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宫颈分泌物各指标检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选取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妇科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164例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
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患者阴道LE、NAG、SNA、H2O2阳性率及pH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
SIL患者宫颈微生态处于显著失衡状态,宫颈病变程度与分泌物各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
|
|||||||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白细胞相关抗原I(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I,HLA-I)表达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前病变进程及高危型HPV16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48例,提取组织DNA,应用PCR的方法检测HPV阳性及HPV16型别;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LA-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维吾尔族妇女中HLA-I抗原在宫颈炎、CINI-II、CINIII、SCC组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LA-I的阳性表达下降趋势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HPV在宫颈炎、CINI-II、CINIII、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3%、46%、82%、95%,差异有统计学(P〈0.001)。(4)HPV16在宫颈炎、CINI-II、CINIII、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30%、68%、85%,差异有统计学(P〈0.001)。(5)在HPV16阳性标本中,存在HLA-I表达缺失的占71%(58/82),HPV16感染与HLA-I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01)。结论:(1)HLA-I表达缺陷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标志,对宫颈癌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2)HPV16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强的致癌因素。(3)HPV16感染与HLA-I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现察人白细胞相关抗原Ⅰ(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Ⅰ, HLA-Ⅰ)表达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前病变进程及高危型HPV16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48例,提取组织DNA,应用PCR的方法检测HPV阳性及HPV16型别;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LA-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维吾尔族妇女中HLA-Ⅰ抗原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 Ⅲ、SCC组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LA-Ⅰ的阳性表达下降趋势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HPV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 Ⅲ、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3%、46%、82%、95%,差异有统计学(P<0.001).(4)HPV16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Ⅲ、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30%、68%、85%,差异有统计学(P<0.001).(5)在HPV 16阳性标本中,存在HLA-Ⅰ表达缺失的占71%(58/82),HPV16感染与HLA-Ⅰ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01).结论:(1)HLA-Ⅰ表达缺陷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标志,对宫颈癌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2)HPV16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强的致癌因素.(3)HPV16感染与HLA-Ⅰ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甲基化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至2009年收治的宫颈非癌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0例、CIN Ⅱ/Ⅲ30例、宫颈鳞癌组织30例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MSP法检测宫颈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PCR检测各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宫颈非癌组织、CINⅠ、CIN Ⅱ/Ⅲ、宫颈鳞癌组织中DAPK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分别为3.33%、10%、36.7%、63.3%,宫颈鳞癌组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HPV的阳性率分别为43.3%、56.7%、76.7%、93.3%,宫颈鳞癌组的 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的感染率和宫颈病变程度成正相关(P<0.05).(3)宫颈病变组织中DAPK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HPV-DNA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及HPV感染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鳞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可能有助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傅景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205-208
目的探讨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及其病毒负荷量在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借鉴。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宫颈癌、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妇女387例,对比分析宫颈癌、上皮内瘤变I、II、III级及正常妇女的HPV感染率及负荷情况。结果 (1)CIN I、II、III级和宫颈癌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组(70.45%,55.56%,66.33%,84.62%vs 13.19%,P0.05),以高危型HPV为主(各占47.73%,41.67%,59.18%,83.08%),并且单一感染多见(63.64%,47.22%,53.06%,67.69%):(2)CIN I级HPV-DNA负荷量较低,CIN II、III级和宫颈癌组负荷量逐渐增加,尤其是病毒负荷量达500~1000及以上的比例逐步增高(P0.05):(3)Pearson相关分析可见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和CIN多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其病变严重程度与HPV负荷量密切相关,HPV结合负荷量检测能更精确判断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壮药金回合剂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感染合并宫颈炎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感染合并宫颈炎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观察组:壮药金回合剂宫颈上药,qod;对照组:安达芬拴宫颈上药,qo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CINⅠ,观察组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65.38%,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INⅡ差异无显著性。HPV转阴,观察组转阴率为68.57%,对照组为45.71%,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炎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结论:壮药金回合剂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感染合并宫颈炎症,可恢复宫颈屏障功能,HPV转阴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可以通过破坏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使HPV在宫颈组织中持续感染,导致宫颈癌前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同时对BV的诊断可以作为预测CIN发展和宫颈癌发生的生物预测方法,对BV的诊断除了传统的Amsel标准和Nugent评分外,还可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针检测和实时PCR等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精确诊断。应用益生菌治疗菌群失调的同时可以预防CIN的发展和宫颈癌的发生,因此通过改善菌群失调来调节机体对HPV病毒的免疫反应可能成为治疗CIN和宫颈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宫颈分泌物各指标检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选取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妇科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164例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 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患者阴道LE、NAG、SNA、H2O2阳性率及pH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 SIL患者宫颈微生态处于显著失衡状态,宫颈病变程度与分泌物各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 8.
宫颈癌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并且HPV感染具有显著的特点,因此,预防HPV感染是防治宫颈癌的主要途径。已明确性行为是促进HPV感染最重要的辅助因子,个体免疫力低下及年龄因素亦是促进HPV感染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在全球逐渐开展的预防措施包括对常见的高风险HPV类型进行预防性疫苗接种及包括HPV检测在内的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实施已经在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程序中的应用。由于HPV的感染率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我们需要针对各地区的特点以完善相应的宫颈癌筛查程序,从而为宫颈癌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潘赛燕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4)
目的 探讨保妇康栓联合LEEP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CIN合并HPV感染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LEEP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给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阴道排液量及时间、宫颈创面愈合时间,并对术后3个月、6个月CIN治疗效果及HPV清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阴道排液量及时间、宫颈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t=13.29、6.61、11.46、6.01、4.78,P<0.05),且盆腔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1.6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宫颈细胞学检查CIN治愈率为86.7%、9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7%、81.7%(χ2=4.09、6.9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HPV转阴分别为36例、47例,转阴率分别为60.0%、78.3%,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HPV转阴分别21例、28例,转阴率分别为35.0%、46.7%。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HPV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64、12.84,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单一基因型及混合基因型HPV转阴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6,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LEEP术可显著改善CIN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提高CIN治愈率和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10.
宫颈上皮内病变与HPV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省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研究辽宁省妇女宫颈上皮内病变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行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 Max)检测的患者,该600例患者均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Liguid-based cytologic teset,LCT)检查,有127例患者行病理活检,结合3种方法研究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导流杂交HPV-DNA检测结果与LCT结果相结合,600例患者中,感染HPV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32%(92/288),Asc-us42%(87/208),LSIL53%(40/75),HSIL86%(19/22),癌100%(7/7)。导流杂交HPV-DNA检测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相结合,感染HPV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或慢性炎症36.17%(17/47),CINⅠ66.67%(36/54),CINⅡ-Ⅲ84.21%(16/19),癌100%(7/7),HPV感染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细胞学与组织学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LSIL72%(54/75),HSIL86.36%(19/22),SCC100%(7/7)。不同年龄阶段妇女感染HPV的阳性率依次为20-29岁46.76%(65/139),30-39岁43.41%(79/182),40-9岁40.48%(71/174),50-59岁38.16%(29/76),60-69岁37.50%(6/16),70岁76.92%(10/13)。600例患者HPV感染总阳性率为40.83%(245/600),在HPV21种亚型中,有19种亚型均被检测出,感染率最高的是HPV16 35.51%(87/245),其它常见型别依次为HPV58,HPV6,HPV53,HPV18,HPV31,HPV52和cp8304。此外还发现高危型HPV16的感染率:正常或慢性炎症35.29%(6/17)CINⅠ33.33%(12/36),CINⅡ-Ⅲ56.25%(9/16),癌85.71%(6/7),其感染率阳性率在各种程度的宫颈病变中占很大比重,也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高,进一步论证了HPV16的高危性。结论辽宁省妇女HPV感染的主要亚型是HPV16,HPV58及HPV6.无论是与细胞学检测结果相结合还是与病理活检结果相结合,HPV感染阳性率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提示宫颈病变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预防及治疗HPV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疗效.方法 15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治疗组79例.治疗组患者在LEEP术后于阴道内放置保妇康栓,对照组未放置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CIN消退及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官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消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EEP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CIN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疗效满意,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PV L1壳蛋白在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或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病例1160例,选择其中HPV感染阳性或TCT阳性或两项同时阳性的465例纳入研究队列,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HPV L1壳蛋白的总阳性表达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964);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SCC组HPV 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988,0.957,0.803,0.892,1.000)。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HPV 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C1N1组为最高,高于正常或慢性炎症组及其它高病变组,且HPV 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687和-0.379,P0.001)。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不存在民族差异,但其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可能是宫颈病变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宫颈癌基因(HCCR)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SP法对79例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蛋白进行检测,其中正常宫颈上皮脱落细胞1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3例、宫颈癌(CCa)15例。所有标本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果HCCR基因在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不表达或阳性率较低,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表达阳性率随病变加重而逐级升高。结论HCCR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蛋白的水平对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GRPR在宫颈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GRPR在促癌发生和癌生长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RPR在28例宫颈癌、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中以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组织中,G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和92.9%。GRPR在CINⅠ、CINⅡ、CINⅢ中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组的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GRPR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并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阳性率增高,其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GRPR的过度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其检测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GRPR在促癌发生和癌生长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RPR在28例宫颈癌、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中以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组织中,G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和92.9%。GRPR在CINⅠ、CINⅡ、CINⅢ中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组的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GRPR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并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阳性率增高,其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GRPR的过度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其检测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标本并将其分为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及宫颈癌组用免疫组化法对E-cadheri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于术前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cadherin在CINⅠ级、CINⅡ-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0(80.0%),24/50(48.0%)、17/50(34.0%),随疾病的进展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型HPV在CINI级、CINⅡ-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21/50(42.0%)、38/50(76.0%),48/50(9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CIN和宫颈癌中,HR-HPV阳性组中E-cadherin阳性率39.3%(42/107)低于HR-HPV阴性组中E-cadherin阳性率90.7%(39/43)(P0.05)。结论:E-cadherin的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是HR-HPV导致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组织中p21waf基因表达与高危HPV感染的情况,研究P21蛋白与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21蛋白及基因杂交捕获Ⅱ代技术(HC-Ⅱ)检测高危HPV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这4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中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15.4%、39.1%和57.7%;高危HP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3.5%、65.2%和88.5%,这两项指标在CIN、宫颈癌组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与正常宫颈和宫颈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别宫颈组织中高危HPV阳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和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恶化均有高度的相关性,其检出率和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CIN向宫颈癌恶性转化过程中,P21与高危HPV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宫颈微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可随年龄、月经周期、妊娠、外源性因素等原因而发生动态变化,这种平衡对于机体健康至关重要。宫颈微生态包括菌群、局部pH、内分泌调节和免疫系统等,其中大量定植的宫颈菌群是微生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发生感染、局部pH改变、雌激素减退等情况时,菌群生态平衡可被破坏,致病菌可过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同时提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风险,引起宫颈炎、宫颈鳞状上皮化生、宫颈癌等等。研究认为,宫颈微生态的改变与HPV感染、宫颈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然而国内关于宫颈微生态与宫颈疾病的直接关系的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就宫颈微生态失衡与其引起的常见宫颈疾病,如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等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宫颈病变是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癌前病变、肿瘤等,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多种宫颈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更是宫颈病变的重要病因,目前高危型HPV病毒的检测已成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现将近年来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阿迪斯肖冰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6):728-733
宫颈癌作为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生殖道微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多种生殖道炎症与HPV感染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在介导HPV感染及诱发宫颈病变中也发挥潜在作用。同时乳杆菌是健康女性阴道微环境中最常见的优势菌,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及宫颈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维持健康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环境对减少HPV持续感染和预防宫颈癌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生殖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