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掌握甜菊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一些基本资料,进行了光周期及儿种生长调节剂的效应试验。当日照长度短于14小时,甜菊就开花(图1、2)。从而认为,甜菊可看作是一种短日照开花的植物。根据详细的研究,最低限度要有两次短日照才能诱导其开花这是肯定的(图3)。而且要有4对叶片以上的植株才能诱导开花(表一)。矮壮素和 steviol 抑制甜菊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而赤霉酸促进其生长(图4、5、6)。Fusicoccin 能部分消除矮壮素的抑制效应(表二)。  相似文献   

2.
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繁殖过程的物质代谢问题,以及招致代谢类型改变的外在条件等均曾引起许多生理学家们的注意。Bolle-Jones(1954)研究营养水平对马铃薯开花的影响,发现当钾的供应水平高时,增加铁的供应,则延迟开花,减少每株花的数目;但当铁的供应水平低时,增加钾的供应,则每株花数亦随之增加。国外的许多研究工作曾指出植物生长素既可以诱导植物开花,也可以抑制开花,其对於植物开花的效应,则因植物的种类不同或施用的生长亲的浓度不同而异。Leopold and Thimann(1949)施用低浓度(0.01毫克/升)的萘乙酸(NAA)於大麦  相似文献   

3.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表达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型流感病毒H5N1神经氨酸酶奥司他韦敏感型及耐药突变型基因经优化后,克隆于pcDNA4/TO 表达载体,并转染T-REx293 建立稳定细胞株,经四环素诱导能特异表达神经氨酸酶,其活性被特异性抑制剂奥司他韦所抑制。利用该稳定细胞株制备的神经氨酸酶,对3000多种天然产物和中药提取物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黄芩甙和黄芩素对奥司他韦敏感型神经氨酸酶和耐药型神经氨酸酶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该神经氨酸酶制备方法安全、简便、稳定,有利于建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A型流感病毒H5N1神经氨酸酶奥司他韦敏感型及耐药突变型基因经优化后,克隆于pcDNA4/TO 表达载体,并转染T-REx293 建立稳定细胞株,经四环素诱导能特异表达神经氨酸酶,其活性被特异性抑制剂奥司他韦所抑制。利用该稳定细胞株制备的神经氨酸酶,对3000多种天然产物和中药提取物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黄芩甙和黄芩素对奥司他韦敏感型神经氨酸酶和耐药型神经氨酸酶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该神经氨酸酶制备方法安全、简便、稳定,有利于建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花蒿化感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运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方法,对黄花蒿克生作用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蒿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强度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加强。其对小麦根的抑制作用比对叶的抑制作用强。对受体小麦根尖压片的观察统计表明,黄花蒿的水浸提液影响了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并随着供体黄花蒿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小麦根尖分生区分裂期细胞数目下降;受体材料小麦的一些生理生化测定指标表明,黄花蒿水浸提液使供试小麦根系活力稍有减弱,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使根的核酸含量升高而叶的核酸含量降低;使叶绿素含量有较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1.试验表明我们所栽培的紫苏、苍耳、和盐蒿都是严格的短日性植物。黑眼菊、菠菜和车前是长日性植物;而这几种植物当中,只有黑眼菊对赤霉素的反应灵敏,在绝对的短日条件下,赤霉素能导致其开花。 2.高夜温(例如30℃)能改变黑眼菊的光周期性;而且随着株龄增加,受高夜温的影响也越趋容易。 3.综合不同季节所进行的试验结果,说明长日光周期诱导黑眼菊开花的作用很少受夜温下降的影响;可是当夜温下降,黑眼菊对赤霉素的反应便显然趋于迟钝。是一个颇为有趣而值得加以验证的现象。 4.盐蒿诱导态的完全建成要求5个以上的短日光周期;经历足够的短日周期数(我们的实验结果是34个周期)之后,盐蒿的诱导态便能完全保持。  相似文献   

6.
小牛胸腺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dT)和脱氧核糖核酸α-聚合酶(α-酶)的活性同时存在于淋巴细胞的提取液中,经35-50%硫酸铵沉淀和p-纤维素柱层析使该两种酶部分纯化。药物抑制试验观察到环磷酰胺等抗癌药物对TdT活性有轻微抑制作用;放线菌素D、正定霉素、溴乙啶等对α-酶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溴乙啶和正定霉素对TdT活性无抑制作用,放线菌素D对TdT的抑制不如对α-酶的抑制强烈。  相似文献   

7.
开花是一个复杂的、发生在植物生活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从无限型的营养生长过渡到有限的生殖结构的生长。花的形成要经历几个明显的阶段(参阅评论:Schwarz-Sommner等人,1990;Meyerowitz,1991)。首先,茎顶端分生组织停止形成叶子,而开始形成花序或花分生组织。下一步,花原基起源于这些花分生组织。接着,出现四轮花器官各自的原基——花萼、花瓣、雄蕊和心皮,并逐渐特化。最后,花器官原基分化出与其相应的细胞及组织类型。环境因子,如日照长度和温度都影响这些过程,但对于开花控制的遗传基础还不大了解。  相似文献   

8.
拟南芥开花时间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控开花时间是大多数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一个重要生长发育过程.影响拟南芥开花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光照和温度是两个主要的外部因素,而赤霉素(GA)和一些自主性因子是主要的内部因素.目前,一般按照对以上因素的反应将晚花突变体归于四条开花调控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和GA途径.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生理条件下,这些途径通过一些主要的整合基因如SOC1、FT、LFY等实现了对拟南芥开花时间的精确调控.  相似文献   

9.
以叶子花品种‘大红宝巾’(Bougainvillea glabra‘Mrs Butt’)的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克隆到了一个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氧合酶(NCED)同源基因,并分析了内源脱落酸(ABA)含量及NCED活性等变化与该基因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ABA对促进叶子花开花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外源50mg·L-1 ABA处理促进了叶子花开花,而与10μmol·L-1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ABA合成抑制剂)共处理可抑制这种效果。(2)外源ABA处理可诱导叶子花叶片中内源ABA含量和NCED含量与活性上升,这种诱导可被NDGA抑制。(3)克隆得到的NCED基因全长为2 380bp,其推定的编码蛋白包含618个氨基酸残基,与草莓中的FvNCED1同源性最高,命名为BgNCED1。(4)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外源ABA处理显著诱导BgNCED1基因的表达,而10μmol·L-1的NDGA可显著抑制BgNCED1基因的诱导效果,这种表达模式与内源ABA含量及NCED活性等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研究认为,外源ABA可能通过诱导BgNCED1的表达,增强内源ABA的生物合成,进而促进叶子花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使其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0.
以中草药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为化感供体材料,研究其不同浓度的提取液(0、5、10、25、50 g/L)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绞股蓝提取液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提取液质量浓度增大和培养时间延长均呈增强趋势,且25 g/L绞股蓝提取液培养15 d时的抑制率达到最大(79.41%)。(2)各浓度绞股蓝处理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内的叶绿素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提取液浓度升高以及处理时间延长叶绿素a含量较对照的降低量越多,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光合作用受到的影响也越大。(3)绞股蓝处理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的膜透性(吸光度OD_(264))显著高于对照,且膜透性随着提取液浓度增大而增强;高浓度提取液处理下,藻细胞内部的可溶性蛋白质(OD_(280))及核酸(OD_(26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膜透性增大,细胞内部的可溶性蛋白质及核酸向胞外渗透增多。研究发现,绞股蓝提取液能够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并随着提取液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绞股蓝提取液能促进藻细胞叶绿素分解、增加细胞膜透性,引起可溶性蛋白质和核酸向胞外渗透量升高,导致藻细胞结构受损,代谢功能紊乱,从而达到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黄花蒿植株进行Na Cl盐胁迫(2~8 g/L)处理一个月,分析植株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生理指标,考察盐胁迫对青蒿素合成及挥发性成分累积的影响。Na Cl盐胁迫可抑制黄花蒿植株的生长,引起叶片氧化损伤,同时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但盐胁迫诱导青蒿素含量提高44.3%,且主要挥发性代谢物成分如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白菖油萜、脱氧青蒿素、α-萜品醇的相对含量增加。盐胁迫是提高黄花蒿植株药用价值的栽培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α-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_(60)的生长及DNA合成均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NBT反应证明DFMO能诱导HL_(60)细胞分化。核酸分子杂交实验表明,DFMO引起c-myc基因表达的减少,而c-fos基因表达水平随DFMO浓度增加明显增加。c-myc与c-fos表达的相互变化可能与DFMO对HL_(60)细胞生长、分化影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红曲色素是天然安全的色素和防腐剂,根据代谢数据库选择了6种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抑制剂,在基本培养基中考察这些抑制剂对红曲霉生长和合成色素的影响。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抑制剂邻氨基苯甲酸和3,4-二羟苯甲酸对红曲霉生长和色素生物合成都没有影响;莽草酸途径关键酶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的抑制剂三甲胺不抑制红曲霉的生长和色素的合成。在不影响红曲霉生长的浓度范围内,聚酮途径中β-酮酯酰-ACP合成酶的专性抑制剂碘乙酰胺(0.5mmol/L)抑制红曲色素合成程度达64.7%,非专性抑制剂咪唑(1mmol/L)抑制幅度达60%,聚酮途径硫酯酶的抑制剂2,4-二硝基氟苯(0.5mmol/L)强烈抑制红曲霉合成色素的活性,抑制程度达91.5%。相关酶活抑制的试验数据显示红曲霉可能经过聚酮途径合成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及HPLC等方法对链霉菌FIM-080014发酵液及菌丝体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得到7个核苷类化合物。通过NMR及MS等方法鉴定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尿嘧啶(1)、尿嘧啶核苷(2)、2'-脱氧尿嘧啶核苷(3)、5'-C-甲基尿嘧啶核苷(4)、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5)、2'-脱氧鸟嘌呤核苷(6)和次黄嘌呤(7),其中化合物4首次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活性分析表明化合物1~7对神经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7、2.1、4.4、1.4、3.6、2.5和2.4 mM。  相似文献   

15.
钠盐和氯化物对真盐生植物盐地碱蓬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mmol·L~(-1)NaCl显著促进真盐生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营养生长,但具体是Na~+、Cl~-还是二者共同起作用尚不清楚。本文分别采用0、200mmol·L~(-1)NaCl以及相同浓度的钠盐(由NaNO_3、NaH_2PO_4、Na_2SO_4组成)、氯化物(由MgCl_2、KCl、CaCl_2、NH_4Cl组成)自种子播种开始处理盐地碱蓬,对植株的生物量、离子含量、光合和荧光等营养生长相关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mmol·L~(-1)NaCl和钠盐处理显著增加盐地碱蓬的株高、分枝数、干鲜重等,其中200mmol·L~(-1)钠盐处理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而200mmol·L~(-1)氯化物处理显著抑制了盐地碱蓬的营养生长,植物矮小,黄化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NaCl和钠盐处理显著增加了盐地碱蓬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植株净光合速率;而同浓度氯化物处理降低了盐地碱蓬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以上结果表明:Na~+通过促进光合作用促进稀盐型盐生植物盐地碱蓬的营养生长,而Cl~-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84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马鲁奇园艺研究站进行试验。供试品种为Tai So、Ben-gal、Souey Tung、Kwai May Pink、Kwai May Red、Salathiel和Wai Chee的高压苗。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七个品种以日温/夜温15/10℃开花最多;20/15℃开花减少,营养生长增强;25/20℃和30/25℃营养生长进一步增强,无一品种开花。温度还影响花序形成的类型。植株的花序,2O/15℃比15/10℃着生的叶子多。15/10  相似文献   

17.
Ca2 +对小麦种根及其根毛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浓度的CaCl2对小麦种根生长、根毛发生和生长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的CaCl2(0.1 mol/L)对种根和根毛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不影响根毛的发生。Ca2+专一性整合剂EGTA抑制种根生长和根毛的发生及生长,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CaCl2,这种抑制作用可被消除。CaM抑制剂TFP(三氟拉嗪)和CPZ(氯丙嗪)对种根生长、根毛发生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添加外源CaM可减弱或消除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氟苯丙氡酸常被认为是苯丙氨浚的拮抗剂,它对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生长具有抑制作用,1×10~(-3)M可抑制虫裂殖体形成。用同步生长的培养疟原虫进行观察表明,2×10~(-3)M浓度下已可使疟原虫环状体难以发育成滋养体并开始死亡。2×10~(-3)M浓度下疟原虫蛋白质合成仍然进行,只是因为虫发育延缓而推迟,而虫丝核酸代谢却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9.
以三种不同比例缓释固体肥与三种液体肥组合为苹果花卡特兰施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花卡特兰生长与开花的影响,并对开花植株商品化性状进行评分,探讨营养配方对苹果花卡特兰商品化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量较高的肥料有利于苹果花卡特兰叶片与假球茎生长,而P、K比例较高的肥料有利于假球茎发育和开花。苗期可使用含N量较高的肥料促进营养生长及抽生假球茎,成株期则施P、K比例较高的肥料促进假鳞茎成熟与花芽分化,使苹果花卡特兰多抽花枝多开花,增加观赏性状,提高苹果花卡特兰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由桔子、柿子(包括有核品种与单性结果品种)及南瓜(有籽品种)在开花前后的子房中提取出酸性乙醚溶解物质,并用小麦芽鞘垂直生长法测定其活性。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各品种中开花前子房中的生长促进物与生长抑制物的活性都很高。但在有核种中如果不经过授粉,则在花后1~3日内子房中促进物质的水平即迅速降低而抑制物质水平则仍然保持很高。授粉引起了子房中促进物质水平的迅速增高与抑制物质水平的显著降低。天然单性结果品种与有核品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开花后1~3天内前者的子房中在不授粉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促进物活性,而抑制物活性则大为降低。人工用外源生长物质诱发南瓜单性结果时,也同样引起内源促进物的急增而抑制物则完全消失。 这些结果说明了授粉受精的作用不仅在于引起子房中生长促进物的活化,而且也消除或对抗了生长抑制物的作用。座果与果实的继续发育受到生长促进物与抑制物间一定平衡状态的控制。本文对生长抑制物质的生物学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