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西南山地特有的雉科Phasianidae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四川省中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的少数山区森林中(郑光美,2015)。2019年5月,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1只体羽部分白化的四川山鹧鸪成年雌鸟(图1:左)。  相似文献   

2.
我国特产——四川山鹧鸪雌鸟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山鹧鸪,屏山一带叫做砣砣鸡,也有叫笋鸡的。1932年博尔顿(R.Boulton)根据史密斯(F.T.Smith)2月间在今四川省甘洛县大桥公社采到的一只雄鸟,定名为 Arborophila rufipectus。由于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掠夺,将模式标本送存国外。 作者于1964年5月和1973年5、6及10月,在甘洛县东边的屏山县(位于大凉山东麓)五指山采到 10(6,4)只标本,并收集了有关资料;1974年 2月 13日和3月 31日,我们又在甘洛县大桥公社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下,于海拔1,700和1,800米处采到2()只地模标木。鉴于过去对四川山鹧  相似文献   

3.
四川山鹧鸪 Arborophila rufipectus 系由R.Boulton于1932年依据F.T.Smith'.在原两康省某地"Ta Cho.Fu"采获的单独一号雄性标本而定名.中国鸟类学家以往多认为该种的模式标本产地为今四川甘洛县的大桥乡.通过对大桥乡所在地理坐标的实测,并使用Google Earth对该地区进行查检,作者曾提出"Ta Cho Fu"当在今四川汉源县境内,并指出对该地点具体位置的订正和重新定位,使四川山鹧鸪的总分布区域北推了至少100 km范匍.尽管'"Fraylor(1967)曾对"Ta Cho Fu"这一地点给出过一个差异颇大的地理坐标,作者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认为F.T.Smith当年采得四川山鹧鸪的地点仍应当是在四川汉源县境内.  相似文献   

4.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系由R.Boulton于1932年依据F.T.Smith在原西康省某地"Ta Cho Fu"采获的单独一号雄性标本而定名,中国鸟类学家以往多认为该种的模式标本产地为今四川甘洛县的大桥乡。通过对大桥乡所在地理坐标的实测,并使用GoogleEarth对该地区进行查检,作者提出"Ta Cho Fu"当在今四川汉源县境内,对该地点具体位置的订正和重新定位,使四川山鹧鸪的总分布区域北推了至少100km范围。  相似文献   

5.
四川山鹧鸪于攀枝花市发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refipectus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以往仅知分布于四川省的中部 ,南可抵(长江上游的 )金沙江。因其分布范围极为狭小 (直线距离南北约 10 0km ,东西约 150km) ,所以被视为是全球极危物种 (CriticallyEndangered) (Collaretal.,1994 )。基于对山鹧鸪属Arborophila种类在分布型上不应出现明显间断 ,且金沙江亦不应成为对四川山鹧鸪的天然阻隔这一认识 ,作者据 1997年证实该种在云南省的东北部 (至少是在绥江 ,可能还有永善、盐津等地 )确有分…  相似文献   

6.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为全球濒危物种。四川山鹧鸪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仅存于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海拔1000~2200m处的低山亚热带阔叶林中。四川山鹧鸪繁殖资料仅在20世纪90年代有过2例记录(李桂垣,1992),之后未见报  相似文献   

7.
在横断山区鸟类考察过程中,发现采自四川宝兴县硗碛和雅江县八角楼的两号小鴞属标本与原记录的种类有显著差异,经研究认为是横斑腹小鴞(Athene brama)的一新亚种,命名为: 横斑腹小鴞 新亚种—杂斑腹小鴞Athene brama poikila Subsp.nov. 正模标本 雄性成鸟(采集号6079),1964年12月6日,采自四川省宝兴县的硗碛,海拔高度2,200米。标本保存在四川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8.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属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2014年4—5月,在四川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对四川山鹧鸪及其栖息地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山鹧鸪分布在海拔1700~2550 m,主要分布在2100~2300 m;其栖息生境主要为天然阔叶林,尤喜原始林;利用的坡度集中在20°~40°;偏好乔木数量多、高大和郁闭度大的森林生境;其中乔木均高是影响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因子。保护四川山鹧鸪偏好的天然阔叶林,减少栖息地的人类干扰,是保护四川山鹧鸪这一濒危物种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蓝额长脚鸲(Callene frontalis)属于雀形目鹟科(Muscicapidae)鸫亚科(Turdinae)。雄性成鸟体羽几乎纯为暗灰蓝色,仅额。短眉纹及小复羽等为钴蓝色,眼先转黑;两翅、尾及下体后部等均黑褐色;两胁最后部有些羽毛具有白端。我们只有一只雄性标本,于1955年5月1日由四川大学生物系吴大均同志采自四川石棉麻麻地,量度  相似文献   

10.
华蓥山、缙云山和金城山的两栖动物,仅邓其祥等(1983)、余志伟等(1984)有零星报道。1962—1965、1983年在金城山,1983—1985年在缙云山,对两栖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1986—1988年5、7月,1989年8月,对华蓥山上段的倦洞、红星茶场、云雾山,中段的观阁、桂兴、天池、瓦店、双河、观音溪、溪口等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加上1959年5月在溪口、六池堡等地的零星采集,共获标本647号。标本主要存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现结合有关资料整理报告于后。调查结果见表。华蓥山上、中、下段(缙云山)获标本446号,分隶5科6属14种;除广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3种外,其余…  相似文献   

11.
哈蛛属Hasarina自1963年Schenkel建立以来,至今仅知一种,即螺旋哈蛛Hasarina contortospinosa Schenkel, 1963 (Mem. Mus. Hist. Nat., 25A: 462—464, f. 262)模式标本釆自甘肃。Schenkel仅记述了雄性个体。继后 Wesolowska 于1981年再次报道了该种,也仅记述了雄性个体。(Ann.Zool. Warszawa, 36(7): 132—133, f. 10—13)。笔者整理我国跳蛛科蜘蛛标本时,从采自福建崇安、湖南张家界、四川峨眉山的标本中,发现了该种雌蛛,现将其补充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1986年5月28日,我们在四川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采得一只雄性棕头歌鸲(Luscinia ruficeps)标本,是四川省鸟类新纪录。棕头歌鸲是我国稀有的特产鸟类,据笔者所知,自Hartert(1907)根据采自秦岭太白山的三号标本命名以来,八十年间,仅在马来西亚见过一只,除此之外,迄今尚无有关此鸟的任何报道。鉴于棕头歌鸲的标本比较稀少,也是我国鸟类学工作者首次采到这种稀有的鸟类标本,特将有关量衡度(分别以克和毫米为单位)记述如次:体重19,全长132,嘴峰11,翅78,尾56,跗蹠28。形态头顶、后颈和头侧均橙棕色,羽缘稍暗;额基、眼先、眼下和颈侧黑色;背、肩和…  相似文献   

13.
四川安县发现美姑脊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4月8日,在安县高川乡天池村马家山,采到一号美姑脊蛇(Achalinus meiguen-sis Hu et Zhao),标本号90081,保存于我校标本室。这是继胡淑琴、赵尔宓(1966)发表《四川爬行动物三新种》以来,在四川省内发现的少有几号标本之一。原报道标本产地为四川省的美姑、宝兴、峨眉山和瓦山(洪雅),现分布区又增加安县。1形态特征体长390毫米,尾长115毫米,重25克,雄性。头较细长,与颈部界限不十分明显。背面紫蓝色,有金属光泽,腹面略带土棕色。背鳞21—19—19行,腹鳞115,尾下鳞56,颞鳞2+3,上唇鳞6,下唇鳞6,肛鳞1。2生态习性栖息于海拔1450米左右的阴…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野生动物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基本职责。掌握目标物种及其主要伴生动物的种群状况对于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3°57'~104°04'E,28°39'~28°43'N)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等珍稀雉科鸟类及其栖息地,海拔范围900~2009 m,总面积约3500 hm2。2013年4月—2014年3月,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乐山师范学院西南山地濒危鸟类保护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山鹧鸪及其主要伴生动物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监测,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6年4月—2018年6月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固定样点监测数据,对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利用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年间四川山鹧鸪对样点的利用率存在差异,2006—2012年对样点的利用频次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后呈现上升趋势;(2)利用样点的平均海拔为1 580 m±183 m,年间差异不大,总体保持稳定;(3)对人工林的利用频次最低,2006—2012年对原始林和次生林的利用偏好不明显,2012年之后对原始林的利用率大于次生林;(4)高频利用的生境具有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灌丛盖度和竹丛盖度较大、且为原始林的特点。高海拔区域的原始林是保护区需要重点加强保护的区域;加强对低海拔区域人类活动的管控,促进次生林恢复,同时加强对人工林的改造,促进人工林林下灌丛和竹丛生长,将有利于保护区内四川山鹧鸪的栖息与繁衍。  相似文献   

16.
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 Haltenorth1903)1977年由澳大利亚学者Groves从大岩羊(P.nayaur)中分出,订为一新种,结束了岩羊属为单型属的历史。模式标本于1930年采于四川省巴塘县竹巴笼,后带出国外。为了弄清矮岩羊目前是否存在、数量分布和生活习性等等,我们于1988年5月、9—10月两次到模式产地进行了考察,采得国内第一批珍贵的地模标本,并获得一些生态资料。1形态特征矮岩羊个体较小,大约仅大岩羊的一半。头顶有洞角一对,雌雄差异很大,是野外分辨性别最明显的特征。雄性角粗大(长250mm左右),角自头顶略向两侧伸出,两角内侧各具一明显的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于1964—1965年4—10月,在云南临沧、保山、德宏地区进行考察;继后,昆明动物研究所又于1974—1975年4—10月在高黎贡山北段考察,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再次到德宏,临沧地区采集,先后采到鸟类18目,51科及4亚科,367种,并收集鸟胃标本2,216号。其中每种采有三个以上鸟胃的主要食虫鸟计157种(占本地区采集鸟种数的42.8%),鸟胃标本1,365号(占收集鸟胃总数61.6%)。现将157种主要食虫鸟类的食性分析资料整理报道,为保护鸟类,防治农林业及卫生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四川鸟类一新记录——绿胸八色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8月17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古尔沟进行鼠类调查时,于海拔2250 m的落叶阔叶林无意采得1号鸟类标本.经鉴定,确认为绿胸八色鸫Pitta sordida(Müller)雄体.该鸟为四川鸟类新记录,并为四川鸟类新增加1科(八色鸫科).标本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12月在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对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rufipectus)雄性的鸣声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雄性单音节鸣声出现在啼叫、保护领域和求偶中,这些鸣声持续时间差异明显,主峰值差异不明显;雄性双音节鸣声出现在啼叫、保护领域、竞争雌体和求偶中,这些鸣声第一音节时间、第二音节时间、音节间隔时间和主峰值差异极显著,全句时间差异不明显;雄性多音节鸣声出现在保护领域、警戒和惊吓中。雄性亚成体多音节鸣声出现在惊吓和警戒中;雄性成体和亚成体警戒鸣叫的音节持续时间、音节间隔时间和主峰值差异均不明显,全句持续时间差异明显;雄性亚成体和雄性成体的惊吓鸣叫音节持续时间、音节间隔时间、全句持续时间和主峰值差异均不明显。四川山鹧鸪表现出的各种鸣声行为是为了保护配偶和防止天敌,使该种群更好地繁衍。  相似文献   

20.
正模标本(图1)雄性成鸟(登记号码:37938)由全国强、唐宗敬等同志于1959年5月5日自四川天全(海拔约1,100米)采得,现收藏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 鉴别特征 本亚种与玉头鹟模式亚种(图2)不同在于雄者的颏和喉纯白,雌者的颏和喉仅稍沾些棕色,但均无橙棕色喉斑,如在模式亚种然。飞羽式:2≤6,>7;模式亚种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