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秦似龙 《生命世界》2006,(1):105-105
据我所知,不仅南极大陆没有熊,澳大利亚和非洲大陆也没有野生的熊。  相似文献   

2.
那里没有贫穷。没有苦困。没有人间的虚伪虞诈;那里有峡谷、有森林、有草甸、有冰川等美丽的自然景色;那里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是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几乎没有人没有做过梦。 动物呢?它们也睡觉,甚至做梦吗?  相似文献   

4.
《人与生物圈》2004,(1):12-19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她向往。那里四季长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她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香巴拉并不遥远,她就是我们的家多。  相似文献   

5.
输血简史     
知涯 《生命世界》2006,(8):84-87
人体内的血液,就像一条长流不息的河流,在我们的身体内日夜不停地循环。如果说人体是一棵生命之树,那么血液就是滋润这棵大树的生命之水,没有血液就没有生命,更不会有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人看来,植物园和公园、花园、庭园、公共绿地都差不多,与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区也没有太大区别。尤其是在梳理植物园的历史时,几百年或一两千年以前,根本找不出什么植物园与花园之别,那时也没有植物园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听见颜色     
你有没有吃过尝起来尖尖的鸡肉?有没有听过一抹蓝色的升C小调?有没有混淆过星期二和星期三,因为它们感觉上都是一种颜色?有没有听过大提琴声一样的山水,看过有如微风拂过皮肤般的彩虹?这些句子,也许对你来说是无稽,也许你会以为是夸张的比喻,但如果你发现它们正好描述了你所感受到的东西——那么恭喜,你是个联觉者。  相似文献   

8.
编者前言1999年是我国有关部门提倡的“生态环境旅游年”。一时间,“生态旅游”这个在国际上已提出多年的话题,被国内各种媒体所关注。旅游部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一些私营公司、民间组织纷纷跃跃欲试,希望抓住机遇,有所收益。其实,通过生态旅游获取经济利益无可非议,国家没有钱难以发展,自然保护区没有钱保护就无法实施,老百姓没有钱便无法生活……但如果把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或片面理解生态旅游,甚至把“生态旅游”当作一面招揽生意的金字招牌,失去了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旨,就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种种不利影响,甚至…  相似文献   

9.
瞿清明 《化石》2009,(4):61-65
也许你曾到过西藏,流连于布达拉宫的壮美,可可西里的苍凉,纳木错湖的灵秀,雅鲁藏布江的雄壮,但是还有一些人却只记住了那挥之不去的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地区之后,虽然大气的组成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总的大气压会急剧下降,形成了令许多人都感到“陌生”的大气环境,也让少数人起了高原反应。虽然高原反应的内在机制是多种多样的,至今在医学界也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10.
香巴拉     
王敏 《生命世界》2006,(10):106-107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子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哦!香巴拉并不遥远,它就是我们的家乡。”这是来自西藏的歌声,美丽而悠扬;这是一片净土,一个信仰虔诚的地方;这就是西藏人心目中的“香巴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