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之  李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10):958-960,F0003
人体在防御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等异物时,有一种使白细胞趋集的功能,有一些低分子量的物质能引起这种功能称之为趋化剂或趋化因子。这些小蛋白因其有定向细胞趋化作用而得名。经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趋化因子可能在自身免疫内分泌疾病中起到致病作用。此外,血清中CXCR3趋化因子的判定可能辅助检测免疫活性。CXCR3和优先参与趋化Th1细胞的因子。该受体连接的趋化因子10(CXCL10)不仅参与白细胞募集,还诱导T细胞增殖的异源体和抗原的刺激。趋化因子10正调节Th1细胞产物并且负调节Th2细胞的产物。免疫反应纤维结合素(INF)产物可增强特异的炎症反应。当被激活或者发现炎症和肿瘤细胞后趋化因子受体3-B在内皮细胞中表达并且其结合的趋化因子10,趋化因子9和趋化因子11激活后产生血管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欧海青  刘春 《生物磁学》2009,(15):2971-2973
体外实验中,各种肾脏细胞都能在特定刺激下表达趋化因子及受体。动物模型和人类肾脏疾病的肾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同时出现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增多。ENA-78是一种来源广泛、生物功能多样的趋化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引起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的趋化、活化,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趋化因子SDF-1及受体CXCR4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一级结构相似,以对白细胞等多种细胞具有趋化定向运动作用为特征的小分子蛋白。功能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炎症、肿瘤、艾滋病等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趋化因子的衍生物或抑制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不久的将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能成为疾病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杰  孙晗笑 《生命的化学》2001,21(6):464-467
趋化因子是不同类型细胞分泌的低分子量 (8~ 1 0kD)的细胞因子 ,它们对各种白细胞亚类如中性粒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具有趋化作用。根据其 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中前两个的位置 ,可将它们分成CC、CXC、CX3C、C等 4个亚家族。趋化因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趋化因子在体外趋化一种或多种髓样细胞 ,(2 )脂多糖 (LPS)、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介素 1 (IL 1 )、前炎症刺激物可导致大多数趋化因子的产生和分泌 ,(3 )动物皮内注射趋化因子均可引起炎症浸润[1] 。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CP 1 )生物学功能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5.
鱼类趋化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由多种细胞在致病因子刺激后分泌的一类低分子量的细胞因子,它们都具有激活和趋化白细胞的作用。趋化因子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类:CC型、CXC型、CX3C型和C型;从功能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主要诱导白细胞到炎症部位;另一类主要是对肌体起免疫监控作用。目前,有关鱼类趋化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CXC型和CC型两类,以及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虽然趋化因子早先被认为主要影响炎症和造血过程时白细胞的迁移,但现在有大量的事实显示它们也影响许多肿瘤过程,像白细胞浸润、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生长、存活、浸润和转移。控制肿瘤细胞内趋化因子网将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趋化因子样因子超家族(chemokine-likefactorsuperfamily,CKLFSF)是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的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家族。该家族包括9个基因,即:趋化因子样因子(chemokine-likefactor,CKLF)和趋化因子样因子超家族成员1-8(chemokine-likefactorsuperfamilymember1-8,CKLFSF1-8,又名CMTM1-8)。研究显示,CKLF1对人白细胞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并能够刺激小鼠骨骼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增殖,在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的生理和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CKLF2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细胞凋亡。该文介绍CKLFSF的结构、分布、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究苯扎氯铵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MTT实验确定苯扎氯铵安全作用浓度,并暴露人角质形成细胞,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炎症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对KEGG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苯扎氯铵暴露人角质形成细胞共有7个炎症相关基因发生差异性表达,涉及4条重要通路。结论:苯扎氯铵明显改变白细胞介素家族部分基因及趋化因子的表达,并通过多个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趋化因子是具有趋化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参与白细胞迁移的调控,在炎症中诱导性表达,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最初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免疫系统。近几年来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不仅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炎症过程,而且在神经细胞成熟、发育等生理情况下组成性表达,发挥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这一有趣的现象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趋化因子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相关、对白细胞具有趋化活性、相对分子质量为(8~10)×103的小分子蛋白质,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可诱导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迁移.CCL27是一种CC型趋化因子,其配体为CCR10.CCL27与接触性软疣病毒编码产生的蛋白质MC148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却与人疱疹病毒8型编码产生病毒巨噬细胞炎症蛋白-Ⅱ竞争结合受体CCR10.  相似文献   

11.
趋化因子可介导白细胞的定向迁移,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发现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以及AIDS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调节,特别是抑制趋化因子的功能可以减轻疾病的发生进程,有着极大的治疗应用潜能。本就抑制性调节趋化因子功能的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是一种以局部炎性为主的感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宿主细胞后可诱导宿主细胞中趋化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介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参与组织损伤;同时诱导T、B细胞分化成熟,对乙型肝炎的发展与转归、肝组织的损伤与修复有重要影响。HBV引发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以Th1细胞性炎性反应为主,研究表明乙型肝炎中某些趋化因子在肝脏高表达,其受体CXCR3和CCR5在Th1细胞高表达。趋化因子尤其是CXC和CC亚家族趋化因子在趋化Th1细胞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可被视为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结合从不同途径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趋化因子水平亦发生相应变化。本文简要总结了星形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并就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普遍认为,急性胰腺炎起始于腺泡细胞内的胰蛋白酶原激活,随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加剧病情,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不依赖于胰蛋白酶原激活的独立病理过程。趋化因子作为能引起细胞趋化的细胞因子,通过与趋化因子受体作用,不但能调控淋巴细胞的生长、成熟和迁移,也参与多种炎症疾病与癌症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阐述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CC,CXC和CX3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在参与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及对胰腺损伤的修复的研究进展,这将为AP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CCR3是嗜酸粒细胞的主要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是一类对白细胞的趋化、脱颗粒及整合素介导的活化等均有广泛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发现的趋化因子已达近二十种,根据其分子的氨基酸组成特征可分为三个亚族:CXC亚族、CC亚族及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也相应分为CX...  相似文献   

16.
摘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外部感染等引起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由活化的胶质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趋化因子等)和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10、转化生长因子β等)。海马作为学习和记忆相关的重要结构,其神经元再生受损可能与年老所致认知功能下降以及阿尔兹海默病、抑郁等疾病有关。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作为大脑损伤及许多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并发症,对神经元再生的影响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炎性因子的种类、释放的时间及含量不同,可对神经元再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趋化因子超家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人们不断发现新的趋化因子,构成了趋化因子超家族,目前成员已有约20个,多为分子量8—18KD的小分子蛋白.趋化因子大多是能结合肝素的多肽,主要由白细胞分泌,通过受体介导引起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和活化,对淋巴细胞再循环,炎症反应以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趋化因子超家族成员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白细胞浸润血管并通过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与血管细胞进行频繁互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IL-17A等炎症因子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然而同为IL-17家族一员的IL-17C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却并不十分清楚。已有结果表明,IL-17C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表达。作者用ApoE敲除鼠的主动脉进行细胞因子分析,发现IL-17C的表  相似文献   

19.
趋化因子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化因子是近年发现的一大类结构相似、功能多样的新型分子。其不仅与淋巴细胞迁移、炎症反应、新生血管生成、造血、肿瘤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在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导致组成性和诱导性趋化因子表达谱的改变,这些表达水平改变了趋化因子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参与了病毒的致病过程;同时某些病毒可编码趋化因子样或趋化因子受体样分子,从而干扰趋化因子网络功能。研究趋化因子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意义,将有利于阐明在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抗病毒感染所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趋化因子受体最早是在研究白细胞迁移过程中发现的,它在大鼠和小鼠的背根神经节外周感觉神经细胞上也有表达.在炎症情况下,激活的趋化因子受体可以诱导神经细胞上一类重要的镇痛受体—μ-鸦片受体的异源性脱敏,抑制其功能;同时,激活的趋化因子受体还可以增强一类对于痛觉感受非常关键的受体——辣椒素受体的敏感性,使其敏化.趋化因子受体诱导的这2种效应可以通过Gi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增强生物体对痛觉的敏感度.这些结果提示,趋化因子受体可能是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交叉调节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