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γ60Co-射线辐照与模拟微重力效应对大鼠终末分化PC12细胞的损伤,分析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损伤。方法:利用大鼠终末分化PC12细胞为材料,通过检测地面对照组、γ~(60)Co-射线辐照组、模拟微重力效应对照组、γ~(60)Co-射线辐照复合模拟微重力效应组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及HPRT基因突变频率,分析模拟空间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损伤。结果:随着γ~(60)Co-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及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增加,呈现比较良好的效应关系,而γ~(60)Co-射线辐照复合模拟微重力效应组各项指标均低于γ~(60)Co-射线辐照组。结论:γ~(60)Co-射线辐照及模拟微重力效应均能诱发大鼠终末分化PC12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和HPRT基因的突变,而模拟微重力效应降低PC12细胞损伤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芜菁块要有汗对^60Co—γ致小鼠损伤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清洁及ICR小鼠为实验动物,探讨芜菁块根汁对^60Co-γ射线辐照 伤的防护和修复效应。测定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小鼠PE的微核试验等方法。结果表明:辐照前给芜菁法组、辐照后给芜菁汁组和连续给芜菁汁组分别使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象、PCE微核率等明显高于^60Co-γ辐照组,其中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PCE微核率等数据与^60Co-γ辐照组的差异极为显(P<0.001)。说明芜菁块根汁对小鼠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而且对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芜菁块根汁对~(60)Co-γ致小鼠损伤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清洁级ICR小鼠为实验动物,探讨芜菁块根汁对~(60)Co-γ射线辐照损伤的防护和修复效应。测定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小鼠PCE的微核试验等方法。结果表明:辐照前给芜菁汁组、辐照后给芜菁汁组和连续给芜菁汁组分别使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象、PCE微核率等明显高于~(60)Co-γ辐照组,其中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PCE微核率等数据与~(60)Co-γ辐照组的差异极为显著(P<0.001)。说明芜菁块根汁对小鼠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而且对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alaberration CA)试验和微核 (micronucleus)试验两种方法对低强度He Ne激光辐照育龄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为 14.31J cm2 (辐照 5′)、2 8.6 2J cm2 (辐照 10′) ,5 7.2 4J cm2(辐照 2 0′) ,114.5 2J cm2 (辐照 40′)。照射血样后 ,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其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激光照射及空白对照组 ,血样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 4.2 9‰、3.96‰、3.81、3.5 9‰和 4.19‰ ,X2 检验无显著意义 (P >0 .0 5 )。阳性对照丝裂霉素MMC处理的血样淋巴细胞CA率平均为 14.41‰ ,明显高于激光照射和空白对照组 ,X2 检验有显著差异(P <0 .0 1)。微核试验检测结果 ,微核染色体分别为 1.0 2‰ ,1.17‰ ,1.18‰ ,1.31‰和 1.19‰对照 ,经统计分析激光照射各组与对照组微核率均在 2‰以下 (P >0 .0 5 ) ,属正常人体微核范围内。结果显示两组试验监测诱变均具有一致性。证明He Ne激光辐照人体细胞对染色体无致畸效应。且表明He Ne激光在治疗范围内应用安全、有效、不会对不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环境致突变物的蚕豆细胞微核检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应用,多种工业废物的大量排放,使生命物体的生境条件发生改变,对生物的遗传进化效应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使得具有一套高灵敏度、操作技术简单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致突变物的诱变活性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遗传危害显得甚为重要。真核类生物细胞微核测试技术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微核(MCN)是真核类生物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诱变剂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游离于主核之外的异常结构,和中期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一样,微核率的大小和用药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同时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之间相关非常显著。因此可以用简便的微核计数法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法来分析外界影响因素的致突变活性及其强度。  相似文献   

6.
小鼠尾血淋巴细胞微核制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测试法建立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可评价各种理化因子的致癌、致突变效应,并可了解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效应。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片,程序较复杂,且需处死动物,所以实验必须采用组间设计,显然没有采用自身对照、系统观察为合理和节约实验动物。我们采用肝素抗凝,甲基纤维素(下简称甲纤)促红细胞凝集,建立了仅需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作为指示器研究明通河污水和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后水质的致突变性。蝌蚪在各种水样品中暴露7天。采心脏血制片。在对照组中,微核率分别为4.40‰和4.68‰。1/4明通河污水组诱发蝌蚪的微核率是17.01‰。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人体末梢血微核测试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核测试法(micronucleus test)是常用的遗传毒理学方法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用来评价各种理化因子的致癌、致突变效应、监察环境污染等,而且比较迅速而敏感(Wild,1978:Adler,1980;Tate et al.,1980;Heddle,1973;Schmid,1977)。以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某些动植物的组织(Heddle,1973;Schmid,1977;山东海洋学院遗传教研组,1981)。较近,有作者报导了人体静脉血和骨髓细胞微核法(Jensen,1977;Countryman,1976;云南省动物研究所二室辐射细胞组、上海市工业卫生研究所三室血液组,1978),我们首先简报了1滴人手指血的微核测试法(薛开先等,1982)。  相似文献   

9.
镰形棘豆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致突变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镰形棘豆的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致突变性.方法:小鼠随机分成6组,设阴性对照组(Ⅰ组)、阳性对照组(Ⅱ组)和4个剂量组(Ⅲ组、Ⅳ组、Ⅴ组和Ⅵ组),4个剂量组经口给予镰形棘豆正丁醇提取物的剂量分别为800mg/kg、100mg/kg、2000mg/kg、4000mg/kg,于给药后第2d取材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于第35d取材来观察精子畸形率的变化.结果:镰形棘豆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微核细胞的产生及致精子畸形存在剂量-效应关系.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Ⅵ组与Ⅰ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浓度的镰形棘豆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精子没有致突变作用,而高浓度的对小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精子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晓菊  刘燕  李杰  冯瑾  李雅轩 《生物学通报》2005,40(9):54-55,F0004
微核检测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效而实用的实验技术,常被用于进行环境监测分析。它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运用的环境致突变性检测技术,同时也是我国水环境生物测试的规范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水体的致突变性。在中学生物学的课外活动中,结合绿色奥运等项活动,利用微核检测技术研究各种因素对生物体的影响作用,是一个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抚仙湖无机污染物化学背景值及动物体内致突变性评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比较抚仙湖不同区域的水质及其致突变性,从抚仙湖周围水域采取7个样点的水样。用电感耦合氩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水样中的无机污染物作定性和定量分析,另外使用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抚仙湖水样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禄要样点水样带有微核的红细胞率增高,表明这个点水样有致突变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了赤霉病麦毒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的体内致突变效应。玉米赤霉烯酮的试验剂量为0,0.1,1.0,10.0,100.0mg/kg体重,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各试验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亦未发现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了赤霉病麦毒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的体内致突变效应。玉米赤霉烯酮的试验剂量为0,0.1,1.0,10.0,100.0mg/kg体重,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各试验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亦未发现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微核测定法,是在染色体分析法的基础上,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建立的一种细胞遗传学快速测定法。由于其方法简便、观察容易、鉴别可靠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学者只注意到微核细胞率与剂量的关系,对微核细胞率与辐照后时间的关系研究尚少。为此,我们设计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5.
李淑娴  郭宝江 《遗传》1983,5(4):9-12
微核测定法,是在染色休分析法的基础上, 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建立的一种细胞遗传学 快速测定法。由于其方法简便、观察容易、鉴别 可靠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学者只注意 到微核细胞率与剂量的关系,对微核细胞率与 辐照后时间的关系研究尚少。为此,我们设计 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结肠清洗后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结肠清洗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和结肠清洗后肠道微生态平衡再建的过程。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结肠清洗后食用普通膳食,另一组为结肠清洗后,先食用航天食品,后食用普通膳食,在选定的时相点收集粪便,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对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类杆菌、乳杆菌及双歧杆菌定量测定。结果结肠清洗后,肠道所有的微生物数量均显著减少,7d后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结论结肠清洗引起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航天食品不利于肠道微生态重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微核测定方法来评价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 formamide简称DMF)对小鼠骨髓多染性红细胞微核出现率的致突变效应。处理结果表明: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DMF,其中1.0mg/kg(体重)剂量组的多染性红细胞微核出现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4.077‰),当剂量增加到6.0mg/kg时,多染性红细胞微核出现最高峰,微核率为4.374‰,表明该剂量使微核显著增高;随着剂量的继续增加微核出现率反而随之下降。 多次连续注射(每隔24小时注射一次)DMF1.0mg/kg微核出现率为5.204‰,比单次注射相同剂量的微核率高,说明药物有积累的遗传毒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采用的动物骨髓细胞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快速检测DNA损伤的微核测定法,均不能反映环境因子对人类子代的致突变性。用人胚绒毛组织微核直接检测环境因子的致突变性研究,未见有国内外报道。为此,我们通过对妊娠10周内的507例人工流产的绒毛组织微核测定,显示人胚绒毛组织微核细胞率正常值为0.69±0.74‰(0—4.5‰,每例观察2000个间期细胞);女方不吸烟其丈夫吸烟的被动吸烟组和女方无主被动吸烟组分别为0.753±0.693‰和0.583±0.761‰,二者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41);男  相似文献   

19.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合成氨工业水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了合成氨工业水处理前后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化工厂生产流程中3个有代表性的水样,同时以蒸馏水(CK)为阴性对照,以不同浓度(0.5、5、50、500μg/L)的环磷酰胺处理为阳性对照,共5个处理组水平,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测定其MCN‰。结果:洗煤气水、洗甲醇水可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的MC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分别相当于50μg/L和5μg/L环磷酰胺的致突变效应。经处理后的生化出水致突变性显著降低。结论:合成氨工业水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可作为合成氨工业水的遗传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   

20.
高氟对3月龄公鸡生殖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高氟对鸡生殖细胞损伤作用,选用3月龄蛋公鸡1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一组,每组5只,实验组在饮水中添加3.25 g/L的氟化钠,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实验周期为120 d。分别于60 d、80 d、100d、120 d采集精液,检测精子密度、早期精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形率及精子活率。120 d后,处死动物,取两侧睾丸,称重并测量大小。结果表明,氟化钠可致精子数量减少,活率降低,精子畸形率和微核率上升,并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比较两组睾丸重量和大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高氟对鸡生殖细胞有遗传损伤作用,高氟可能是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