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探讨地形对景观尺度植被格局的影响,在对三峡大老岭山地森林的大量群落学调查基础上 ,采用7个指标刻画群落生境的地形特征;利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排序方法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地形分布格局;并定量分离地形、空间及其交互作用等因素对植被格局总体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方面的贡献分别是9.50%、5.94%和6.81%,地形对植被格局的控制作用显著;但仍有77.75%的变异未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3.
地形是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为揭示不同地形梯度下景观格局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以1995、2005和2015年3期福州市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运用地形位指数、土地利用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分析和景观指数等方法,探讨景观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以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研究区林地主要位于中低、中高和高等级地形位,农地、水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位于低等级地形位.1995—2015年,福州市林地、农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水体面积增加.景观类型变化以稳定型为主,主要分布于中低、中高及高等级地形梯度区域;景观格局在地形梯度上变化差异明显,低地形位区域景观类型主要转向建设用地,而在中低及中高地形位区域,主要发生农地与林地的交替转变.研究区景观格局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等属性逐年上升,随着地形梯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地形对大兴安岭北坡林火迹地森林景观格局影响的梯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198 7年大兴安岭“5 .6”特大森林火灾 ,过火面积 1.33× 10 6 hm2 。火后 ,不同的火烧强度区和岛状的未火烧区形成了一个异质镶嵌体 ,然而在自然演替和人为干扰作用下 ,十几年过去之后这种异质镶嵌体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大兴安岭北坡 ,图强林业区的育英和奋斗两个林场为研究区 ,总面积 1.2× 10 5hm2 ,在景观尺度上 ,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 ,将地形因子进行梯度划分 ,并运用分布指数和偏相关分析探讨了大兴安岭在 1987年大火后森林景观在地形梯度上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森林景观在地形梯度上的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是不同的景观斑块类型变化幅度不同 ,不同的地形因子对不同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变化的影响强度也迥异 ;偏相关分析表明地形对主要森林景观斑块类型之间的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坡度 ,其次是海拔 ,坡向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地形因子对森林景观格局多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TM影像和野外调查为数据源,3S技术为研究手段,分析了泰山的森林景观结构动态变化以及景观格局沿高程的分异。选择相对高差较大的区域设计了8个地形方位,采用3种由连续样方组成的辐射状样带,在遥感影像上进行信息采集,研究地形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多尺度效应,分析了不同地形因子对森林景观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景观尺度上,地形方位、海拔、山地类型是影响森林景观镶嵌格局的控制因素,坡向、坡度是重要因素,坡形、坡位是不明显因素。以TM影像为信息源,从森林景观分异和梯度分析上,首先要考虑海拔坡向指数、坡形坡位指数和海拔,并立足于地形方位。地形主要因子间存在着稳定的显著正相关,为森林分异多尺度格局提供了较强的综合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城乡梯度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35  
利用 2 0 0 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 ,在 GIS的支持下 ,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和梯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上海市景观结构及其在城市化梯度上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 ,上海市的景观结构中 ,农田为优势景观 ,占整个景观比例的 6 0 %左右 ,而反映城市化的工业、居住和基础设施景观则占 2 2 % ,表明上海的城市化程度已经很高 ;郊区居住用地比例过大 (12 .6 9% ) ,城乡交错带居住区与工业区的高度混合显示上海市的景观结构需要优化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样带上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各种景观类型表现出独特的空间特征 ,明显反映了城市化的梯度和前沿 ;而景观水平的格局分析则表明城市化导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大 ,景观异质性增高 ;景观格局指数曲线在城市化梯度上呈双峰型 ,是上海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城市化区域的具体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景观格局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 ,是检测城市化和城市形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吴燕梅  胡伟平 《生态科学》2007,26(5):447-451
基于GIS的梯度分析与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州市萝岗区景观在城市化梯度上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①萝岗区的景观结构中,林地为优势景观,占整个景观比例53%左右,而占2.57%的推平未利用地则表明萝岗区的景观结构并不稳定;②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各种景观类型沿着梯度区表现出独特的空间特征,明显反映了城市化的梯度和前沿;③景观水平的格局分析表明城市化导致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大,异质性增高,并且景观形状越来越复杂,景观向多样化和均匀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丘陵地区地形梯度上植被格局的分异研究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群落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群落中的植物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湿润的丘陵地区是由水侵蚀而形成的包含各种干扰频率的生境复合体,作为中尺度的地形单位,可以通过侵蚀前线划分为上部坡面和下部坡面两个小尺度的地形单位,而上部坡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顶坡、上部边坡、谷头凹地等微地形单元,下部坡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部边坡、麓坡、泛滥性阶地及谷床等微地形单元。上部坡面发育的是气候顶极群落,沿顶坡向谷头凹地,群落发生逐渐、连续的变化,下部坡面发育的为地形群落,其物种组成、结构以及其它生态特征与上部坡面具有显著的差异,而其微地形单元之间植被的变化不明显。干扰作用是不同地形植被分异的控制因子,也是地形植被维持和更新的关键因子。下部坡面以相对积极的土壤侵蚀、滑坡和崩塌等过程为特征,其植被更新依赖于频繁的地面干扰,而上部坡面长期稳定,其植被更新依赖于林窗动态。地形是影响植被格局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生境因子,其引起的生境生态位分化为物种的共存提供了条件,导致了小尺度空间内高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9.
泾河流域平凉市城市化影响下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王辉  周睿  毕晓丽  陈宝玉  葛剑平 《生态学杂志》2006,25(12):1476-1480
基于GIS的梯度分析与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平凉市城市化的空间格局。采用以TM为基础的1∶10 0000土地利用遥感制图,以城市中心为原点分别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布设1条30 km长3、km宽的生态样带,通过移动窗口取样并利用Fragstas软件分别在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上选取一系列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化的影响下,平凉市与市郊的过渡地带,景观在组分上表现出多样化,斑块形状比较复杂,破碎化程度较高。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随梯度变化的空间格局并不唯一,人类活动对平凉市景观的影响依赖于土地利用格局和土地的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上海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量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对于监测和评价城市化的生态后果十分重要。该研究应用基于GIS的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上海市城市化的空间格局。沿一条自西向东64 km长6 km宽和另一条自南向北66 km长6 km宽的样带,应用移动窗口计算了一系列景观指数。结果表明,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可以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来定量,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沿景观格局梯度确实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多项景观指数可准确地、定量地指示上海地区东西和南北发展轴线上城市化的前沿和城市景观梯度分异的特征。城市化的总体格局是随着城市化程度增加,景观在组分上更多样化,形状上更为复杂以及生态学上更破碎化。此外,该文显示的上海市城市化景观格局比较符合同心圆论的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结果支持斑块密度随城市化程度而增加,斑块大小和景观连接度则下降的假说,但与随人类干预程度增强,斑块形状变得更规则的假说不相符和,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该发现。  相似文献   

11.
植被的组织有序度及其全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界的植被格局是多样、壮观和永恒变化的。它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写照,也是生态有序性在时空上的展示。然而,这千变万化,但又富有秩序的自然植被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了寻求其答案,传统生态学中的主导思想是在植被分类基础上进行归纳的。与传统生态学方法不同,本文基于统计热力学的一般理论和植被生态学的经验结果,推导出植被的组织有序度方程和一般判据。在演绎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大尺度现象的植被的组织有序度模型。模型的结果与Whittaker(1975)的经验结果相一致。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尺度植被格局的形成和演化。  相似文献   

12.
植被格局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植被格局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分形模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工具。选择从分枝到景观的各个等级层次上若干有代表性的研究实例进行介绍。给出了尺度,自相似性和分形维数在植被格局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说明了分形模型描述植被格局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被格局的分形机制,认为植被格局是具有自组织特征的分形体。最后对植被格局的分形模型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研究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了贺兰山东坡海拔1200—1900m低山区范围内植被种类组成的区域分异、植被性质及生态条件的区域分异特点。结果表明,该范围内务主要植被类型具有荒漠草原或荒漠草原化的共同特点,其种类组成均在北、中、南不同地段存在一定差异。此差异反映出本区海拔1600m以上的中部地段及其以下的北部地段分别是生态环境最湿润和最干旱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地区植被演变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湖地区作为祁连山系中段南麓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区。这里的以草原为基带及其周围山地的高寒灌丛和高寒草甸垂直系列,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随着整个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本区植被也具有一系列的明显变化。大片森林趋于消退,仅残存有少数适应高寒生境的树种;温性植被类型局限于海拔较低处,而高寒植被类型相对分布较广。分析表明,青海湖地区的整体植被景观有向寒旱生境方向发展的演变趋势。本区植被出现上述演变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生境因抬升而趋于寒旱的过程中,植物种对其生境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忍耐性和适应性所致。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塔山植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位于中蒙边境的北塔山地区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的植被与相邻地区的植被从水平地带规律性、垂直地带规律性和植物区系成分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北塔山的植被无论在类型上还是在区系上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干旱性的特征。其植被垂直带结构为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山地灌丛草原、山地草原和嵩草高山草甸。此外还对北塔山植被的特点及草场资源利用进行了探讨。对本区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准噶尔盆地东端的北塔山区(很少有人进行科学考察的地区)的植被有所了解,同时对该地区的草场资源的利用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均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北植被区划(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Ⅰ_2 湖北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本植被地带居湖北南半部,位于英山、罗田、新洲、黄陂、天门、荆门、远安、兴山一线以南。东部为幕阜山脉北坡,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中部为坦荡的冲积平原,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是湖北水生植物分布最广的区域;西部为武陵山系的东北麓,以山地丘陵为特点。年均温16℃以上,≥10℃年积温4800—5600℃,为本省区两个高温区域之所在,无霜期在250天以上,年降水量1100—1600毫米。长江贯穿全境,还有众多的大  相似文献   

17.
本植被地带居湖北南半部,位于英山、罗田、新洲、黄陂、天门、荆门、远安、兴山一线以南。东部为幕阜山脉北坡,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中部为坦荡的冲积平原,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是湖北水生植物分布最广的区域;西部为武陵山系的东北麓,以山地丘陵为特点。年均温16℃以上,≥10℃年积温4800—5600℃,为本省区两个高温区域之所在,无霜期在250天以上,年降水量1100—1600毫米。长江贯穿全境,还有众多的大小支流。  相似文献   

18.
湖南城步南山的植被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步南山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牧场,总面积138,345亩(9,223公顷)。南山地区的植被,根据生态外貌原则划分为常绿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竹丛、草丛,农作物,经济林和果园等10个主要类型。现在的草丛是森林遭受破坏的次生植被。本区在开发利用上,应以发展林业为主,实行林牧结合。山地坡度大于35˚的必须发展林业,25—34˚的坡地要林牧兼顾,小于24˚者可以发展牧业,并营造各类防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