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本文根据湖北省江汉棉区棉花铃期红铃虫发生为害的现状,通过田间取样,室内测定,统计分析,探讨了棉花铃期红铃虫为害损失程度估计的方法,提出了进行损失估计的经验公式,为制定经济允许为害水平和防治标准提供了初步依据。 一、红铃虫第二代发生量和棉花受害程度的关系 江汉棉区红铃虫第二代发生于棉花大量坐伏桃的立秋前后,产卵主要集中于日龄二、  相似文献   

2.
<正> 本省棉区第一代红铃虫发生少,为害经;二代明显上升,为害加重;三代虫量显著激增,严重为害中、上部青铃。如不及时防治,青铃被害率可在90%以上,棉产量损失为20%左右。因此查清红铃虫第三代虫源,搞好测报,及时指导田间药剂防治很有必要。现将1977—1982年在肖山棉区进行系统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方法和过程 选有代表性的棉田定300—500株棉花,调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经过大量的模拟与标记试验,基本证明一代红铃虫为害所造成的虫害花脱落率在长江下游棉区要比健花脱落率高30—35%,在长江中、上游棉区要比健花脱落率高40%左右。但是,在当前长江流域棉花产量构成水平下,经考察对棉花的结铃和产量未造成明显的影响。由于这一试验结果有可能涉及到今后对红铃虫的综合防治,为了早日使其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使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一、第一代红铃虫为害与棉花的总脱落率 由于花芽是棉花形成蕾、花、铃的基础,因此用棉花分化的有效花芽数量来计算棉花的总脱落率要比用蕾、花、铃等资料计算的棉花总脱  相似文献   

4.
我省棉区第一、二代红铃虫为害损失较轻,第三代虫口激增,为害显著加重。近年来棉花往往迟发,以秋桃为主,后期红铃虫为害更为严重。如能应用栽培技术措施促使棉花早发,带桃入伏,伏桃为主,争取早秋桃,即能达到桃多、桃重、虫害轻、品质好,增产增收的目的。本试验以探求棉花早发早熟的栽培技术措施,而达到减轻后期红铃虫为害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晋中专区基本肃清棉花红铃虫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战胜并消灭自然灾害的现实例证之一。此项工作是在1955年开始的,当时以汾阳县为重点,建立了彻底防治红铃虫示范区,全面推广种籽燻蒸、仓库喷药、帘架晒花等项防治措施。全县的500余万斤种籽普遍经过燻蒸以后,对减低红铃虫为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不能彻底消灭为害,据1956年汾阳棉花试?站调查,青铃被害率虽大大降低,但仍有5.75%被害。  相似文献   

6.
<正> 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是棉花的重要害虫,使棉花造成蕾、花、铃脱落,纤维霉烂,严重的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江西棉区常年损失一、二成,大发生年则要损失二、三成以上,为常年重点防治对象。为此,准确搞好预测预报,是提高防治质量的重要前提。但  相似文献   

7.
红铃虫在南方棉区为害棉花相当严重,除去脱落蕾铃外,僵黄花率为10—30%,我们针对这个严重问题,进行了红铃虫生活史的观察研究与防治方法试验,写出初步结果,提供防治参考。 1.红铃虫在华中武昌棉区一年有三代。第一代羽化在5至6月,7月中旬为第二代;8月下旬为第三代;第一代的蛹和幼虫所需时期均较第二、三代长。 2.成虫白天不活动,夜晚7时以后无风天气活跃最盛,产卵以在青铃上及花萼上为最多。孵化后三十多分钟即钻入棉桃内为害,4天即侵入棉籽内取食,10天棉瓤纤维呈僵黄状,半月后幼虫即可老熟(第三代的)。 3.田间防治红铃虫以10%滴滴涕硫磺粉喷三次效果显著,在后期棉虫严重地区可结合防治叶跳虫卷叶虫等同时进行。 4.籽花内的幼虫在群众家里及晒花时逃出84%,因此指导群众将籽花堆上加覆盖物,再结合帘架晒花是消减过冬红铃虫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4.防治仓库越冬红铃虫以50%可混性滴滴涕1:30倍水溶液杀虫效果最佳。30天内死亡率达91%.6.5%可混性666(1:20)死亡率为63%。但是1:100倍的水溶液杀卵效率高到99.4%。稀释万分之一的E605为97.7%。50%可混性滴滴涕1:100杀卵率为64.2%,砒酸铃最差为16.2%。 6.越冬幼虫被寄生的平均有39.1%,发现天敌有二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榖痒螨(Pediculoides ventricosus  相似文献   

8.
<正> 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是长江流域棉区重要害虫之一,常年棉花受害损失约10%左右。由于此虫繁殖力强,成虫产卵和幼虫为害隐蔽,以及目前又无有效天敌予以利用等原因,故迄今仍不得不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随着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棉田生态环境有了大的改善,特别是在棉花生长前期,针对不同情况控制使用农药或改变施药方法,对自然天敌群落的建立,发挥对中、后期棉蚜和棉铃虫等害虫的控制作用十分有利。但在红铃虫防治问题上,不少地  相似文献   

9.
<正> 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是江汉平原棉区主要害虫,常年因幼虫钻蛀花铃,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研究棉红铃虫幼虫田间分布结构,有助于分析为害损失。对密度估值、合理田间试验设计、取样、以至做  相似文献   

10.
金小蜂Dibrachys cavus Wilk.属于金小蜂科Pteromalidae,是仓库里越冬红铃虫的一种寄生性天敌,分布很广,利用它来防治仓库里的越冬红铃虫还是史无前例的尝试。我们于1955年开始采种研究,1958年利用,1960年推广到全国主要棉区,效果良好。据全国13个省市30余处的不完全统计,放蜂的仓库内,越冬红铃虫的被寄生率平均为90%,最高100%,最低60%,在棉田内第一代红铃虫为害花朵的数量较不放蜂的棉区平均降低75%左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ORIGI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acetylcholine liber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bbit occipital cortex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derlying cortical synaptosomal and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t varying time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Me-3H]choline. Choline was administered by diffusion from solutions placed in cups formed by Perspex cylinder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Acetylcholine was collected by diffusion into these cups.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acetylcholine declined progressively. The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afferent cholinergic pathways was to cause a fall in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released acetylcholine. However this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ynaptosomal or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s represented by fractions P2 and D of the authors’fractionation scheme. It is concluded that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cortex must come from a store or stores more recently synthesized than the endogenous acetylcholine of these subcellula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5):902-909
为了解三峡库区的忠县甘井河段水域牧场生态渔业对水环境的影响, 于2013 年3、6、9 及12 月按季度对该河段4 个站点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的监测, 并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该河段浮游植物有7 门93 个属种, 其中绿藻门的物种数最多, 有37 种, 占浮游植物群落总数的39.79%, 其次为硅藻门和蓝藻门, 物种数分别为26 种和13 种,分别占浮游植物群落总数的27.96%和13.98%;浮游植物的年均丰度为757.67104 ind./L, 变化范围(3.065743.99)104 ind./L, 年均生物量为4.40 mg/L, 变化范围0.0317.67 mg/L;水体的年平均透明度为1.18 m, 叶绿素a、总磷、总氮含量分别为8.54 g/L、0.13 mg/L、1.95 mg/L;浮游植物香农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年均值分别为2.90 和0.88, 全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为37.5971.86, 由此推断, 甘井河水质属于中污染轻污染状态、中营养型富营养型。在鱼类生长旺季的6 月, 甘井河段养殖区内的水质优于非养殖区, 这可能与养殖区内放养滤食性鱼类有关, 证实了水域牧场没有带来水环境的污染, 反而能提高生物多样性,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