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4):232-232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12月4日宣布,高场强度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已经研制成功并进行了安全测试,即将投入临床使用。据报导,这种磁场强度高达9.4特斯拉的扫描仪对于人体是安全的。因为该核磁共振成像仪是借助的是钠离子,而不同于已商品化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利用水分子追踪扫描。在兼顾安全性的前提下,这种高强度  相似文献   

2.
俄藉华人医学博士姜堪政 ,曾于早年提出 ,一切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发射电磁波 ,即电磁场 ,或称生物场。该生物场载有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信息 ,能向生物体外传播 ,并能使该生物场所及范围内的其他生物体受其影响发生形态及功能上的变化。后来证明这种生物电磁波的频谱在微波波段。随后 ,姜堪政博士在俄罗斯又发明了接收、反射、传递生物微波的装置 ,称为场导舱 ;并应用其场导舱使人接受载有信息的植物幼苗发射的生物电磁波 ,成功地获得了使人体向着年青化方向变化的效应。本文报道在中国湖南省益阳国际场导中心利用姜氏场导舱使人体接受小麦…  相似文献   

3.
在磁场中 ,自旋的原子核会吸收频率与其自旋频率相同的电磁波 ,使自身能量增加 ,发生能级跃迁 ,当原子核迁移回原能级时 ,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称为核磁共振 (NMR)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这一原理 ,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 ,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 ,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 ,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 ,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 .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 ,大大加快了磁共振成像的速度 ,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 ,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24B核磁八振波谱仪,在磁场强度为14092GS,温度35℃,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以60兆的射频磁场,不同照射时间(4~16小时)处理不同状态下的水稻(干种子,萌动种子)攸丰—86,使水稻种子中的质子产生共振,经过三年的实验表明:一定条件下的核磁共振,能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和幼根的生长,提高植株的有效分蘖率,结实率,蛋白质含量,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手段和技术,本文还对有关核磁共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引言今天所用的许多医学成象技术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 缩写为 NMR)。NMR 图象是通过体外高频磁场作用,由体内物质发射无线电信号实现。多数情况下,体内这种物质是体液或细胞水分子中的  相似文献   

6.
形体指标的检测是鱼类常规营养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分析鱼类组织体重比的方法会对鱼体造成损伤,且取样过程复杂,迫切需要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分析鱼体组织占比。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具有快速无损检测的特点,已有研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T1谱技术检测小鼠内脂肪组织体积,但尚未有研究应用低场核磁共振T1-T2谱技术对鱼类各组织器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于此,利用低场核磁共振T1-T2谱技术,将分离后的罗非鱼的肌肉组织、腹腔脂肪组织、肝脏组织、肠道组织单独以及混合后进行扫描分析,结果发现利用低场核磁共振T1-T2谱技术可以分离罗非鱼肌肉组织和腹腔脂肪组织,但是无法区分肝脏组织和肠道组织。进一步对能够实现分离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建立定量分析的模型,分析罗非鱼组织信号强度与组织重量相关性,结果显示,肌肉组织相关性R2=0.974 3,腹腔脂肪组织相关性R2=0965 0。并利用罗非鱼活体验证了肌肉组织定量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将活体扫描肌肉信号大小转换成肌肉组织重量并分析其与全鱼体重相关性,结果显示肌肉组织重量与体重相关性R2=0.806 9。研究表明,在鱼类营养代谢研究中,可以利用低场核磁共振T1-T2谱技术快速无损地定量分析鱼体内肌肉组织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脉冲电磁场干预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10Hz脉冲低频电磁场刺激经复苏后培养贴壁良好的C2C12成肌细胞,根据不同磁场强度和作用时间将其分为A、B、C组,无磁场干预的为对照组。采用RT-q PCR检测不同磁场强度下成肌细胞标记基因Myf5、Myo D及Pax7的m RNA的表达。结果:经RT-q PCR检测三种基因的表达情况,Myf5 m RNA在1.5 m T磁场强度下照射第五天表达最高;0.5 m T磁场强度下Myf5 m 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 T磁场强度下Myf5 m 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 T磁场强度下Myf5 m 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yo D m RNA的表达要比磁场作用下表达要高。三个磁场强度下Myo D m 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5 m T、1.0 m T磁场强度下Pax7 m RNA的表达要比对照组要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 T磁场强度下Pax7 m 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m T脉冲电磁场强度下作用5天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Myf5 m RNA标记基因增殖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衰老是生物体随时间推移各项生理功能逐渐发生改变的自然现象。动物的衰老伴随着行为和认知能力的降低,因此研究动物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的分子神经机制对于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和功能性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在神经生物学上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多巴胺系统功能在衰老过程中显著降低,并且这是人类和动物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将概述自然衰老过程中多巴胺信号系统功能变化及机制和其在动物行为和认知退化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2D-NMR)是近十几年出现的核磁共振方法的一个分支,已能在溶液态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成为与单晶X-射线研究相互补充的重要手段.与蛋白质的二维核磁共振研究相比,核酸的2D-NMR研究起步略晚,但近三、五年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在作核酸的结构测定、研究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中发挥了其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磁化水对双孢蘑菇176菌株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普通水制备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和用磁化水制备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MPDA),分别培养双孢蘑菇176 菌株。用不同磁场强度的核磁共振处理这些双孢蘑菇的菌丝体,以不处理为对照(CK)。取磁场处理后5 小时的菌丝体进行酯酶同工酶(EST),多酚氧化酶同工酶(PO)酶谱分析,并转接PDA 和MPDA上培养14 天,再次分析同工酶谱。结果表明:0.1T磁场强度对双孢蘑菇EST和PO 产生的影响最明显,可使某些酶带活性降低或消失,某些酶带活性增强甚至诱发出PO的新酶带。但这些同工酶酶谱所发生的变化,需要培养较长时间才能明显表现出来。核磁共振处理后转接到PDA 上培养,会使已发生变化的同工酶,变化更显著,用MPDA 培养双孢蘑菇EST酶谱发生改变,但是能使PO的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疲劳是指重复单一作业或从事紧张程度较大的工作,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从而出现的心理不安和疲乏感。心理疲劳会造成个体各种心理疾病以及重大事故的出现,但至今心理疲劳的概念还未有统一的标准,病因病机不明确,本文意在探讨其研究进展。笔者对于心理疲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整理,从心理疲劳的定义、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检测方法四个方面论述,发现心理疲劳由工作强度与持续时间、心理负荷、工作方法和熟练程度、环境因素以及体质、健康和营养状况等原因引起不同脑区的神经系统的变化以及相应物质代谢产生的疲劳。目前对心理疲劳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可将脑磁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大量应用到研究中,探索其神经生理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心理疲劳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华梅  何德 《生物磁学》2005,5(4):58-61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不破坏样品的无损伤分析技术,是分子结构分析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已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多维NMR以及在结构鉴定、构象分析、医学临床检测、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本文还就№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不破坏样品的无损伤分析技术,是分子结构分析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已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多维NMR以及在结构鉴定、构象分析、医学临床检测、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本文还就NMR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是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对纯化合物进行结构测定,并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微结构的一种研究手段.随着脉冲傅立叶变换技术和超导磁体的发展和普及.15N和31P等核磁共振谱(以15N和31P原子为测定对象得出的图谱),以及诸如二维核磁共振谱等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并完善,核磁共振波谱法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调研大量国外文献基础上,介绍NMR方法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结构基因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中,核磁共振技术被广泛地用于测定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空间结构及其动力学,研究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但是,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样品制备技术的制约。该文就蛋白质NMR样品的制备技术进行综述,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蛋白质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缓冲液的选择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核磁共振对水稻胚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导了水稻种子经核磁共振处理后,其胚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经核磁共振处理后,其胚细胞中的线粒体、线粒体内嵴的数量、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体的数量均有增加,淀粉粒的体积变小。因此,核磁共振处理能促进水稻种子胚细胞内的能量代谢、物质转化与物质运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核磁共振的种类,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微生物代谢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在代谢工程、环境保护及生态学研究、以及人与动物健康几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0.05T、0.08T、0.25T、0.1T)的磁处理水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半固体试管法。结果:磁场强度为0.05T、0.08T、0.25T的磁处理水对光合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磁场强度为0.1T的磁处理水和对照组(未经磁处理的无菌水)对光合细菌的生长影响不大(P>0.05)。结论:磁处理水对光合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其生长情况与磁场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技术已发展成为新化合物结构鉴定和天然产物药物分析不可缺少的工具。因其具有非破坏性和无侵入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药物领域,从合成产物的表征到生物系统分子结构和构象的测定以及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等研究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核磁共振能提供丰富且精确的结构信息,如拉莫尔频率、化学位移、自旋-自旋偶合、偶极偶合和弛豫时间等参数,成为结构解析的“金标准”。本文总结了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发现、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组学以及固态核磁共振技术在固态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恒定磁场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生长和毒力的影响.方法:通过0-100 Gs的恒定磁场下对苏云金芽孢杆菌G-02、HD-1菌株的发酵,测定其生长和毒力的变化.结果:G-02、HD-1菌株分别在磁场强度43Gs和14Gs条件下发酵48h后的芽孢量和毒力达到最高,芽孢增长比分别为1.26和2.0,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27和1.25,苏云金芽孢杆菌G-02适宜的磁场强度为43-50Gs,HD-1菌株为7-29Gs.结论:低磁场强度对两种菌株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强度磁场会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