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胶可作为稳定剂、粘稠剂和胶凝剂用于许多食品中。酯化率在50%以上的果胶称为高甲氧果胶,这类果胶只能用在果酱、蜜饯和果子冻等少数几种食品中。因为它们要求较高的酸度(pH_3以下)和较低的水活度(较高的可溶性固体物质,如糖)以便产生胶凝。酯化率在50%以下的果胶称为低甲氧果胶,它是从高甲氧果胶转化而来的。桔子皮、苹果渣等均可作为提取果胶的原料。低甲氧果胶在多价阳离子(一般为钙)存在的酸性和中性环境里即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a2SO3处理对与采后竹笋木质化作用相关的细胞壁物质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a2SO3处理能显著延缓竹笋组织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降低和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上升,因此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硬度、木质素和原果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1%Na2SO3处理对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活性和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果胶是在食品、医药和其它工业中应用的重要多糖之一,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其用途很广。而据数据统计,果胶约占整个柚子总果胶重量的40%左右。因此,本论文以柚子皮为原料,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酸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果胶提取的最优条件为:酸度为pH=2,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70min。  相似文献   

4.
果胶植物     
大量的糖溶液加少量的果胶即可形成凝胶。由于果胶有这种特性,所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制造果冻、果膏、果酱、水果糖、牛奶糖等都用果胶,在国外也是色拉用卤汁、餐后食品和麦芽、牛乳、酒精饮料的稳定剂和增稠剂。在医药工业中制造某些肠胃病用药也用果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a2SO3处理对与采后竹笋与木质化作用相关的细胞壁物质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a2SO3处理能显著延缓竹笋组织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降低和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上升,因此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硬度、木质素和原果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1%Na2SO3处理对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活性和纤维素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向日葵盘中含有低酯果胶,果胶的分子结构,果胶分为高酯果胶和低酯果胶。从向日葵盘中提取低酯果胶,不仅可满足食品、医药工业中的一部分需要,还可以变废为宝。笔者通过实验较详细介绍从向日葵盘中提取低酯果胶的原理和真空浓缩乙醇沉淀法及铜盐沉淀离子交换法二种工艺方法及工艺流程,并获得17%的收率。同时对工艺中几种条件下提出了讨论。文章最后叙述了低酯果胶在食品、医药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果胶裂解酶包含果胶酸裂解酶(pectate lyase)和果胶酸酯裂解酶(pectin lyase)二种形式,是一类多糖裂解酶,由细菌、真菌、植物和线虫等生物产生,分布在5个多糖裂解酶家族,果胶酶在食品与饮料、纺织与洗涤、制药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NCBI BLASTX服务器,搜索与番茄P56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且都属于多糖裂解酶家族Ⅰ的果胶裂解酶蛋白序列共28条,用DNAMAN软件分析其保守区,用CLUSTALX8.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Bi-oEdit软件进行文件转换,进一步用PUAP4.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构建的MP树(phylogenetic trees)和NJ树(neighbor-joining)显示:来自植物的果胶酸裂解酶、真菌的果胶酸酯裂解酶、细菌的果胶酸裂解酶分别可聚为一个独立的类群;相对于细菌果胶酸裂解酶和真菌果胶酸酯裂解酶而言,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的果胶酸裂解酶A和植物的果胶酸裂解酶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的果胶酸酯裂解酶和真菌的果胶酸酯裂解酶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研究果胶与 Cu~(2+)、pb~(2+)和 Fe~(3+)离子反应的规律.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温度、pH 等),果胶与这些金属离子反应的定量关系为:每克Cu~(2+)、pb~(2+)和 Fe~(3+)离子能够分别与30.86g、13.20g 和86.64g 的果胶(P-1)完全反应生成沉淀.本文还就温度、pH 和时间等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带是我国海藻养殖的主要品种。褐藻胶以海带为主要生产原料,通常可作为食品的增稠剂、赋形剂、凝胶剂和品质改良剂。一般情况下,其增稠能力是果胶的十倍以上,其价格则只及果胶的1/2—1/3。褐藻胶不但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同时对人体还具有整肠作用,并有助于排除人体内积蓄的放射性元素。食品工业应用的褐藻胶主要品种为:褐藻酸钠和褐藻酸丙二酯。这些水溶性褐藻胶产品可以按不同的分子量、含钙量、颗粒状(粒状或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一些国家,果胶已是食品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很多食品都离不开果胶。美国年产果胶量折合干果胶粉约为1000万磅。我国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果胶需要量也日益增多。目前大部分仍依赖进口,而我国果胶原料资源很多,远未充分利用起来,应考虑自已生产。  相似文献   

11.
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endo-PG降解香蕉果胶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香蕉果肉中分离出水溶性果胶多糖(WSP)和酸溶性果胶多糖(ASP),探讨了pH值、温度、金属离子对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降解果胶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pH 3.7~4.6较适于endo-PG的作用.在相同pH值下,endo-PG对WSP的降解效应随香蕉果实的成熟逐渐增强,而对ASP则逐渐减弱;在20~40℃内,温度越高,endo-PG对WSP和ASP的降解作用越强.Cd~(2+)、Cu~(2+)、Mg~(2+)和Fe~(3+)可显著抑制endo-PG对果胶多糖的降解;而Fe~(2+)和Mn~(2+)则起显著的促进作用.pH值、温度、金属离子等共同调控了endo-PG对果胶多糖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绍华  程菊英   《广西植物》1990,10(4):372-375
用酸浸提、酒精沉淀法,从桔皮中提取果胶,通过正交设计分析,获得最佳得率的工艺条件。即果胶浸提液的酸度为pH2,反应时间2小时。沉淀果胶的酒精浓度为50%,其得率是12.6%。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铅中毒小鼠灌胃三种不同剂量的食物材料,探究大豆蛋白、苹果果胶及维生素C的排铅效果。实验通过每日对铅中毒小鼠喂食高、中、低三种不同剂量的苹果果胶、大豆蛋白和维生素C,连续28 d。然后收集小鼠的血液、肝脏和股骨,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铅检测。结果表明重金属铅的摄入会影响小鼠的健康和生长状况;大豆蛋白、苹果果胶和维生素C均具有一定的排铅效果,在最佳的条件下,血铅含量降低了65%~70%,肝脏铅含量下降了63%~85%,股骨铅含量下降了18%~26%。本实验证明大豆蛋白、苹果果胶及维生素C三种食品材料具有较好的降血铅效果,维生素C被认为是最适合用于开发排铅功能食品的原料。本研究为排铅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sp.WZ008的发酵上清液中纯化得到一个高活力碱性果胶裂解酶,经SDS-PAGE电泳估算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4.5×104。通过对该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酶能催化裂解果胶酸、低酯果胶和高酯果胶;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范围为55~60℃,最适pH为9.6,在最适条件下以低酯果胶为底物酶的比酶活达3 021.6 U/mg;Ca2+能增强该酶的活力,而Mn2+,Ba2+和EDTA强烈抑制该酶活力;当没有Ca2+存在时,高度酯化的果胶是该酶的最适底物,在4 mmol/L Ca2+存在时,该酶以果胶酸为底物比酶活最高(25 467 U/mg)。该酶N端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与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 strain 27c64果胶裂解酶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15.
豆腐木叶果胶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季节豆腐柴木叶中的果胶含量,并研究了不同叶位豆腐木果胶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豆腐木叶中的果胶含量在6~8月呈上升趋势,8月最高,9月开始下降.不同叶位果胶含量中,第3、5、6叶位的豆腐木叶片果胶含量较高,第5叶最高.  相似文献   

16.
聚半乳糖醛酸酶属于果胶水解酶类,在食品、饲料、纺织和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筛选获得一株能分解果胶的青霉菌Penicillium sp. FJ2,使用简并引物PCR和TAIL-PCR方法从该菌中克隆得到一个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p1。pgp1基因全长1 225 bp,包含2个内含子,其cDNA全长1 104 bp,编码367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将pgp1基因连接pET-30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获得表达。通过尿素溶解和梯度稀释方法对重组蛋白PGP1进行了重折叠复性试验,复性后的PGP1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达到12.9 U/mL,比活力为583 U/mg。  相似文献   

17.
豆腐柴为一种民间用作制作传统观音豆腐的小型灌木。通过对所采集的鲜豆腐柴叶经pH值3.5的稀酸性溶液保温,70℃杀菌15min,使叶中果胶酶等酶失活后,于60℃烘干至恒重;干叶用料液比为1:20的盐酸进行酸解,滤液用2.5倍体积的食用酒精进行沉淀、纯化果胶。结果显示每千克干叶可得到纯化果胶0.27kg,果胶得率为27%,酯化度为53%,符合国家对果胶规定的标准,表明该提取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糯米糍荔枝裂果的生理机理与防裂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坚  席嘉宾 《广西植物》2003,23(1):65-68,72
以果实易裂品种糯米糍荔枝为材料,对果皮内与裂果有关的一些生理指标以及两种处理硝酸钙(Ca(NO3)2)和赤霉素(GA)的防裂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初期,果皮内的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的含量均升高,且原果胶含量的增长幅度大于水溶性果胶。除果实成熟期外,果胶脂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且水溶性果胶的含量与PG的活性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纤维素酶(CX)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有两次明显的活性高峰。同时还发现除果实成熟期外,Ca(NO3)2处理能增强PE和PG活性,但对CX则有抑制作用。此外,Ca(NO3)2处理和GA处理均能明显地改善糯米糍荔枝果皮质地的组成,使果实的裂果率明显降低,且GA处理的效果要明显好于Ca(NO3)2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麻类脱胶高效菌株Dickeya sp.DCE-01的果胶裂解酶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根据该菌株全基因组序列预测的果胶裂解酶基因Q59419设计引物,PCR扩增后将该基因连接到pEASY-E1和pACYCDuet-1载体上,导入E.coli BL21(DE3)进行表达。选择酶活力高的阳性克隆子进行大量诱导表达后,采用超滤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两步法纯化出果胶裂解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克隆到果胶裂解酶基因pel(GenBank登录号:JX964997),其序列全长1 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pACYCDuet-1-pel-BL表达胞外果胶裂解酶活力最高,发酵液粗酶活达298.8 IU/mL。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C,最适pH为9.0;保温1 h,酶活稳定温度≤45°C,稳定pH为9.0?10.0。酶催化作用依赖于Ca2+,其最适作用浓度为2 mmol/L;Zn2+、Ca2+和NH4+促进酶活力,Fe3+和Pb2+严重抑制酶活力;聚半乳糖醛酸钠为该酶的最适底物。【结论】从麻类脱胶高效菌株中发掘到碱性果胶裂解酶基因,其表达产物在生物质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和萘乙酸对柿果实采后成熟软化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后'富平尖柿'果实为试材,常温下用60 mg/L赤霉素(GA3)和20 mg/L α-萘乙酸(NAA)进行处理,考察柿果实成熟软化相关生理指标及果胶物质代谢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以明确GA3和NAA处理对柿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GA3、NAA处理果实的贮藏时间分别比对照延长了4 d和10 d;GA3和NAA处理可显著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进程,有效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且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明显迟于对照;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升高受到抑制,从而延缓了原果胶的降解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阻碍了果实的软化进程.试验表明,GA3和NAA处理可有效延缓柿果实的后熟软化,延长其贮藏期限, 并以GA3的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