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技术,以1978年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南瓜生产技术与近代相比更加成熟,不但技术更加先进,也更客观,多是通过实验重新得出的结论,不再单纯以农民的生产经验为出发点,但依然保留了传统社会的技术影子;第二阶段的南瓜生产技术更多的融合了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更加迅速,无论在技术的先进性还是研究力度均有质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杂交、回交与定向自交系统选育方法,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创新育成一批富肌醇南瓜新种质,并利用杂种优势技术,育成富肌醇南瓜新品种一串红。经检测,一串红的肌醇含量达661mg/100g,比普通南瓜品种高出120%以上;多糖含量达45.8mg/g,比普通南瓜品种高出30%以上;葡萄糖含量小于50mg/g,且鲜食品质好,兼具丰产、抗病等优良性状,春秋两季均可栽培,适合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作为日常食疗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兽医学发展历史沿革,各时期国家对兽医事业的规划,国家对兽医科学研究的支持,兽医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基础应用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对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控效果等方面,对我国兽医事业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兽医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兽医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植物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通过自身代谢产生的,在很低浓度下就能产生明显生理效应的一些有机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响应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离体培养、以突变体为主导的分子遗传学手段及以水稻农艺性状为核心的植物激素研究策略,在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生物合成及代谢、信号感知及传导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较好地推动了植物激素的理论研究及生产应用.本文主要总结了我国科学家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甾醇、赤霉素、乙烯、脱落酸、茉莉素、水杨酸、独脚金内酯及多肽激素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以此来启发并激励我国年轻一代植物学家能在植物激素研究中取得更多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黄海中部陆架浅海区QC_2孔岩芯的孢粉分析,证明晚更新世以来此区存在暖—冷—暖三个大的气候期,各期中还间有数个气候亚期。这种气候变化模式可与北欧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对比。其中,距今约120 000—70 000年的第一气候期,该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沿岸适合阔叶林生长,此时为全球性海侵时期。距今70 000—10 000年,气候变冷,该地区只海退后被草原植被所覆盖,阔叶林植被基本消失。全新世气温回升,该地区又被海水淹没,阔叶林又回到沿岸地区,但在全新世的晚期,可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阔叶林大面积减少,松和芒萁等次生植被大面积生长,而使其孢粉含量在沉积物中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新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经历了初创、成长、发展和壮大几个阶段,从建国前的零星起步,到改革开放前的规模初现,直至20世纪末的重点跃升,实现了跨跃式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团队迅速  相似文献   

7.
美洲作物南瓜在500余年漫长的岁月经过不断的自然选择与人工培育,遗留下来很多南瓜品种,有的甚至一直流传到今天,这是南瓜基因多样性的表现和称谓混乱的原因之一。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这些原有农家品种往往优势不再,即使是优质品种也面临淘汰。归纳总结南瓜多样的品种资源遗产,传承古代南瓜的遗传基因,能够为今后的南瓜育种工作提供借鉴。对比南瓜与南瓜属的笋瓜、西葫芦的历史,也有助于析清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历程。  相似文献   

8.
冷杉树脂加工制成的热熔性树脂胶称冷松胶。最初是由加拿大香胶枞树(Abies Balsamea Mill。)的树脂加工而成,所以又称加拿大胶。冷杉胶具有很高的光学一致性,如极大的透明度,与光学玻璃相接近的折光指数,有合适的线膨胀系数,不结晶,无毒,有一定的胶合能力等。因此,在光学仪器制造工业上被用作光学零件的胶合剂,同时也是地质磨片和生物切片使用的粘结剂,照像印刷制板的胶合,雕刻工艺美术的胶粘剂等。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的重要工具。中国植物学会自1934年成立以来,一直就把编辑出版学术期刊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成立大会上就通过了创办学术期刊的提案,许多老一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房山16000—7000年以来的植被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北京房山东甘地8.2m的剖面取样197块,进行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和序列的~(14)C测年,对照烧失量测定、炭片统计、表土花粉和古地磁特征等分析,揭示了北京房山里今16000-7000年植被演替及环境变迁的六个阶段、约15780-14700aB.P,当时乔木稀疏,草本类以蒿、藜为优势,由于缺乏水生沼生植物,反映研究区气候干旱。约14700-13400aB.P,由于降雨增多,温度增大,平原区形成小的沼泽环境,水生植物繁盛,泥炭发育。但区域性针阀混交林中主要以寒湿性针叶树种为主,反映寒冷湿润的气候特征。在14060-13520aB.P.泥炭积累中断,为一干冷的气候突变期。约13400-12600aB.P,针阀混交林在山区又进一步发展,平原区水生植物减少,沼泽逐渐疏干,反映气候趋于暖干。约12600-11400aB.P,针阀混交林中呈现以针、阔叶树种交替占优势的现象。水生、湿生植物减少,反映气候有冷暖的波动。约11400-9600aB.P,植被稀疏。在10600-10300aB.P,出现了与新仙女木期时段相当的冷干气候。约9600-7000aBP,阔叶树种增加,反映由典型草原向森林草原的演替,水生植物不繁盛,气候由冷干向温暖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新疆乌伦古湖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新疆乌伦古湖钻孔剖面高分辨率的孢粉研究,得出全新世以来研究区的气候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约9.99~7.72cal.kaBP期间,气候温暖干旱;7.72—3.62cal.kaBP,气候由温和偏湿逐渐转向温暖偏干;3.62—1.24cal.kaBP,气候由寒冷干旱逐渐转向寒冷偏湿到温和湿润;1.24cal.kaBP至今,气候总体上温和干旱。在这四个大阶段的气候背景下,还存在8.90cal.kaBP和8.35cal.kaBP左右、3.62—2.80cal.kaBP期间、0.82—0.45cal.kaBP期间和约0.23cal.kaBP时的突然变冷事件。本剖面的孢粉组合在约9.99—7.72cal.kaBP期间反映的是湖区的植被,早期为以芦苇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随后演替成以黑三棱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自7.72cal.kaBP以后,孢粉组合反映的是区域植被,与气候相应的区域植被依次经历了荒漠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或荒漠草原→草原→荒漠→荒漠草原的多次演替。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自然博物馆筹建初期是文化部所属的中央自然博物馆,后更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前几任馆长都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分别是:杨锺健(1962-1979年任馆长)、裴文中(1979~1982年任馆长)、郑作新(1976~1982年任副馆长)、徐仁(1976~1982年任副馆长)、  相似文献   

13.
晚更新世以来呼伦湖地区孢粉植物群发展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呼伦湖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湖泊。晚更新世以来,由于气候冷暖干湿的多次波动,湖相及河流,风成为主的水上沉各佼替变化。通过对该区东露天煤矿沉积剖面113块样品进行系统孢粉百分比及浓度分析,划分出8个孢粉组合带。结合^14C测年数据,确定了该区20000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序列。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主要有粮食、油料和经济作物三大类。它们的产物包括对人类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如稻谷、麦粒、油菜籽、皮棉等,称为作物的经济产物;还有不能直接利用的,如根、茎、叶、果实、荚壳等等,称为作物的生物产物。这两种不同的产物在作物一生中相互关联着。经济产物必须以生物产物为基础。常言说“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指的就是作物营养体和产量的关系。但是,当人们在金秋丰收季节,收获了大量农产品的同时却把更多的枯枝败叶丢弃在田间野外,如稻麦的草杆、棉秸和麻杆等等。由于不能食用,过去人们把这些作物残骸收集起来喂牲口,或者当…  相似文献   

15.
蓖麻籽饼粕过去一直被当作肥料使用,而不能作为饲料蛋白使用,因为它含有三种毒性物质:蓖麻子白蛋白,这是一种有毒的蛋白,蓖麻碱,一种有毒的生物碱,以及CB—1A过敏素。蓖麻子白蛋白很容易通过加热法摧毁,并且,在用溶剂提取之后,进行脱溶剂处理  相似文献   

16.
香芋富含淀粉、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在我国南方种植面积大,但加工水平不高。本文综述了香芋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主要成分的提取利用及香芋产品的开发现状,并探讨了香芋加工利用前景,为提高香芋的加工利用水平、促进香芋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3.2MaBP以来河北黄骅地区孢粉地层学与古气候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北省黄骅市八里庄村HB1孔孢粉、古地磁和光释光等资料,发现第四纪以来渤海西岸的古植被演变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受沉积环境的制约.1.6-3.2 Ma BP期间河流发育时期孢粉不丰富;孢粉富集带多出现在湖相地层,而且持续时间短,孢粉贫乏带多出现在河流相沉积地层,持续时间较长;O.8-1.6 Ma BP期间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局部草原存在,古气候温和偏干.O.13 Ma BP以来,随着明显的古季风变化,孢粉丰富,气候序列分辨率高,可与海洋氧同位素分期对比;11 ka BP以来气候变暖湿润,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或沼泽草甸植被,3 ka BP之后为海退时期,气候变凉变干,植被由沼泽草甸演变为盐生草甸.尽管该孔是目前沿海平原深孔分析孢粉样品最密的钻孔,但是未能发现连续丰富的孢粉,可能与该孔位于相对较高部位,多与河流沉积环境有关;故而,平原区内并非每一个钻孔皆足以反映整个第四纪孢粉地层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末次盛冰期以来观光木的潜在地理分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是木兰科的古老残遗物种, 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威胁, 属于极小种群濒危植物。通过生态位模型(ENM)能够重建观光木地理分布格局的历史变迁, 探究气候变化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 并了解其地理分布与气候需求间的关系, 从而为全球变暖背景下观光木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该文基于96条现代分布记录和8个环境变量, 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观光木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未来(2061-2080年, RCP 8.5)的潜在分布区, 利用SDM toolbox分析观光木的地理空间变化, 并综合贡献率、置换重要值和Jackknife检验来评估气候因子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 (1)观光木的高度适生区在南岭地区, 末次盛冰期时没有大尺度向南退缩, 很可能在山区避难所原地存活; (2)在全新世中期和未来两个增温的气候情境下, 观光木的分布区均表现为缩减, 其中未来分布的减幅更大, 表明气候变暖对观光木的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总体上看, 观光木各个时期的地理分布范围相对稳定, 说明观光木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人为活动或自身繁育问题可能是致濒的重要原因, 并建议对广东和广西群体进行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9.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9个具代表性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讨论了本区约自12000年以来的环境变迁。孢粉序列表明:本区约在距今12000年前就已发育了亚热带性质的落叶常绿阔叶林,约在9000—5000aB.P.常绿阔叶林获得大发展。孢粉序列良好地记录了古季风盛衰的历史,表现在:12000—10800aB.P.较温湿,东南季风强度加强;10800(或11000-10000(或10300)aB.P.偏闵干,东南季风强度减弱,对应于新仙女木期;约自10000a.P.起,气候好转,气温明显上升,东南季风强度再次增强,约在9000—5000aB.P.温暖湿润,为东南季风强盛期。此外.还讨论了约在距今11000年前的海侵,全新世下限和哥德堡事件的年代问题,并确定哥德堡事件的年限为11000—1000aB。P。  相似文献   

20.
根据孢粉资料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12000年以来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9个具代表性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讨论了本区约自12000年以来的环境变迁。孢粉序列表明,本区约在距今12000年前就已发育了亚热带性质的落叶常绿阔叶林,约在9000-5000aB.P.常绿阔叶林获得大发展,孢粉序列良好地记录了古季风盛衰的历史,表现在:12000-10800aB.P.较温湿 ,东南季风强度加强,10800(或11000)-10000(或10300)aB.P.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