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渊 《昆虫学报》1964,(3):339-343
1961—1962年以实验室内培养了6年的南京敏感性淡色库蚊(NS)成虫用干膜接触法接触DDT及666形成抗性的实验。吸血雌蚊对DDT的抗性在第6世代后较NS成虫的致死中浓度高8-19倍;对666的抗性于第13世代后高5-12倍。 DDT抗性成虫对666无明显的交互抗性,而666抗性成虫对DDT则产生了明显的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2.
昆虫因营养条件不同能引起它对杀虫剂敏感度的差异很久以来即有人注意到。除以蝇和蟑螂为材料的研究较多外,蚊类方面Doby(1956)报告用不同食物饲养埃及伊蚊幼虫对DDT敏感度有显著差异,张宗炳(1958)也提及用奶粉及藻类饲养淡色库蚊幼虫其对杀虫剂致死中量可相差一倍。  相似文献   

3.
淡色库蚊幼虫从1至4龄都有性别分化的现象。从1至3龄, 其先蜕皮者为雄, 后蜕皮者为雌。4龄则凡先化蛹者为雄, 后化蛹者为雌。不同性别的幼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 2、3龄雌虫对γ-666的敏感度低于2、3龄的雌虫, 其中也3龄雌雄间的差异较大。4龄则与2、3龄相反, 雌性的敏感度低于雄性。 在2、3、4龄幼虫中, 由于以2龄幼虫雌雄性别间对γ-666的敏感度的差异最小, 因此, 在生物测定中用2龄幼虫为材料时其准确度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淡色库蚊卵巢卵泡的生长,对该种类雌蚊成虫期的卵巢发育及蜕皮甾酮对吸血前雌蚊卵巢发育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蜕皮甾酮不影响羽化后早期雌蚊的卵巢发育,但能引起羽化后一天至吸血前的雌蚊的卵巢生长并伴有卵黄沉积,而正常情况下这种现象仅在雌蚊吸血后才发生。卵巢提取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蜕皮甾酮诱导发育的卵巢与正常吸血雌蚊的卵巢在沉积的卵黄蛋白方面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6.
从实验室及野外的实验证明,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对666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了解它们在遗传上的性状,作者在进行淡色库蚊对666抗药性选育实验时,作了此项观察。 材料与方法 蚊虫 用实验室里选育了46个世代对666具有抗药性的淡色库蚊品系(NRB)、培育5年的南京敏感性品系(NS)及选育了32个世代对甲基敌百虫未产生抗药性的品系(NMD)。以  相似文献   

7.
吴能  周黛宝 《昆虫学报》1964,(2):172-176
自1958年9月至1961年12月,在本自治区南半部地区,测定13个大、小市,县,镇和村的致乏库蚊4龄早期幼虫对DDT和γ666的敏感度,并用Finney氏“机率分析”方法整理测定的结果。调查说明本自治区南半部正常敏感的致乏库蚊幼虫对DDT和γ666的LC50均在0.1p.p.m.以下。凡是较大的市、县或镇的该蚊幼虫对DDT和γ666的敏感度都有明显降低。敏感度最低的蚊群对DDT的LC50为5.22p.p.m.,对γ666则为1.01p.p.m.。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有不少人采用了苏联 Polovodova法(卵小管膨大部观察法)来制定不同蚊种雌蚊的生理年龄。Samarawickrema(1962)在实验室内对常型曼蚊及Mansoniaannulifera产1—5次卵的雌蚊进行观察,认为此法相当满意。Lebied(1959)在非洲用同法观察了白纹伊蚊等的生理年龄,从图3中可以看出白纹伊蚊产3—5次卵者,其卵小管膨大部数不够清楚。Gillies(1958)对冈比亚按蚊及A.funestus 用 Polovodova法进行观察,认为在判定生理年龄上有一定困难。为了了解卵小管膨大部检查法是否适用于国内的常见蚊种,现首先对淡色库蚊及白纹伊蚊作实验室内饲养产卵后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对来自杭州、临海和金华三个城市的淡色库蚊种群进行了抗性酯酶表现型频率分布的测定和分析 ,同时对三个种群进行双硫磷、敌百虫、毒死蜱和马拉硫磷等四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品系筛选 ,逐代测定和分析各种群在不同杀虫剂压力下 ,其抗性酯酶表现型频率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 ,三个自然种群中都存在酯酶B1 、B2 纯合表现型及酯酶B1 /B2 杂合表现型 ,其中酯酶B1 纯合表现型占优势。各自然种群中的抗性酯酶表现型频率分布有差异。经过杀虫剂的逐代筛选 ,各种群相对于某一杀虫剂的压力 ,表现出选择较为单一的抗性酯酶表现型的趋势 :双硫磷有利于酯酶B1 纯合表现型的选择 ,敌百虫和毒死蜱有利于酯酶B2 纯合表现型的选择 ,马拉硫磷则似乎有利于酯酶B1 纯合表现型和酯酶B1 /B2 杂合表现型的选择 ,但酯酶B1 纯合表现型相对于B1 /B2 杂合表现型来说 ,对马拉硫磷抗性更强一些。根据研究结果 ,就蚊虫的抗性酯酶基因对不同杀虫剂的选择优势及相应的蚊媒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淡色库蚊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对几种氯化烃杀虫剂的敏感度随着幼虫的发育长大而降低。共进行3种药物的测定, 其中以对, 对'-DDT的敏感度变化最大, 1龄至4龄末期相差约140倍。丙体666的变化最小, 1龄至4龄未只相差3倍。对狄氏剂相差约9倍。无论何种药剂, 每龄初期总较上1龄的末期更为敏感。从本文结果看来, 作对, 对'-DDT的生物测定不宜以淡色库蚊幼虫作材料, 测定666和狄氏剂是可以用它的, 但以使用2龄幼虫为材料较好。  相似文献   

11.
黑尾叶蝉对有机磷的抗性及增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hler)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不仅刺吸稻株汁液直接危害水稻,而且还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等病毒病,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稳产高产。长期以来对黑尾叶蝉主要是应用有机磷杀虫剂1605、马拉松、乐果等防治,其中马拉松效果尤为显著。但近年来,在用药水平高的地区普遍反映防治效果下降,不少地区  相似文献   

12.
抗有机磷三带喙库蚊的酯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离体酶学技术研究抗有机磷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与各种水解酶系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带喙库蚊抗性品系的羧酸酯酶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此外,酯酶同功酶谱显示抗性品系有一染色很深的高活性羧酸酯酶带E4,而胆碱酸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与敏感品系无明显差异.因此本实验证明,该蚊对有机磷杀虫剂之所以产生高度抗性.其主要原因与羧酸酯酶的活力增加有关.这和我们生物测定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棉蚜(Aphis gossypu Glover)是我国北方棉区的主要害虫。自1953年开始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和1059等防治棉蚜以来,田间喷雾浓度和使用次数逐年增大,棉蚜产生的抗性。80年代使用高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等,三年后棉蚜抗性增长了171倍,有些地区达3230倍。此文报道棉蚜的抗性机制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棉蚜抗性与杀虫剂穿透能力降低、多功能氧化酶、α-乙酸萘酯酶和α-乙酸萘酯羧酸酶的活力增加、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敏感性的降低有关。在这基础上进行增效剂SV_1对多种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增效试验,得出SV_1对防治抗性棉蚜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延缓抗性的发展。并研究了杀虫剂抗性的防治策略及综合治理措施,为防治棉蚜抗性和延缓抗性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COTTON APHID IN NORTH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The cotton aphid ( Aphis gossypii Glov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sts infesting cotton in the cotton areas of North China. Since 1953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such as parathion and systox have been used to control the aphids for keeping up good yield of cotton. After several years. the concentration and the amount of spray were increasing in the field. In the early 1980's highly effective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such as decis and sumicidin were largely imported into China. When first used 2. 5% decis emulsion was diluted in the ratio from 1:10000 to 1: 12000. However in 1985 the resistance of cotton aphid to pyrethroids increased by 171 times in general, 3230 times in some cotton fields. Thus it has prompted u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insecticides and to search for the strategy to control the resistant aphid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synergists including SV1 (O, O-diethyl, O-phenyl phos-phorothionate) and PB has given evidence indicating mixed function oxidases (MFO). α-NA esterases and α-NA carboxylesterase ar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resistance.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AChE to paraoxon in resistant aphid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usceptible aphid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V1 was particularly synergistic to organophosphorus or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and had played an excellent role in overcoming the resistance of cotton aphids to insecticides.  相似文献   

15.
16.
瓢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朱福兴  王金信 《昆虫学报》1998,41(4):359-365
用4种不同类别杀虫剂对3种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innaeus、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同一种用药水平地区的瓢虫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均极显著,三氟氯氰菊酯>灭多威>甲胺磷>硫丹;三氟氯氰菊酯对用药水平较高地区的七星瓢虫幼虫、成虫的毒力分别为硫丹的8547和617倍。同种药剂对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七星瓢虫的毒力差异不显著,而用药水平较高地区的龟纹瓢虫较用药水平较低地区的龟纹瓢虫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了30.6倍的抗药性,这与羧酸酯酶活性提高有关。不同种类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和抗性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选择指数差异极为显著,硫丹>灭多威>甲胺磷>三氟氯氰菊酯,如硫丹为4.9,而三氟氯氰菊酯却仅为7.3X10-6。硫丹是防治抗性棉蚜值得重视的一种杀虫剂。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赫坎按蚊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报告作者等在1962—1965年对我国代表性地区赫坎按蚊类群的初步研究结果。通过对不同地区各种按蚊生活史各期,包括卵、幼虫、蛹皮和成虫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我国的赫坎按蚊类群至少包括9种按蚊,即赫坎按蚊、八代按蚊、拟中华按蚊、中华按蚊、贵阳按蚊、印度按蚊、带足按蚊、雷氏按蚊嗜人新亚种和江苏按蚊新种。文内对各种按蚊的形态作了简要的描述,提出了它们的主要鉴别特征、个体变异及地理变异,并试列出本类群内各种按蚊的成虫、蛹、幼虫及卵的检索表,以供现场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参考应用。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并综合有关文献报道,本文扼要地叙述了我国赫坎按蚊类群各种按蚊的地理分布、主要习性和它们对丝虫病和疟疾传播的关系。为我国两种重要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本文报告了济南市蚊虫种类,孳生地,栖息场所,幼虫发现季节,尖音库蚊淡色变种成虫、幼虫及白纹伊蚊幼虫的密度调查结果。 2.过去在济南曾有人作过蚊类的初步观察,而此次调查较为普遍。共采获蚊类标本3属11种。其中吉浦伊蚊、拟态库蚊、二带喙库蚊、褐尾库蚊4种为济南市新发现之蚊种。其中褐尾库蚊在山东省为首次发现。 3.3属蚊虫中以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为最普遍,其与居民之关系亦最为密切;次之为白纹伊蚊与中华按蚊。 4.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之幼虫从5月上旬开始出现,到8月中旬达最高峯,9、10月份渐少,到11月下旬绝迹。白纹伊蚊之幼虫,8月上旬密度最高,9月中旬绝迹。各种蚊幼 之密度随雨量之增减而消长。  相似文献   

19.
镶嵌式防治对抗性演化影响的论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唐振华  张朝远 《昆虫学报》1993,36(2):185-189
为了评估镶嵌式防冶对抗性演化的影响,我们以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作为模型昆虫,用抗马拉硫磷(单因子)品系(RM)和抗氰戊菊酯(多因子)品系(RF)构成抗性个体频率均为0.1的一个“什成群体”(M品系),然后在F1代分成三个亚品系。Rmf亚品系用马拉硫磷和氰戊菊酯作镶嵌式模拟处理,并与单用马拉硫磷(Rm)和氰戊菊酯(Rf)逐代处理的亚品系作比较。处理10代后,Rm和Rmf对马拉硫磷的抗性分别是M晶系的266.4和6.1倍,而Rf和Rmf在处理5代后,对氰戊菊酯;山抗性均已达243.3倍。漠拟结果表明:(1)以杀虫饥理不同的杀虫剂进行镶嵌式防冶,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延缓抗性的发展;(2)对单因子遗传,内马拉硫磷特别有效,而对多因子遗传的氰戊菊酯效果不佳。此外,还讨论了抗性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CCC提高花生幼苗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75、150、300ppm CCC 处理三叶期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幼苗,可减低干旱时期花生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叶片含水量的降低程度。150ppm CCC 能提高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小丙二醛的生成速率和超氧歧化酶的破坏程度。CCC 处理的花生幼苗,可提高在正常生长条件和干旱时期幼苗叶片内源脱落酸(ABA)水平,以150 ppm 效果最好。CCC 提高花生幼苗抗旱性的原因可能在于诱导幼苗内源 ABA 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幼苗体内有关代谢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