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书由邹运鼎编著,1997年11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16天精装本,180页。全书共7章:一、害虫管理中的生物防治;二、生物防治的原理;三、害虫与天敌之间的数量关系;四、天敌与害虫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五、天敌对害虫的捕食作用及其搜索行为;六、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的寄生作用;七、害虫管理中的天敌评价理论与应用。该书系统地介绍大敌与害虫在数量、时间、空间方面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提出了天敌评价理论,并有较为典型的应用事例。该书可供从事生物防治研究、工作人员,植保、林保工作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参考。《害虫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我场对棉花病虫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发挥其控制害虫的作用,做到了8月份以前大面积基本不施用化学农药,以保持生态平衡。为了了解棉蚜天敌的数量、种类及其消长规律,近两年对棉蚜与天敌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兹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田鼠害生物防治的可行性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鼠害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着重从食性入手,观察研究了珠江三角洲黄毛鼠天敌滑鼠蛇的食性,以及其摄食量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并且还对黄毛鼠的另一类天敌(号鸟)类的食量情况作了初步观察。提出了对天敌在黄毛鼠生物防治的作用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一方面不宜过高估计其灭鼠作用,另一方面也应禁止捕捉鼠类天敌,保护其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泰安地区忍冬害虫与天敌的群落数量特征,为忍冬害虫的防治及其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和2018年对忍冬害虫及其天敌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基于害虫及其天敌的数量信息,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群落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有序样本最优分割。【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了不同时期起主要作用的害虫及其天敌种类,主要害虫有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棉蚜Aphis gossypii、烟粉虱Bemisia tabaci、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和金银花叶蜂Argesimiles等,天敌主要有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三突伊氏蛛Ebrechtella tricuspidata、黄褐新园蛛Neoscone doenitzi、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fus、食虫蝽类、捕食螨类和食蚜蝇类等。典型相关分析体现出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类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食蚜蝇类、瓢虫类和草蛉类与蚜虫类(胡萝卜微管蚜)相关程度高;食虫蝽类与鳞翅目害虫(金银花尺蠖)和烟粉虱的相关程度高;蜘蛛类与植食性蝽类、叶蝉类、烟粉虱和鳞翅目害虫的相关程度高;捕食螨类与植食性蝽类、烟粉虱和鳞翅目害虫的相关程度高。有序样本最优分割表明,害虫与天敌群落时间格局均划分为4个时段,不同时段内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特点有明显差异,对各时段的害虫与相应的天敌进行了分析。【结论】研究结果对忍冬害虫的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7种甘蔗害虫优势天敌的寄生捕食特点及其保护利用进行了探讨和综述.云南蔗区甘蔗害虫种类多,天敌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甘蔗害虫天敌达283种之多,其中,具有保护利用价值和研究意义的优势种主要有:寄生甘蔗螟虫Sesamia inferens Walker的赤眼蜂Thichogramma、螟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flavipes(Cameron)和大螟拟丛毛寄蝇Sturmiopsis inferens Townsend;捕食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的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 (Thunberg)、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Swartz)、六斑月瓢虫Chilomenes sexmaculata(Fabricius)和绿线食蚜螟Thiallela sp.;捕食甘蔗粉蚧Saccharicoccus sacchari(Cocherell)、Dysmicoccus boninsis Kuwana和蔗头象虫Trochorhopalus humeralis Chevrolat Diocalandra sp.的黄足肥螋Euborellia pallipes Shiraki等.还有一种寄生菌-白僵菌Beauvria sp.,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蔗螟、蔗龟Exolontha serrulata(Gyllenhal)Alissonotun impressicolle Arrow、蔗头象虫、蛀茎象虫Otidognathus rubriceps Chevrolat等多种甘蔗害虫,其自然寄生率一般在10%左右,对甘蔗害虫具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合理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调控作用,这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蔗田生态平衡,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水平,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害虫天敌资源及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在云南蔗田内,控制甘蔗害虫发生的生物因子主要的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合理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调控作用,这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蔗田生态平衡,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水平,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优点 甘蔗是我国重要糖料作物,分布在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据各地资料,甘蔗螟虫普遍和严重发生,威胁甘蔗生产甚大。 从甘蔗生长特性和蔗螟发生规律来看,人工繁殖蔗螟天敌赤眼卵蜂来防治甘蔗螟虫,是一个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据广东各地近几年来试验,示范及大面积应用的结果,可以看出:利用赤眼蜂防治蔗螟,可以显著提高螟卵寄生率,减少枯心苗和虫蛀节,从而可以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例如1956年在广州市郊河南农场进行大面积试验,用413亩蔗田放蜂,225亩作对照,放蜂区每亩设2—3个放蜂器,全年放蜂11次,每次每  相似文献   

8.
该书(AGlossaryofLatin-English-ChineseNamesofNaturalEnemyInsectswithTheirAppliedExmples)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夏松云研究员编著,不久将由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内容包括1.天敌昆虫名称及其应用实例。含22目、103总科、405科、413亚科、7500属、14400种。其中作为生物防治对象的天敌昆虫共列出2200种(其英文名称系编者率先创制),用以防治395种目标有害生物。天敌昆虫应用实例扼要叙述应用的全部过程:应用的国家或地区,应用年代,防治的目标有害生物种类,以及应用的成败结果。2.天敌昆虫之目、总科、科…  相似文献   

9.
据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情况下,具有很强的互抵性和互补性。有害生物的侵染力与自然天敌及作物自身的补偿力(包括为害减产的不足补偿、为害不减产的完全补偿、为害增产的超越补偿)处于平衡态,一般不发生灾害性的病虫害。然而,在人工栽培农作物和防治有害生物,并以籽粒收获为生产目的的情况下,由于籽粒期作物补偿力衰退,天敌控害作用减弱,使上述平衡态遭到破坏,通常,病虫为害会造成籽粒产量损失2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要开展病虫综合防治的生态背景。从当前国内外综合防治实践来看,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大体可分以F3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甘蔗黑穗病是一种主要的甘蔗病害,易造成甘蔗严重减产;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作为多种植物真菌病害的抑菌剂。【目的】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初步的抗菌机理。【方法】采用甘蔗黑穗病冬孢子萌发试验研究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冬孢子的抗菌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对鼠李糖脂的体外抑菌试验进行检测;通过菌丝电导率的变化研究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鼠李糖脂能显著抑制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其中2.0 g/L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冬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45.03%。鼠李糖脂能显著抑制甘蔗黑穗病菌双核菌丝体、单胞菌a和单胞菌b的生长。鼠李糖脂能使甘蔗黑穗病单胞菌细胞膜透性增加,与对照相比,2.0 g/L鼠李糖脂处理甘蔗黑穗病双核菌丝体0.5min后电导率升高了约9倍,处理单胞菌a30min后电导率提高了94.23%;0.1g/L鼠李糖脂处理甘蔗黑穗病单胞菌b30min后电导率升高了54.49%,随着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电导率升高显著。【结论】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有望为甘蔗黑穗病的防治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二十种农药对四种主要天敌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充分利用和发挥各项措施在综合防治中的作用,特别是合理使用农药,使药剂防治和保护天敌协调起来,达到既消灭害虫又不杀伤或尽量少杀伤天敌。为此,1975年继续进行了20种农药对瓢虫、草蛉、蜘蛛、赤眼蜂等四种主要天敌的毒性测定,有效浓度按田间常用浓度。  相似文献   

12.
石榴园棉蚜及其天敌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对主要害虫棉蚜及其天敌日捕食总量之间关联度,结果表明,棉蚜群落中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天敌种类依次为肖蛸蛛(0.8607)、中华草蛉(0.8058)、八斑球腹蛛(0.7989)、异色瓢虫(0.7881)和大草蛉(0.7758),与理想天敌日捕食总量间关联度较高的天敌种类为草间小黑蛛(0.8975)、智利小绥螨(0.8132)、龟纹瓢虫(0.7806)和大草蛉(0.7669);与天敌数量间关联度较高的天敌依次为草间小黑蛛(0.8482)、中华草蛉(0.7533)、肖蛸蛛(0.7532)、八斑球腹蛛(0.7411)和大草蛉(0.7116),与理想天敌数量间关联度较高的为草间小黑蛛(0.8461)、智利小绥螨(0.7325)、龟纹瓢虫(0.6983)、大草蛉(0.6815)和中华草蛉(0.6757).棉蚜垂直生态位和水平生态位的重迭值均>0.9567的天敌有草间小黑蛛、大草蛉和肖蛸蛛;时间生态位重迭值>0.4020的天敌有草间小黑蛛、大草蛉和肖蛸蛛,表明草间小黑蛛、大草蛉、肖蛸蛛等为棉蚜主要天敌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云南省甘蔗螟虫的几种寄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甘蔗螟虫种类多、分布广、为重害,是甘蔗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蔗螟分散发生,钻蛀、隐蔽为害,农药防治比较困难,目前世界产糖国都在着重研究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有的国家已把利用寄蝇防治蔗螟作为重要的措施之一,例如美国已机械化生产螟利索寄蝇防治蔗螟,日本、印度、菲律宾都已成功地引入该寄蝇。我国台湾省和广东省也都先后数次引进此种寄蝇。 云南德宏州甘科所对当地甘蔗害虫及天敌进行了普查,从为害甘蔗的二点螟Chilo infu-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应用于鼠防工作中的化学杀鼠剂中有些品种已被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多数品种仍然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是二次中毒现象。如长期采用具二次中毒的杀鼠剂进行灭鼠,则往往伤害鼠的天敌,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给鼠害的再猖獗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更好地开展鼠害防治工作,寻找高效安全而不伤害天敌的杀鼠剂已成为灭鼠工作者的共同愿望。笔者于1980年7月至1981年1月分别在青海省门源马场、互助县城关公社和四川省温江地区城镇和农田等地首次将杜鼠灵试用于害鼠防治工作,做了一系列试验。  相似文献   

15.
鼠害综合防治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综合考察各种措施的有机结合与协调 ,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环境保护学、系统工程学的观点 ,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控制鼠害 ,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害鼠种群动态、天敌类群动态以及植物群体生长动态是综合防治的基本理论问题 ,确定经济阈值是实现害鼠种群数量科学控制的重要前提[1] 。在综合防治过程中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 ,并将这种作用与其他自然限制因素以及人为防治措施相互协调 ,共同作用 ,是鼠害防治实践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2 ]。本文先简要综述天敌控制鼠害的研究成果 …  相似文献   

16.
天敌对害鼠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卫平  杨荷芳 《动物学杂志》1991,26(3):55-58,64
国内学者应用“天敌”这一概念,一般指某类动物的捕食者(predator)。对于害鼠与其天敌的关系的研究,历来是国际生态学界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鼠害防治等生产实践的需要,我国学者也逐渐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魏巍  孔云  张玉萍  王美超  李振茹  姚允聪 《生态学报》2010,30(11):2899-2908
在梨园中设置不同种类的芳香植物间作处理区、自然生草区和清耕区(对照),研究不同芳香植物间作区蚜虫及其天敌类群组成、种群时序动态与时间生态位指数的变化,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芳香植物间作处理区蚜虫及其天敌类群数量、时序特征、时间生态位宽度与重叠指数存在明显差别。在梨树年生长周期中,薄荷、孔雀草和罗勒间作区的梨黄粉蚜、绣线菊蚜、梨二叉蚜与天敌类群的时序变化趋势相似,但发生的时段及数量与对照区存在显著差异。各个处理区中3种蚜虫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均较小,而天敌类群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较大;芳香植物间作区中蚜虫(孔雀草间作区的绣线菊蚜除外)及捕食性天敌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均大于对照区。各个处理区中蚜虫及(与)天敌之间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差异明显。各处理区中不同的天敌类群对某一特定的蚜虫的关联度相似,而不同间作处理区某一特定的天敌类群对3种蚜虫的关联度存在明显差异。芳香植物间作改变了梨园生态环境中的蚜虫及其天敌类群数量和组成,害虫种群数量明显减少,益害比(1∶1)明显大于自然生草区(1∶2.1)和清耕区(1∶3.3)。结论:芳香植物间作能有效降低蚜虫种群数量,是一种农业防治蚜害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草坪地下害虫蛴螬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蛴螬是草坪上最重要的一类地下害虫 ,对草坪的危害极大。文章综述了应用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病原真菌、原生动物、昆虫病毒和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等生防因子防治草坪害虫蛴螬的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草坪害虫蛴螬防治的研究发展方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中国梨木虱与其天敌类群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间作芳香植物对梨园中国梨木虱与其天敌类群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梨园中设置不同种类的芳香植物间作处理,以清耕区为对照,研究不同芳香植物间作区中国梨木虱及其天敌类群组成、种群消长动态、时间生态位的变化,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区中国梨木虱及其天敌类群数量和发生频率、组成及时序特征、时间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存在明显差别。在梨树年生长周期中,薄荷间作区的中国梨木虱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明显增大,多数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显著增加,中国梨木虱与天敌种群发生量分布较均匀,但发生的高峰不明显,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较大,表现出时序上的同步性和跟随性。孔雀草间作区、罗勒间作区、自然生草区的中国梨木虱的生态位宽度较薄荷间作区小,有明显的高峰期,天敌的生态位宽度较对照大,无明显的高峰期。一些天敌种群如跳小蜂、丽草蛉、茧蜂、姬蜂与中国梨木虱在时序上同步性较大,跟随现象明显;而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等天敌种群与中国梨木虱在时序上同步性较差,跟随现象较弱。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薄荷间作区跳小蜂、孔雀草间作区中华大草蛉、罗勒间作区龟纹瓢虫和中华大草蛉、自然生草区丽草蛉、茧蜂、赤眼蜂对中国梨木虱的影响程度较其它种群大。结果显示,梨园间作芳香植物可能通过改变中国梨木虱及其天敌类群的组成、时序特征和生态位特征等控制中国梨木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书刊评介     
<正> 该书由胡胜昌、邹永泗编著,于1990年6月由天则出版社出版发行。共252页,16开本。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论述西藏农业病虫害发生动态、农业昆虫区划及其昆虫概况;第二部分农业昆虫,记述了地下、麦类、豆类作物及其它害虫的发生与防治,以及天敌资源和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