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剖蚯蚓如按常规,用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后的蚯蚓做解剖实验,因浸泡后蚯蚓收缩,体壁变厚变硬,虽容易解剖但内脏已退色,血管、心脏较难看清。如用活蚯蚓直接麻醉后解剖(10%酒精浸泡5~10min),由于此时蚯蚓体壁薄而软,容易将消化管剪破,使肠内容物溢出,影响观察。我们经多次实践总结,认为将药液直接注入蚯蚓体腔,解剖效果较好。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分组宜小不宜大过去,我们学生做生物实验,六十多人的一个班分八个组,每组约八、九个人,大家围在一个大实验桌的周围,少数人动手,多数人观看。初二学生年龄小,好动、又好奇。往往为了争夺实验而造成一片混乱,实验效果极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植物学》观察根毛的实验中,对根没有染色,所以不便于观察。我在带学生做此实验时改用蓝墨水染色,效果不错。具体做法是用稀释过的蓝墨水代替原实验中的水,在显微镜下即可清晰地看到根毛及根表皮细胞的  相似文献   

5.
解剖蚯蚓实验的补充讲授刘孝华(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223300)初中和中师生物教学大纲都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解剖蚯蚓。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了解蚯蚓的运动情况,印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学会解剖动物的一般技能。为了使学生能成功地进行这一分组实...  相似文献   

6.
在做“光合作用”实验时,若天气晴朗实验很顺利。如遇阴雨天,实验则不易成功,加之一所完中一个年级有很多班,要顺利完成演示实验很不容易。我们是这样做的:课前3—6天(选好天)把实验先做完,即把实验材料遮光—晒太阳—去叶绿素—滴碘酒,再把这块材料用清水洗净浸泡在清水中(注意每天换水一次)。由  相似文献   

7.
中学和中师生物教学大纲中都要求学生学会做“解剖蚯蚓”这一实验。通过实验,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了解蚯蚓的运动情况,实践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学会解剖小动物的一般技能。为了使学生能成功地进行这一分组实验,并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时间较充裕的情况下(如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有必要对课本上的实验指导作几点补充讲授,以适当扩大实验的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8.
按初中《动物学》课本对蚯蚓实验要求是先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状况,后用浸制标本进行解剖。这样安排的缺点是:(1)需要活和死蚯蚓各一条;(2)浸制标本的甲醛气味,会使一些学生头昏;(3)解剖的是死材料。如果改用酒精麻醉则只需一条活蚯蚓,避免了强烈刺激性气味,还能观察蚯蚓在麻醉状况下的一些生命现象:如在剪开蚯蚓体壁,观察内部器官的构造时,  相似文献   

9.
蚯蚓的采集和储备当学习“蚯蚓”一课的时候,就需要对蚯蚓进行观察和实验。我们采集蚯蚓,应該在肥沃的菜园土壤里、粪堆下挖掘,將采集的蚯蚓放在結实的木箱子里,最好把木箱子放在房间里,溫度保持,4—8℃,但箱底須要撒一层粗砂,厚度达5—8厘米,在粗砂上面撒上一层肥沃而被篩过的上,在土上放一层枯萎的叶子,然后再放上土,这样一层一层的直到填满箱子为止,最后在上面再撒一层砂子,在填每一层的时候,就需要紧密一些,最后把蚯蚓直接放在砂子上面,它们自己就能钻入箱子里去,但剩在表面的蚯蚓就把它拿掉,在砂土上面时常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这  相似文献   

10.
色素分离实验的一点经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难度不大.学生的兴趣也很浓,但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笔者通过反复的实验,掌握了色素分离的一些特点,现介绍如下:(1)胡萝卜素的扩散速度与层析液的扩欲速度近似,而其余...  相似文献   

11.
在动脉接近皮肤表面的地方,你会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如果你想看到脉搏的跳动,可作一个简易的试验:将图钉插入火柴棍的一端,图钉的平头放在手腕上脉搏跳动的地方并使其保持平衡(可用中指触摩寻找脉搏跳动的地方),尽量保持平静,你会看到脉搏每跳动一次,火柴就摆动一次。记下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便可得到脉率(脉搏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改变家禽卵内蛋白质,使胚胎受了周围环境变换的影响,因而发生变异的方法,以进行动物的无性杂交,是苏联生物学家、畜牧科学工作者近几年来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鲍郭留勃斯基、马什塔列尔、鲁达哥夫、费尔几纳多夫等,都是在这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的。国内,自从去年,马希贤同志发表了实验鹅鸡互换蛋白质获得了成功的报导後,引起了各方普遍的重视,更鼓舞了科学研究和学习苏联的热情。为了学习苏联先进科学,提高自己的理论和经验,从去年8月起,我曾先後进行了5次家禽无性杂交实验。因为受了时间、材料等等的限制,每次实验,间隔时间很长,蛋的数量也很少。同时自己水平又低,所以方法、用具都很粗陋。但正因为实验所用的工具简陋,对设备差的、在小城镇、农村中工作的同志们,或许可以作为工作上的一点参考,因此我写出来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13.
在做“光合作用”实验时,遇到阴雨天等原因,实验不易成功。如果有一片叶效果很好,可使这片叶连续演示多次,使多个班学生都能观察到这良好的演示效果。实验步骤同书,一次演示完毕,可马上再次演示。做法是:将演示  相似文献   

14.
正蚯蚓哇哇是一只志向远大的欧洲蚯蚓。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哇哇所在的1493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哥伦布刚刚发现新大陆,整个欧洲都流行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哇哇的志向就是到新大陆去看看。"得了吧,你就是只小蚯蚓,去新大陆?下辈子吧!"朋友们说。可是哇哇觉得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于是,它真的离家出走了。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15.
对蚯蚓的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是19世纪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开始的。他用金属的口笛在蚯蚓旁吹出尖锐的声音,在旁边弹琴,吹喇叭、看蚯蚓有无反应。通过多次试验,蚯蚓毫无反应。当放在钢琴上花盆中的蚯蚓刚钻出洞穴时,弹奏这架钢琴,蚯蚓则会缩回洞穴。同样,当蚯蚓刚钻出地面一点点时,在旁边的地面上敲击,蚯蚓也会蠕蠕地缩回洞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认为蚯蚓是一个聋子,所以才出现前者的情况。而后者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蚯蚓听见了声音,而是由于蚯蚓感觉到了洞口土壤的震动而引起的反应。近代通过对蚯蚓组织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蚯蚓没有感觉声音的效应器。但在它身体表皮层内具有许多感受触  相似文献   

16.
“解剖蚯蚓”一课的教学体会栾礼成(湖北省宜昌县乐天溪中学443124)“解剖蚯蚓”是中学生第一次进行解剖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如何上好“解剖蚯蚓”这第一节实验课?本文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1解剖之前的蚯蚓处...  相似文献   

17.
解剖蚯蚓实验教学的改进──酒精麻醉法使用酒精麻醉蚯蚓,使蚯蚓处在昏迷状态下被解剖,效果较好,其方法是:(1)选用小号搪瓷盘,好处是使蚯蚓不致缠在一起,取出时既方便,又不会拉伤蚯蚓,同时便于观察蚯蚓麻醉程度。(2)将浓度为10%~15%的酒精倒入搪瓷盘...  相似文献   

18.
用小白鼠做实验材料有很多好处:材料来源广、价格便宜;内脏器官俱全,有代表性;体型小、操作方便。我们试用医用小白鼠代替家兔做实验材料,效果很好。准备工作 1.实验用具解剖板、大头钉、小锤、镊子、解剖剪、棉球(脱脂棉)、每个实验台放一个培养皿,内盛少量清水、乙醚。  相似文献   

19.
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蚯蚓运动实验时,往往发现蛆蚓在玻璃板上不但能正常运动,而且运动得比在粗纸上还快。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实验中所用的普通玻璃板板面的光滑度不够。蚯蚓在这样的玻璃板上运动时,其刚毛仍然能固定和支撑身体,又由于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是摩擦力)比在粗纸上所受到的阻力要小,所以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要比在粗纸上快。为了解决普通玻璃板板面光滑度不够的问题。为此对实验特作如下改进;实验观察时,先用清水将粗纸和玻璃板弄湿。使粗纸湿透、玻璃板板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然后再将蚯蚓分…  相似文献   

20.
这一节课是在初二动物学中,学习了蠕形动物,蚯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两节课后,紧接着进行的。目的在使学生巩固蚯蚓的形态构造的知识,并在这一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动物体的构造是和它的生活条件统一的,从而体现蠕形动物的构造比腔肠动物既复杂,又高等;并为以后讲节肢动物的进化作好准备。课前准备好活蚯蚓十几条,清水一杯,玻片六张,预先浸在清水内,用酒精或高粱酒慢慢麻醉,全麻醉的蚯蚓6—7条,解剖刀、剪或剃胡刀片,麻醉后用10%蟻醛固定的大蚯蚓标本6个,放大镜6个,分学生为6个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