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小龙  吴亦飞  张隽 《微生物学报》2021,61(10):3149-3158
[目的] 分离并鉴定三价单甲基砷(MAs (III))脱甲基菌株,对MAs (III)脱甲基菌FJ-6中arsI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对arsI基因表达蛋白进行功能鉴定。[方法] 利用富集培养的方法分离MAs (III)脱甲基菌株,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进化分析进行鉴定;HPLC-ICP-MS鉴定菌株转化MAs (III)的产物为三价砷(As (III)),对菌株FJ-6的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潜在的MAs (III)脱甲基酶编码基因,通过PCR扩增获得arsI全长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9a-arsI,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异源表达,通过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异源表达的蛋白,以MAs (III)为反应底物,检测MAs (III)脱甲基酶ArsI的酶学特性。通过实时定量PCR观察arsI的表达类型。[结果] Bacillus aryabhattai FJ-6在12 h内能将1 μmol/L MAs (III)完全转化为As (III)。克隆得到MAs (III)脱甲基酶表达基因arsI,构建了pET29a-arsI重组质粒并进行了表达,ArsI蛋白分子量为17.4 kDa。ArsI纯化蛋白具有较高的MAs (III)脱甲基酶的活性;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arsI受砷诱导表达。[结论] 明确了ArsI蛋白具有MAs (III)脱甲基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一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絮凝剂的细菌A25,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提取物,最适pH为7.-10.0。絮凝剂的形成与菌体生长同步,均在10h达到最高值,该絮凝剂主要分布在发酵液中,另外还有一部分存在于菌体上,所产絮凝剂对供试的各种悬浮液和菌悬液都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株催化丙烯环氧化菌株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福来  郑坚 《微生物学报》1993,33(2):129-134
  相似文献   

4.
一株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一株产类胡萝卜素株分离鉴定的结果,根据该菌的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细胞壁组分析及血清学反应,该菌株应归为红球菌属的一个种(Rhodococcus sp)。  相似文献   

5.
从湖北农田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ALDH活性较高的菌株,该菌株在含0.64%乙醇的培养基中生长较佳,且耐受0.9%的乙醛。经菌种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不动杆(Acinetobacter sp.)。该菌株在乙醇和乙醛解毒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株耐Cd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基本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活性污泥中筛选耐镉(Cd)菌株,并研究其生长特性及对溶液中Cd~(2+)吸附的最佳条件,以期为重金属Cd污染水体的微生物修复提供菌株资源和应用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驯化出耐Cd菌株,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溶血试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菌株的培养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菌粉吸附溶液中Cd~(2+)的最佳条件,同时利用SEM-EDS及FTIR分析探讨菌粉吸附Cd~(2+)的机理。【结果】经分离、驯化得到1株耐Cd细菌菌株,命名为H6,初步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最大Cd~(2+)耐受浓度为350 mg/L。菌株H6的最佳生长条件为:pH 6.0–8.0,温度28°C,转速120–210 r/min,接种量1%–5%;菌株H6在生长过程中,培养液pH值先稍微下降然后不断上升。菌粉吸附Cd~(2+)的正交优化条件为:菌粉用量0.125 g/L,吸附时间2 h,pH 5.0,温度30°C,此条件下吸附量为205 mg/g。SEM-EDS分析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在吸附过程中主要作用基团有羟基、羧基、羰基、酰胺基和烷基,此外,Ca~(2+)与Cd~(2+)发生了离子交换。【结论】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菌株H6,初步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1株具有较强Cd~(2+)吸附能力的细菌菌株。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羽毛粉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从自然界中分离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基因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且命名为短小芽孢杆菌WHK4。发酵48 h时,羽毛粉降解率达到85.76%。本研究为微生物降解羽毛角蛋白提供了优良的菌株,在蛋白饲料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并鉴定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初步探究该菌的产酶特性,为综合利用纤维素筛选菌源。【方法】在常温条件下,采用滤纸培养基对菌种富集,采用CMC-Na初筛纤维素降解菌,采用LB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试验、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等分析筛选菌株的系统分类地位。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 H及Na Cl浓度对筛选菌株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从腐烂的玉米秸秆中分离出一株在常温下产纤维素酶细菌KZ-2,根据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KZ-2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为潜在新种。产酶条件实验显示:该菌使用产酶发酵培养基120 h产酶量达到最大值,在25–35°C、初始p H 4.5–5.5、Na Cl浓度1.0%–2.0%范围内为最佳产酶条件,在最适条件下酶活可达80.93 U/m L。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 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50°C。【结论】KZ-2是一株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细菌,在常温下即可分泌纤维素酶,并且该菌株为潜在新种,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天津滨海近岸沉积物为材料,进行耐铅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探讨影响菌株铅吸附的因素。方法:通过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考察pH值、吸附剂投加量、Pb~(2+)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不同条件下菌株对Pb~(2+)的吸附效果。结果:分离出一株耐铅菌株NY-3,鉴定为Oceanimonas sp.,菌株最大耐Pb~(2+)浓度为300 mg/L。在pH值为6、菌体投加量1 g/L、Pb~(2+)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吸附时间为60 min,菌株对Pb~(2+)的吸附率达94.16%。NY-3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R~2=0.9978),动力学数据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7)。结论:菌株NY-3对铅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一株能高效利用内醚糖的菌株,该菌株能以内醚糖为碳源产类胡萝卜素,以实现对生物质的有效利用。【方法】以纤维素生物质热解产物内醚糖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的真菌ZS1菌株。通过rDNA ITS基因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并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确定菌株系统发育学地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利用内醚糖的能力,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实验表明筛选得到的真菌ZS1对内醚糖有很好的同化能力,培养4 d后内醚糖的利用率为67.0%,经ITS测序和菌落形态特征鉴定该菌为红冬孢酵母菌(CGMCC No:6365)。优化培养条件后,内醚糖的利用率在5 d内达98.7%,菌体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27.1μg/g(干重)。以内醚糖为碳源得到的类胡萝卜素量为460.4μg/g(内醚糖)。【结论】筛选得到的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ium Kantochvilovae,能有效地利用内醚糖并产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1.
腮腺炎病毒分离株(SP株)SH基因及其旁侧序列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腮腺炎病毒分离株SP株与其他野毒株的序列差异,以确定其遗传特征。方法 将2005年在云南省石屏县收集到的腮腺炎患儿唾液标本,于Vero细胞培养7 d后观察病变并分离收获病毒,用血细胞吸附试验验证。同时提取病毒RNA,采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法从病毒RNA中扩增出SH基因及其旁侧序列,测序并以VectorNT16.0软件分析。结果 SH基因旁侧区序列分析表明:SP株与国内已知野毒株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在SH基因旁侧区范围内的序列一致性为93%~96%,差异均<8%。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毒株与其他国内野毒株在此区域中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3.3%~98.25%,与Wlz2株的遗传距离最近。结论 SP株属于F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12.
从田间土壤中自然感染死亡的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僵尸上分离出一株白僵菌,经分离纯化培养鉴定为一株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通过简易培养基的筛选试验,获得对该菌株具有较好培养效果和廉价的甜菜大豆培养基,并进行该菌株对大猿叶虫的活性测定。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大猿叶虫幼虫感染率很低,但对其成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以1×108孢子/mL的菌液处理土壤表面后15d,成虫平均校正僵死率达81.7%,田间土壤处理后1个月,成虫校正死亡率达85.2%。表明该菌株适用于大猿叶虫的田间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获得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确定该菌分类地位,并对其所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七叶灵显色法从土壤样品中筛选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再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PG)显色法进行复筛;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等方法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利用超滤、疏水层析、阴离子层析、分子筛层析法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分离纯化;以PNPG为底物,测定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pH及最适反应温度,通过双倒数作图法确定β-葡萄糖苷酶催化不同底物水解的米氏常数Km值。【结果】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ZF-6C,初步鉴定为Bacillus korlensis;芽胞杆菌ZF-6C所产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量约为90 kD,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7.0和40°C,该酶具有水解β(1,4)糖苷键的活性,最适底物为邻硝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Km值为0.73 mmol/L。金属离子Ca2+、Pb2+增强酶活,而Cu2+、Fe2+抑制酶活。【结论】首次报道从Bacillus korlensis中分离得到β-葡萄糖苷酶,Bacillus korlensis ZF-6C所产β-葡萄糖苷酶在分子量、最适反应条件及底物特异性等方面均不同于已知酶,可能为一结构新颖且催化效率较高的β-葡萄糖苷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分离可以分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菌株。【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土样中分离纯化得到能够分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菌株,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同时以菌株Penicillium spp.(CICC40361)作为对照,比较菌株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性,研究不同因素对菌株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确定菌株纤维素酶动力学常数Km值。【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命名为PL2#,经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后,确定菌株PL2#为羊毛状青霉(Penicillium lanosum)。菌株PL2#的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活力高于对照菌株Penicillium spp.;菌株PL2#的最优酶活测定条件为:1%CMC底物浓度,pH 4.8,50°C,酶反应时间60 min以及2 m L DNS添加量。【结论】羊毛状青霉(Penicillium lanosum)菌株PL2#比对照菌株Penicillium spp.具有更好地降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一株生物脱硫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脱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超  吴涓  李玉成  芮传芳 《生物学杂志》2010,27(4):39-41,34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从火力发电厂周围的土壤和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高效脱除有机硫的菌株S4,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及脱硫活性的研究。应用PCR技术克隆到16S rDNA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的16S rDNA的全序列与醋酸钙不动杆菌存在99%的同源性。该菌的最适脱硫温度为30℃,pH值为6~8,在此条件,该菌株对DBT的去除率可达到82%。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1]。根据其表面糖蛋白血凝素蛋白(Hemag glutinin,HA)和神经氨基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抗原关系不同,目前可分为16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2,3]。近几年来,南亚国家屡有禽流感病毒突破种间屏障作用,直接感染人类或其它哺乳动物,甚至致人死亡事件[4~6]的情况发生,因而赋予了禽流感全新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因此,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水禽,尤其是家养水禽的流感生态,对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防患于未然,近年来扬州大学农业…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1].根据其表面糖蛋白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基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抗原关系不同,目前可分为16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2,3].近几年来,南亚国家屡有禽流感病毒突破种间屏障作用,直接感染人类或其它哺乳动物,甚至致人死亡事件[4~6]的情况发生,因而赋予了禽流感全新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因此,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水禽,尤其是家养水禽的流感生态,对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防患于未然,近年来扬州大学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对我国华东地区的家养水禽带毒情况进行了两年多的监测,分离到多株H11亚型,迄今国内极少见该亚型报道.本文就国内家养水禽中分离株Dk/YZ/44/02(H11N2)的表面膜蛋白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废旧变压器周围采取的土样中分离出一株多氯联苯降解菌,实验证明该菌株能以联苯作为唯一的碳源生长,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枯草杆菌,编号为WF1。分别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2,3’,4’,5—四氯联苯降解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温度35℃、pH值7.0、装液量100 mL以下、接种量4%、PCBs起始浓度0.2 mg/L,250 mL三角烧瓶中150 r/min下振荡培养3 d。酶促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值7.5。  相似文献   

19.
转速为160 r/min,发酵培养时间为5 d的条件下,该菌株发酵液的CMC酶活性达到11.7 U/mL,滤纸酶活性达到2.156 U/mL,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达到3.911 U/mL.  相似文献   

20.
一株产木聚糖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水解圈筛选和摇瓶发酵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木聚糖酶的细菌xy-7,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坎皮纳斯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经测定,xy-7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作用pH为7.0。该酶热稳定性较好,60℃时保温2h酶活保持为原来的73%。此外,该酶的pH作用范围较广,pH 9.0时酶活仍能保持68%,属于耐碱性木聚糖酶。这些性质表明,该酶在制浆造纸等行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