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脑中的磁性物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主要用超导量子磁强计(SQUID magnetometer)对胎儿、老年人、猴子的大脑中的额叶、颞叶、海马等多个部位及整体混合后的脑样品进行了等温剩磁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无论成人还是胎儿,大脑的海马部位都表现出较明显的磁性,而其他部位则没有表现出超出仪器灵敏度的明显的磁性。  相似文献   

2.
突触素在人胎儿海马的表达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突触素在不同周龄阶段人胎儿海马中的表达与胎儿海马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观察突触素在不同周龄的人胎儿海马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周龄阶段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平均光密度。结果光镜下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以颗粒状、点状形式存在于海马各层,在各层中分布不均匀;16-20W胎儿海马中已出现了阳性产物,21-25W阳性产物表达增多明显(P<0.05),25-29W阳性产物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30-39W阳性产物表达又显著升高(P<0.05)。结论突触素的数量可以反映突触发育的程度,在人胎儿海马中突触素的数量随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而增加,其间突触素表达的波动可能与突触形成需经历的过度生长及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大脑海马非对称性超微结构与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方法: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抑郁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21d及单笼饲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应激前以及应激21d末对两组大鼠进行旷场实验、液体消耗实验及体重测量,对大鼠进行避暗穿梭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之后活杀动物,取出大鼠左右海马,制作常规电镜标本,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在穿梭变实验中抑郁大鼠学习记忆潜伏期减少,进入暗箱错误积分增多。抑郁大鼠左右侧海马超微结构中左侧海马较正常对照组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变化明显,表现为内质网扩张,溶酶体增多。而右侧海马远不及左侧损伤严重。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其可能与海马组织在应激过程受到的累积损伤有关,且抑郁大鼠海马损伤呈非对称表现。  相似文献   

4.
扩散性抑制对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研究阻断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扩散性抑制对同侧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颈内动脉插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扩散性抑制波,尼氏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观察阻断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扩散性抑制对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结果不给予SD阻断剂,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有39%的动物出现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用MK-801阻断扩散性抑制后仅10%的动物出现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机率明显减小。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可能与扩散性抑制由缺血区不断向远隔部位播散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过程中海马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关系。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定位并分别微量注射NPY、NPY-Y1受体阻断剂GR231118和NOS抑制剂L-NAME,测量、计算动物体重变化并通过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和强迫游泳实验等方法检测大鼠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NPY、神经元型NOS(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和诱导型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变化,且海马NPY表达下降、NOS表达显著升高;海马微量注射NPY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表现,并降低海马NOS表达;用GR231118选择性阻断NPY-Y1受体后,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能力下降,海马NOS表达升高;而CUMS以及GR231118所导致的行为学表现能力下降的现象均可被海马微量注射L-NAME所反转。以上结果表明,CUMS引起海马NPY表达下降,NOS表达升高,NO过量产生,导致抑郁发生;而NPY通过NPY-Y1受体抑制NOS的过量表达是NPY抗抑郁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脑内微量注射吗啡、纳洛酮对针刺降压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醒犬的中脑中央灰质、海马背侧、乳头体上区等中枢部位微量注射生理盐水(2微升/2分钟),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此时电针“足三里”穴对匀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实验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的降压效应。在这种高血压的基础上,在以上三个部位微量注射吗啡(4微克/2微升/2分钟)可见血压短暂下降后又回升到原高血压水平,心率无显著变化。在这些部位微量注射纳洛酮后(4微克/2微升/2分钟)则以上电针降压效应消失。而在大脑顶叶内侧皮层微量注射吗啡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在该处微量注射纳洛酮后,电针对实验性高血压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结果表明:电针对交感缩血管中枢的抑制与电针时中枢内产生的内(脑)啡肽对中脑中央灰质、海马、乳头体上区等部位鸦片受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体视显微镜下分割Wistar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DG)区。方法:24只健康Wistar大鼠,分组如下:①6只大鼠取脑后硫堇染色,观察海马各区细胞形态;②6只大鼠分离出海马,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形态并分割CA1区、CA3区和DG区,各区分别切片后硫堇染色;③12只大鼠检测海马各区HSP 70的表达。结果:①大脑冠状切片硫堇染色清晰显示出海马CA1区、CA3区和DG区;②体视显微镜下,在海马腹侧面,沿着CA1区和DG区之间的海马沟可分割开CA1区和DG区,沿着CA3区和DG区之间的裂隙可分割开CA3区和DG区;分割后的海马各区细胞形态结构与整体大脑冠状切片上相对应区域的细胞形态结构一致;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组HSP 70的表达在海马CA3+DG区明显上调、而在CA1无明显变化,这一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上述方法可比较明确地分割Wistar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DG区,分割得到的各区组织可用于蛋白质表达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γ-氨基丁酸)对癫痫患者大脑代谢的作用。方法:二组接受癫痫部位颅内监测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海马区癫痫症患者(MTLE)和新皮质区(非海马区癫痫)癫痫症患者。在颅内监测过程中使用体内微量透析法监测胞外GABA(ec GABA)。术前使用体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N-乙酰天冬氨酸(NAA)与肌酸(NAA/Cr)的比例。使用标准方法进行神经病理学和海马体积检测。结果:在新皮质区组的海马区内,ec GABA的升高与NAA/Cr的升高相关(R=+0.70,P0.015,n=12),而在MTLE组的海马区中,ec GABA的升高是由NAA/Cr的下降所引起的(R=0.94,P0.001,n=8)。在MTLE组,ec GABA的升高和NAA/Cr的降低皆与神经胶质细胞数的增多有关(分别为R=+0.71,P0.01,n=12和R=0.76,P0.03)。二组中ec GABA的浓度和海马体积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癫痫症中,ec GABA的升高是由一系列的代谢功能变化引起的。在癫痫部位以外,ec GABA和NAA/Cr同步升高;而在癫痫部位,线粒体功能的下降却伴随着ec GABA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到我院进行检查及分娩的孕妇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内胎儿情况,把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宫内胎儿正常,共40例,对照组宫内胎儿缺氧,共3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胎儿进行检查,观察和分析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经检测,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生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胎儿进行检测,能够详细了解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及时预测宫内胎儿缺氧情况,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高糖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给予姜黄素处理的糖尿病组(DM+Cur组)。免疫印迹法(WB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法)检测凋亡执行者caspase-3在大鼠大脑海马各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一个月后,腹腔注射STZ可诱导大鼠血糖升高,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大鼠出现类似于2型糖尿病的症状,通过WB检测,DM组大鼠海马的Bcl-2/Bax比值较Con组明显下降(P0.05),而给予姜黄素处理16周后的DM+Cur组大鼠可明显增强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而减弱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两者比值增大(P0.05);另外,通过IHC法检测发现,DM组大鼠海马各区的caspase-3阳性表达明显增多,而DM+Cur组可减弱caspase-3的阳性表达。结论高糖高脂饮食结合STZ腹腔注射可诱导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姜黄素能通过调控DM大鼠海马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在雄性SD大鼠的饮用水中添加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新霉素、杆菌肽和游霉素),饮用1周、3周之后检测大鼠体重,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的方法检测大鼠粪便中菌群的组成,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大脑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饮用抗生素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而肠道菌群有显著变化;抗生素饮用组海马BDNF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肠道菌群变化可以影响大脑海马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慢性应激抑郁发生中的作用与关系。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海马单侧分别微量注射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NPY-Y1受体阻断剂GR231118和NMDA后,利用体重测量及糖水偏爱测试、强迫游泳及敞箱实验等方法观察动物行为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3区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内NPY的表达。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变化,海马NPY表达显著降低;海马微量注射NMDA或NPY-Y1受体阻断剂GR231118,动物行为学表现均与CUMS组相同,注射NMDA可使NPY表达显著降低;海马微量注射MK-801能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表现,并使海马NPY表达增加。联合注射GR231118与MK-801后,GR231118可以显著减弱MK-801的抗抑郁样行为的效应。以上结果表明,CUMS可能使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过量释放,NMDA受体过度激活,抑制NPY表达,导致抑郁发生。NPY抗抑郁作用主要是通过NPY-Y1受体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程序对大鼠进行为期11周的造模,造模后3周,分别采用逍遥散(19.5g/kg、25.0g/kg)和丙咪嗪(15.0mg/kg)对模型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实验进程中,定期测定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应用开场实验测定大鼠爬行格子数和站立次数;造模、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大鼠皮层和海马部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HLAA、5-HT、DA和NE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造模后3周糖水消耗量、爬行格子数和站立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逍遥散19.5、25.0g/kg连续给药2周能显著增加糖水消耗量,但给药4周、7周对糖水消耗量影响不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逍遥散25.0g/kg连续给药7周,对大鼠体重、爬行格子数和站立次数表现出提高趋势(P>0.05),逍遥散25.0g/kg连续给药8周,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皮层部位5-HT含量及海马部位5-HIAA含量(P<0.05,P<0.01)。结论:逍遥散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抗抑郁作用,作用机制与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探讨壮通饮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作用的影响。利用无血清DMEM/F12(含20 ng/mL bFGF和EGF及2%B27)体外培养技术从新生Wistar大鼠大脑海马区中培养NSCS,在NSCS分化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20、40和80 mg/L)壮通饮进行干预,以免疫荧光及细胞化学方法对NSCS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从大脑海马区分离培养的NSCS能够表达巢蛋白(Nestin),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在同一接种密度条件下,不同剂量壮通饮干预组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数分别为:20 mg/L组:21.5±2.9;40 mg/L组:18.6±2.4;80 mg/L组:16.7±2.2,与对照组(24.8±3.1)比较明显减少(P0.05)。而壮通饮干预组表达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的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通过本实验证实壮通饮能诱导大脑海马区NSCS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通报》2005,40(11):11-11
当我们入睡时,意识渐渐消失.但大脑仍保持活跃,一项新研究帮助解释了这个现象。研究人员在实验对象进入睡眠之前和之后,测量了他们大脑皮层不同部分之间的连通性程度。他们通过轻度刺激皮层的一小部分,然后记录整个大脑的电活动,来测量。实验对象对研究人员用的磁性刺激没有感觉。当实验对象醒着时,电活动很快地从初始刺激点广泛传播开。  相似文献   

16.
运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 CUMS)建立抑郁动物模型,通过海马内微量注射、动物行为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表达的变化,探讨CUMS诱发抑郁与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关系。结果发现:CUMS组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变化,海马NOS表达显著升高;海马微量注射NMDA受体激动剂,动物行为学表现与CUMS组相同,NOS表达升高;海马微量注射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能明显改善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表现,并降低海马NOS表达。这些结果表明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可能使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过量释放,NMDA受体过度激活,NOS高表达,NO过量产生,损伤海马神经元,导致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17.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Qu等把神经球状态的未分化人神经干细胞 (HNSCs)注射到大鼠侧室。 30天后 ,发现移植的HNSCs分化成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这些细胞以非常有序的模式迁移到海马和皮层部位。形态学显示BrdU标记阳性的细胞沿侧脑室壁分布 ,有一些细胞则直接迁移到脑室内壁 ,而且与宿主脑建立了功能性联接。组织化学进一步证实 ,在大脑皮层HNSCs来源的 βIII tubulin阳性细胞长出朝向皮层边缘的树突 ,而在海马这些细胞表现出多重突起和分支 ,星形胶质细胞着色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实验应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观察bFG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及顶叶皮质中Wnt通路抑制因子Dickkopf-1(DKK-1)和Wnt通路中pCatenin的表达作用的影响,以探讨Wnt通路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再灌注损伤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RT-PCR法检测海马及顶叶皮质CA1区神经元β-Catenin和DKK-1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sham组,大鼠海马组织DKK-1 mRNA表达较少,β-Catenin阳性产物在细胞质内有所表达;I/R组,DKK-1 mRNA表达明显增多,β-Catenin在胞质内表达明显减少;bFGF组,大鼠海马组织DKK-1 mRNA表达较I/R组明显减少,而海马细胞质内β-Catenin表达较I/R组明显增加。结论bFGF抑制缺血神经元凋亡,参与DKK-1 mRNA和β-Catenin的调节,对缺血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大脑微环境的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过程,探讨与细胞极性化相关的关键分子,以及Reelin蛋白对干细胞的分化的影响。用细胞脑片共培养以及细胞脑匀浆上清共培养的方法,将i PSCs和BMSCs分别与野生型(WT)和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小鼠)的海马脑片以及脑匀浆上清共培养,观察二者在脑片微环境下的细胞分化和极性化改变。结果显示,与WT和reeler小鼠脑片共培养的i PSCs和BMSCs均出现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与WT小鼠海马脑片共培养的这两种细胞呈双C字型海马片层化分布,同时表现出很强的方位性,而与reeler小鼠海马脑片共培养的细胞分布则无明显规律性,呈均匀分布。脑匀浆上清培养基共培养的i PSCs和BMSCs在共培养72 h后,部分类神经元样细胞可以被神经元特异标记物(Neu N)所标记,显示出分化成为功能性神经元。而在共培养初期(2~4天),reeler微环境培养基中神经元分化和突起生长相对滞后。以上结果提示,在大脑微环境的诱导下,i PSCs和BMSCs可以向神经元样细胞,甚至向功能性神经元分化,Reelin蛋白参与了细胞极性化过程,而Reelin缺乏可造成神经细胞极性紊乱,延迟神经元分化及突起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fRPE)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分离流产胎儿RPE,并进行体外原代培养、传代,免疫荧光检测培养RPE细胞分子标志物。以β细胞增殖诱导剂(二芳基脲衍生物WS3)刺激RPE细胞增殖,并测量其生长曲线。3组细胞比较采用单因素F检验。结果源自不同胎儿的fRPE细胞在原代及体外增殖中并未表现出明显不同。在体外扩增的4代fRPE中,100﹪的细胞表现出了良好的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了体外扩增的fRPE细胞可很好的表达RPE细胞标记物。WS3未见有刺激RPE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培养后不同时间三组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9.437~234.368,P均=0.000)。结论 fRPE细胞可在非复杂的培养环境中实现体外大量增殖,这些体外增殖的fRPE细胞可以为RPE移植细胞治疗视网膜黄斑病变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