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丹黄参的分布及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丹黄参是伞形科迷果芹属的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经测定,该植物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其中P,Mg、K、Cu、Cr、Co含量比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和当归(Angelica sinensis)还高,Zn,Mn的水平也不低,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晓玲  温浩然  王雪松  杨进  黄成名 《生态学报》2018,38(10):3581-3591
探究中华蚊母树在不同生境水文节律下的生态适应性——表型可塑性,以及它的土壤环境影响因子,对其在异质生境下的生存适应策略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调查中华蚊母树在自然消落带、反季节消落带及无消涨节律生长区等3种异质生境下36个不同种群叶片主要结构性状叶长(LL)、叶宽(LW)、叶面积(LA)、叶干物重(LDW)以及比叶面积(SLA)的可塑性及其土壤环境影响因子。对各异质生境下中华蚊母树叶片性状的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将LL、LW、LA、LDW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用经典异速方程来描述。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中华蚊母树叶片性状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华蚊母树种群的LL、LW、LA、LDW及SLA等5个叶片功能性状在异质生境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变异系数平均值在4.80%—26.12%之间,其中LA和SLA在各生境中变异系数最大。各异质生境下中华蚊母树LW与LL、LDW与LL、LW及LA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其异速系数lgβ均表现极显著差异(P0.01),但其异速指数ɑ却表现相同的规律:LW与LLɑ1,LDW与LL、LWɑ1,LDW与LAɑ≈1,即在不同生境下叶片各性状的生长速率均表现为:LA≈LDWLLLW。各异质生境中叶片较大的表型可塑性和一致的异速生长规律表明了中华蚊母树面对不同的水文节律具有较宽的生态幅,且表现出生长的一致性。CCA排序结果显示,全磷(TP)、水解氮(AN)、速效钾(AK)及土壤含水量(SWC)是中华蚊母树叶片表型可塑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华蚊母树主要通过这些土壤环境因子的驱动改变叶片结构性状使其能在不同水文节律的异质生境中表现出最佳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3.
竹类植物对异质生境的适应——表型可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类植物是一类以木本为主的克隆植物,凭借表型可塑性的优势,对异质生境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然而,目前对竹类植物表型可塑性的实现方式及其异质生境适应对策未见系统总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类生态学的发展。从形态可塑性、选择性放置、克隆整合和克隆分工等4个方面对竹类植物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在异质生境中具有明显的表型可塑反应,主要采用形态可塑性、选择性放置和克隆整合来适应异质生境,而克隆分工的普遍性仍有待验证;目前侧重于研究构件形态和生物量分配格局,而很少深入探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可塑性机理。今后竹类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重点在于:1)克隆整合的格局与机理;2)克隆整合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克隆分工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关系;4)表型可塑性的等级性及环境影响;5)不同克隆构型的表型可塑性特征及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生境异质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植物生长的必需资源和环境胁迫因子均存在着复杂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克隆植物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具有克隆特性的植物,即可通过与母株相连的芽、根茎、分蘖或枝条等繁殖体产生无性繁殖的植物,这些繁殖体一旦定居便可成为潜在的独立个体。克隆植物具有独特的生境适应策略(如形态可塑性、克隆整合、克隆分工、觅食行为、风险分摊等),面对异质性的生境条件,它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生理和形态结构来适应异质生境。目前,对于克隆植物在异质生境适应行为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然而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尚有欠缺。综述了克隆植物在不同资源异质生境(光照、养分、水分)和不同胁迫生境(盐碱胁迫、风沙胁迫、重金属胁迫)下独特的适应对策。最后,针对克隆植物对异质生境的适应对策,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建议:(1)时间异质性尺度上的考量;(2)异质性生境中生物因子的调控作用;(3)克隆植物入侵机制;(4)克隆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采集焉耆盆地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的含量,然后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结合行政区划、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研究焉耆盆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焉耆盆地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MnZnNiPbAsHg;其中Zn、Pb、Ni、As的最大值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但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地统计分析表明,As、Pb、Hg和Zn在盆地西北部焉耆县以及和静县出现较高值;Mn和Ni在盆地西南部及东北部博湖县和和硕县出现较高值。在焉耆盆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As、Hg、Pb、Zn的平均含量顺序为耕地草地荒漠湿地;Mn、Ni的平均含量顺序为荒漠草地湿地耕地。结合考虑焉耆盆地不同土壤采样点的背景值,As、Pb、Hg和Zn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Mn和Ni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研究表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已经对盆地西部焉耆县耕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加强对不合理经济活动的控制,保护绿洲环境。  相似文献   

6.
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和红三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迷果芹(Sphallerocarpusgracilis(Bess.)K-Pol.)和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L.)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迷果芹的染色体数目为2n=20,核型公式为K(2n)=2x=20=14m+4sm+2st(SAT);核型类型为2A,为较对称核型,该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均为首次报道.红三叶的染色体数目有2n=14、16、28、32等类型,本研究首次报道了2n=14的核型公式为K(2n)=2x=14=2M+12m,核型类型为1B,为较原始的对称核型.  相似文献   

7.
对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Bess.)K-Pol)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迷果芹的染色体数目为2n=20,核型公式为K(2n)=2x=20=14m 4sm 2st(SAT);核型类型为2A,为较对称核型,该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均为首次报道。红三叶的染色体数目有2n=14、16、28、32等类型,本研究首次报道了2n=14的核型公式为K(2n)=2x=14=2M 12m,核型类型为1B,为较原始的对称核型。  相似文献   

8.
高寒草甸不同生境粗喙薹草补偿生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补偿生长反映了植物的耐牧性, 受采食和土壤养分资源获得性的共同影响。但何种条件易于引起植物发生超补偿是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通过一项野外调查试验, 研究了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3种生境(I. 畜圈, 富养, 放牧; II. 牧道, 低养, 放牧; III. 封育草地, 低养, 不放牧)中粗喙薹草(Carex scabrirostris)的补偿生长模式与机制, 以及采食率、土壤养分和水分因子对补偿生长的相对贡献。粗喙薹草补偿生长量和分株盖度、密度及高度在生境I显著高于生境II和生境III, 在生境I和生境II均发生超补偿生长, 在生境III为低补偿。分株生物量对生长器官的分配在生境I和生境II相同, 并都高于生境II; 生物量对储藏器官的分配在生境II最高, 生境III次之, 生境I最低。储藏分配与生长分配和克隆繁殖分配间, 生长分配与有性繁殖分配间均存在负偶联(trade-offs)关系。对补偿生长贡献最大的因子是相对生长率和6月份土壤有机质含量, 其次是8月份土壤氮素营养和采食率。研究结果表明, 粗喙薹草的补偿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具有可塑性, 并决定着补偿生长模式随生境条件而变化。不论在富养环境或低养环境, 储藏分配高的粗喙薹草都容易发生超补偿, 富养生境条件能降低采食的负面效应, 增加植物的耐牧性。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表型可塑性不仅能揭示生境影响, 还能研判其生长策略。为研究在异质生境下木棉(Bombax ceiba)的表型可塑性差异及其生态适应性,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SD差异分析及方差分析法, 分析干热河谷和热带雨林地区不同径级木棉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叶面积等表型数据。研究表明: 随着胸径的增加两地木棉叶面积减小, 而其他特征均呈增大趋势。西双版纳木棉的树高、叶面积始终大于元江, 而枝下高和冠幅在Ⅰ径级和Ⅱ径级木棉时小于元江, 随着胸径的增加西双版纳又大于元江。说明光热条件对Ⅰ径级和Ⅱ径级木棉影响较强, 而Ⅲ径级木棉对水分的响应更明显, 体现了木棉在不同生境下的表型构造的权衡关系。通过研究木棉在不同生境及生长阶段的表型结构和生长策略, 可为把握其在异质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探讨入侵种假臭草不同生境下气孔的变化规律,揭示假臭草种群在不同生境下所采取的生长对策及适应机制,可为入侵生物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光学显微镜系统观察桉树林、木薯地、弃耕地、公路边4种生境下假臭草叶片的气孔特征。【结果】光照和土壤肥、水条件对假臭草叶片的气孔孔径(横轴方向和纵轴方向)、单个气孔器面积、气孔器总面积、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的影响显著。低光照及肥沃、湿润土壤生境与高光照及贫瘠、干旱土壤相比,假臭草的气孔孔径(横轴方向和纵轴方向)、单个气孔器面积、气孔器总面积较大,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较小。【结论与意义】假臭草叶片气孔特征表现可塑性,说明其对异质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应用“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划分钟萼木苗木不同生长类型并进行造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钟萼木苗木不同生长类型与杉木行带混交造林后,第一、二年在混交效应不明显的立地生境下,相邻生长类型树高年生长量差异相对较小,相隔一个生长类型以上,高年生长量都表现极显著差异,H6、H7生长类型的高年生长量大,对立地生境适应能力好,平均值及2个标准差以内生长类型是该树种群体生长状况的代表,年高生长量较低。该树种造林后第三年,平均值及2个标准差以内生长类型高年生长量在40~60 cm间,H7生长类型个体年高生长量达2.0 m以上。个体高生长表明,H7生长类型3年生高生长达4.0 m以上,其他生长类型3年生高生长在1.0~3.0 m,研究不同生长类型对造林生境的适应能力,为该树种人工培育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焉耆盆地三芒草属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焉耆盆地主要分布有一年生的三芒草和多年生的大颖三芒草两种三芒草属植物,其中,三芒草主要分布于山地荒漠类中的砂砾质荒漠亚类、砾石质荒漠亚类及平原荒漠类中的砂砾质荒漠亚类、沙质荒漠亚类;而大颖三芒草主要分布于平原荒漠类中的平原沙质荒漠亚类,并在平原砂砾质荒漠亚类中也有零星分布;三芒草属植物作为焉耆盆地几类主要荒漠中少有的禾本科植物,不仅为放牧家畜及野生草食动物提供较好饲草食物,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而且还与其他荒漠植物共同构筑了焉耆盆地绿洲与农区外围的重要生态屏障,又具有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藏药迷果芹根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藏药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的根中首次分离到6个化合物,经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结合化学反应,确定了其结构分别为xanthalin(1),3-O-angeoylhamaudol(2),isoimperatorin(3),aviprin(4),4′-O-β-D-glucopyranosy-5-O-methylvisamminol(5)和daucosterol(6)。  相似文献   

14.
运用土地利用/覆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并结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度,定量分析焉耆盆地1985、1990、1996、2000、2005和2011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对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1985-2011年,焉耆盆地的湿地、水域、建设用地、耕地和沙地面积均增加;而草地、盐碱地和林地面积均减少;焉耆盆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水域和耕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最大,草地和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呈明显下降.研究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处于低度冲突和低度协调水平的状态,对区域水土资源实行合理与有效的利用是实现焉耆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异质性生境中的植物克隆生长:风险分摊   总被引:129,自引:13,他引:1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鸣 《植物生态学报》1996,20(6):543-548
在异质生境中克隆生长使克隆分株处于不同的小生境中,从而将基株死亡风险以不同方式分摊。分摊有利于维持或提高基株适合度,因此,植物克隆生长被认为具有对小尺度生境异质性的生态对策性意义。拟—年生克隆草本Trientalis europaea对养分梯度的反应给出了基株风险分摊的实例。文中提出—个关于分株间连接维持时间对生境异质性反应的假说。  相似文献   

16.
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南麓,在植被地理区划上属于新疆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区,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研究其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分布特点对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新疆焉耆盆地的种子植物区系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种子植物约有1035种,隶属于80科373属,其中新疆特有种有38种,占新疆特有种总种数的14.18%。区系地理成分中,在科级水平上,焉耆盆地种子植物80科可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并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有22个科),占该区非世界分布科总科数的57.89%;在属级水平上,焉耆盆地种子植物373属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变型,并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197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属数的62.54%。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占优势,共有901种,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87.05%;灌木有110种(占10.63%),乔木17种(占1.64%),藤本7种(占0.68%)。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态类型中,中生类型676种,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65.31%;旱生类型有191种(占18.45%),湿生类型123种(占11.88%),水生类型45种(占4.35%)。  相似文献   

17.
He YJ  Han WP  Zhong ZC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2):337-342
对黄壤和喀斯特土壤两种土壤类型的森林内部和林窗中蝴蝶花的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异质生境下蝴蝶花的克隆可塑性.结果表明:蝴蝶花在黄壤生境中的分株高度、分株基径和根茎直径均高于喀斯特土壤生境,而分株密度低于喀斯特土壤生境.光照显著影响分株密度,在同一光照条件下土壤质地对分株密度没有显著影响.喀斯特森林内部蝴蝶花的花蕾数及开花数为0,这可能解释为光照和土壤质地双重压力下蝴蝶花对资源摄取和能量分配的权衡与生长维持.在一定程度上,蝴蝶花在黄壤生境中通过增强单个分株的竞争力、减少个体数量来适应环境,趋向K对策,在喀斯特生境中则通过增加个体数量、维持分株竞争力来适应环境,趋向r对策.  相似文献   

18.
模拟在喀斯特异质生境下,通过随机区组实验,研究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在两种土壤生境(浅而宽、深而窄)和3种水分处理(对照、减水50%、减水70%)下植物的地上和地下生长关系及生物量分配格局。结果显示:(1)两种生境中三叶鬼针草的地上生长(株高、地径、叶面积、叶生物量)与地下根系生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生物量)均随着施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叶面积比率随着施水量的减少而增加;根质量比在浅而宽土壤生境中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在深而窄土壤生境中呈增加趋势。(2)两种生境中三叶鬼针草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根系生物量、叶面积与根长、叶面积与各层根系生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浅而宽土壤生境中,三叶鬼针草的地上生物量与各土层根系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在深而窄土壤生境中,地上生物量仅与中上土层根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三叶鬼针草在不同生境中均具有较好的地上地下协同生长对策,在增强对地下资源获取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地上资源的获取。在浅而宽土壤生境中,三叶鬼针草通过协调根系的横向拓展能力与植物叶片的生长来应对快速的干旱缺水;在深而窄土壤生境中,植株能较好地协调根系向下拓展能力与地上叶面积的生长,更好地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资源。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焉耆盆地黑果枸杞的自然分布及其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是典型的根蘖类无性系植物,并兼具有性和无性两套繁殖系统,其自然分布涵盖了焉耆盆地平原荒漠和低地草甸2类8个亚类的草地类型,占盆地10个亚类草地类型的80%,并在农区广泛分布,为焉耆盆地的广布种;其根系由水平根和地下垂直茎以及季节性分生存在的不定根组成;其有性繁育系统为异交型,并具花的色泽变化和"两花两果"特性;其无性繁育由水平根以根蘖克隆的形式繁殖;其单体群落中看似独立的植株个体,却是由地下由水平根相连的一个有机"整体",并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其植株具有夏眠及被掩埋后仍能存活并变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被引种到我国海岸带后,已带来一系列生态危害,严重影响了入侵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其入侵机制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和理论依据。长江口的滩涂湿地是我国典型的异质潮滩,拥有多种生境。为了探究异质潮滩环境中互花米草初始源株对其入侵力的影响,研究通过野外移栽实验,模拟不同源株密度,探讨潮滩湿地生境异质性及源株密度对互花米草定居、生长和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境异质性及源株密度均对互花米草存活率、株高及种群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2)至生长季末,植被区内互花米草存活率、株高均显著高于前沿光滩(P0.05)。此外,淤泥质潮滩植被区内互花米草株高、种群增长率也显著高于粉砂质潮滩植被区(P0.05)。3)互花米草入侵植被区不受源株密度的限制,但随源株密度增加,互花米草种群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而株高无显著差异(P0.05);在光滩区,只有高源株密度才可入侵成功。4)异质生境的冲淤动态、淹水时间和淹水深度是影响互花米草存活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丰富了河口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力的机理研究,也为我国开展互花米草防控及海岸带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