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播散疫苗     
自播散疫苗(Self-disseminating vaccines,SDV)是一种携带抗原编码基因的可复制病毒载体,不但能免疫被接种动物,并能在被接种动物体内复制后再感染与被接种动物接触的动物使其被免疫。黏液瘤病毒是第一个被发现的SDV病毒载体,被成功用于预防兔多发黏液瘤病。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可能成为理想的研制SDV的载体。动物源性新发传染病(如埃博拉病毒病等)的不断出现正促进SDV的研制。SDV可能成为一种能有效阻断新发传染病病原体从动物向人传播的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2.
张海霞  李生军  冯若飞 《病毒学报》2021,37(5):1208-1214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基因序列的C端、N端以及MIR区在插入外源基因后,能够正确折叠和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并且将外源序列暴露到衣壳的刺突,诱发强烈的外源序列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因此,HBc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载体,在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和肿瘤疫苗的开发和研制中都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将从HBc作为免疫载体所具备的优势及其在病毒性传染病和肿瘤疫苗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200多年来,疫苗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至今,仅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的疫苗就有30多种。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多数人用疫苗均能自主生产。疫苗的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疫苗未能研制成功,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疫苗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4.
200多年来,疫苗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至今,仪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的疫苗就有30多种.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多数人用疫苗均能自主生产.疫苗的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疫苗未能研制成功,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疫苗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5.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该疾病在健康人群中发病率极高,同时也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引起极高的死亡率。乙肝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用于预防的乙肝疫苗经过三代发展,已有安全、有效的疫苗上市,该疫苗的使用使慢性乙肝患者(包括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发病率急剧下降。但目前尚无清除乙肝患者体内病毒的特效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的治疗性疫苗可能是抗病毒药物的替代品。针对乙肝患者的治疗性疫苗正被广泛研究,包含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和脂肽疫苗等。现就国内外预防性及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立过敏和感染症研究所(NIAID)的Sergei A.Tsarev和Robert Purcell等的研究组用猴子进行动物实验确认了重组E型肝炎疫苗用于预防E型肝炎的效果。已知甲型肝炎疫苗对猴子和人都有相同的预防效果。这种E型肝炎疫苗对人也有预防E型肝炎病毒(HEV)的效果。这种肝炎疫苗是以昆虫  相似文献   

7.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流行范围很广,而且致死率极高,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猪瘟流行地区或国家仍然采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作为预防猪瘟的主要策略,但接种弱毒疫苗的传统预防控制方法无法区别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为了净化、消灭猪瘟,新型标记疫苗的研究已迫在眉睫。近些年,陆续有国内外研究者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瘟野毒株或弱毒株进行基因修饰构建出新毒株,其中以Erns和E2为基础构建新毒株的方法占据着重要地位。部分候选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可用于区分免疫和自然感染动物,而且有望作为新一代疫苗来替代传统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8.
在近期的临床试验中,用于宫颈癌预防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已经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预期今后几年内,将有多个HPV疫苗被准许在临床广泛使用[1].  相似文献   

9.
<正>抗狂犬马免疫球蛋白(ERIG)或人狂犬免疫球蛋白(HRIG)用于感染后的治疗已成功的建立。这是以动物实验和在人类中不断积累的临床研究及回顾分析为基础的。但是在人类,我们尚不清楚有任何可监控的预期研究。如何处理感染了狂犬病的家养动物仍处于争论中。最新研究表明,感染了狂犬病的狗只注射疫苗不能保护。WHO的一个工作组1988  相似文献   

10.
人们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了人病疫苗的开发研究,然而,动物疫苗对人类健康可能有重大作用。上个月,在全美微生物学会会议上,几个小组报导了他们开发动物疫苗的研究情况。这些疫苗预防的动物疾病可传染给人类,或者可以作为人类疾病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正>背景:我们描述了5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在中国健康成年人中单次免疫后6个月内的免疫持久性和同源加强免疫的免疫效果。方法:在中国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Ⅰ期临床中,18~60周岁健康成年人接受了一次剂量为4.0×10~(10)或1.6×10~(11)VP的5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或安慰剂,并且被随访至免疫后168 d。然后,这些受试者被重新招募,在第6个月时被加强免疫一次同源疫苗。我们的目的是评价实验疫苗的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报道了鹅源鸭瘟病毒(DPV—Ⅰ)和鸭胚化小鹅瘟病毒(GPV—Ⅰ)能同时在同一鸭胚内复制增殖,未发现干扰作用,在理论上说明某些不相关的两种病毒可在同一宿主增殖,实践上为利用同一鸭胚研制二联疫苗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DPV—Ⅰ和GPV—Ⅰ联合感染同一鸭胚后,其尿囊液在电镜下见两种病毒,DPV—Ⅰ呈园形或椭园形,有囊膜,直径为38—109nm,GPV-Ⅰ呈园形,无囊膜,直径为18—25nm;2.含毒尿囊液使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单层发生细胞病变作用(CPE),证实存在DPV-Ⅰ,而用小鹅瘟微量免疫扩散(MID)试验,又能检出GPV-Ⅰ抗原;3.含毒尿囊液免疫鹅的血清中存在抗两种病毒的(?)和抗体和GPV沉淀抗体;4.含毒尿囊液免疫的成鹅对DPV强毒攻击有相当免疫力,免疫鹅血清能中和GPV,使其失去对鸭胚的致病力;5.GPV-Ⅰ单独或与DPV-Ⅰ联合感染DEF单层后,均未见在细胞上复制。  相似文献   

13.
重组载体疫苗是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的研究热点,近几年来不仅在病毒载体和细菌载体选用的种类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而且对载体疫苗的组合免疫策略和最佳免疫的选用方面已有全新的认识。本文就用于该病毒重组疫苗的病毒载体(包括痘病毒、α病毒、仙台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狂犬病病毒、疱疹性口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以及细菌载体(包括卡介苗、李斯特单胞茵、沙门茵和布氏杆菌载体)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多个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陆续开展。开展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主要是病毒载体类疫苗,例如人腺病毒载体(Ad5和Ad26)、3型黑猩猩腺病毒载体(Ch Ad3)、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VSV)、痘病毒载体(MVA)。从免疫策略上来说,包括单次免疫与初免-加强两种免疫策略。基于Ad5、Ad26、Ch Ad3和MVA载体的埃博拉疫苗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基于VSV载体的疫苗更是在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很好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定量监测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疫苗免疫马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IL-2表达水平的变化特征,探讨EIAV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建立了马外周血PBMCIL-2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在不同的时间点定期对4组(疫苗免疫组、健康对照组、强毒攻毒组和EIAV自然感染组)12匹马的外周血PBMCIL-2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同时观察了临床症状及体温变化等指标。疫苗株免疫动物8个月后用强毒攻毒,观察了攻毒前后IL-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疫苗免疫马外周血PBMCIL-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自然感染组(P<0.01),且免疫后攻毒IL2继续升高,4匹疫苗免疫马均获得完全保护;(2)强毒攻毒对照组IL2表达量随疾病进展波动,发热期明显下降。结论:首次证明EIAV弱毒疫苗可诱导马外周血PBMC表达高水平的IL-2,提示IL-2在疫苗的免疫保护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L-2表达水平还与EIAV感染后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引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预防疫苗。RSV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诱导的抗体可同时抑制A型和B型两个亚型的RSV感染。因此,以F蛋白作为靶抗原的RSV亚单位疫苗、颗粒样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策略。现就基于F蛋白的RSV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诱发宫颈癌,制备以减毒志贺氏杆菌为载体的HPV16预防疫苗,以期载体可介导机体产生粘膜免疫反应,达到预防HPVl6感染的目的。为此构建了以HPV16L1为免疫原的减毒志贺氏杆菌苗,并初步鉴定候选疫苗的减毒特性和免疫效果。利用基于志贺氏杆菌virG/icsA基因的表达载体(pHS3199),将HPV16L1基因插入后构成pHS3199-hpv16L1质粒,电穿孔法将其转入减毒志贺氏杆菌sh42,经筛选获得重组减毒sh42-HPV16L1工程菌。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V16L1蛋白表达,连续传代法确定其传代和目的蛋白表达的稳定性;豚鼠角膜巩膜炎症试验检测细菌的毒力和菌苗的免疫效果;小鼠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免疫血清对病毒样颗粒(VLP)的中和活性。免疫印迹检测证实,重组菌株sh42-HPV16L1可稳定表达HPV16L1;豚鼠角膜巩膜炎症试验证实,该候选菌苗无致病性。减毒sh42-HPV16L1经结膜囊途径免疫豚鼠,可以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动物体内的血清、肠道、阴道分泌物中抗HPV16L1 VLPIgG、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sh42-HPV16L1免疫动物血清可明显抑制HPV16L1 VLP引起的小鼠红细胞凝集。因而sh42-HPV16L1将是一种潜在的HPV16候选预防疫苗。  相似文献   

18.
此前已构建了基于SemlikiForest病毒(SemlikiForestvirus,SFV)复制子载体的表达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E2基因的新型猪瘟DNA疫苗pFV1CS-E2,通过动物试验证实,该疫苗以600μg/头的剂量免疫3次,免疫猪能抵抗致死剂量猪瘟强毒的攻击。为进一步评价该疫苗在较低的免疫剂量和较少的免疫次数情况下的免疫效力,将DNA疫苗pSFV1CS-E2和空载体pSFV1CS按100μg/头的剂量,接种猪只2次,然后用致死剂量的猪瘟强毒石门株进行攻击。结果表明,pSFV1CS-E2免疫组(n=5)所有免疫猪在加强免疫后均产生了猪瘟特异性中和抗体,攻毒后所有猪只抗体迅速升高,除了短期体温升高外,未出现任何其它临床症状,部分猪出现短期轻微病毒血症,个别猪的部分脏器出现轻微病变;而空载体免疫组(n=3)猪只在攻毒前一直没有检出特异性抗体,攻毒后全都出现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和严重的病毒血症,有2头猪分别于攻毒后第10和11d死亡,剖检时可见典型猪瘟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基于甲病毒复制子载体的猪瘟DNA疫苗有望成为具有开发价值的猪瘟标记疫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沙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长沙市所辖区、县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 G抗体;数据采用SPSS 13.0处理,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采样调查275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6.7%。不同性别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组的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偏低,为77.4%;3~、5~、10~及≥15岁组的阳性率均为100.0%;1~岁组和7~岁组次之,分别为98.2%和97.3%。有麻疹类疫苗免疫史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无麻疹类疫苗免疫史人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沙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20.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可引起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出血热传染病的最为致命的烈性病毒,致死率可达90%。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常规和有效的方法,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获得批准上市的埃博拉病毒疫苗,但是已有多个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疫苗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并有几个已进入临床Ⅰ期试验阶段,有望尽快用于本次埃博拉疫情的防控。本文对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多个类型的埃博拉病毒疫苗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