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果蔬多孔质特点,建立了热风、远红外和微波干燥果蔬过程中同时考虑温度、水分影响的内部质热传递模型.并进行理论计算和实测比较.热风干燥时温度水分和微波干燥时水分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十分接近;微波干燥时的物料温度和远红外干燥时的温度水分模拟值与实测值略有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军用脱水食品在军用食品体系中的保障作用。同时,以蔬菜和米饭为研究对象,对拟采用的组合干燥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渗透脱水为基础的组合干燥技术是一种工业化生产军用脱水食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的干燥方式的原理、在果蔬贮藏加工中的应用及各自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调味蔬菜干燥技术的发展与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将含水物料中的水冷冻成固态冰,在高真空条件下利用水的升华性能,使物料在较低温度脱水而达到干燥目的的一种干燥方法。本研究将对市售的胡萝卜、香菇进行真空冷冻干燥,通过控制冻干的最终温度以及达到终结温度后的冻干时间,比较冻干前后各批次果蔬中微生物的数量(包括细菌总数以及大肠菌群总数),得到果蔬冻干过程中冻干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胡萝卜、香菇在冻干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与温度、干燥时间呈正相关,在终结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6 h的情况下,干品品相良好,并能成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前人对臭氧的性质、臭氧浓度的检测方法、臭氧对果蔬的生理影响、臭氧在果蔬杀菌保鲜方面的研究及臭氧对农药的降解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臭氧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作了展望,以期为臭氧保鲜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鲜切果蔬因其新鲜、营养和方便的优点而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但鲜切果蔬在经过清洗、去皮、切分等工序后,其产品组织结构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组织褐变、微生物侵染及营养损失等问题的出现,严重缩短了鲜切产品的货架期。因此,对鲜切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领域的热点。本综述简述了1-甲基环丙烯、壳聚糖和臭氧,这3种化学保鲜方法在鲜切果蔬中的研究现状,期待能为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可食性膜是由天然可食性大分子材料制成的选择透过性薄膜,常用于果蔬保鲜。可食性膜通过控制果蔬内部气体交换、延缓水分流失、阻止空气与食品接触而减少食品氧化反应、细菌微生物的滋生,提高食品货架期。本文通过对前人做过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综述了目前已有的可食性膜的主要种类和国内外对可食性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可食性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诱导抗病性是生物防治的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诱导抗病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多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激发子对许多采后果蔬抗病性的诱导以及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并分析它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果蔬采后诱导抗病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诱导抗病性是生物防治的途径之一 ,本文综述了诱导抗病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包括多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激发子对许多采后果蔬抗病性的诱导以及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 ,并分析它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果蔬功能成分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是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富含多种具有显著营养健康功效的功能成分,在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有研究证实,果蔬功能成分的多种营养健康功能是通过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从果蔬功能成分对肠道菌群的结构、数量和后续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对果蔬功能成分体内代谢和营养健康作用的影响两大方面,阐述果蔬功能成分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初步探讨果蔬功能成分-肠道菌群-人体健康的关系,为揭示果蔬营养健康机制,进一步为合理膳食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产物的干燥温度对产后分生孢子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28℃2和35℃组合的7种恒温或变温处理干燥发酵产物,分析收获的分生孢子质量.[结果]变温干燥可显著降低产后孢子粉的杂菌污染.干燥温度对活孢率和孢子萌发速度影响不一致.35℃恒温干燥5 h后活孢率与新鲜孢子无明显差异,但萌发中时缩短了9.3%.干燥处理提高了孢子对高温和紫外辐射的耐受性.适当的变温干燥比恒温干燥有利于增强孢子抗逆性.干燥温度影响分生孢子胞内海藻糖积累,但其含量与抗逆性无直接相关性.优化干燥温度可提高产后分生孢子毒力.在370~450孢子/mm2剂量下,经28℃ 24 h后升至35℃干燥2 h或35℃恒温干燥5 h的分生孢子对桃蚜的致死中时分别比新鲜孢子缩短了10.6 h和7.5 h.[结论]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产物的干燥温度是影响产后孢子粉杂菌污染、孢子活力、抗逆性和毒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果蔬产品中甲肝病毒风险评估和基因分型;采用实时荧光RT-PCR对216个果蔬样品进行了检测,检测出6个阳性样品,分别为冷冻草莓、冷冻蓝莓、冷冻土豆丁、冷冻苹果丁和冷冻树莓样品,占总样品数的2.8%;采用巢式RT-PCR对6个阳性样品进行基因扩增,样品冷冻苹果丁(210-1999)和冷冻蓝莓(210-2002)获得单一条带,经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二者皆属于甲肝病毒ⅠB亚型;本研究为果蔬产品企业和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了此类产品甲肝病毒污染的风险信息,奠定病毒基因溯源基础,为企业从种植、收获、加工、包装等各关键控制点保证产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流行病学诊断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3.
徐勇 《生命世界》2002,(6):43-43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安芙兰芳香制品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果蔬工艺产品加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于2002年12月10日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该研究将果蔬保鲜、食品加工与工艺美术相结合,通过高新生物技术,解决了果蔬产品加工过程中易色变、霉变和软化等技术难题,将  相似文献   

14.
以华北地区果蔬价格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选取了主要水果蔬菜作为研究对象;以我国营养元素人均日摄入参考量为标准,参照主要水果蔬菜营养素含量,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了各个季节既满足我国居民营养素需求而且购买成本最低的果蔬购买方案,为我国居民合理的果蔬摄入量提供参考,对于改善我国居民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营养不均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果蔬贮藏硅橡胶织物膜技术鉴定会于1979年9月19日到22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1个单位107名代表参加会议,对硅橡胶织物膜在果蔬贮藏上应用的技术进行了交流。代表们听取了研究、试制、应用单位作的工作报告,参观了应用现场,通过充分讨论对硅橡胶织物膜性能及其在果蔬贮藏中的效果、技术等方面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16.
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控制采后病害是当前果蔬采后保鲜的重要研究方向。概述了生物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方法,包括利用拮抗菌、诱导抗病性、天然植物产物以及抗病基因工程技术在果蔬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分析了紫外线对果蔬的保鲜作用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紫外结合传统保鲜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及对紫外在保鲜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马铃薯吸附式干燥条件及其对品质的影响。实验测定了干燥介质温度、相对湿度、流速以及粒度对马铃薯干燥制品复水率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对马铃薯干燥前后的内部及表面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马铃薯吸附式低温干燥工艺条件;考察了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对马铃薯粒品质的影响,并与吸附干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吸附干燥介质的温度为19.3℃、相对湿度为2.0%、流速为0.341m.s-1和马铃薯立方型粒子边长2.0 mm时,马铃薯的复水率可达95.35%。吸附式干燥后的马铃薯中维生素C损失比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低,马铃薯内部细胞腔结构特征优于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蝉花孢梗束品质的影响和为生产中蝉花孢梗束选择合适的干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泵干燥和冷冻干燥对蝉花孢梗束粉的外观、粒度、主要营养和功能成分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干燥处理得到的样品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热泵干燥能最好地保持样品的亮黄色色泽,蓝黄度b*为36.74,显著高于其他方式干燥样品,其次是微波干燥;但是这两种方式干燥的蝉花孢梗束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低。自然干燥和冷冻干燥的样品感观较差,蓝黄度b*均小于28且二者差异不显著。热风干燥样品色泽仅次于微波干燥,含有较高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糖,且其脂肪、麦角甾醇和甘露醇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15 g/100 g、8.65 mg/g和59.20 mg/g。总体考虑,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持蝉花孢梗束的色泽、营养和功能成分,且技术成熟度高,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红外线C0_2分析仪测定果蔬贮藏中呼吸强度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于水果、蔬菜的采后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迅速。水果、蔬菜在贮藏过程中仍在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测定果蔬的呼吸强度是了解果蔬在贮藏中生理变化的重要指标,这对于了解果蔬采后呼吸情况,提高贮藏中果蔬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在60年代已开始采用红外技术测定果蔬呼吸变化,我国于1985年才开始发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