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国内争议颇大的为害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问题。【方法】通过网捕法采集贵州、重庆、海南、福建4省(区)茶园的小绿叶蝉昆虫标本,在体视镜下根据外部形态并结合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检视了44个茶园2 988号小绿叶蝉标本,共有7种: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烟翅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limbifera(Matsumura)、拟小茎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paraparvipenis Zhang&Liu、广道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hiromichii(Matsumura)、匀突长柄叶蝉Alebroides shirakiellus(Matsumura)、叉突长柄叶蝉Alebroides similis Dworakowska和里偏小叶蝉Asymmetrasca rybiogon Dworakowska,以小贯小绿叶蝉数量最多(98.90%),匀突长柄叶蝉(0.57%)和拟小茎小绿叶蝉(0.335%)次之,其余种类个体数量极少且分布狭窄。【结论】综合分析7种茶园小绿叶蝉的个体数量及分布范围后认为,小贯小绿叶蝉、匀突长柄叶蝉和拟小茎小绿叶蝉为茶树危害种,其中优势种是小贯小绿叶蝉。其他4种小绿叶蝉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是茶树的危害种类。我国大量文献记载的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vitis(G?the)应系误鉴,并非中国茶区小绿叶蝉优势种发生了改变,建议及时更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明确中国主产茶区茶树小绿叶蝉种类。【方法】通过网捕法采集了全国14个省(市)109个地区的茶树小绿叶蝉成虫标本。根据外部形态并结合雄性外生殖器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共检视5 589号叶蝉雄成虫标本,发现8种小绿叶蝉。其中包括: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锐偏茎叶蝉Asymmetrasca rybiogon(Dworakowska)、拟小茎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paraparvipenis ZhangLiu、波宁雅氏叶蝉Jacobiasca boninensis(Matsumura)、匀突长柄叶蝉Alebroides shirakiellus(Matsumura)等。小贯小绿叶蝉发生最普遍且数量最多,占总检视样品的98.53%。各地小贯小绿叶蝉样品数量占当地样品数量的55.56%-100.00%。锐偏茎叶蝉在重庆市采样点发生较多,占当地检视样品的36.96%-44.44%。其余种类,个体数量极少且分布狭窄。【结论】我国茶树小绿叶蝉有多个种。除云南、广东、海南、台湾和西藏5个产茶省本研究未涉及外,全国绝大部分茶区的优势种为小贯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3.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是为害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um empoascae)是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卵寄生蜂,但茶树花对叶蝉三棒缨小蜂的引诱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茶树花可引诱天敌叶蝉...  相似文献   

4.
【目的】尼古丁是茄科植物的重要生物碱,本文首次确定了硫酸烟碱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的驱避作用和田间防效,以及不同浓度硫酸烟碱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拒食作用。【方法】使用Y形嗅觉仪和T形观测室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对硫酸烟碱的行为反应,使用叶碟法测试了硫酸烟碱对茶尺蠖的拒食作用。【结果】硫酸烟碱600倍稀释液和800倍稀释液处理茶梢分别对叶蝉若虫的寄主选择行为和雌成虫的产卵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田间喷施硫酸烟碱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此外,硫酸烟碱对茶尺蠖幼虫具有拒食作用,并且拒食作用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取食8 d以后,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开发茶树害虫的植物源忌避(拒食)剂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是我国茶园的重要害虫,其体表覆盖网粒体,而网粒体是否具有防御功能则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明确网粒体脱落是否对该害虫逃离茶园蜘蛛网起到关键作用.[方法]将茶小绿叶蝉成虫置于草间小黑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的不规则网内,利用高清摄像机和Vegas软件对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对健康茶梢和蝉害茶梢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筛选出可引诱假眼小绿叶蝉的茶梢挥发物。【方法】以动态吸附法收集健康茶梢和蝉害茶梢挥发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借助于Y形嗅觉仪检测多种挥发物引诱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活性。【结果】从健康茶梢和蝉害茶梢中共鉴定出30种挥发物组分,其中烯烃类含量较大。健康茶梢和蝉害茶梢挥发物中共有组分有13种,蝉害之后其含量皆上升,其中Z-b-罗勒烯和乙酸叶醇酯的含量分别是健康茶梢中的142.27倍、12.90倍。蝉害茶梢中新出现的组分有12种,其中紫苏烯含量较高。在10-2、10~(-4)、10-6 g/mL浓度下,乙酸叶醇酯表现出极显著的引诱水平(P<0.01);紫苏烯在10~(-2)和10~(-4) g/mL浓度下表现出极显著引诱水平(P<0.01);10~(-4) g/mL浓度下,Z-b-罗勒烯和D-柠檬烯极显著引诱假眼小绿叶蝉(P<0.01);10~(-4) g/mL芳樟醇、10~(-6) g/mL乙酸正丁酯和10~(-6) g/mL D-柠檬烯呈现出显著引诱水平(P<0.05);混合物组分Blend1和Blend2分别表现出极显著和显著引诱水平;而10~(-6) g/mLa-法尼烯显著排斥假眼小绿叶蝉(P<0.05)。【结论】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对健康茶梢和蝉害茶梢挥发物多种组分具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引诱效果较强的单组分或混合组分的选定可为田间引诱效果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和鉴定茶树中与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相关的抗性成分。【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8个茶树品种的氨基酸及其组分、咖啡碱和茶多酚及其组分的含量。采用人工饲料喂饲法对可能的抗性物质进行初步鉴定。【结果】通过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水平差异较大的茶树品种的30多种生化物质的分析,筛选出抗、感茶树品种间差异较大的物质,包括茶多酚、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绿原酸和茶氨酸。分别将其作为可变因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加入到人工饲料饲养假眼小绿叶蝉,统计5种化学成份不同浓度人工饲料上假眼小绿叶蝉的成活率,初步确定了这5种化学成份对假眼小绿叶蝉成活率的影响。其中,γ-氨基丁酸可能是茶树抗虫物质之一。【结论】为阐明茶树抗叶蝉的化学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寄生茶小绿叶蝉的丝状真菌进行鉴定和分生孢子培养研究。【方法】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构建系统树进行分析,分生孢子培养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进行产孢条件优化。【结果】根据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真菌为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 ZareW.Gams。最优产孢条件(质量体积比)为:蛋白胨2%,麦芽糖1%,蚕蛹粉1%,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1%,七水硫酸镁0.05%,琼脂1.5%,蒸馏水1 000 m L,25°C。【结论】通过形态特征比较和分子序列分析表明,罹病茶小绿叶蝉上的真菌为已知种——渐狭蜡蚧菌,并对该菌株进行了产孢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为该菌株应用到茶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记述片角叶蝉亚科Idiocerinae片角叶蝉族Idiocerini1新属:长尾叶蝉属Longicauda,gen.n.及其1新种:三带长尾叶蝉Longicauda trilineata,sp.n.。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周宁宁  王梦馨  崔林  潘铖  张新亭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14,34(23):6879-6889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the)是我国大陆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其种群世代重叠严重,数量大。从我国13个主要产茶省份各选出一个重点产茶县(市),采集假眼小绿叶蝉标本,首次扩增得到其线粒体CO I基因全长序列,并以此探讨了假眼小绿叶蝉13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遗传分化程度及基因流水平。在13个地理种群中共得到了176条CO I基因序列,发现了113个变异位点,形成了105个CO I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720,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在0.804—1.000范围内,总群体和各种群的Tajima's D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进化符合中性模型,种群数量较为稳定。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Mantel检验显示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3652,固定系数Fst为0.10876,基因流Nm为4.097,表明地理种群间存在较频繁的基因交流,遗传差异较小。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省际之间频繁的茶树鲜叶贩运、异地茶苗的大批量调拨等因素促进了假眼小绿叶蝉的长距离迁移,加强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