生态学报》1985,5(1):28-42
本文是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沧口潮间带的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的数量变动等问题。 该潮间带可分为三个带。(1)高潮带:有两个群落,即圆球鼓窗蟹群落和中国绿螂-双齿围蚕群羝;(2)中潮带:确三个群落,即蓝蛤-日本大眼蟹群落,蛤仔-蓝蛤群落和蛤仔-(?)氏肌蛤群落;(3)低潮带:以蛤仔-滩栖蛇尾群落为主。 本文还对潮间带生物群落合成种类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57年4月19日在天津市郊渤海沿岸海滩,猎得6只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osculans Swinhoe,从其中一只的小肠内获得9个标本,经鉴定后确认其为棘口科鞭带亚科Himasthlinae Odhner,1910刺缘属Acanthoparyphium Dietz,1909的种类,从其特征表明,系前人未有记载的新种。 本种的器官测量均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9.
张超 《化石》2021,(1):39-42
2018年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伴随着火山喷发出来的还有一种绿色的宝石——火山喷发结束后,在街道和海滩边都出现了大量的橄榄石,人们惊呼火山下起了绿色"宝石雨"。同样在夏威夷的帕帕柯勒海滩,整个海滩因为覆盖大量的绿色橄榄石,而被誉为"绿宝石"沙滩。这些绿色的宝石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绿色宝石——橄榄石。  相似文献   

20.
三亚岩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三亚潮间带大型海藻生态现状,布设6条岩相断面,于2008年1—11月进行了四季野外的调查,并使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与聚类分析研究了潮间带大型海藻四季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藻类130种,隶属于4门75属,其中红藻门41属67种、褐藻门16属31种、绿藻门15属29种、蓝藻门3属3种。潮间带海藻种类数季节变化不大,并呈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的垂直分布特征,且中低潮带有共同分布种,夏季尤为普遍。潮间带海藻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高于春秋两季,但并无显著差异。优势种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有波利团扇藻Padina boryana、日本仙菜Ceramium japonicum、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海柏Polyopes polyideoides,夏季有波状软凹藻Chondrophycus undulates、冠叶马尾藻Sargassum cristaefolium、宽扁叉节藻Amphiroa dilatata、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秋季有冠叶马尾藻、波状软凹藻、叶状铁钉菜Ishige foliacea,冬季有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苔状鸭毛藻Symphyocladia marchantioides、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波利团扇藻、日本仙菜。群落多样性冬高夏低:Shannon多样性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冬季,Shannon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值出现在夏季。区域底栖藻类以暖水性热带-亚热带种为主,其次为温水性的暖温带种类,基本符合南海南区暖水区系特点。研究表明,尽管三亚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数与生物量上并无显著的季节差异,但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均显示出一定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