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将近两年前,试图合成人类干扰素基因,那是不可能的。从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通过反转录产生DNA,开始测定出干扰素基因的核苷酸顺序,正好是两年了。此后,从mRNA制出CDNA中表明,在人类染色体组中的干扰素基因可能是一个家族--有些相当于白细胞干扰素(α--干扰素),较少的相当于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β-干扰素)及更少量的免疫干扰素(γ-干扰素)。这些干扰素中的每种干扰素的氨基酸顺序还没  相似文献   

2.
将近两年前,试图合成人类干扰素基因,那是不可能的。从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通过反转录产生DNA,开始测定出干扰素基因的核苷酸顺序,正好是两年了。此后,从mRNA制出CDNA中表明,在人类染色体组中的干扰素基因可能是一个家族——有些相当于白细胞干扰素(α——干扰素),较少的相当于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β—干扰素)及更少量的免疫干扰素(γ—干扰素)。这些干扰素中的每种干扰素的氨基酸顺序还没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共同协作完成的国家科委重点攻关项目“人aD型基因工程干扰素的研制”,于2月12日在北京通过专家们的鉴定。 该研究首先建立了人白细胞干扰素高效诱生系统,从新城疫病毒诱生的人脐血白细胞中提取及纯化12S聚(A)RNA,经反转录后,建立了人白细胞干扰素基因无性繁殖系;经酶谱及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所克隆的人干扰素基因属aD型。通过一系列的基因操作,使人aD型干扰素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获得高效  相似文献   

4.
用无性繁殖的人染色体干扰素-α_1基因转化小鼠细胞,此基因同疱疹胸苷激酶基因连接作为筛选标记。13~*个细胞系中的8个含有人干扰素基因。用新城病毒侵染来刺激人干扰素mRNA的合成--此合成过程与内源的小鼠干扰素基因合成mRNA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科研人员用遗传工程首先在我国成功地组建细菌合成人干扰素,为进一步大量生产干扰素打下了基础。 该所从1978年开始重视干扰素遗传工程的研究,1979年从人白细胞制取α-ILN,并用于临床,证明人脐带白细胞诱生IFN能力比成年人白细胞高。1980年建立了mRNA转  相似文献   

6.
目前男际上用临床的干扰素有人白细胞干扰素(IFN-γ)人成纤维母细胞干扰素(IFN-β),类淋巴细胞干扰素(IFN-α),免疫干扰素(IFN-α)以及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各种类型的干扰素,这一工作受到各国红十字会血液中心输血工作者的重视,随着血液成份输血的开展,从全血中分离出单一制品,供应临床患者的需要,由于白血病患者为数不多,再加上白细胞型别复杂,约有100多种抗原,多次输注后易产生输血反  相似文献   

7.
人X染色体含有一个黑色素瘤抗原基因亚家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是肿瘤基因形成学说的核心内容。肿瘤相关基因家族的研究则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4-6月孕龄人胎肝cDNA文库中克隆到一个黑色素瘤抗原基因亚家族,称为MAGE-D亚家族,其成员包括3个直系同源体(人MAGE-D1、大鼠SNERG-1和小鼠DLXIN-1)和2个旁系同源体(人MAGE-D和人KIAA1114)。该家族的3个人类成员均定位于染色体Xp11.21-p11.23,同时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结构。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家族与已知MAGE-A、-B和-C3个亚家族之间具有明显的进化上分歧。该亚家族的发现为研究肿瘤相关基因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人白细胞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一种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人白细胞干扰素的方法.我们采用自己研制的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进行了人白细胞干扰素较大规模纯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活性回收率平均达106.9%以上,经SDS-PAGE银染法鉴定,白细胞干扰素的大多数活性成分均被吸附和回收,所得的干扰素蛋白成分主要位于分子量15000~21000D的干扰素活性区域,产品的纯度大大提高,比活可达8×106IU/mg;ELISA夹心法测定,每毫升洗脱样品中鼠源IgG含量小于4ng,我们所建立起的亲和层析法操作简便,亲和吸附和洗脱条件温和,可适用于大规模的白细胞干扰素的纯化.  相似文献   

9.
Sche Hekens等用两种人α—干扰素制品(HuIFN—α)肌肉注射罗猴。一种制品来自人的白细胞,每mg蛋白有10~(6·2)单位特异活性,另一种(IFNαz)是用重组DNA技术从Ecoli中诱导的,每mg蛋白含有10~(7·6)单位特异活性。两种制品的等量抗病毒单位  相似文献   

10.
基因重组人干扰素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α-、-β和γ-干扰素的前临床和临床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其抗病毒、抑制增生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使人们对该制品产生了很大兴趣。直到不久前还用人白细胞干扰素作临床试验,因血源白细胞来源不足而受限。基因工程的成就使干扰素有可能投入工业生产。一些国家使三种干扰素基因在细菌和酵母菌上表达并获得了相应活性蛋白。对基因重组干扰素的研究证明在生物学特性和药理学作用方面与天然干扰素本无本质的区别,同时对人体无害,对于疱疹、肝炎、副流感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基因     
干扰素(IFN)是一类蛋白质,它作用于靶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它还具有抑制细胞生长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干扰素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用基因工程来研究和生产干扰素便成为科学家努力的目标了。目前,从一公斤大肠杆菌菌体可生产2克α-干扰素(IFN-α)。IFN-α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也获得了成功。β-干扰素(IFN-β)及r-干扰素(IFN-r)的基因工程生产也已成功。干扰素基因工程的研究又促进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到重要发展,一是干扰素基因结构的研究取得十分重要的进展;另一是干扰素的基因人工合  相似文献   

12.
最近,法国农业研究院格里尼翁试验站的病毒学研究人员从猪白细胞干扰素基因中鉴别出一个猪α-干扰素基因,将其转移到大肠杆菌的质粒DNA上,同时对核苷酸顺序进行了测定。研究人员指出,这个顺序的78%和人α-干扰素是一致的。此外,猪α-干扰素是由10多个亲缘基因编码的非常类似的蛋白质群所组成。法国农业研究院细胞遗传学研究人员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这个基因,在猪染色体上进行了定位。据报道,这些研究不仅使法国在不久的将来能  相似文献   

13.
杨祎  侯炜 《生命科学》2011,(8):749-752
干扰素(IFN)是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Ⅰ型和Ⅱ型干扰素不仅可抑制病毒,而且还能参与天然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最近干扰素家族增添一位新成员:Ⅲ型干扰素,即IFN-λ,因其具有类似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且能诱导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命名。IFN-λ受体与Ⅰ型干扰素的受体不同,但具有与Ⅰ型干扰素类似的诱导表达方式和信号转导通路,并能激活一系列相似的干扰素刺激基因。就IFN-λ家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机制、抗病毒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用中和试验在不同细胞上对干扰素血清与猪脾细胞干扰素(PSIFN)及人干扰素(HuIFN-α)的中和能力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HuIFN-α多克隆抗体具有明显的中和PSIFN的能力。而人免疫干扰素(Hu IFN-γ)抗体具有微弱的中和猪脾细胞干扰素能力。猪脾细胞干扰素不仅可在同源细胞表现出抗病毒活性,而且可在异源细胞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多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可有效地分离猪脾细胞干扰素,证实猪脾细胞干扰素与人白细胞干扰素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是细胞介导免疫发生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由P35和P40两个亚基经二硫键连接而成。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含hIL\|12 p35基因和p40基因的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AcAB3\|p35和pAcAB3\|p40。将两个重组转移载体分别与致死缺陷型线性化苜蓿丫纹液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 BaculoGold Linearized Baculovirus)基因DNA共转染昆虫细胞,构建出遗传稳定的重组病毒AcNPV\|OCC\|hIL\|12(p35)与AcNPV\|OCC-\|hIL\|12(p40)。将两种病毒分别感染Sf9细胞,取细胞培养物上清和细胞裂解物上清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IL\|12 p35和p40两基因均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且能分泌至胞外。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对大规模生产和临床试验干扰素(重组DNA方法制造的)的巨大兴趣已集中在alpha,(α)干扰素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在gamma(Υ)干扰素上。目前,重组beta (fibroblaα)干扰素,即抗病毒和癌的干扰素的临床试验,将在与Shell oil公司达成协议之后,用Cetus公司的产品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8.
1.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2.水稻基因操作与细胞融合已有可能 3.αIFN(α干扰素)获准制造 4.生物医药的开发进展缓慢 5.人IL3(人白细胞间质素3)的克隆化成功  相似文献   

19.
TCP (teosinte branched1/cincinnat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着很重要作用。目前,在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中还没有关于TCP转录因子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茄子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分布于11条染色体上的29个茄子TCP家族基因(eggplant TCP,SmTCP)。研究结果显示,该家族所有成员均含有编码TCP保守结构域的序列。这些成员氨基酸长度范围为201–538 aa,外显子数为1或2。亚细胞定位显示,有3个SmTCP (SmTCP02/03/21)蛋白位于细胞质中,其他SmTCP蛋白都位于细胞核中。系统发育树和序列特征分析均将29个SmTCP基因分成ClassⅠ(PCF)和ClassⅡ(CIN和CYC/TB1)两大类。共线性分析发现,17对(21个)SmTCP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且这些存在共线性关系的基因都属于片段复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29个SmTCP基因家族成员在15个组织或器官中都有表达,但是不同成员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其中CIN亚家族的4个基因(SmTCP18/19/20/25)在3个不同生长期的叶片中均较高表达。SmTCP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共发现4类顺式作用元件。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SmTCP基因分子基础,研究了TCP转录因子对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茄子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GRAS家族HAM亚家族基因是维持植物茎端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M)未分化状态的重要因子,并影响着植物的成花转化进程。该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中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HAM亚家族基因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 PCR技术从甘菊中克隆得到3个HAM类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3个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 845、1 479和1 881 bp,分别编码614、492和626个氨基酸。Blastp分析显示,3个基因的编码蛋白均含有典型HAM亚家族蛋白特征,并与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SCL6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达到了94.39%、91.90%和94.27%。进一步分析表明,3个基因的编码蛋白与所有拟南芥GRAS家族中的SCL6蛋白进化关系最近,故将其分别命名为ClSCL6a、ClSCL6b和ClSCL6c。荧光定量分析显示,3个ClSCL6基因均在甘菊茎中表达量最高,而在根和花中表达量普遍较低。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官中,3个ClSCL6基因均有表达,其中ClSCL6a在管状花花粉散开前达到表达高峰,ClSCL6b和ClSCL6c则在小花蕾时期表达量最高,在其他时期表达水平差异不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lSCL6在菊花成花转化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