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内香鼬、艾虎和大kuang 3种食肉类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的测定,依据同位素的质量平衡原理和IsoSource软件计算得到:小型哺乳类在香鼬、艾虎和大kuang食谱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26.8%、27.0%和29.2%;雀形目成鸟的分配比例为22.3%、47.7%和69.1%;雀形目幼鸟为50.9%、25.6%和1.70%。3种食肉类的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分布模式在二维空间上存在明显分割,由此说明,香鼬、艾虎和大kuang之间存在明显的食物资源分割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三者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内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内香鼬、艾虎和大鵟3种食肉类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的测定,依据同位素的质量平衡原理和IsoSource软件计算得到:小型哺乳类在香鼬、艾虎和大鵟食谱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26.8%、27.0%和29.2%;雀形目成鸟的分配比例为22.3%、47.7%和69.1%;雀形目幼鸟为50.9%、25.6%和1.70%。3种食肉类的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分布模式在二维空间上存在明显分割,由此说明.香鼬、艾虎和大鵟之间存在明显的食物资源分割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三者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内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青海门源地区大(狂鸟)和雕鸮的食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2年的6~8月份,在青海门源地区收集了大(狂鸟)和雕鸮的吐弃块(pellets)和残留食物(food remains),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检鉴定、研究分析.大(狂鸟)食物中共有736个猎物,其中高原鼢鼠28只、高原鼠兔139只、甘肃鼠兔142只、田鼠科动物422只、雀形目鸟类4只、香鼬1只;各猎物对大(狂鸟)食物的生物量贡献率分别为14.26%、40.79%、17.39%、26.99%、0.22%、0.35%.雕鸮食物中共有330个猎物,其中高原鼢鼠17只、高原鼠兔77只、甘肃鼠兔44只、田鼠科动物183只、雀形目鸟类2只、红脚鹬2只、高原兔5只;各猎物对雕鸮食物的生物量贡献率分别为11.83%、30.87%、7.36%、16.00%、0.15%、0.62%、33.17%.雕鸮的食物生态位宽度与大(狂鸟)的食物生态位宽度相近,食物生态位高度重叠,但是它们捕食同种猎物的比例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
5.
6.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分析--来自稳定性碳同位素的证据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于生态系统物质流动和食物链营养关系的研究方法 ,是基于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同位素比值与它们食物密切相关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即将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同位素比值 (如δ1 3C)作为一自然标记 ,根据物种间该值的相对差异 ,追踪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物质 (如碳源 )的来源和物质流动。于 2 0 0 2年 4~8月测定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主要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 (δ1 3C) ,依据得到的系统的富集因子( 1 0 5± 0 4 5 )‰ ,分析并确定了所测物种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结果发现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由 5条主要的食物链构成 ,其中 1条为“植物→小型哺乳类→食肉兽 /猛禽”的三节点食物链 ,2条为“植物→牲畜和植物→植食性鸟类”的二节点食物链 ,2条分别为“植物→昆虫→雀形目鸟类→猛禽 /食肉兽”和“植物→昆虫→两栖类→猛禽 /食肉兽”的四节点食物链 ;系统食物链的最大长度为 3 5 3 ,与系统的最大节点数相近。表明稳定性碳同位素可以作为分析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食物网和食物链结构以及食物链长度的有效代理 (proxy)。 相似文献
7.
大(狂鸟)和长耳鸮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血细胞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狂鸟)(Buteohemilasius)、长耳鸮(Asio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狂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狂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狂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鵟)(Buteo hemilasius)、长耳鸮(Asio 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鹗,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普通大鵟胃容物和食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青海省玛多县境内的普通大鵟(Buteo hemilasius)的14个胃容物和118个食茧中的猎物逐个分析鉴定,共分为3种类型:①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②青海田鼠(Lasiopodomys fuscus),③小型鸟类,分别计算各类猎物出现率(Pi)和生物量比率(bi)。高原鼠免、青海田鼠、小型鸟类在胃容物中,pi分别为0.28、0.68和0.04;bi则分别为0.59、0.40和0.02;食茧中,pi分别为0.70、0.27和0.02,bi则分别为0.89、0.10和0.01。χ^2检验表明取食个体数和生物量在胃容物和食茧之间差异显著,但均说明高原鼠兔和青海田鼠等小型哺乳类是普通大鵟的主要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0.
普通大kuang胃容物和食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省玛多县境内的普通大kuang(Buteo hemilasius)的14个胃容物和118个食茧中的猎物逐个分析鉴定,共分为3种类型:①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②青海田鼠(Lasiopodomys fuscus),③小型鸟类。分别计算各类猎物出现率(pi)和生物量比率(bi)。高原鼠兔、青海田鼠、小型鸟类在胃容物中,pi分别为0.28、0.68和0.04;bi则分别为0.59、0.40和0.02;食茧中,pi分别为0.70、0.27和0.02,bi则分别为0.89、0.10和0.01。Χ[2]检验表明取食个体数和生物量在胃容物和食茧之间差异显著,但均说明高原鼠兔和青海田鼠等小型哺乳类是普通大的主要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1.
大鵟的食性改变:来自稳定性碳同位素的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大规模灭鼠后的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大鵟、小型哺乳类以及雀形目鸟类肌肉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发现,大篱的肌肉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介于-22.60‰和-23.10‰之间;小型哺乳类和主要雀形目鸟类肌肉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分别介于-25.57‰和-25.78‰以及-24.81‰和-22.51‰之间,且它们之间差异性显著。基于碳同位素的分馏模式(即动物和它食物之间稳定性碳同位素分馏在1‰~2‰之间),我们推断经大规模灭鼠后,大篱的食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其食物主要来源于高寒草甸的雀形目鸟类,而非原来的小型哺乳类。通过稳定性同位素营养级模型的运算发现,大蔫处在4.23左右的营养级;雀形目鸟类处在2.4到3.39左右的营养级,而小型哺乳类则处在1.45到1.82左右的营养级。进而采用稳定性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出,大篱的食物由35.04%的小型哺乳类和64.96%的雀形目鸟类所组成,进一步说明小型哺乳类在大量灭鼠后仅占大篱食物的很小一部分。由此可见,采取大规模的化学灭鼠,不仅降低了小型啮齿类天敌——大鵟的数量,而日使得其食谱发毕了巨大改变而转向草甸主要雀形目鸟类[动物学报49(6):764~768,2003]。 相似文献
12.
姜寨遗址先民食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通过C、N稳定同位素分析已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粟作农业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不同时期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等,依然未能深入讨论。为此,本文对姜寨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一期、二期)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试图揭示先民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探索姜寨与半坡、史家先民食物结构间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人骨的δ13C平均值(-9.7±1.0‰)和δ15 N平均值(8.5±0.5‰),表明粟类食物(包括粟类作物以及依赖于粟类作物的动物等)在姜寨先民食谱中占据主要地位,且动物资源在食物中的比例相对较低。两期先民的δ13C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先民一直从事粟作农业以及家畜的饲养活动。食谱分析并未发现第二期先民食用更多野生动物的证据,这可能与先民样品量相对偏少、二期先民食用的野生动物比例上升较小、动物类食物在先民食谱中所占比例较小等原因有关。对比地理位置毗邻、文化年代相近的姜寨、史家、半坡遗址先民δ13C值,姜寨(-9.7±1.0‰,N=19)与史家(-10.0±0.7‰,N=9)接近,而远高于半坡(-14.8±1.9‰,N=5),表明半坡遗址粟作农业的种植规模要逊于姜寨和史家遗址。我们认为,不同遗址间先民δ13C值的差异,可能受半坡样品量偏少、遗址间小生态环境不同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25个科、70个属、102种植物叶片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的测定,以确定植物群落的光合型.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02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介于-28.24‰和-24.84‰之间,说明这102种植物均属于C3植物,无C4植物或CAM植物.植物这种光合型的分布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是低温、强辐射等环境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植物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4.
Katsumasa Shimoda Jun Nasuda Yuka Ishihi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2007,342(2):292-312
Three species of the callianassid genus Nihonotrypaea occur intertidally in the Ariake Sound estuarine system, southern Japan; they consist of two sandflat species (N. japonica; N. harmandi) and one boulder-beach species (N. petalura). Nihonotrypaea harmandi and N. petalura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coastline in the relatively oligotrophic sea area extending from the outermost part of the sound to the open sea, while N. japonica occurs in the more eutrophic area situated 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ound. The trophic conditions of the two areas affect the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water column relative to that of benthic microalgae in the sediment.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N. japonica and its potential food sources have been analysed in an earlier study, specifying phytoplankton as the exclusive food source. Potential food sources for N. harmandi and N. petalura were analysed to make interspecific comparisons of the assimilated diets in relation to the shrimp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Food sources of the shrimps were assessed based on the diet-tissue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 N. harmandi and N. japonica (δ13C = 2.0‰, δ15N = 4.0‰), which had been determined by an earlier laboratory feeding experiment. Of several potential food sources for N. harmandi and N. petalura, riverine organic matter, sewage effluents, live/detrital terrestrial plants, and seagrass were not food sources. For N. petalura, live seaweed, in particular Sargassum spp., growing on boulders and cobbles during the seaweed high-growth season, and seaweed-derived detritus buried in the sediment and live Enteromorpha compressa during the seaweed low-growth season were the most likely food sources. For N. harmandi, phytoplankton (or fresh phytoplankton-derived detritus) and benthic microalgae constituted the most likely food sources. The δ13C value of the estimated diet for N. harmandi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N. japonica by 0.6‰, while the δ15N value for N. harmandi was lower by 2.6‰. The food sources for the three species of Nihonotrypaea were species-specific, depending on each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