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结肠中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变化,及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脾虚证的机理。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结果脾气虚合并胃溃疡模型中结肠5-羟色胺及其受体阳性反应产物的含量均增加,经过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降低,接近对照组。结论大鼠脾气虚胃溃疡模型中结肠组织及其受体含量的增高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脾气虚胃溃疡的一种重要病因或病机之一,加味四君子汤能通过纠正这些变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胃溃疡模型大鼠颌下腺5-HT及其受体相对含量的变化,探讨二者与胃溃疡自愈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原位定量测定法。结果显示:胃溃疡模型大鼠颌下腺5-HT相对含量于手术后10天已有升高,20天达到高峰,30天已显示出下降,分别与盐水对照组的同一时间点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小于0.01)。5-HTR的相对含量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推测颌下腺的5-HT可能参与了胃溃疡的愈合过程,其受体在颌下腺的含量的增多,提示前者可能对后者的合成与释放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胃溃疡大鼠乙酸型胃溃疡的作用,探讨该药促进溃疡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观察水黄皮根总黄酮对胃溃疡大鼠乙酸型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用放免法检测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结果:PRF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P<0.05,P<0.01),提高血清中EGF含量(P<0.05,P<0.01),增强溃疡边缘胃黏膜EGF、TGF-α的表达(P<0.05,P<0.01)。结论:PRF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增强溃疡瘢痕处EGF、TGF-α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ERIC-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指纹图谱方法研究四君子汤、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益胃汤四种中药复方对醋酸胃溃疡脾虚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食醋灌胃塑造大鼠醋酸胃溃疡脾虚模型,分别提取大鼠健康、模型和复方中药治疗后粪便中的肠道菌群总DNA,并进行ERIC-PCR,建立醋酸模型脾虚大鼠肠道菌群ERIC-PCR指纹图谱,确定其相关特征条带,以各阶段特征条带的净面积和相似性系数为指标,比较四种复方对醋酸胃溃疡脾虚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益胃汤低中高剂量和四君子汤中剂量治疗后,特征条带500bp净面积显著性降低,相似性系数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增加,疗效较好.结论:醋酸模型脾虚主要造成胃溃疡,单纯补气健脾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益胃汤通过滋养脾胃,对胃溃疡型脾虚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讨马齿苋抗大鼠急性乙醇型胃溃疡作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雷尼替丁及马齿苋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后第14 d测定胃黏膜的溃疡指数、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胃液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中、高剂量马齿苋显著降低胃溃疡指数、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增加血清中NO、胃黏膜中EGF的含量及胃黏膜中SOD活性。高剂量马齿苋显著增加血清SOD活性,减少胃黏膜MDA含量、胃液总酸度及减小胃蛋白酶活性。马齿苋有显著的抗大鼠急性乙醇型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6.
雌二醇对大鼠颌下腺EGF、NGF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雌二醇(estradiol-17β,E2)对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外源性投予雌二醇后的大鼠颌下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证实E2明显促进颌下腺EGF和NGF的生成。提示雌二醇可能对EGF和NGF的合成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脾虚模型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1 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表达,以及扶正益气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四君子汤组)、治疗2组(玉屏风散组),每组各10只.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大鼠脾虚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的IL-1β和IL-2表达变化与四君子汤玉屏风散的治疗作用.结果:IL-1β在海马CA1区和下丘脑腹侧核表达明显降低,IL-2在海马CA1区和下丘脑腹侧核表达明显降低;四君子汤治疗组IL-1β和IL-2在上述脑区表达明显上升;玉屏风散治疗组IL-1β和IL-2在上述脑区表达呈紊乱变化现象.结论:益气扶正中药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器官、调控细胞因子IL-1β和IL-2活性表达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人唾液中EGF主要来自颌下腺,即和小鼠唾液中的EGF来源一致。最近,芬兰学者Theslff等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分别收集了全唾液、腮腺唾液以及颌下腺加舌下腺的混合唾液,以RIA测定其中EGF含量,以HPLC分析EGF分子量的大小,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EGF在腮腺和颌下腺中的分布进行定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GF在腮腺唾液、全唾液和颌下腺加舌下腺混合唾液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04pg/ml、864pg/ml和357pg/ml,腮腺唾液中EGF浓度比全唾液中EGF高出3倍,而全唾液中EGF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peptide,ITF即TFF3)基因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变化,探讨其与胃溃疡自愈的关系。方法通过胃窦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⑴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RT-PCR检测42只溃疡组,21只盐水组,及6只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TFF3肽和TFF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溃疡组大鼠下颌下腺的TFF3肽主要表达于导管系统上皮,如闰管、颗粒曲管(granular convoluted tubule,GCT)以及纹状管、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黏液腺泡细胞也有少量分布,浆液腺泡细胞呈阴性。溃疡组手术后第1d时,下颌下腺TFF3表达明显强于盐水组和正常组(P0.01)。术后第2d,积分光密度明显低于1d溃疡组(P0.05),4、6d积分光密度逐渐增强并高于对照组(P0.05),到术后第10d达高峰(P0.01),23d积分光密度仍高于对照组(P0.05)。(2)RT-PCR显示:溃疡1、2、4、6、10、14、23dTFF3/GAPDH光密度比值分别为1.42±0.10,1.18±0.13,1.29±0.15,1.24±0.17,1.57±0.19,1.25±0.14,1.13±0.16明显高于相应盐水对照组的TFF3/GAP-DH光密度比值(P0.01)。结论大鼠胃溃疡时期,下颌下腺TFF3基因上调,推测下颌下腺TFF3通过外分泌或内分泌参与胃溃疡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EGF)在小鼠的颌下腺中含量丰富,也存在于血液循环中。雄激素、孕激素和肾上腺素能类制剂能增加颌下腺中 EGF 的产生。颌下腺来源的 EGF 可在雌鼠的乳腺发育和肿瘤发生方面起作用,雄性小鼠的颔下腺中 EGF 的量至少是雌鼠中的10倍。在雄性小鼠颌下腺中 EGF 的产量一直增加到7周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沙门菌细菌壁缺陷突变株(CWDMs)的生物氧化及遗传特点和探讨细菌壁缺陷变异的性质与机制。方法:采用PAGE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其CWDMs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活性与类型。结果: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经PAGE电泳可见一条MDH同工酶带,CWDMs电泳后可见两条MDH同Ⅰ酶带,在CWDMs的MDH中有一条泳动速率与细菌型及粗糙型的相同,另一条则较快。分光光度法检测证实。细菌型与粗糙型的MDH活性相似,CWDMs的MDH活性则明显较低。结论:CWDMs保留了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MDH和形成了一种新的MDH,并且其MDH的活性已显著降低,此特性可能与CWDMs生物氧化特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