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玉米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个玉米品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2,4-D浓度以及胚龄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6-BA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以及IBA对再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除。31外,其他基因型的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2,4-D浓度和胚龄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且2,4-D浓度为2.0mg/L,胚龄在11—13d之间时,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质量较好。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6-BA促进了愈伤组织的再分化;在生根培养基中,IBA促进了再生芽生根,经过炼苗后移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以杉木不同基因型的未成熟胚为起始外植体,研究不同冷藏时间、不同接种方式、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显著影响种子的质量,随着冷藏时间延长,坏死种子比例显著增加,冷藏20 d时坏死种子比例达54.5%;冷藏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影响。接种方式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显著影响,接种方式二(剥去种皮,切开小口)的诱导效果最好,方式一(种子切开小口)和方式三(剥出合子胚)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不同基因型在同一激素组合条件下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基因型在不同激素组合下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也存在显著差异。总体看来,6-BA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最大,其最优浓度为1.0 mg/L;其次为2,4-D和ABA,其较优浓度均为2.0 mg/L;KT较优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激素,研究了蔗糖与激素对小麦幼穗体细胞无性系形成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2,4-D有利于小麦幼穗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低浓度的2,4-D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低浓度的KT能显著促进小麦幼穗愈伤组织的生长和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而高浓度的KT不利于小麦幼穗体细胞无性系的形成和生长;蔗糖有利于小麦幼穗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5%-5.5%浓度范围内,随蔗糖浓度的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培育的14个玉米新系为材料,对幼胚的Ⅱ型愈伤产率和愈伤再生率,以及幼胚和农杆菌共培养后幼胚的GUS瞬时表达率进行统计,据此判断不同自交系在组织培养中的潜力,及其是否为农杆菌的易侵染材料,最终试验选出了zpm5和zpm6两种既适合组织培养又对农杆菌敏感的基因型材料.在对成熟胚愈伤诱导率的统计中发现,成熟胚愈伤诱导率可以作为对幼胚愈伤诱导的预测手段,两者的愈伤诱导率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及其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对5种基因型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表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受基因型,培养基成分,激素,培养条件的影响。适时继代,逐代筛选对胚性保持起重要作用。适当降低培养温度(12±2℃)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保存和胚性保持,可以减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所需的物质和工作量。长期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发生能力和植株再生率无显著变化,但正常苗的再生频率显著下降。观察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发现:(1)基因型对不同倍性细胞的比例有明显影响。(2)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二倍体细胞下降,四倍体和非二倍体细胞增多。(3)愈伤组织中出现多种染色体结构变异,这些结构变异有可能导致非整倍体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以供试的5个高油玉米优良自交系为材料,建立了一个高效的高油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研究表明,高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最适幼胚长轴长度在0.5 mm~2.0 mm左右;MB培养基是最适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各材料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以4K261和4K296的胚性愈伤诱导率较高;不同材料最适的继代培养条件存在差异,但基因型仍然是决定各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能力的主导因素,其中以4K261最佳.5个自交系均能分化出幼苗,但分化率差异较大,以4K059分化率最高,达82.0 %;其次是4K261和4K296,分别为63.2 %和59.0 %;4K060和4K061表现最差.所以4K059、4K261和4K296均可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该体系的建立为高油玉米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杉木未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基因型、6-BA浓度、外植体接种方式和合子胚发育阶段等方面,分析杉木未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6-BA浓度、外植体接种方式和合子胚发育阶段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有不同程度影响。6种基因型中,有3种基因型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基因型S1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为11.7%。6-BA浓度在1.0~1.5 mg·L~(-1)范围内时,基因型S18的胚性组织诱导频率较高。以在去皮种子的一端切开一个小口的接种方式为最优,将合子胚剥出的方式易造成合子胚褐化死亡,将未剥皮的种子切开一个小口后直接接入培养基的方式不利于愈伤组织生成。适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合子胚发育阶段为受精至胚器官分化阶段,合子胚进入成熟阶段后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合子胚易生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
以Reid、唐四平头和其它种质等3个杂种优势类群共1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玉米幼胚作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培养基和激素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但是仅有12个自交系能再生植株。N6和改良N6培养基有助于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及其生长速度,2,4-D在愈伤组织的诱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2mg/L的6-BA或KT会使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下降以及降低愈伤组织的质量。在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添加1mg/L的KT能促进绿苗的分化,但是浓度过高会使丛生苗分化过多。此外,通过对不同杂种优势类群自交系玉米幼胚培养特性的分析,发现在唐四平头类群的4个自交系中,黄早四的绿苗分化率仅为0.5%,其它3个自交系不能再生植株。但是,从Reid和其它种质类群的供试自交系中筛选出了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的、适合于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如3189/4380、4380/陕综5、8103、先早17、18-599红、18-599白、501、178和冀53。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的高效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开发 《遗传》2009,31(11):1158-1170
为了建立玉米高频再生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 对影响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11个因素及影响胚性愈伤分化的9个因素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基因型对胚性愈伤诱导有极显著影响。6-BA、培养基、AgNO3、2,4-D、ABA对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多重比较分析显示ABA 2 mg/L每间隔1代添加对胚性愈伤诱导率有显著影响。在影响分化的因素中, 基因型和6-BA浓度表现出极强的主效应, NAA、培养基、KT、2,4-D对分化产生显著影响。Southern blotting 分析表明, 25 mg/L潮霉素选择压下抗性愈伤率作为转化体系优化指标是可靠的。在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中, acetosyringone (AS)使用浓度因基因型不同而表现出敏感度差异, 共培养温度24~25℃、农杆菌浓度和浸泡时间0.7 OD×15 min, 以及pH值5.5~6.2是最高转化率的优选组合。在整合后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中, 黄早4和综31自交系以抗性愈伤率为指标的GUS基因稳定转化率分别达到48.6%和46.2%。  相似文献   

10.
一品红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品红不同部位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存在差异,嫩茎>幼花序>嫩叶。愈伤组织的长势主要受生长素的影响,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在含6-BA和NAA的培养基中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其胚性明显强于单独用NAA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液体悬浮培养是一品红体细胞胚胎高频发生的中间步骤。不同浓度BA对一品红体细胞胚的萌发率影响不大,萌发培养基中KNO3含量加倍可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1.
芒(Miscanthus sinensis)具较高的生物学产量, 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纤维素类能源植物。以芒的8种不同基因型幼穗为外植体, 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芒在愈伤组织诱导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W89和W70均具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 分别为91.7%和89.1%; W69的外植体几乎全部褐化, 且未能诱导出愈伤组织。W89、W70和W17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 达50%以上。另外, 发现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细胞壁木质素含量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该研究建立了稳定且有效的再生体系, 并初步确定W89和W70可作为芒组织培养的理想材料, 为芒的遗传转化、定向改良和良种快繁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因型和胚龄对小麦未成熟胚离体培养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对34种基因型的小麦未成熟胚在离体培养中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94%的供试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都可达到80%以上,若排除供体植株环境条件的不同和接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看来没有根本的差异。愈伤组织分化率因基因型的不同变动在0—60%之间,平均为32.7%。虽然同一基因型的盾片愈伤组织分化率在不同年份中有所不同,但是愈伤组织是否具有再生能力?看来是个稳定的遗传性状。因此小麦未成熟胚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反应和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本文的结果还表明,虽然最适于培养的未成熟胚的大小为1毫米左右,伹小至0.3毫米的未成熱胚仍能以几乎100%的频率形成愈伤组织,60%左右的愈伤组织能分化出再生檀株,只是所需的时间比1毫米左右的胚较长。  相似文献   

13.
为使速生湿地松良种快速大规模繁殖,对其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和增殖优化研究.该文以1代湿地松种子园中10个速生湿地松优良无性系(基因型)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系统研究基因型、合子胚发育阶段、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不同因子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率的影响,探讨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条件.结果表明:基因型、合子胚发...  相似文献   

14.
吴高殷  韦小丽  王晓  韦忆 《广西植物》2022,42(12):2109-2116
为探讨花榈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碳氮源处理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发育和有机物积累的影响,并筛选出有利于花榈木体胚发生的碳氮源,优化体胚发生体系,该研究以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3种碳源、4种蔗糖浓度和6种氮源处理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发育和有机物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1)蔗糖中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葡萄糖和麦芽糖,但其体胚诱导率、体胚分化率、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2)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胚性愈伤组织、体细胞胚(体胚)诱导率、体胚分化率、胚性愈伤组织重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添加30 g·L-1蔗糖最高,而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3)在6种氮源处理中,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以添加500 mg·L-1谷氨酰胺的处理最高,体胚诱导率则以添加谷氨酰胺和水解酪蛋白的处理较高,但不同氮源处理间体胚分化率无差异;添加有机氮源的处理其胚性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无氮源处理。总之,不同的碳氮源通过影响花榈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发育和有机物的积累,从而影响其体胚诱导率,但对体...  相似文献   

15.
贾彩风  李悦 《植物学报》2006,23(2):186-191
探索华山松(Pinus armandii)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对其实施规模化无性繁殖和开展遗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2LM为基本培养基, 通过激素调节等措施对华山松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幼胚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52.71%, 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没有体细胞胚胎的分化; 首次从其子叶期的幼胚中直接诱导出具有根和茎的完整植株, 诱导率达92%以上。文章确认了采集的幼胚发育状态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有重要影响, 并对诱导的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华山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幼胚离体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彩风  李悦 《植物学通报》2006,23(2):186-191
探索华山松(Pinus armandii)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对其实施规模化无性繁殖和开展遗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2LM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激素调节等措施对华山松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幼胚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52.71%,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没有体细胞胚胎的分化;首次从其子叶期的幼胚中直接诱导出具有根和茎的完整植株,诱导率达92%以上。文章确认了采集的幼胚发育状态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有重要影响,并对诱导的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玉米幼胚培养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长期继代能力和再生植株能力,常被用于构建转基因受体系统。然而基因型是制约玉米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玉米基因型的幼胚培养能力关系到其遗传转化研究的结果[1]。  相似文献   

18.
以水稻成熟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统计在不同基本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率以及绿苗分化率,分析不同基本培养基及外源激素的含量和比例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材料对基本培养基具有选择性,MS培养基对籼稻种胚愈伤的诱导培养效果较好,NB培养基则更适合粳稻种胚愈伤的诱导培养;诱导继代培养基中加入多种氨基酸组合可有效提高出愈率和分化率,特别是粳稻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需要多种氨基酸的共同作用;不同基因型水稻材料对激素和氨基酸组合的需求不同。  相似文献   

19.
提高小麦愈伤组织分化频率的因素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研究了影响小麦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其植株再生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过程中添加ABA(1.0mg/L)有利于小麦中晚期幼胚致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能力的保持;外植体来源尤其是基因型对长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再生能力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外源激素(KT、6-BA、IAA、TDZ和玉米素等)也影响芽分化频率,其中TDZ可明显提高芽分化频率;在转入分化培养前对愈伤组织进行干燥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其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及NaCl对5个小麦品种的成熟胚组织培养物进行处理,研究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基因型和激素对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整株水平与细胞水平的抗性存在一定相关,不同基因型对干旱与盐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初步得到了晋麦47、长武134、红芒麦的耐旱愈伤组织以及晋麦47、长武134的耐盐愈伤组织,并获得了晋麦47和长武134具有一定抗性的再生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