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政策与农耕:石咀头村40年景观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化导向的农业政策驱动下,中国传统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地理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地理空间方法,通过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工具对晋西北一个典型农耕村庄40年来农耕景观变迁进行制图、调查与评价,寻找相应时期农业政策对农耕景观变迁的影响,分析农业政策的利与弊.结果表明:中国传统多样化种植正逐渐被工业化单一种植的农耕景观格局所代替,这些农耕变迁背后的驱动力在于一系列农业政策是以中国农耕体系的工业现代化为指针的,这些政策的目标是要引领传统农耕体系向"现代化"农业快速转变,但其结果却导致了传统农耕体系的衰落.所研究村庄的传统农耕体系在40年间迅速消失,而正是这一体系维持了当地千百年的食品安全与土地健康.本文建议,未来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应在短期的农业经济收益与长期的农业可持续性之间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平衡,这也是全球变化背景下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农业与植物生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传统农业的特点,传统农业经验的可贵性,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以及植物生理学对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文中强调高新农业生物技术是更新传统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不论今后我国现代化农业如何高度发达,它仍然包含有传统农业的合理内涵。  相似文献   

3.
赵飞  章家恩 《生态科学》2015,34(2):173-178
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 农业历史悠久, 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 广东先民探索和积累了大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农业技术, 其中很多都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理念。在系统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 从以下方面对广东传统农业中蕴含的生态学智慧进行了汇总、整理与分析, 结果表明: (1)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稻田养鸭、葑田-养鱼等是广东地区典型的传统农业模式以及循环农业的典范, 其中蕴含着利用生物之间互惠共生的生态学智慧。(2)“双季稻+冬种或冬闲”、水稻-甘蔗-芭蕉轮作、烟草-晚稻轮作、果园间套作、茶-蝇树共作等是轮作、间套种的传统农业典范, 其中蕴含着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生态位的智慧。(3)广东先民一直重视利用有机质做肥料, 人畜粪便、土杂肥、草木灰、绿肥、河泥、塘泥等有机肥料已广泛应用, 成为用地养地的代表性技术, 其中蕴含着农业废弃物资源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学智慧。(4)酷热、冬寒、巨风、病虫害等是广东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自然灾害形式, 广东先民多采用覆盖稻草、种植防风树、疏果等方法予以应对。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烟茎杀虫等是广东历史上富有特色的治虫方法。这些方法中蕴含着应对灾害的生态防控思想。  相似文献   

4.
植物转基因技术使传统农业逐渐向分子农业转型。农业的作用由原来的简单的提供衣、食、住扩展到为医药业、工业提供优质、低廉的原料或产品。医药分子农业作为分子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结构,并因其自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将给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以先进工业装备农业,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在传统农业改造转化为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除了要顺应世界性农业发展大趋势,也应继承我国农业优良传统,扬弃世代沿袭的农业生产经验——剔除糟粕、取其精华,用现代科学理论总结提高,使传统经验的合理内涵融入我国现代农业中。我国传统农业有以下一些优点:(1)精耕细作,间套复种,经济利用土地;(2)重视有机肥,轮种豆科绿肥,用养结合,维护地力经久不衰;(3)“三宜”原则,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6.
任何民族都不会按步就搬他们祖先的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系统会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变化 ,而研究和探讨农业系统的适应过程和机制 ,能为挖掘农业潜能 ,引导和调整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爱伲族大卡老寨和基诺族巴卡小寨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近 2 0多年来的农业系统发展变化过程。农业系统受人口密度、土地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农业系统变化不仅包括景观、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变化 ,而且包含农业耕作技术的变迁和适应。人口增长导致轮歇农业规模减退 ,导致农业景观的更换 ;新农业技术的引进 ,传统作物种类和品种逐渐减少 ;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 ,经济作物种类不断更新 ;在某一次农业系统变化过程的后期 ,都同时伴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以求通过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力 ,保守旧的农业系统方式 ,而当某一农业系统广泛接受时 ,又是另一次农业系统变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农业文化遗产里的朵朵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耀  肖玉 《生命世界》2009,(6):16-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数千年来,智慧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完美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除了已经被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传统稻鱼共生系统,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朵朵绽放的农业文化遗产奇葩。  相似文献   

8.
"云南及周边地区生物资源调查"项目于2006-2011年,对云南省31个县、四川省8个县和西藏自治区2个县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系统调查的41个县的地形、地貌十分多样,气候类型很多,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加之,这些县份都集居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从而赋予了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正因为这里的多样性气候和各异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通过调查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和信息,收集到5300多份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其中有一批稀有种质资源,这些稀有种质资源对相应农业生物的起源进化和系统分类研究,以及新品种选育都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闻名于世,许多农业技术措施不仅在当时起着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作物自身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作用,而且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农业技术措施不断充实、发展完善,成为中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精华,直到今天仍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古老的农业生产技术,何以能绵延相继、世代相传,应用至今我们可以发现:原来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和原理;生产技术的具体做法,符合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下面我们从中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宝库中,采撷几项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现今仍在农业…  相似文献   

10.
多年以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程度一直较低,特别是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差距。并且在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是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起飞期的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持续农业的思想可以追朔到中国古代农业,然而当今持续农业的兴起是生态环境意识高涨的产物。持续农业的核心是把资源与生态环境目标结合到农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之中,消除农业不能持续发展的后患。持续农业尊重自然、注重总体、强调综合、注重信息交流。这些方法与传统的工业化控制模式、深入局部的分析方法和注重物质投入的方法相结合,产生一系列崭新的农业方法。在高速经济增长初期的中国,必须十分注重从宏观政策方面引导农业向持续方向发展。在微观方面,生态农业模式的总结推广将有利于持续农业的具体实施。文章以基塘为例进行分析,表明生态农业随自然条件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调节,是模式得以广泛推广和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农业在当今世界至关重要,因为它有潜力满足我们的农业需求,而这是传统农业无法做到的。这种类型的农业采用一种特殊的耕作技术,既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保证不造成任何危害。因此,该技术对环境友好,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微生物种群对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和生产力的基本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若干调查旨在增进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动态和重要性及其在农业生产力中的有益合作。综述了部分土壤微生物及其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杨武生 《植物学报》2021,(1):I0007-I0007
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农村建设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与知识经济体系变革促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打破传统经济模式,迎来全新发展,其中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类型与模式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目前现代与新型农业种类与模式的内涵、特点、基本指导思想与发展前景,分析了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白色农业、城市农业、质量农业、蓝色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集约农业及其他新型农业产生的背景条件和精髓,指出这些农业类型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而是互相渗透与补充。其中的许多农业模式都注重依靠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循环,其生产过程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但它们绝对排斥现代化学工业产品,侧重强调环境意识,忽视农业的生产功能和收益,会使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面对人类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实问题,这些替代农业很难实现大面积应用,如果能够把这些农业模式的精髓之处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农业,将主宰21世纪的农业潮流。  相似文献   

15.
郝明德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8):1336-1340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塬为研究对象,根据黄土高原沟壑区干旱频繁发生的特点,在发展传统农业抗旱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应用抗旱品种及与之相配套农业耕作技术和轮作种植技术,发展窑窖集水,滴灌、渗灌、微灌等抗旱节水灌溉技术,建立现代抗旱减灾农业技术体系。为发展减灾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命科学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的成就显著,但也存在着污染并破坏生态环境、消耗大量矿产能源和资源,以及农产品内在质量常常不佳等问题。在分析国情及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为:(1)满足我国人民未来的食物需要;(2)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3)能供应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维护及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达到这些目标,有待生命科学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7.
国内信息     
《生物技术通报》2003,(5):49-52
转基因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有巨大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和世界面临人类生活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农业与转基因农业高科技问题。据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刘海燕等综述报道 ,当人口在增加、土地面积在缩小 ,传统农业商品化经济增长不快时 ,要解决世界2 0 10年 70亿人口的粮食问题确实比较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亚洲生物技术发展计划始创于经济增长时期,生物技术预算至少在短期内仍将得到保持。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仍缺乏本土的技术和现代工业研究。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法弥补这些缺陷。台湾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介绍了他们采取了两个途径:其一,制定了两项生物技术计划———基因计划和农业生物技术计划;其二,创建农业生物技术工业园和支持新的生物技术公司,包括GenelabsBiotech公司(生物药物),SinopharmTaiwan公司(药物活性成分)和TaiwanFlowerBiotech公司(热带花卉品种)。台湾发展基…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全球范围内以植物基因工程为核心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形成。那么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怎样的差距、产业化进程和努力的方向有哪些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从抗虫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到自身从事的生物固氮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祖先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就创造出那样的辉煌成就,并留下了很多著述,如农业和医药方面的著作:“泛胜之书”、“齐民要术”、“古今秘苑”、“俞宗本种树书”、“陆佃埤雅”、“物类相感志”、“致富全书”、“花镜”等宝库。很多内容到今天仍使我们感到惊奇和自豪。这些著述,对我们现代的农业实践和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