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广泛分布,富含油气资源。长期以来,各组时代归属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介形类、孢粉和轮藻微体化石为基础,重新探讨了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各组的地质年代归属:路乐河组为古新世—始新世中期;下干柴沟组沉积时代主体为始新世中晚期,渐新世早期也有部分沉积;上干柴沟组为渐新世早期—中新世早期;下油砂山组为中新世早—中期;上油砂山组为中新世中—晚期;狮子沟组为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晚期;七个泉组为更新世早—中期。柴达木盆地新生界各组地质年代的确定对盆地内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植被分布规律较复杂。东部为半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地带性植被为荒漠化草原;中部为干旱荒漠地带,地带性植被为灌木和矮半灌木砾漠;西部为极端干旱裸露荒漠地带,在砾石戈壁和低山基本上无植被。本区盆地底部随着地貌、土壤和地下水的变化,出现了植被环带状分布规律。从盆地边缘向中心依次发育着洪积平原灌木、矮半灌木砾漠带,冲积平原灌木沙漠带,冲积—湖积平原灌木盐漠带,湖积平原盐生草甸带,最后为裸露盐壳和盐湖。本区山地的植被垂直带自东而西明显不同。荒漠草原地带的带谱为:山地草原—山地常绿针叶林—亚高山灌丛—高寒草甸—高山稀疏植被;荒漠地带为:矮半灌木山地石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山稀疏植被;极端荒漠地带为:裸露低山石漠—矮半灌木山地石漠,高寒草原—高山稀疏植被.  相似文献   

3.
报道产自新疆天山南麓轮台县吐克尔明地区第三系苏维依组的5属10种介形类化石和2属5种轮藻化石,并讲座其地质时代和上、下第三系的界线。  相似文献   

4.
新疆焉耆盆地博湖拗陷早侏罗世大孢子及孢形体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焉耆盆地的下侏罗统自下而上分为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产孢形体和大孢子化石。孢形体有5种:Kuqaia quadrata Li,K.concentrica Li,K.radiata Li,K.yangii sp.nov.和K.yanqiensis sp.nov.,大量分布于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大孢子Nathorstisporites yanqiensis sp.nov.,Hughesisporites gibbosus(Reinhardt et Fricke)Kannegieser只见于八道湾组,而Paxillitriletes phyllicus(Murray)Hallet Nicolson,Bacutriletes corynactis(Harris)Marcinkiewicz和Erlansonisporites sparassis(Murray)Potoni6仅在三工河组有少量分布,对盆地内探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指示意义。大孢子和孢形体化石证据表明:焉耆盆地的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可与准噶尔盆地的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及塔里木盆地的阿合组和阳霞组分别对比,时代同属早侏罗世。描述3新种:Nathorstisporites yanqiensis sp.nov.,Kuqaiayangii sp.nov.和Kuqaia yanqiensis sp.nov.和1新联合种Kuqaia cucuma(Yang et Sun)comb.nov.。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犀科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近年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地层内新发现的犀科化石 ,经研究有 3属 3种 ,即Ac erorhinustsaidamensis,Hispanotheriummatritense和Dicerorhinusringstromi,其中后两个种是在这一地区的初次报道。新材料虽较破碎 ,但其发现扩大了H .matritense和D .ringstromi的地理分布范围。更重要的是 ,柴达木动物群原来被确定为晚中新世早期 ,其主要依据是安琪马动物群的残余分子与三趾马动物群共生 ,而此次的发现证明这一地区确实有含H .matritense的中中新世动物群存在。D .ringstromi的发现还证明柴达木盆地有相当于保德动物群时代的晚中新世晚期沉积。  相似文献   

6.
羌塘盆地北部乌兰乌拉湖地区晚二叠世古生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在北羌塘盆地北部乌兰乌拉湖地区测制了多条晚二叠世地层剖面,并采获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将区内二叠系划分为那益雄组和拉卜查日组两个正式组级地层单位。描述了新发现的一个类新种和四个海绵类新种,建立了两个类生物带,即Codonofusiella-Gallowayinellalaxa组合带及Palaeofusulinasinensis延限带,一个非有孔虫组合带,即Colaniellanana-Robuloidesacutus组合带。其地质年代为晚二叠世长兴期。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石炭纪的Ting类,珊瑚和腕足动物的代表属与中国其它代表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陕甘宁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西藏北部地区可以进行对比,在计算大Zong相似系数的基础上,进行Q型聚类分析,得出古生物地理分区结果,则解决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古生物地理归属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早石炭世可划分为:柴达木-华南-陕甘宁生物区;塔里木-藏北生物区和准噶尔生物区,柴达木属于柴达木-华南生物亚区,晚  相似文献   

8.
昆2井是柴达木盆地北部昆特依凹陷区潜伏Ⅰ号构造上的第一口勘探井,为了建立该地区地层层序,对该井的岩屑及岩芯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仅在下干柴沟组发现少量轮藻化石和零星的介形类化石。下干柴沟组下段出现的轮藻类Gyrogona qianjiangica和Lamprothamnium? brevis是我国中始新世最常见的化石。该层段的轮藻类可命名为Gyrogona qianjiangica-Lamprothamniumcurta-L. brevis组合,时代为中、晚始新世。本文以Gyrogona qianjiangica分布的顶、底界作为昆2井下干柴沟组下段的标志,划分结果与其它轮藻及介形类化石的对比结果基本一致。氯离子含量分布显示,轮藻类化石产出的下干柴沟组是整个地层剖面中含盐度最低的沉积阶段,表明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该地区处于水域比较广阔的淡水湖泊环境,但在个别层段出现咸化环境,产出以喜盐的Austrocypris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  相似文献   

9.
湘江沿岸11个县土壤中能以666为唯一碳源的菌数平均36.2万个/克干土。种稻土壤淹水84天平均降解所加20微克/克干土666的98.4%,4个异构体也降解很快。灭菌土即便淹水84天,所加666也几乎不减少。种稻土壤不淹水84天只平均降解所加20微克/克干土666的43.5%,β-666只平均降解14.1%。但当种稻季节,此残留666又会迅速降解,表明本区种稻土壤对666的“自净”能力强。 不淹水土壤含水率对徽生物降解666有明显影响。使降解率从60%陡降的临界含水率为20%。这是因为含水量影响了微生物呼吸活性所致。 淹水土壤溶解氧对微生物降解666有明显影响。对于湘江流域种稻土壤来说,以淹水条件下含微量O_2,对降解666最为有利。该水分条件可通过农田管水措施来达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苔虫的分布延限和演化规律。苔虫的演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鹰山组—一间房组中下部沉积期,苔虫多样性和丰度均很低;第二阶段为一间房组上部—吐木休克组沉积期,苔虫的多样性处在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第三阶段包括良里塔格组良五段—良四段沉积期,苔虫多样性和丰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且绝大部分属种在接下来的第四阶段都有出现;第四阶段在良里塔格组良三段—良一段沉积期,是苔虫总体多样性明显增长的时期,也是本区奥陶纪苔虫的重要辐射期。随后,展开苔虫的多样性分析的研究。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苔虫的演化趋势与世界范围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是受苔虫宏演化规律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