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因子可介导许多生物学过程并受到机体的严格调节,其调节的失控可引发一系列疾病如自身免疫炎症和肿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一些能够有效调节细胞因子生物学作用的生物制剂如重组抗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以及中和性抗体等被广泛应用到由细胞因子失调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靶向细胞因子的新型生物制剂在不断涌现。文中对近年来国际上靶向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7)的生物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其副作用和应用风险,并结合其他学者和自己的研究工作提出减少副作用和风险的途径和方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抗细胞因子生物制剂针对炎症或肿瘤组织的特异性,是靶向炎性细胞因子生物制剂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婴幼儿和老年人罹患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致病力与位于细菌表面的荚膜多糖密切相关,而荚膜多糖层的薄厚和多糖结构是影响致病力的主要因素。在分子水平探索参与荚膜多糖合成的相关基因,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机理,而且可从基因水平选育高表达荚膜多糖的肺炎链球菌菌株用于多糖疫苗的研发。鉴于此,现就合成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基因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乙型流感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非常严重,全球每年流感相关疾病负担的三分之一由乙型流感导致。了解乙型流感病毒致病力相关关键分子标记,有助于更高效、准确地评估乙型流感病毒致病力,预测病毒的流行潜能。本文对乙型流感病毒致病力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乙型流感病毒的监测、防控及新型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病毒的免疫逃逸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猪烈性传染病。目前无商品化的ASF疫苗,一旦发病,仅能依靠快速扑杀进行防控,严重威胁我国养猪及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ASF疫苗研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对ASFV的毒力相关基因、致病及其免疫逃逸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对ASFV的免疫逃逸研究进行了总结,探讨了ASFV免疫逃逸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以便加深对ASFV及其免疫逃逸策略的认知,为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白念珠菌是常驻人体的条件致病真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会引起皮肤黏膜浅层乃至全身系统性真菌感染。目前,念珠菌血症是引起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4位因素。随着经典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因侵袭性念珠菌病死亡的患者也日渐增多。为解决真菌感染及耐药性的问题,越来越多从白念珠菌致病因素出发的新型抗真菌药物正在火热研发。该文对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致死率可高达100%的猪烈性传染病。ASF的传播方式复杂多样,目前无商品化疫苗可用,仅能依靠检疫结合扑杀进行防控,严重威胁全球养猪及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阻碍ASF疫苗研发的主要因素是ASFV的基因型众多、结构复杂,以及对ASFV致病和免疫逃逸机制的认识不足。本文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层面多角度综述ASFV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和免疫逃逸机制,以期揭开ASF这个"杀手"的神秘面纱,为ASFV的致病机制研究和ASF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流感病毒的PA N蛋白高度保守,并且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是抗流感药物研发的潜在靶点。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从372种化合物中筛选出3种对流感病毒H5N1的PA N蛋白抑制作用较好的化合物。将这3种化合物分别与PA N蛋白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它们均可以与PA N蛋白活性位点的二价金属离子和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从而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发现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是全球婴幼儿罹患严重下呼吸道疾病感染的主要原因,也是老年人和免疫缺陷者发病、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缺陷者的健康。深入了解HRSV的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其对相关免疫应答的影响,对研发安全有效的抗HRSV疫苗、建立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发生率和重症病例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炭疽保护性抗原(PA)是炭疽毒素的重要组分,同时也是现有炭疽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在炭疽杆菌的致病与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以重组PA为免疫原,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结合炭疽毒素敏感细胞的毒性中和试验,大量筛选抗PA单克隆抗体,获得了9株炭疽毒素中和性单抗。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单抗以IgG1亚类为主,分别识别PA 3个结构域的4个不同中和表位区。针对结构域2的4株单抗识别同一表位区,其中3株单抗的中和活性强于抗PA多抗;针对结构域4的4株单抗识别两个不同表位区;另有1株单抗识别位于结构域3的表位。实验结果提示PA具有多个中和表位,分别位于其不同结构域,其中结构域2、4包含主要中和表位。实验中获得的针对不同表位的中和性单抗为深入研究PA的免疫保护机理提供了工具,也为研制针对炭疽毒素的被动免疫制剂和治疗药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骨病都伴随钙化异常发生,该钙化异常与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等生物酶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破解这些酶的致病机理,研发能减缓异常钙化进程的相关酶抑制剂作为传统抗炎药物的重要补充,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热点,本文将针对过度钙化型骨病,对于其形成机理及药物研发的相关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真菌,Ras/cAMP/PKA信号通路在白念珠菌的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如形态转换、黏附、生物被膜形成等,对于维持白念珠菌的毒力以及侵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白念珠菌对人体致病的机制,给抗真菌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该文重点阐述通路相关蛋白功能、上下游调控关系及机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美国药物研究与生产商协会( PhRMA) 发布的相关报告和新药数据库中的数据,对2013 年至今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或递交新药申请(NDA)/ 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的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65 种候选新药的临床研发情况进行综述。将这些候选新药分为非胰岛素类、胰岛素类和复方制剂类抗糖尿病药,并重点对递交NDA/BLA 或已获得批准的抗糖尿病新药开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金森病(PD)已经成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然而其病因不明。一个多世纪以来,围绕PD是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是两者相结合而致病的争论学方面的研究一直存在不少争论。最近一些与PD相关的致病基因的确定对我们认识遗传因素在PD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生命科学》2005,17(6):554-554
2005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生科院)召开紧急科研会议,确定由院领导牵头,组织所属8个研究所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从药物研发、快速诊断与疫苗研发、食品安全等三大主攻方向进行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科研联合攻关。对此,科研人员将通过大规模的联合研究,探索致病机理,开发相关新药,寻找人类对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相似文献   

15.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左心室肥厚为突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率为1/500~1/200。目前已发现超过30个基因的1500种突变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致病基因变异连同修饰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等影响因素发挥作用,使得疾病表型极具异质性,临床表现上从无任何症状到心源性猝死均可发生,病理表型主要包括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及纤维化、心肌缺血等。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究HCM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并基于遗传背景对HCM的治疗方法进行研发。本文以HCM基因型–表型的关联为重点,从HCM的致病基因、关联影响因素和最新治疗手段等多方面综述了HCM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HCM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向提供遗传学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多年来人们努力通过研发HPV疫苗来控制HPV相关疾病。虽然预防性HPV疫苗的接种代表了重大的公共卫生突破,但它仅能预防HPV部分型别的感染,并不具有治疗效果,无法防止预先存在的HPV感染进展为恶性肿瘤。而以致癌蛋白E6、E7等为靶点,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HPV治疗性疫苗可以减轻甚至消除HPV相关高度病变和癌症,因此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阐述近年来HP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并为以后的治疗性疫苗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特别复杂的难治性慢性结肠炎性疾病。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介导肠道免疫反应发生从而损伤肠黏膜。临床治疗包括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西医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中成药制剂、针灸等。本文总结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及L型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能力,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用生物素断端标记(TUNEL)法检测PA及L型感染巨噬细胞2、4、8、12、16和20h后各时间段的细胞凋亡率,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结果 PA及L型能诱导巨噬细胞发生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型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弱于原菌(P〈0.05);PA及L型感染组培养液NO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PA及L型可诱导巨噬细胞发生凋亡,L型较其原型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弱,NO可能在巨噬细胞凋亡中发挥一定作用。PA及L型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发挥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是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炎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近几年引起的难治性和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增多趋势,对儿童和老年人健康危害严重。疫苗是预防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最有效手段,但全球尚无人用肺炎支原体疫苗研制成功,而兽用肺炎支原体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在国内外都已上市。因此,对肺炎支原体的相关致病机制及人用肺炎支原体疫苗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的深入探索可对人用肺炎支原体疫苗的研发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脂多糖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能诱发宿主细胞固有免疫反应,在细菌的识别、黏附、转移、致病等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结构组成与细菌的血清型和致病能力息息相关,因而对其结构进行精准分析,有助于研究其结构与生物效应间的关系,便于鉴别菌种和研发相关的抗生素及疫苗.由于脂多糖具有两亲性、多电荷且结构复杂等特点,为研究分析带来很多难题.本文全面归纳了细菌脂多糖分析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脂多糖及其寡糖链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